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30章 悵懷2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0章 悵懷25

第630章 悵懷25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章節正文

第630章

江寧行在,堆疊如山的奏表,被一份接一份的宣讀著

“黃州刺史奏,客軍肆虐地方諸多惡事。。”

“籍討賊追贓名。。肆意搶奪民財,而****子女。。”

“地方官府少有遲緩,便是喝罵毆辱。。”

“各種催逼索要,其狀惡比仇寇而貪婪不竭。。”

“地方不堪其擾而公事皆斷。。一時間民情鼎沸,官不聊生”

“又有客軍所部不分官賊。。一味打殺而不知優撫”

“是以民賊不分而愈剿愈多,愈殺愈烈。。”

“信州的永寧軍彈劾地方官府,與賊交接而坐望其勢。。”

“地方士民百姓蔭庇其間,大戶多通賊而受其贓。。”

“是以相聚為賊,散則為民。。聚散不定”

“此出彼伏,因勢而走而官軍難莫能辨”

“這都是什么污爛事啊。。”

監國有些煩繞的揉著額頭。

“官賊一體,這都是什么亂七八糟。。”

動用那些客軍來平叛,固然有著諸多多好處和便利,比如他們與地方毫無利益牽扯,因此平叛起來更加果斷和堅決,

但因為他們的毫無顧忌和下限頗低,也產生了相應一系列的矛盾和后遺癥。

畢竟,這些海外駐屯軍,長期的任務就是對外征拓和鎮壓,邊疆新土地上的土著蠻夷。

因此,在兵員來源和軍紀約束上,并不如國內那么講究,為了鼓勵開拓和長期駐留屯邊的需要,默許他們在戰事中搶奪戰利品和人口,也是一種鼓舞士氣的常態或者會所潛規則。

于是,回到了國內的嶺外諸道之后,一旦不小心讓他們放開手腳來,就很容易變成遺毒地方的一大麻煩,卻不是簡單的殺一儆百可以威懾的住。

短時間內的約束還好說,但是隨著作戰進程的推進和時間的拉長,就不免故態重萌而主見彈壓不下去了。

因此,這些海外客軍在平定地方的過程中,沒少與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府,產生各種矛盾和齷蹉。

比如詬病最多的,還是追繳叛黨亂民的過程中,對于那些亂民百姓混雜的淪陷之地,粗暴無端的不加甄別而一味加以殺戮過多。

還有喜歡亂入民家搶奪財物,乃至滋擾****女眷,仿若他們在境外做的那些勾當一般。

而這些新任命的地方官,大多數身上也顯然不是那么干凈,與地方形成的利益牽扯也不是那么好撇清的。自然,對于這些行事肆無忌憚,不在乎打爛一切的客軍,也頗具警惕和排斥之心。

公然對抗和不合作固然是不敢放在臺面上,但是在支糧派差、籌集軍需、提供消息和引路等日常事項,背后陽奉陰違之類的小動作,或是間接扯后腿的舉措,也是接連不斷少不了的。

故而,在軍地雙方,各種相互攻擊和舉告的表章奏文,光是通過相應的地位和足夠的身份,而直接捅到江寧行在來的,就多達十數份之多。

這不由讓監國,很有些煩惱有無奈。

按照原本的計劃,這些海外抽調回來的人馬,是需要經過大本營的整編和梳理,一邊熟悉環境,一邊進行適應。在初步完成了軍官和老兵的流動替換之后,還要與江北輪替下來的部隊進行打散合編。

最終編為若干個相對精干而利于掌控的新軍序,和一眾二三流的地方守備力量。

這樣,作為布置在江南二線的有生力量,無論是投入江北的淮南戰場,或是支援長江中游的荊湖路,都足以在戰場上構成某種,決定性的局部優勢。

只可惜時不我待,朝中那些人貪得無厭的拆臺與盤剝,最釀成了烽煙四起的鈔變,也徹底打斷了這個計劃周密的整軍再編進程。

也讓大本營不得不將手中,尚未準備好的力量投入應急。為了保持戰斗力和士氣,甚至對營團以下的配屬格局,不做太大的改變,等于是變相的吞下還這個苦果。

但至少在目前這個代價,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大本營也需要這些客軍,來作為快刀斬亂麻的武器。

起碼,在這些投入海外客軍的全力打擊和清剿下,那些一度占據了州縣府城的鈔變亂民們,幾乎是紛紛覆滅或是望風披靡,變成流散與躲藏于鄉野民間的小股散兵游勇,

就算是聲勢烜赫一時的大云教反賊,在與客軍的接戰下也是連戰皆北,殺出江西道和兩浙的多路人馬,幾乎都被擊破或是重創。

想到這里,監國已經有所決定。

不久之后,一道最新的諭旨頒布了下去,

大本營決定,對于這些正在作戰的客軍各部,派出巡查風紀的御史,進行約束和清查。

然后讓他們象征性的交上一些人頭來,掛在各地作為滋擾地方和違反軍紀的交代,至于這些人頭的真假和來源,卻是可以因地制宜變通的。

“江西道密報,內樞五房的兵科巡事,”

這時候,另一名通政又繼續念道,

“再次在吉州遇襲重傷?,隨行護衛的折損大半!!”

“真是該死,彼輩如此喪心病狂。。”

監國深吸了口氣繼續道

“還有什么。。”

“五房刑科的判事,卻是在嶺外饒、虔各州,有所發現。。”

“在江南易幟之后,朝廷重設的道路州府之中,”

“就已然有人私下資助和聚集那些,本地藩鎮被裁并歸遣的軍士。。”

“其中一些,如今就在反亂的賊軍之中。。”

“還真是有恃無恐啊。。”

監國不怒反笑。

“真當余身在嶺外,這刀子救磨不快了么。。”

淮南道,楚州境內,漕河故道之畔,

流經淮南平原的潼河、朱馬河、寶射河,與白馬湖、范光湖、射陽湖、廣洋湖、和平蕩、獐獅蕩、綠草蕩、三里蕩等,俗稱“五湖四蕩”匯集的樞紐重鎮,

新收復未久的寶應城上空,已經飄揚著代表東南行司的帥旗,

只是除了內城署衙和兵營所在的小部分,被清理出來之外,城中的其他大部分,依舊浸泡在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積水和污泥當中。

而在城郊,還可以看到大片,形同灘涂的爛泥地,以及被淤泥堆滿大半的市鎮殘址。

期間,也只有一條臨時被搶修和平整出來的道路,勉強可以讓成建制的部隊通過。

還在更遠一些地方,是多處崩壞的河堤和被遠遠沖得七零八落的條石,就像是一個慘淡咧開的大嘴巴一般。

無聲嘲笑著這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

原本水鄉平原所謂“五湖四蕩”的浩淼風光,也只剩下滿目瘡痍的污爛與廢敗。

而在寶應城中臨時設立的中軍行帳,也迎來了一行北來的信使。

“小人鹿耽尼,添為淮東商椎局通事,權海州糧臺事,”

為首是一名年輕的官人,蕉紋圓領青袍交翅璞頭,只是在面貌上隱約有些海洲外藩的血統。

“奉制鎮兩府之命,前來參碣寧帥尊下。。愿大帥武功德昌”

“淮東鎮想和我通商往來之事。。”

隨后他奉上的書信,卻讓闊面虬須的寧總管,稍稍驚訝了一下。

“有德他這是怎么想得。。”

“只是地域鄰接,各通有無的互助共濟而已,。”

名為鹿耽尼的通事,笑容可掬的解釋道。

現在大水退去之后,雖然大規模用兵在近期是不太可能,但是通過舟船往來的兩淮貨物貿易,卻是還是有相當的可行性。

于是,就有這次鹿耽尼為私下代表的出訪之舉。

賣出的貨單上,海參、香蕈、紫梗、鮑魚、木香、紫草、沙魚翅、水獺皮、貂皮、狐皮、馬鹿和駝鹿皮,貝母、川芎、煙草、黃連、大黃,杏仁油。

還有購自扶桑藩的赤銅、金板、紙扇、雜貨;來自新羅藩的水晶、玉石、瑪瑙和

需要買入的清單上,則有南洋錫、蘇木、胡椒、象牙,**、魴魚皮、檳榔、烏糖、藤黃、石蠟、等等,明顯帶有南方特色的物產。

對于淮東來說,多一條陸地上的商業渠道,作為海陸貿易的風險轉移和分攤。

而對于寧總管來說,也不啻于是,他也需要開源節流的手段,來增加進益。

雖然他麾下的軍隊,都是出自朝廷的供養,但是身為主帥,也要有足夠的本錢,去恩結和籠絡那些來歷頗雜的部下,以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力和掌握。

乃至自己出錢,補貼和扶助自己的親軍家將部曲,才能更好的鞏固自己身的地位和根基。

要知道,站在他背后的桂州寧氏和饒州陳氏,在北伐的投機當中同樣受損嚴重,陳氏更是被卷入了鈔變案之中。對自己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如以前了。,

而作為陳氏的外圍勢力,基本盤在長江中游地區的贛州系財閥,因為南北戰事的影響,同樣也積壓了大量的貨物和出產。

由此造成的行業凋敝與民眾失業,也是加劇地方動亂的根源之一。

因此,能夠有一個出路和外銷渠道,也完全是意外之喜。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