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70章 烈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0章 烈戰

第370章 烈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370.

而汴河對岸,楊可世與帶兵來援的辛興宗,楊惟中部,合做一處同時從三面,再次向有所鞏固的橋頭市攻打起來。

橋頭市狹窄的地面上,一時間麇集著這么多的人馬,大家都施展不開手腳,于是混戰的雙方都不斷地向兩翼展開。

這時楊可世的全部親兵都已整備齊全,參雜著撤下來重振旗鼓的防河部隊,也返身回來加入戰斗。這一部分人馬,之前因為缺乏統一的號令和指揮,在敵軍的壓力下,被迫撤離陣地。

現今得到生力軍的馳援后,又有生龍活虎般的五百名親兵做他們的拄心骨兒,他們頓時勇氣倍增,在劉正彥重新部署和領頭下,奮力返身搏殺,

而橋頭市的那些梁軍背臨著卞河,要退回去已不可能,他們只有拼死格斗,方能死里逃生。因此也是戰意高昂,破釜沉舟之勢。

一時間雙方戰鼓大震。喊殺聲四起,展開了勢不兩立的劇烈的決戰。

其中最為搶眼的無疑是楊可世的親兵們,他們不但用雙手,用兵刃和敵軍搏斗,他們還利用驟馬疾沖的沖刺力,三五成群的沖擊那些避散的敵軍,把他們連人帶著兵器一下子就擠墜入河。

這顯然是一種簡單有效、因地制宜的搏殺方式。

他們從較遠的地方覷定一個目標就猛沖上來,一些猝不及防的南軍被他們沖墜河中了,也有的親兵因為去勢過猛,勒不住坐騎,自己和被他沖撞著的南軍一起墜河。

也有的南軍有所準備,輕敏捷巧地挪身,躲閃過親兵的沖刺,反而轉身到他背后,借他疾沖時留不住馬蹄之勢,輕輕一擠,就把他擠入河中。

一時之間,河水里就像是下了餃子的滾湯,僅是在掙扎的人體和甲馬。

盡管劇戰還在進行,但是在親軍為首的馬步大隊,前赴后繼的沖擊下,形勢顯然扭轉過來了,北國軍隊完全控制住橋頭市,把原來占據在那里的南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趕開去。

浮橋上的南軍看見橋頭堡被奪,他們的通道已被卡斷而無法登陸,就搶著、擠著、挨著、混亂地退回北岸。

只有零星的船只和木筏還在繼續載運人馬過河,但是這段河岸的登陸點都被北軍控制住了,難以上去。

這時,暫處后方壓陣的射聲將高世宣,率領部分正好以暇的弓弩手,面對河岸上的目標目標,手里的小旗一揮,萬千弩弓齊發,箭雨到處就有成片成批的敵方人馬,滿身刺扎的滾落河下去。

那些強渡的船只頓時失去了篙手,滴溜溜地在河心亂轉,筏子大幅度地向左右搖擺傾斜著,把中箭和沒有中箭的人馬一起晃進河里去。

也有個別南軍奮力保持鎮靜,站穩身體,用盾牌擋住箭矢,竭力保持筏子的平衡,還想搶渡上岸來援救南岸被圍的戰友,但是他們擋不住高世宣這一批弓手一再瞄準,向他們施射,最后一個個都被消滅在筏子上、河中心。

南軍增援的路線一條條的被卡斷了,北軍的后續部隊卻源源不絕地從后方開上來,聚在東岸的南軍既不能渡河,他們的箭矢又夠不到西岸,除了用少數射程較遠的炮石和飛火雷,繼續轟擊著對岸,就只有瞪著眼睛干著急。

這時殘存在南岸的梁軍,雖然好像落入陷阱中的困獸般勇猛搏斗著,但在人數上已居絕對的劣勢。他們被優勢的北軍切成一段段、一塊塊。再也沒法把殘存的力量集合起來。

他們就幾個人圍成一團,背靠著背,和身邊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宋軍戰斗著,哪怕他們的衣甲上已經濺滿了自己和敵人的鮮血。

有的受了七八處、十多處的創傷,血從創口里涌出來也騰不出手來包扎一下,有的兵刃已經殘缺不全。

面臨著如此迫近的死亡,他們還是毫無懼色地為了保護自己、掩護戰友,為了守住這個一隅立足之地而奮力戰斗。

有時他們一刀把沖陣的北軍砍死在地上,一槍把敵騎挑下馬來,就歡呼一聲,表示他已經撈回本錢,死而無憾了。

有時他們英勇地抉圍而出,沿著河岸疾馳,又受到前面敵軍的攔擊。看看前后受敵,實在無法脫身時,就迅速地卸下衣甲,涌身向河中一躍,企圖泅水回去。

追上來的北軍,就這么站在河岸邊,一陣亂箭。一連串的血泡浮上水面來,結束了他的英勇的生命。而回應他們的只有對岸神機軍,發射過來的稀稀拉拉的火器,所濺射起的星星點點的火團和飛焰。

待到第二日正午,橋頭市周圍的南軍已被全部殲滅和肅清了,南朝的又一輪攻勢宣告受挫。

這時,楊可世本人也飲了一囊水,吃了點干糧。親兵們牽著他的戰馬在河邊飲水,他親自在旁看著,不讓飲得過多。

許多將領都圍到他身邊來,聽候和請示他的命令,重新思量著戰局。

楊可世指揮的這部分人馬,確實毫無疑問地已經取得,汴河西岸局部地區戰役的勝利,可是這個局部勝利沒有給他帶來,像塞外戰場上戰勝了敵人以后,常有的那種歡欣鼓舞的情緒,

因為他也像所有老成的宿將一樣,無誤地判斷出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盡頭,對岸的南軍不但是十分頑強的,而且還是非常堅韌的,正在俟機作下一次次的反撲。

從戰略意義上來估價,楊可世部隊的這個勝利,只不過堵塞住南軍的許多渡口之一,殲滅了一部分南軍的有生力量而已,但是顯然他們在對岸還是有足夠的人馬。

因此,這個戰果終究是有限的,它并不可能對正在進行中的全面大戰,發生決定性的影響。楊可世身負著指揮汴前兵馬的重責,也有武人追逐功業的野望和決心,當然不能以此為滿足。

接下來的日子里,在他不斷挫敗和擊退南軍強渡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得到友鄰各軍告急的警報。

從這里縱目西望,在卞河上下游兩岸,他目力所及的縱深地帶,都有激烈的戰斗正在進行,據說有的敵軍偏師,已經楔入相當深遠的后方。

但己方軍隊卻不能采取鉗形夾攻來進行有效的反擊,說明在那些地區的戰斗中,友軍正處于被動情況。

對此,楊可世不斷地傳令,把可以調動的后續部隊,和已經開抵汴河前線的增援部隊調出去增援友軍。

他發現對岸的南軍也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許多整齊的步騎軍揚旗鼓噪地向他們的西面馳援。但是他們已經控制住許多渡口,可以無阻礙地渡過河來作戰,而本軍只能被迫在自己的陣地中作戰。

他還發現一部分西馳的南軍和西去增援的友軍,只隔開一條河,沿著兩岸的徑道上,似乎正在進行競走比賽。

有時走到河面比較狹窄的地區,這些并行的將士們,就用一陣急雨般的箭矢威嚇對方,企圖打亂它的隊伍。

當然,這種盲目發射射不到對岸,就墜入河中的亂箭,只能是受到對方的奚落和嘲笑。

但是汴河對岸立營的南軍,大部分人仍然留在原陣地上,不問歇地擂著戰鼓,吹起軍號,作著戰斗的準備。

在它的后方,川流不息地出現新的流動部隊,似乎正在向前線增援。

作為沙場宿將楊可世,憑著多年戰斗經驗,一看就判斷出這是疑兵。老是這些部隊,這些戰馬,卻擎著不斷地改變了顏色和番號的旗幟在后方轉來兜去。

但就算它是虛張聲勢的疑兵罷,仍不能得出敵軍兵力已竭的結論。聚集在北岸的部隊仍有那么多,這是憑肉眼就能看清楚的,他們輕捷地行動著,并不因為一次次渡河的失敗就挫折了銳氣。

他們不是在虛弱下去,而是仍在準備第二次、第三次的大規模渡河,至少他們毫不掩飾作出再次渡河的姿態,用來牽制楊可世麾下的主力部隊。

無論是認真渡河,或者僅僅作出渡過的姿態,這兩者同樣都夠叫楊可世所在一方,暫且傷透腦筋了。

因為現在楊可世的確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除了向洛都請求更多援軍外,就別無他法了。

他雖然取得局部戰役的勝利,但是西面戰場上正在激戰,他要不顧一切地西去增援,敵軍就會真的渡河過來重新占領這一片河岸,

他好不容易通過一場血戰才爭奪過來的河沿陣地,并且也可能直搗他所在的指揮中樞,使整個卞前軍馬陷入失卻根據和支撐,而指揮失靈的狼狽境地。

但他要繼續留在這里,敵人就達到牽制他的目的——由于汴州的地位重要,除了他帶來的后援和回紇的友軍外,朝廷還把巡河水軍的大部分和漕營的一部分混合編制起來,放在他的指揮之下。

南軍牽制了他,就等于達到牽制大量北軍的戰略目的,而在其他戰場上擴大戰果,向縱深方面發展的可能性。

他沒有得到洛都方面的確實消息,但他對某些友軍的作戰能力,顯然不會估計得太高,有些事疲老之師,有些則是新擴充的軍伍

無論是汝州、許州,乃至鄭州等其他方面的統將有失,全局都有可能糜爛的風險。

汴州城內,新軍中鋒部為首的別遣河南討擊軍殘部,滿身傷痕累累的輪換了下來,前往后方的進行休整和重編。

許多人都帶著類似劫后余生的慶幸和嘆然,相互攙扶著步履蹣跚,在友軍的各色眼光和注視中,慢慢走出城門來。

因為,他們剛剛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甚至一度都要以為自己,就要被四面八方洶涌而至的北軍狂潮,給徹底淹沒了。

他們最終堅守到援軍來臨的時候,也只剩下身心俱疲的八九千人,但總算給國朝守住了汴州城這個中原樞要,和前出都亟道的契入點。

對于帥司緩步推進的戰線中,抽動大量有生力量,全力來救援的結果,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