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 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之門1619 >>時空之門1619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 2

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 2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老崔052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崔052 | 時空之門1619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老崔052書名:

前工業化時代的工業品,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粗糙。[燃文書庫][]燃文書庫(7764)這是王書輝拿到工業委員會,防御武器小組的最新成果,一把光亮精致的左輪手槍時的感受。

用現代社會生產的,近代水平的車床和模具,制造手工業時代的火槍,實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幾十根鑄鐵槍管的公差,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不存在的。現代社會鄉鎮機械廠制造的,專用的拉膛車床,很輕松的就為這些槍管內部,拉出了標準精確的膛線。

使用制作精良標準的鋼制模具,為火槍制造各個細節性的,技術含量很高的擊發部件,也不是什么很困難的事情。

火帽的制作也不怎么難。王書輝在現代社會,專門組織和建立了專業化的工業建設顧問小組。他們為王書輝提供了一份延安時代的雷酸汞制作工藝。王書輝手把手的教,按步驟的領。在一個多星期之后,工業委員會下屬的化工小組,就領著三十多個從瀏陽買斷而來的爆竹匠,制作出近現代水平的雷酸汞硬紙殼火帽。

在工業委員會下屬的火藥小組,使用標準化流程和現代化的器械,批量化的制造出顆粒黑火藥之后。制作使用紙火帽的,擊發發射,帶有線膛,使用米尼鉛彈和定裝火藥的轉輪手槍,就變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王書輝沒有理會工業委員會的三個人,以及防御武器小組成員們眼中的躍躍欲試的表功表情。他仔細的檢查著這個被打磨的光滑發亮,加裝了銀制手柄,看起來給人一種藝術品感覺的手槍。

王書輝知道,其實這就是已經定型的,成熟階段的,在美國南北戰爭中被大量使用的柯爾特M1851轉輪手槍的復制品。

用現代社會制造的近代化的工業機械,和簡化的近代化工業制作流程,生產這種工業化初期時代的落后武器,實際上確實給王書輝一種非常蛋疼的感覺。

可是王書輝也沒什么辦法。除了他會給特種部隊配備完全來自現代社會武器之外。他沒辦法給現在和今后的正規部隊,配備19世紀六七十年代才發展成熟的,使用定裝金屬子彈的近代步槍。

沒有數量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工人,和工業化的采礦以及冶金企業,即使生產出使用金屬定裝子彈的伯丹步槍,他也沒辦法提供充足的子彈。不說工業水平的問題,單是一個金屬銅材料,他就完全沒辦法解決。因為中國不怎么產銅。

王書輝連續朝五十米外的靶子上開了六槍,黑火藥產生的煙氣,把他熏得夠嗆。之后他走到靶子前仔細的檢查射擊效果。在五十米的距離上,十厘米厚的木板上只有兩個米尼彈的痕跡。很明顯,在這個距離上,有四槍脫靶了。

看來,左輪手槍的有效射程不超過三十米是個基本定律了。

不過,手槍射程短也是正常現象。他又不指望使用手槍作為制式武器。左輪手槍不過是發給大家防身使用的。他命令工業委員會立即將對左輪手槍的生產進行協調和規范,抽調人手,組織專門的生產線。

因為已經有了建立和運營水泥廠和磚瓦廠的經驗,工業委員會的工業委員,已經對流程規范的問題,有了直觀和明確的認識了。他們和教導營的學員們都知道,王師尊對于流程規范有種特別的執著。無論是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求大家要實踐和總結流程規范,在各種工作中推行手冊制度。

王書輝放下左輪手槍,望向桌子上的另外三把槍。

這三把槍能夠被制作出來,說實話,是完全出乎王書輝的預料之外的。這三把槍,全部都是工業委員會下屬的工作組們,根據王書輝從現代社會帶回來的黑槍工坊制作的步槍,仿制出來的。

這三把步槍,實際上就是恩菲爾德M1853前裝線膛槍、德萊賽M1841后裝針發槍和夏塞波步槍。

這三把步槍中,恩菲爾德M1853步槍,是前裝線膛彈藥分離式的步槍。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則是后裝的,使用紙殼彈的彈藥一體式的步槍。

王書輝是看過工業委員會的書記組(兩名教導員學員)提供的生產記錄的。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復雜的槍機部件,全部是匠師營的幾個鐵匠匠師,靠比照著原型,一點一點的手工打造的。而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使用的紙殼定裝子彈,也是匠師營的幾個爆竹匠按照原型制作的。

王書輝腦袋里其實一直有一種對手工業時代的匠人的鄙視。他認為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小集體”。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大的王書輝,有種奇怪的觀點。他認為,凡是“小集體”出產的產品,可能都是粗制濫造的三流產品。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生活的人都知道,一般來說,當地有三種類型的企業。分別是國企,大集體和小集體。國企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的。所謂大集體,指的是由國企創辦的下屬企業。大集體主要是為了安置多余的人員而創辦的。由于他的企業性質判定不明,所以,大集體企業在原材料和工人素質上就要差一些。而小集體企業則是更低級別的企業了,一般的街道建立的企業,工廠家屬組成的企業,都屬于小集體企業。

小集體企業基本上是由完全沒受過什么專業培訓的普通人組成的。它在原材料的供應上,比大集體企業還不如。加上小集體企業的工人素質普遍低下,所以就導致了,小集體企業無論是企業的管理,還是生產的產品,都呈現出一種瞎對付和不合格的粗制濫造狀態。

在王書輝的成長經歷中,他經常聽到東北的國企工人們對于小集體企業的鄙視性的看法。比如,他在街坊家吃飯時就時常聽到,家庭主婦一旦買了質量不好的生活用品,男主人就會問她是不是買了小集體的東西。再比如,一個東北的國企工人,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很差勁的演員或者主持人的時候就會說,“這小子\/這丫頭,從小集體出來的吧。”

在王書輝的認識里,古代社會的工匠,實際上就是那種專門生產粗制濫造的不合格產品的小集體工人。

現在這些“小集體”的工人,利用先進的工具和車床,居然生產出了劃時代的,后裝的,使用一體式彈藥的,19世紀中后期的步槍,王書輝確實是相當驚訝的。

不過他沒有把這種情緒表現出來。他先拿起那桿作為米尼步槍的代表作的,恩菲爾德M1853前裝線膛槍,在仔細的觀察了整桿步槍的所有細節之后,他按照尼米步槍的使用步驟,先豎起步槍。然后,拿起一個用油紙包好的小包,把它咬開。將小包中的定裝黑色顆粒火藥和一顆米尼彈裝進槍管。

用推桿把米尼彈推進槍管,也沒有王書輝想象的那么困難。確實是有一點阻礙感,但是因為米尼彈口徑實際比槍管要小一些,所以用推桿很輕松的就把子彈推了進去。

在這之后,王書輝把步槍拿起來,掰開槍機,在擊砧上加裝了一個紙火帽,瞄準五百米外的靶子,扣動扳機。

因為使用的是顆粒化的黑火藥,所以這個恩菲爾德M1853的仿制品,沒有什么太大的后座問題。只不過黑火藥冒出的黑煙,讓王書輝相當的不適應。五百米外的標靶被輕松的射中。在后面對被錘擊過的棉襖和鐵板的射擊實驗上看,效果也相當不錯。

在對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的仿制品進行試射之后,王書輝認識到,使用這兩款步槍列裝部隊相當的不現實。一方面是制作的困難。兩款步槍的擊發裝置實在是太復雜了。想要能夠批量化的制造這兩款步槍,肯定需要鋼鐵工業和金屬加工工業的建設全面發展起來之后。另一方面,在使用和保養上,讓這個時代的古人使用和保養,問題也是多多。

王書輝在射擊實驗結束后,召開了工業工作全體會議。

他在會議上發布了三個命令:

第一,對參見四款火槍的制作人員,全部給予獎勵。參加制作的主要匠師,按照新出臺的《定級手冊》,全部評為四級匠師。每人獎勵現金二十兩(二十個銀元)。

第二,教導營協助工業組,立即開始對四種火槍的制作工藝和流程,進行嚴密的規范性記錄。在形成文字材料之后,送交大營檔案科歸檔。

第三,馬上對“復興一式”步槍(恩菲爾德M1853前裝線膛槍)的生產流程,進行規范定型。命令工業委員會按照生產流程,做出步槍工廠建設的規劃方案。

王書輝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組建工業規劃組的方案。工業規劃組的成員以大營教導營學員為主。工業規劃組的主要工作,就是詳細記錄工業委員會一切產品的生產過程,并根據相關數據和材料,對這些生產過程進行規范整理,以保障該產品能夠實現生產線生產。

王書輝一向認為,生產出一種產品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工業化的力量不能夠在單個產品上體現。工業化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力量,完全是因為工業化能夠批量化無差別的生產出同樣的產品。所以,在王書輝看來,他寧可自己手下這批半瓶子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用工業化的流程生產出大批低端的產品,也不希望他們只能生產出少量的高端產品。

從對步槍的選擇上,不難看出王書輝的這種理念。


上一章  |  時空之門161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