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272章 再決9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2章 再決9

第1272章 再決9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5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筆迷閣

留言/反饋:


天才3秒筆迷閣

關內道,鳳翔府的扶風城中。

西軍臨時所立的帥帳之中,正在響徹著一個慷慨激昂的聲音。

“如此大好河山,居然為區區南朝荼毒竊據如斯。。”

站在一副地理山河的大沙盤面前,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東征都招討使,兼四路行軍總管趙熙指點江山道

“乃是天授,當取不取首當其患啊。。”

“天子特命天下兵馬大元帥府總其事,如今發兵三路直取中原”

“主攻一路以河西隴右諸軍,破潼關天險而長驅兩河腹內。。”

“河東一路以順義兵并關內軍,出上黨、襄國,而入河北。。”

“塞外一路以九原軍和北塞諸藩為主,取云中而趨燕山。。”

“某將帥行帳親移關內,以坐鎮長安舊址。。”

“同時征發各地夫役,重修西京故都,以為將來天子下榻之選。”

“新封的六王二十一公侯,都要有所助力和獻納。。”

“我輩自當竭力敬奉天子還都之事。。”

左近頓然一片齊齊應和聲。

“不負君上所托。。”

與此同時,兵車粼粼聲中,

我重新調集起來的的大隊人馬,正沿著雄偉壯闊的太行西南麓一路南下,而相繼穿過趙州、相州、刑州、洺州各地;雖然作為曾經中原腹地的精華地區,一路上不乏風光如畫的歷史名勝或是人文薈萃的典故和古跡所在。

但是我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些東西,比如已經紛紛上任的捕盜大使和他們手下備盜都尉,還有隨處可見當地的屯莊和編管地,在大量運抵的糧食布匹還有生產工具的支持下,已經如虞侯春筍一般的紛紛建立起來了。

而來自南方的消息還在源源不斷的第送過來,等到我抵達衛州境內之后;率軍通過已經接管和解除武裝的河陽橋三關,進入都亟道內的韓良臣所部,已經基本掌握了當地大部分局面,而開始清理洛都當中的局面了。

都亟道除了洛都本身之外,還下轄河南府與汝州兩郡之地,領有葉、襄城、郟城、魯山、龍興、臨汝等十縣;

目前境內各地文檔中的在冊戶口,加起來之后約有十七萬左右;但是因為逃亡和散失的緣故,目前淮鎮派出的接管部隊和統計人員,能夠原地收攏到的大概只有十三萬多一些。

比起都亟道最好的年景時,光是一個東都洛城就動輒號稱戶口百萬的時代盛況盛況,可謂是不可與日而喻的事情了。但只要有人斯有土在,只要肯持之以恒的投入這片荒蕪殘敗的土地上,還是不乏反戰的潛力和大有可為之處。

此外,就是原地收容和編管起來的各部駐畿軍馬了,大約分屬于十幾個不同的番號和軍序,其中多者兩三千,少者不過數百人而已;從臨時編列的州縣土團、守捉兵,到荊湖、山南的地方軍和駐屯軍,再到昔日延邊駐泊的拱衛軍皆有。

雖然已經被王端臣帶走最精干和完好的部分,但是在接管的軍冊賬面上居然還有四萬多人;當然了,目前實際上也之收容到兩萬多一些而已,還有一些顯然是自發的四散跑掉,或是追尋著王端臣所部的足跡,向著山南道逃亡而去了。

而剩下來接受淮軍編管的駐畿將士當中,也是以各種傷殘疲敝或是行動不便之輩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但畢竟大都是兩都北伐下來的老軍伍,只要好好的修養和調整過來,再加以甄別和改造之后,還是可以繼續為我所用,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發光發熱下去。哪怕是以及殘廢或是老的不能再服役的士兵,也完全可以用他們的經驗,充作二三線部隊的教頭和訓導角色。

不過有一點值得慶幸的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緣故,北地行司所任命的大批地方吏員和屯長、隊目什么的,并沒有被遣散或是隨之帶走,而是接到某種命令而頗為平靜的等待前來接管的勢力。

所以,先行進入都亟道的韓良臣所部,才能在較短時間之內就掌握了洛都內外的基本情況,并將控制力由北向南的延伸開來,乃至派出輕騎順利接管了名為八關鎖鑰的各處防要。

當然了,一些意外和雜音還是存在的;比如,也有人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來自淮軍的善意和后續安置,而爆發各種零星的沖突,就被毫不留情的鎮壓下去了;主要是出現在一些荊湖、江西背景的地方軍和海外駐屯軍當中,反倒是一些昔日的畿內軍編制,比較平靜的接受了既成的現實和結果。

而在韓良臣派遣的內衛第三軍一部,率先進入洛都打前站時,也曾經在皇城城門內附近遭到一只成建制軍隊的的埋伏和襲擊,僅僅造成了十數人的傷亡之后,就被擊潰當場而俘獲了一眾的領頭將官。

而從審問他們口中得到的消息也是頗為令人玩味的。因為相對于之前大多數駐防據點當中,所接到關于與淮軍進行有限的合作與協同,以阻擋西軍再度東進的戰時******;

這一次卻是有人以王端臣的名義給他們下令,并且為此專門撥付了一批甲械糧餉給他們,讓他們攻擊任何試圖進入洛都城內的武裝力量。

再配合之前船團所回報的,在黃河邊上意外遭遇被追殺的信使,和就此所獲據說王端臣留下曉諭各軍的通告書,已經完全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了。

而在河北道最南端,黃河之畔的懷州境內,已經隨著四處蔓延開來的西軍旗號,而淪陷了大多數地區。

只剩下滿目瘡痍的柏崖城城中,火銃發射的點點火光和彌散不去的煙氣,還有交錯纏斗在一起的廝殺身影,自下而上鋪陳開來的尸體,構成了一副殘酷而慘烈的戰場畫卷。

而隨著漫山遍野緣坡而上的敵勢如潮,困守在上城當中的滄州軍和蜀軍殘部,也再次迎來最為危急時刻。

“擲彈兵趨前十步,,”

滿臉汗水和塵垢的鵬舉兄,站在一門打得發燙正在澆水降溫的小炮邊上,面對洶涌如潮淹過山腳的敵勢有些嘶啞的喊道。

“前列預備接敵。。”

“待到抵近十步之內再放,”

霎那間一片帶著煙跡的黑點兒,居高臨下的飛擲進了飛快突入的敵勢前鋒,頓時將他們籠罩在一片煙團和火光,還有迸濺的塵泥當中。頓然將他們一鼓作氣突入的勢頭,給轟炸的七零八亂而當場渙散開來。

然后,就聽的一片大聲呼嘯與吼叫,藏身在最前沿殘垣斷壁當中的(近戰)白兵,在反擊的尖銳嗩吶聲中紛紛一躍而出,居高臨下的順勢反突入那些,被攔阻和震撼在原地的敵兵當中,揮動各種長兵重器大砍大殺起來。

然而,就算這一陣敵勢再度被擊潰和殺敗下去,然而對于聚集和駐扎在山下連營如云的眾多敵軍而言,卻是無損多少依舊讓人有些覺得有些頹然無奈的局面。

見到這一幕,鵬舉兄也不由暗自嘆了口氣,這些火器無論攻守都真是好東西,只可惜配備攜行過來數量還是太過有限了,而且是越用越少而不得不想辦法節省下來,留在關鍵時刻的解圍和破局之用。

本以為這一次又是舍我取誰相對輕松立功的機會,卻沒想到會打的艱難如斯,差點兒就把一世英名給折損栽了這里了。

當最早洶洶來攻的河東軍被打退了十幾次,反被乘夜突入火燒連營,留下滿地尸體鎩羽而歸之后,就開始換上了這些打著朔方、北原之類旗號的西軍;

然后,包括黃河邊上的武清渡和柏崖倉在內的下城區,就一下子在士氣和戰力狂飆不止一個檔次的對方,狂突猛進的浪涌攻勢當中給丟掉了,而只能退守到半山腰的柏崖上城,才重新穩住了戰線了。

而他手下的滄州軍和蜀軍,加起來也不過剩下三千多人;但盡管如此,他還是努力拖住了當面的敵勢,而死死釘在了這處咽喉之要,勉強算是不負軍令所托了。

想到這里,他不由伸手摸了摸妻子剪發贈所的小囊,以及這次回去一定要給他納妾的信誓旦旦,不由在嘴角露出某種有種的笑容和無奈來。

而在河面上也再次出現了游曳的船只,只聽得炮聲隆隆從這些河船上所發出來了,而在近岸和渡口當中的西軍陣營,炸起一片片的煙塵和亂濺的碎片,還有一群群被驚擾起來而奔走呼號的敵兵;

這是一些專門用黃河漕船改造成的火力支援炮船,雖然速度不快而操作遲緩,但是勝在足夠的平穩而寬敞,可以同時裝載六到八門的長管輕炮,而三五成群依靠著著水面上的距離和阻隔,比較容易的壓制和騷擾,那些明顯遠道而來缺乏反制措施的敵軍陣營;

對此,這些明顯長于馬背而精通陣戰的敵軍,僅有的手段就是一些藏在岸邊,待到靠近突然投射集中的車弩;還有用臨時收羅的各種小舟滿載士兵,強行抵靠過去進行驅逐和撞擊,再者就是從上游放下裝滿柴薪的火船,來進行概率性的攻擊。

如果不是這些水面力量晝夜不停的騷擾、牽制和支援,讓這些西軍無法全力投入和制造重型器械的話,只怕他索要面對的局面將更加艱難和惡劣得多。

而在同時,西軍的陣營當中也有人正在仔細打量和觀察著他,一些背負著特制鐵臂弓的射聲兵,也夾雜在亂哄哄的前沿當中,慢慢的沿著廢墟向他靠近而去。

,正文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正文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