第147章簡單邏輯3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老崔052書名:
“利益意識”、“道德意識”、“階級意識”,王書輝在復興會總部的一個會議室里的黑板上,寫上這三個名詞之后,就沉默的坐在椅子上思考起來。@樂@文@小@說
這次下工廠搞調研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但是,像上一次到農村進行調研一樣,這一次的工廠調研,給王書輝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考。
作為一個想的多的人,每次接觸到一種新的情況之后,王書輝都會脫離開實物,進行思想上的思索。他現在想的問題看起來有點天馬行空。
他覺得,工人錢大寶和復興會干部陳封之間,并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干部陳封對事物的判斷,遵循的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工人錢大寶對事物的判斷,遵循的也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陳封的觀點是:兩個侮辱女工的干部,背叛了復興會,背叛了老百姓,所以他們是壞人,所以他們該殺。
錢大寶的觀點是:王老爺給他吃給他喝,給了他做夢也想不到的好日子,所以王老爺是好人,所以他要給王老爺賣一輩子命。
無論是陳封的觀點,還是錢大寶的觀點,實際上都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意識。陳封的觀點里,背叛復興會,背叛老百姓,這其實是一種利益意識。錢大寶的想法中,給他吃給他喝,給他做夢也想不到的好日子,這其實也是一種利益意識。
最后,根據這個基本的利益意識,他們最終產生了一個道德意識:壞人要被殺掉和好人應該效忠。
如果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工人錢大寶和干部陳封的想法是沒有錯誤的。即使是在幾百年后,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價值判斷標準也是這樣的。
不過,想明白了怎么回事的王書輝心里,還是相當的不痛快的。因為這和他的希望相差的太大了。
王書輝穿越到了明末,雖然他從來也沒和任何人提起過。但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是革命。
拉起一竿子人來,弄個借口,把老百姓忽悠住了之后,揭竿而起,把現政給推翻了,自己掌權。就不叫革命。
革命,是革命者用先進的理論,教育人民,組織人民,領導人民,武裝人民,最終推翻落后的反動政權。然后,革命者還要領導人民,建立一個更先進,更進步的國家組織。這才叫革命。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人類的歷史上,資本主義推翻封建主義,能夠叫做革命,有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名詞。同樣的原因,社會主義推翻了資本主義,能夠叫做革命,同樣有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名詞。
王書輝寄予厚望的工人階級的代表錢大寶,他精心培育的學生,復興會干部陳封,這兩個人用現實告訴王書輝,無論是作為新事物的明朝末年的工人階級,還是王書輝用唯物主義思想精心教育的學生,都沒有產生先進的思想意識。
他們的頭腦里,對于事物的判斷,仍然在遵循基本的利益意識和道德意識。
王書輝所期望的,革命者所必須具備的先進的階級意識,他們還完全不具備。
王書輝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人類思維習慣的表現,是一種惰性,是一種對于簡單邏輯的依賴。
王書輝不喜歡簡單邏輯。但是,絕大多數人對世界的認識,遵循的就是簡單邏輯。
比如說,現代社會的某些追星族,對于某個明星熱愛到了“抹脖子上吊,摸電門吃藥”的地步。傍邊的人都無法理解他們為什么會這樣。但是,他們就是要那么做。
這些追星族其實遵循的就是一種簡單的邏輯,“我喜歡某個明星,所以我殺爹殺媽,搞的全家喝西北風餓死,我也要追星。”
你瞧,我喜歡某個明星,我就要傾盡一切去追星,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再比如說,現代社會的那些公知大v什么的。他們動不動就有幾千萬的粉絲。可是,這些粉絲真的看明白公知大v們宣傳的那些東西,寫的那些文字,想要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意思了么。事實上是沒有的。
粉絲們追捧那些人,單純的就是因為那些人在媒體上的曝光率高,經濟地位高,有錢之類的原因。你要是問問那些粉絲,那些公知大v寫的那些話是想表達什么,實際上絕大多數粉絲們根本就不知道。
你看,只要是媒體曝光率高,經濟地位特殊等等原因,就會有粉絲去追捧。所以,粉絲追捧大v根本不是他們說的話有多厲害,而是單純的遵循一個“這人我喜歡,所以他放的屁都是香的”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
王書輝不喜歡簡單邏輯的原因,不是他是什么天生的圣人,生而知之。而是因為他本人曾經就被這種簡單的邏輯欺騙過。
大學讀書時代的王書輝,曾經非常的相信,一些他學習的那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們的觀點。王書輝自然而然的遵循了一個簡單的邏輯。
王書輝首先認定他們都是專家。你想想,他們能出現在教科書封面上,出現在學術期刊上,出現在各種講座上。那么,作為一個學生的王書輝,自然而然的就要相信他們的權威性,認為他們是專家。
在這之后,王書輝就開始看他們的出版物,接受他們的觀點。但是,不說他們在專業領域上的理論對不對的問題,他們可不僅僅單純說專業上的東西。因為人文學科的特征,這些人肯定要涉及到很多意識形態的東西。
王書輝先是認為他們是專家,之后又全盤接受他們的觀點,最后,他就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人的觀點所綁架。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準孤兒出身,實實在在的接受了國營工廠和街道組織的幫助,才長大成人的無產者王書輝,認為天底下最壞的就是政府,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外國。
一個腦殘青年就這么誕生了。
無產者的身份和腦殘的思想,給王書輝在意識形態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很長一段時間里,王書輝在思想方面表現的都相當的精分。
只有實實在在經歷過的事情,才會讓你有最深刻的感受。只有真真正正的被欺騙過,才會知道簡單邏輯的愚蠢。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文明等級高了兩個階段的現代人,王書輝沒有在明朝末年制造一大堆腦殘的打算。
可是,王書輝絲毫也不覺得輕松。
原因就是,在現代社會里,享受著無產階級革命成果,享受著工業文明優越的現代人,絕大多數在他們的生命里都在遵循簡單邏輯。那么,想要改造實實在在就是封建社會的草民,一輩子生活在農業文明環境下的古代人,會那么簡單么?
王書輝心里是沒底的。
雖然心里沒底,但是,王書輝還是要試一試。
王書輝在對復興會的干部,工人,軍人等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實際上并不涉及很多思想政治的東西。
復興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一直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主。這可不是什么政治教育,這是純純粹粹的哲學教育。只有有了正確科學的哲學觀打底,對于那些涉及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的相關知識,大家學起來才不會覺得不合理,才不會認為這些知識是什么仙法神力之類的東西。
王書輝因為這次的事情,決定開始對復興會會員們,開展真正的革命教育。這個革命教育的基礎,就是階級意識的重點培養。
古代人有沒有階級意識呢?
在王書輝看來,人類在進入奴隸社會這個階級社會的歷史階段后,因為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階級意識就已經懵懂的存在于人類的腦海之中了。不過,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在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人們對于階級,以及階級對立和斗爭的認識,都是長時間的處于一種模糊狀態的。
當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發展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因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把人類社會的結構徹底的簡化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才使得階級意識成為人類的一個普遍認知的意識。
所以,古代人雖然也身處階級社會,但是,他們對于階級的認識是非常的模糊的。王書輝培養真正革命者的第一步,就是要進一步的啟發復興會會員的階級意識。
對于這項工作,王書輝選擇的第一批對象,就是自己的三個學生,也就是目前負責復興會“黨、政、軍”三個方面工作的主要干部。
相對于普通會員來說,復興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孟離,政務廳廳長兼政務廳行政處處長的陳封和復興會軍委會副總政委張寶樹三個人,對于王書輝的態度更加親密和親熱一些。
他們三個都是早在公元1619年的時候,就成了王書輝的學生的。他們三個都是王書輝吸納的第一批流民中的年輕人。
其中,孟離今年19歲,年紀最長。陳封今年16歲,年紀最小。張寶樹比陳封大一歲,今年剛好17歲了。
王書輝看到一起老老實實的坐在自己對面的三個年輕人,心里還是有一點小感慨的。
不到三年的功夫,三個原來像三個小瘦猴子的少年人,如今已經有了些沉著干練的年輕人的樣子了。
單從精神面貌上看,這三個小伙子,比他在大學里教過的大學生還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