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殘)漫(酷) 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之門1619 >>時空之門1619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殘)漫(酷) 1

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殘)漫(酷) 1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老崔052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崔052 | 時空之門1619 
用戶名:密碼:記住

/老崔052/第130章工業化的浪(殘)漫(酷)1

在復興會的鋼鐵聯合廠運轉逐漸穩定下來之后,雖然每天還有兩位數左右的工傷不斷發生。本文由。。但是,鋼鐵廠已經從江北工業區死亡人數最高工廠的寶座上,走了下來。取得代之的,是王書輝前不久主持建設的江北化肥廠。

王書輝對于工業的基本認識是,重工業就是一切,重工業就是命根子。有了時空門的幫助,在技術和設備上,依靠著時空門另一邊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王書輝是想要什么設備就能搞到什么設備,想要什么技術就能搞到什么技術。

他可比清末的洋務派和建國后的執政黨痛快和得意多了。

王書輝按照自己的工業化思路,就是要在明朝末年,建立起現代社會的,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提倡的那套五小工業(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來。

邀天之幸,在原材料方面,處于湖北地區的枝江縣,并不缺乏。因為有時空門的幫助,在技術和設備上,王書輝也不缺乏。他缺乏的是相應的技術人員和工人。

建立鋼鐵廠的時候還好些,因為鋼鐵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對于化學知識的要求還不怎么高。

等到了王書輝認為,既然煉焦廠已經建立起來了,那么為了保證自己從現代通過時空門帶來的優質良種,不會被肯定會肥力越來越差的土地拖后腿,那么,復興會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化肥廠來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對于王書輝這個有水分的工業黨人來說,重化工業,就是合成氨工業化生產,就是化肥廠。

可是要知道,化肥廠這個東西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就是在新中國,那都是在國家的初步工業化實現之后,到了七十年代末才大規模的開始建設的。那時候建立的,還是那種技術落后,生產效率極低,遍地開花的小化肥廠。

只要是了解近代科技史的人都知道,合成氨這個東西的基本工藝流程是什么樣的。1905年,德國人哈伯發明了工業合成氨技術。簡單的說,哈伯法合成氨的工藝流程就是:

1、在熾熱的焦炭上方吹入水蒸汽,可以獲得幾乎等體積的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和氣體。其中的一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一步與水蒸汽反應,得到二氧化碳和氫氣。

2、將混和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溶于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就制得了較純凈的氫氣。

3、同樣將水蒸汽與適量的空氣混和通過紅熱的炭,空氣中的氧和碳便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被吸收除掉,從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氣。

4、氮氣和氫氣的混和氣體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及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氨。

在現代人看來,只要是接受了初中化學教育的人,就能理解這套工藝流程是怎么回事。只要是受過中專教育的化工專業的學生,就能用現成兒的設備和專門的技術,生產出合成氨來。

但問題是,在王書輝的復興會里,除了王書輝這個文科碩士生之外,最高文化水平,也不過是小學畢業生的水平。復興會剛剛成立起來的工業學校的學生們,他們的工科知識,僅僅是小學的自然課水平。

那么可想而知,即使是使用王書輝專門從現代定制的,等比例縮小無數倍的小型實驗性設備,在王書輝的親自帶領下,這個充滿了“氫”、“一氧化碳”、“壓力”、“加熱”、“高溫高熱”等相關字眼的小化工作坊,會是什么樣的了。

只要王書輝沒在那里看著,“一天一小爆,三天一大爆”,“一個禮拜換一批人”,就是那個所謂的江北化工廠的常態。從建立開始到現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那個江北“化工廠”,已經成了所有復興會人員眼中的閻王殿了。

工委會的代表王鐵錘,已經完全不顧王書輝可能的發怒,天天堵著王書輝和他叫苦。可是,王書輝這個時候表現出了一種近乎殘忍的態度。他不斷的把復興會從各地招納來,又經過凈化消毒和基本培訓的流民工程兵,往那個江北“化工廠”的窟窿里填。

王書輝雖然不是個情懷黨;王書輝雖然不把明朝末年的土著,看成是和自己同樣文明等級的人類;王書輝雖然是個,看到幾百個地主大戶及其走狗打手被吊死的報告,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家伙;王書輝雖然是個一心推動工業化,有著堅定不移的要利用時空門改變中國的理想的人;但是,他也不是沒有感情,沒有基本的憐憫心的,******,******的家伙。

在搞煉焦廠的時候,死的人就上百。王書輝為此就好幾天吃不下飯。之后,搞煉鐵高爐的時候,又死了幾百。王書輝又是幾天睡不著覺。再之后,搞鋼鐵聯合體的時候,死了上千人。王書輝基本上就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工作了半個月。

要不是時空門對王書輝這個穿越者,具有未知的生理改造的功能。恐怕建成那個鄉鎮企業水平的鋼鐵聯合廠的時候,王書輝的身體就已經撐不下去了。

一方面是王書輝這個成長于東北老工業基地,聽多了老工人們那些,像“掉進硫酸池子尸骨無存”之類的典故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前面為了建設煉焦廠、鋼鐵廠的時候死的人已經鍛煉了他的神經的關系。反正,在這次搞合成氨化肥工廠的過程中,王書輝表現的非常的鐵石心腸。

他甚至還專門給復興會工業委員會的干部們,開了場動員會,并在動員會上說出了“沒有狠心,沒有鐵石心腸,就自己別要臉了,去當個逃兵吧!打個報告,到農場、養殖場去種地養豬去吧!”的話。

王書輝這次的表現,在整個復興會內部產生了不小的波瀾。就是像顧國樟和陳封這樣有野心的封建讀書人,都沒辦法在自己私下的造反宣傳中,美化王書輝。反倒是說了些什么“無毒不丈夫”之類的話。

雖然他們心里也都感到不太舒服。但是私底下也都認為,自己的王師尊這次的表現,到不再是那種讓人著急的“菩薩相”了,反倒是有了點史書評話上說的那種“梟雄”風骨。因為他們認為,成大事的人,不僅要對敵人狠,也得對自己人狠才行。

實際上,對于王書輝來說,早死人,比晚死人強,先死人,比后死人強。

要是不現在在中國搞起工業化來,從現在往后的幾百年里,因為生產力落后和土地矛盾導致的,各種饑荒、瘟疫、疾病、災害、戰爭等等,造成的死人的數量,那都是最少以千萬來計算的。

有了工業化,就有了鋼鐵,就有了化肥,就有了磺胺,就有了近現代醫療,就有了鐵路等等。有了工業化,那就等于有了一切。那么,付出了前面這些代價的中國人,就可以像歷史上的那些先完成了工業化的殖民者一樣,把饑荒、瘟疫、疾病、災害和戰爭等等人間地獄里的東西,帶給別的民族、別的國家了。

對于王書輝來說,工業化就是正義,工業化就是未來。為了工業化,別說現在死個一千多人了,就是往里面填上上千萬的人命,他也要去做。

再說了,王書輝深刻的知道,就是不死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就是沒有王書輝的這個,在原本的歷史上并不存在的工業化。因為自然災害,因為生產力水平落后,因為醫療衛生水平落后,因為土地矛盾,因為外族入侵等等原因,歷史上的中國人,死的難道還會少了么。

現在搞了工業化,用十幾年時間,建成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平的工業體系的話,那些原本在歷史上,會死于疾病、瘟疫、饑餓、戰爭等等原因的中國人,就可以活下來了。

王書輝深刻的知道,自己是在救人,是在救以后會像狗屁一樣,隨風而去的農業社會的幾千萬上億的,會死于土地和糧食不足、醫療水平落后以及外族入侵等等原因的中國人。

別說現在只是一些自己的手下感到不舒服了,就是以后會在史書上留下罵名,王書輝這個跋扈的家伙會在意嗎!

對于一個已經認識到世界本質的書齋宅男而言,對于一個毛老人家的信徒而言,對于一個馬前卒同志工業黨理論的擁躉而言,所謂名聲這個東西,對于王書輝來說,那就是個屁。

而且,從他自己的經歷上看,王書輝認為,即使現在的人不理解他,后世人也是不會缺乏智慧,去認識到自己這個穿越工業黨的正確和偉大的。

所以,王書輝把現在復興會的手下,這些自己工業化理想先鋒們,成群成群死去的現象,看成是一種工業化的浪漫。當然了,用情懷黨們的話說,這得叫做“血色的浪漫”。

王書輝認為,等到幾十年后,大規模的重工業全面的被建立起來之后,有了那成片成片的飛艇,成群成群的鐵甲艦,像蜘蛛網一樣的鐵路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工業化,才是真正的浪漫。

不過,工業化這個事情,只能說她的未來是浪漫的。工業化的起步階段,原來王書輝只是從書本上,從老工人的講古里,知道她的殘酷性。現在,他則是在自己在明末的親手實踐中,知道了她的殘酷性。

能不殘酷么,王書輝臉上的傷口,斷掉的小手指頭,要不是因為有時空門的生理修補,現在還在那里呢。

王書輝現在只能在腦袋了偶爾想象一下工業化的浪漫。在現實中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根據復興會各個工廠的實際情況,根據復興會工人們的文化程度,編制他們能夠掌握的,每個不同的工廠的每個不同部門的每個不同工種工人的《工作手冊》而已。

復興會的所有會員,一方面,都在為江北工業區,那幾動不動就掉鏈子,天天死人的小鋼鐵廠、小水泥廠、小煉焦廠、小機械廠、小印刷廠、小卷煙廠和小造紙廠而感到驚訝,感到嘆為觀止。

另一方面,復興會的所有會員,又對建設這些鄉鎮企業水平的小廠子,成百上千的死人。特別是那個實驗性的,用從現代社會運過來的高等級工業水平制造出來的相關設備的,所謂的“化肥廠”,每天都能死上兩位數的狀況,感到頭皮發麻,吃不下睡不好的時候。

向南北兩京派出了朱由梓的幾個舅哥,向荊州府派出了牛金星做說客的王書輝,正在痛苦的根據復興會建立的那些工廠的實際狀況,制定相關的《工作手冊》的同時,也在考慮怎么能夠在荊州府地區,也建立起一個小型的工業區來。

不過,這一次王書輝的心比較大。他希望即將在荊州地區建立的工業區,所使用的設備,最好都是江北工業區的那幾個小機械加工廠生產出來的。

用機器生產機器,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在進行工業化了。王書輝深知,現在自己在江北村糊弄起來的那些小廠子,全都用的是從現代拉過來的,先進的,對于明代人來說屬于“外星科技”水平的,通過時空門拉過來的,現代工廠生產的設備。

你別看那些設備的檔次都很低,都是那種清末漢陽鐵廠級別的。但是,你問問建立漢陽鐵廠的張之洞,他的那個盡生產殘次品,最后還被日本人弄走的,那個天天虧空的漢陽鐵廠,有能力復制自己使用的設備么。

用一個鋼鐵廠,生產建設另一個鋼鐵廠需要的材料。用一個機械廠,再用這些材料,加工和生產,建設另一個鋼鐵廠需要的設備。先建成的鋼鐵廠和機械廠,能夠復制出另一個鋼鐵廠和機械廠來。

別管看起來這些東西對于現代人來說,有多么的落后,有多么的粗糙,但在王書輝看來,這就是在進行工業化。他可是知道,即使像建立江北工業區這樣,在中國建立起一千個通過時空門支援出來的工業區,那也不是在工業化。

用“時髦”的話說,你沒有自主知識產權,你就是個印度而已。

王書輝現在的想法還很現實。復興會造房子,就造磚混結構的小二樓。雖然造這樣的樓,因為內部裝修的原因,因為要有**的上下水的原因,還是要耗費不少的鑄鐵管道。但是,造這樣的房子,肯定也比后世的那種用鋼筋混凝土造的房子,消耗的鋼鐵要少很多。

可是,即使是這樣,因為要給不斷吸納到復興會的那些流民難民準備房子。因為把這些“工人”的生活水平,人為的拉到比普通農民高很多的水平上去。那些不斷建起的小二樓,還是消耗了江北鋼鐵廠和江北機械廠的大部分的產能。

畢竟對于復興會的那些初步掃盲的工人來說,造鑄鐵管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干完了今天自己給自己定的工作,整理完一份機械廠的鉗工的《工作手冊》之后。王書輝叼著一根煙,靠在藤椅上想著,怎么解決,讓江北鋼鐵廠和機械加工廠,生產出本土原產鋼鐵廠設備的難題。

想了半天,王書輝發現,這真的是個無解的難題。

工廠的水平在那里擺著,工人的技術,技術人員的能力在那里擺著,自己又沒有三頭六臂,復興會的事情千頭萬緒,都要自己操心。他也不可能完全不管軍隊的事情、農業的事情、教育的事情。

讓這些剛剛掌握簡單技術的工人,生產相關的鋼鐵設備,這也實在是太難了一點兒。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時空之門161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