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14章 天下雄關 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4章 天下雄關 上

第414章 天下雄關 上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414.

武牢關本名虎牢關,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關城依雄踞,勢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亦是史上無數朝代更迭和變幻,所決定勝負的要點之一,

從從春秋魯隱公五年擊敗燕師于此;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駐兵虎牢關和秦國對抗;楚漢爭霸時,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到漢末的十八家諸侯討董卓的關鍵戰場,三國演藝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發生地;

乃至隋末唐初,尚是秦王的唐太宗在此親率玄甲鐵騎,大破王世充、竇建德聯軍的決勝之地。可謂是天下風云變幻而諸多膾炙人口的滄桑之故。

只是到了前朝開國,為了避李唐皇家追溯三代的先人李虎之諱,而特地改名虎牢關。乙未之亂中,虎牢亦是洛都得以保全一隅,抗拒關東諸鎮軍馬輪替進襲的重要屏障和依據。

而今的虎牢關,在國朝此番大興北伐之前,卻是有上百年未聞有兵戈了,不辭不免有些荒廢失修,又重新加急修繕改建過。

八水環繞的河洛平原,在東部被綿連的山丘所環抱著,只余一條沿著汜水沿岸,奔流而出狹長的谷道,卻在東向黃淮大平原的尾端,被一道厚寬數丈的高聳關墻給攔腰閘斷,

這就是天下雄踞——虎牢關的所在,

關前的喇叭山口和扇形原野中,已經具列成千上萬披甲之士,各色飛黃旗、青游旗、辟邪旗、馬蹄旗下,服色統一或是斑駁的軍陣,代表著各種所屬軍序。他們所呼出的煙氣如云,久久的籠罩在上空不散,在陰郁的天色下,仿若陰云催壓一般,令人窒息而憾然。

而殘缺斑駁的關城前,被尸骸累累所填滿的十數道城壕,還恍若是昨日之事。就像是一座疲倦而貪婪的巨獸,不知道還要吞噬掉多少披甲奮戰之士的血肉和雄魂。

只是,隨著通通緊急的鼓聲和螺號,大片大片的人馬動了起來,無數閃耀的甲光,就像是滾動的水銀大潮,緩緩而堅決的漫過原野,而關城上除了遍布飄搖的旗幟外,依舊是沒有任何動靜和反應。

直到逼的極近,才仿若一下子活了過來,各種滾石擂木,磚瓦火團,如雨點一般的擊墜而下,淹沒了登城的先頭序列。

這時,我軍陣中的野戰長炮,也開始進行校準性質的試射準備了,在郭藥師的指揮下,二十余架炮車依次排開,從輪輻和尾架,被堆埋的土石固定住。豎起防護的釘板大排,分置好藥車和彈臺。

然后,檢查內膛和照門,依次從旋出的后膛,填入定量計稱的藥餅若干和鑄鐵球彈,旋栓閉實,插入藥線和發火管,轉動架上的軸盤,微微調整方向和射界,然后拴緊鎖實、拉下引繩。

只覺得稍稍的延遲,劇烈的震動與反座之后,通通的噴射轟鳴聲中,拖出細細白煙軌跡的灼熱彈丸,沿著肉眼難以捕捉的淡淡弧線,斜落在關城的墻面上,砰砰震響著打出蛛網密布的若干淺坑來。

這個結果,讓人看的不由感嘆起來,

果然是雄關名城,和那些臨時改建起來的軍寨城壘,就是沒法相提并論的。據說這些雄關名城,在建筑和修繕的過程中,都是不惜代價加入,大量的米汁和動物血,作為增加粘合度的成分和配方。

據說在前朝的梁公手上,還發明了加固城防和直道所用的灰漿,因此,哪怕歷經百年歲月,依舊彌久而堅。就算是火炮,也僅能橋下一些墻皮而已。

不過,這個結果,似乎已經足以鼓勵振奮那些友軍了,他們愈加熱切的吼叫和歡呼著,向著城上攀附蔓爬而去,就像是黏附在糕餅之上的密密麻麻的蟻團。

炮組們正在重新調整射界,友軍陣營中就地組裝和展開的重型器械,也逐一開始發威了,只聽得沉悶的機括和嗡鳴聲,傳統的石炮和車弩,將眾多石彈和弩槍遠遠的拋射而出,稀里嘩啦的大多打在了城墻下部,濺起大片的塵土和少許崩碎,

顯然,無論準頭還是散布,卻是比起炮擊的效果,又弱上幾分,若不是直接命中的話,估計殺傷也是相當有限的。

但頭幾波,同樣是用來標定射界和射程的,直到確定了大多數彈著點,在關城上下之后,才換成了南朝特有的大型火油彈和中空的碎陶彈,

每擊中一枚,就有一大蓬烈火在城墻上升騰起來,燒的那些躲閃不及的倒霉鬼,慘叫哀呼著就像是一只只人形火炬,失足從城上奔投而下,或是被同伴刺殺砍倒,帶著余燼推下城去,那場面猶是慘烈。

而碎陶彈顧名思義,就是用撞擊崩碎四濺的碎片,來制造殺傷的效果。不過,若是打在建筑物上,就效果不彰了。這些特殊彈藥的存在,也是南朝雖然擁有大多數火器的傳承,卻始終無法用火炮,取代其他大型攻城器械的緣故。

而作為守軍的一方,他們顯然對于南軍的火器,已經甚有所心得了,

然后,就見一桶桶水自內而外的被澆潑在墻面上,頓時將墻面和垛口變得滑溜溜的掛不住手腳,也有些扼制了投射的燃燒物擴散。

也只有我軍持續不斷的發炮,能夠不斷的制造著穩定傷亡和破壞。從崩落碎裂的大磚條石下,可以清楚的看出,內里白色夯土的墻坯,就算彈丸直接打上去,也就是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坑點而已。

因此,不多久的試射幾輪之后,炮團的目標和角度,都集中到了關城的墻頭之上,重點針對人員的殺傷和壓制了。偶爾數發就有一發射穿關城垛口,彈跳飛舞的彈丸,頓時在關城內濺起一片片血浪和殘肢斷體。

只是,因為斜角過高,而且是梯面馬墻的外構,就算是我的火銃隊上前去,能夠打到的射高和仰角也相當有限,反到還不如那些手持弓弩對著城上,抵近拋射和掩護的射生隊,因此只能有些郁悶的暫且淪為戰場中的看客了。

后方的投射支援逐漸加強,前方的登城戰斗,亦是如火如荼。

高舉著手牌掩護著自己和同袍,頂矢冒雨涌上去的先登步卒,很快就或死或傷的,變成梯形墻面上血肉狼藉的裝點之一。僅僅是短短的幾刻之內,就吞噬了至少兩三千人的生命,并制造出同樣數量的輕重傷員來。

從墻根之下到城頭之間,數丈距離的短短死亡之路,很快被鮮血淋漓的尸骸和骨肉所填滿。生者踩著尸體作為踮腳而不停的向上攀爬,然后被擊中或是射殺過半,變成后人新的墊腳石。

還有一些人,被己方打擊城頭而崩碎的物體所誤傷,一聲不響的倒墜下去,又被更多的人頂上來。或死或傷的人體,幾乎在第一時間越堆越高。

有了足夠的墊高之后,雨點一般的飛鉤被拋投在城頭上,然后有被忙不住的守軍紛紛斬斷,但還是有不少人緣繩而上,咬著短兵,跳進垛口里,雖然這些零星的突破點,很快被砍殺或是被叉矛頂戳著推投出來,但也為其他人創造了更多登城撲入的機會。

隨著云梯不斷的搭上,又被破壞和推倒之后,十多具高聳的登城車,也滿載著弓手和甲士,在敢死力士的推進下,緩緩的逼近關城,

又有移動板屋一般,包著數層牛皮刷滿泥漿的大型沖車,帶著精鐵的撞頭,沿著那些陣前軍役,清理和鋪設出來的通道,堅定的沖到城門之下,將城上投下的石塊、火把和其他燃燒物,向著兩邊滾開滑落開來。

外掛泥袋的轒辒車、裝滿填土驢頭車,居高臨下觀望和攢射的巢車,掩護士卒突進的板排車,.。

一時之間,各種五花八門的古典攻城器械,就像是猙獰的巨獸一般,林立呲比的出現在城下攻堅的序列中。

而作為戰場的停歇和間隙,在高懸空中的浮舟(載人熱氣球)指引下,

更多的車弩、石炮,還有管狀的飛火雷,也接二連三的標定了射界,而轟擊搗砸在關城之上,各種濃煙烈火籠罩了大多數城頭,看起來聲勢浩大,遠遠壓過了我本陣炮擊。

顯然,雖說是一次佯攻,但戰斗烈度和投入,卻是絲毫不遜正攻的需要。

我一邊欣賞著這種血與火的殘酷之美,一邊盤算著如果是我的人,來攻克這座雄關的話,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和犧牲,而最終結果,是頗為令人沮喪的,

現階段我的部下再怎么精銳,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起碼在火炮和炸藥之類,關鍵性技術取得量產性重大突破前,就只能是老老實實的拿人去堆。

畢竟火器部隊也不是萬能的,遇到這種難以取巧和缺乏伸展余地的情況下,就只能從其他方面和途徑想辦法了,果然炮灰還是越多越好的。

這對于前階段打得有些順利,而對于敵人和友軍都覺得有些無所謂的我,也是一種警醒。

突然一騎從我身邊分眾而出,帶來了徐慶的最新手信。主要意思相當簡單扼要,就是希望我能夠承擔起外圍的警戒來。

理由無他,因為關城內的守軍,這次表現的有些后繼乏力和氣勢不足,而有所擔心他們在正面拖住我軍的同時,另行采取什么額外的舉措和謀劃來。

而我部,是唯一沒有全力投入攻戰的軍序了。

就在這時,前沿的部隊中,突然爆發出巨大的呼喊和嘈雜聲,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