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正文第79章大練兵3
字體:[]
王書輝對于戰爭的看法是宏觀的。他認為戰爭是實現意識形態的一種手段。正因為這個原因,才有偉人的名言,“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王書輝對于具體的戰斗的看法,則是一種微觀的機械性的看法。他認為,決定具體戰爭的勝負的,是戰爭雙方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程度決定的。而戰斗的勝負則是完全的由客觀和主觀的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他機械性的認為,戰斗的勝負,必須看參戰雙方軍隊的兩個客觀條件和一個主觀條件的對比。兩個客觀條件是,訓練水平和武器水平。一個主觀條件,是部隊指戰員受到的思想教育。
王書輝把具體的戰斗看成是一個客觀過程。他認為,實現戰斗的勝利必須按照“七步走”來執行。
所謂“七步走”指的是,一切戰斗,無論敵人是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部隊都必須按照“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程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七個步驟來完成戰斗。
王書輝認為,中國的軍事文化,從上古時代炎黃二帝發起的阪泉之戰到了明朝末年這個歷史階段,因為生產力水平的急劇攀升,決定戰爭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客觀,越來越實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情況雖然仍舊存在,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已經變成了,完全客觀的雙方實力的大比拼了。
王書輝覺得,從火器產生并開始應用到軍隊以后,戰爭的具體指揮者不再需要,在完全是冷兵器的時代那樣,必須具備孫武吳起那樣的高超的軍事才能,才能夠帶領軍隊實現戰斗的勝利了。
他認為,在熱兵器時代,軍隊的指揮者不需要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只要能夠帶領好經過充分訓練的士兵,對每個兵種的特點和優劣了解清楚,然后按照“七步走”的要求指揮戰斗。至于戰斗的勝負,則是一個“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是由參戰雙方士兵的日常訓練和裝備水平以及戰斗意志,這兩個客觀因素和一個主觀因素決定的。
實際上也是如此。作為王書輝的親傳弟子之一,韓國良也是完全被自己的師尊王書輝洗腦的,機械的戰斗理論的信奉者。偵查員已經將敵情向他進行了細致的匯報,他根據匯報按照實際情況,在路邊設置了戰場,并展開了陣型。在敵人,一群衣衫襤褸猶如難民般的土匪們,沖出樹林的時候,韓國良下達了第一條指令,“向前五步。”
譚家沖的兩個民兵隊,在工作組成員組成的橫列的帶領下,根據口令,按照傳令兵的鼓點聲,向前邁出五步。立定之后,站在每一個排列排頭的各班班長,立即命令整理行列。
這就是排隊槍斃時代的戰爭特點。雖然王書輝還沒給部隊裝配火槍,可是他卻是按照火槍部隊的要求,對現在他手下所有的軍隊進行訓練的。而在排隊槍斃的戰術要求下,戰斗過程中,部隊的行列必須最大程度的做到整齊劃一。
韓國良看了一下民兵隊的行進情況,不禁撇了撇嘴。說起來,這些不過訓練了一個月左右的民兵,要是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眼中,都是相當了不起的。向前五步走之后,六十多人的民兵隊組成的兩個橫向的,每十人一排的方陣,真的相當整齊。
可是,在韓國良這個,在王府鎮接受過一年多軍事訓練的人眼中,五步走之后的民兵方陣已經顯得有些凌亂了。要知道,王府鎮的那些武裝人員,無論是作為職業軍人的原家丁營成員,還是作為輔助武裝力量的農工營成員,基本上都能保證二十步行進之后,隊列仍然嚴絲合縫整齊劃一。
即使是前面有專門的,由小孩子們組曾的扔石頭小組,不斷的向行進中的隊列扔著石頭和垃圾,大營的武裝仍然不為所擾的整齊前進。大營的武裝,可是向前二十步都不需要整隊的。而民兵們現在的情況則是,向前五步就得整隊,不然陣列就不能達到整齊。
即使在韓國良眼中,民兵隊的情況還相當的不理想。可是,在原荊州府衛所把總,現土匪頭領禿三炮看來,韓國良麾下的民兵,絕對是強兵精兵了。因為,在他作為明王朝政府正規軍的歲月里,他可是完全沒看過有哪個部隊,面對土匪的時候還能無聲無息,不驚不擾的列隊前行的。
禿三炮麾下的二十多個土匪,也被這種整齊劃一無聲無息的蕭殺氣氛影響到了。隨著部隊的向前移動,土匪們出現了動搖,不少人的腳步隨著民兵隊的前進,后退了幾步。
韓國良觀察了一下戰場情況之后,繼續命令部隊前進。就這樣,民兵隊每次前進五步,然后整隊;之后,再次前進五步,再整隊。七次前進之后,雙方距離被拉短到一百米左右。
韓國良大體目測了一下距離,之后命令工作組的成員發射弩箭。
現代制作的,精良的,可以連續發射弩箭和鋼珠的機械弩,不僅射程遠而且精度高。十多個工組成員只是進行了三次齊射,對面不到一百米的二十多個土匪就只剩下五六個人了。這五六個人被突如其來的遠程打擊驚呆。他們站在原地直愣愣的看著對面小跑前進的,民兵隊長槍陣直面而來,連逃跑的意識都沒有了。
韓國良在下達了自由進攻的命令之后,看到民兵們以三人一組的形式對土匪展開進攻之后,嘆了口氣。原本想著讓這些民兵們在戰場上見見血的目標,現在看來,只能用刺擊土匪死尸的辦法來完成了。
因為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甚至在荊州衛作為小軍官的時候,也參加過幾次衛所針對荊州府附近小股土匪的實際作戰。禿三炮在民兵隊方陣前的工作組射出第一輪弩箭之后,就轉身逃進了身后的樹林里。
不過,禿三炮并沒有逃掉,他剛剛跑出去還不到三分鐘,就被尾隨而來的偵查員捕獲了。
根據《戰后處理手冊》的要求,像禿三炮這種,主動進攻王書輝手下武裝力量的匪首,必須送往大營,接受軍事委員會下屬的審訊中心的審訊。所以,禿三炮并沒有像他自己擔心的那樣被立即砍頭,而是被綁住了雙手跟著隊伍前進。
禿三炮心里并沒有逃過一劫的興奮感。因為他親眼目睹了韓國良組織的見血活動。二十多個土匪,里面還有十來個喘著氣沒有完全死掉的,全都被綁在樹上。然后六十多個民兵,在工作組的指揮下,反復的使用大槍對這些死了的和半死的土匪進行刺擊。在此之后,他又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由工作組的衛生員,對死去的土匪尸體進行解刨,對民兵們進行的生理教育課。
這種猶如森羅地獄般的恐怖景象,不僅把很多剛剛因為刺擊土匪尸體而吐了一地的民兵們嚇的不輕。禿三炮看了這種情景之后,先是尿了一褲子,之后就是磕頭如搗蒜一般。等到看到衛生員組織民兵們焚燒土匪們的尸體的時候,禿三炮就變得徹底絕望了。在此之后,他猶如失去了靈魂一樣,一言不發的跟著隊伍前進。
禿三炮現在不僅不敢逃跑,連死都不敢了。自己死后要是被六十多個人練習刺擊,之后又要挫骨揚灰的話,他寧肯當太監,也不想有這樣一個下場。
因為三十多個基地村的遠近不同,所以,各個基地村的民兵隊,也是在不同的時間到達王府鎮的。他們到達王府鎮之后,映入眼簾的是這個時代的人眼中比較奇特的王府鎮的棱堡式圍墻。高大的紅磚圍墻,給剛剛到達的各村民兵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民兵們的營地就在復興保安團在城墻外的土樓式軍營附近。不少民兵被那兩座土樓式的軍營嚇了一跳。要知道,這個時代,樓房本身就是很少見的東西,更何況是這種組成龐大院落的封閉式建筑群的紅磚樓房了。
三十二個基地村的一千三百多個民兵,在三天內陸續達到了王府鎮。因為這些民兵都是在枝江縣內行軍,又沒有達到枝江縣城。所以,枝江縣城內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城市附近已經聚攏了兩千多個,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軍事人員。
民兵訓練營是由活動板房組成的。十三個活動板房圍成一個封閉式的大院。大院中間就是訓練場所和兩排作為教室的活動板房。每個活動板房有兩個房間,每個房間住六個人。
民兵們在接受了消毒防疫的洗澡和吃藥之后,以村為單位,在各個村子的工作組的帶領下,進入被安排好的活動板房內。在一天的休息之后,他們參見了檢閱活動。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一千多個穿著灰色制服,扛著長槍,背著鋼弩,邁著正步,列隊而行的景象。一千多個民兵們中,絕大多數人產生了一些輕微的恐慌心理。
在檢閱儀式結束之后,王書輝登上檢閱臺,對復興團士兵和各基地村民兵發表了簡短講話。他沒有對這些僅僅接受了幾天掃盲級別教育的士兵們,說什么復雜的內容。他只是在講話中強調了,“軍事訓練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大家自身的利益;只有練好兵,才能保衛自家分到的土地”的觀點。
王書輝雖然很想對這些人講一講自己的政治理念,不過他也知道,對這些沒受過什么教育的古代人講什么革命理想什么的,完全是浪費精力,也不會產生什么效果。他對各級教導員現在的要求,也不過是把“自己動手保衛勝利果實”的觀點灌輸給現在的民兵們,把“自己動手保衛自己的工資和餉銀”的觀點,灌輸給復興保安團的士兵們而已。
小窩文學提供的小說,正文第79章大練兵3來源網友上傳,如侵犯了你的權益請告訴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本站小窩文學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