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58章 平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平海

第358章 平海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358.

因為有眾多友軍同行,需要編排位置和次序,因此從發現敵蹤,確認接觸和規模,戰斗狀態編成,到進入目標場地,花了大半天時間,等我們趕到的時候,只剩下滿地狼藉、尸橫遍地的戰后情景。

然后派出馬隊,追尋著戰地里大隊人馬所留下的痕跡,在日漸昏黃的天色下,我們緊趕慢趕終于找到了發生戰斗的地方。

綿延起伏的原野上,已經被奔走呼喝的人潮,踩踏的看不出原本的面貌來,一條東西向的大路橫亙其間,勉強為這個廝殺正酣的戰場,提供某種方位的參照。

從架在望車高臺之上,最大倍數的咫尺鏡里,我可以觀察到,一只打著青色飛鳥旗幟的北軍,正在與對面立營的神機軍一部,激烈鏖戰之中,

只見鋪天蓋地的煙塵和火焰,從南軍的陣營里飛射出來,又如星墜一般的濺落在北兵之中,將他們的列陣淹沒在火光濃煙之中,煞是壯觀,

在這一刻,我至少看到了火巢車、飛火雷、等七八種火器的出場,

從戰法原理上說,和我的部隊沒有什么太大區別,同樣是用密集的遠程投射,打散了敵軍的列陣之后,讓步卒擁上前去近身廝殺,從火器轟開的缺口和混亂中,奮力擴大戰果。

但是具體兵器和戰術上,以及效能比上,就差了不止一個世代之遠,光是如此之多的種類和配置,就足夠負責后勤的人,各種抓狂或是發瘋了。

更別是保有獨立在外的作戰和自持能力,難怪長久以來,神機軍空有強大的投射火力,卻只能用來依托城壘營寨據守要點,或是分別配屬在各軍名下,在步隊軍陣的掩護下,進行野戰防御或是攻堅作戰。

只是在這些火器的打擊下,這些北兵也呈現出頗為頑強堅韌的一面,他們主要的對應方式,就是訓練有素的舉盾列陣,交錯合力抵擋對面投射過來的爆炸或是燃燒物,或是針對性的循著軌跡局部四散避讓開來。

就算被迎面擊中掀翻,只要不死或重傷就會相互攙扶著重新爬起來,就算被遮擋物流淌而下火焰燒到,周旁的人也不慌不忙的,將其撲滾在地,用沙土和濕障,將其撲滅。

顯然是一只有著和南朝長久交手,擁有相當豐富做戰經驗的隊伍。

而從神機軍中投射出來的,具有覆蓋殺傷面的飛火雷和大型火油彈,畢竟只是少數而已。大多數還是發火箭、火巢車、旋風炮,皮炮、投彈器,外加少量鐵臂弓、強弩等傳統軍械。

而且一旦混戰起來之后,這些大型器械,就失去了大多數用處,反倒不如傳統弓弩更加管用。

因此,這只北軍在漫天火器的打擊下,不但不落下風,戰的有聲有色,還幾度逼近神機軍所立下的營盤陣腳,突入拆毀填平了數處防線和工事。

可謂層次梯比,進退有序,令人生出一種難以動搖的錯覺來。他們甚至可以掩護著弓弩手迫近,用又快又狠的拋射,一度擾亂和壓過了布置在前沿的火器部隊。

不過,這一切,都在我麾下的部隊,投入戰場就發生了改變。

隨著綿延的鼓號聲,面向我們最近的一翼,迅速收縮了起來,然后變成一只前出迎擊的隊伍。

最先完成列陣的第六輔軍大隊,也大踏步上前,與這只分出來的敵軍,迎面撞在一起,說時遲,那時快,這片刻之間,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

迎面沖在最前的,是一些手持管狀棒槌和小盾的士兵,只見他們小跑之后,突然就停下了腳步,堪堪拉出一條長長的橫陣,用小盾橫支起那些棒槌,然后在盾牌邊沿猛然一敲,聽的乒乒聲驟響,對面那邊,頓時就倒下好些沖在最前的排頭兵。

飛快敲打這手牌,一口氣將三發子藥全數打空,這些輔軍才呼喝起身揮舞著棒槌,抵近殺入列陣之中,揮牌掄棒,搗打的血花飛濺,后隊的人馬也繞過他們叢列,挺槍持刀從兩翼殺入被擋住的這支敵軍。

于是乎,似是沒有見過這種掩射突擊戰術的緣故,敵陣派來迎擊的隊伍,居然撐不過幾個照面,就敗退了下去。

被尾隨追殺留下了一路尸首,方才在本陣急忙轉過來的弩手,箭雨集射的支援下,逼退了那些追擊的輔軍,堪堪在本陣邊緣,停下腳步來。

但是接下來,戰事就沒有那么順利了,在分兵迎擊受挫之后,北軍大部迅速放棄了繼續的攻勢和努力,在昏暗暮色的掩護下收縮整隊,緩緩向北退去。

而那些營壘中的神機軍,以及負責掩護神機軍的步軍人馬,都沒有再出營追擊,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數百步外的敵軍,就這么完成轉向換陣,離去。

倒是我的麾下,在見過了第六輔軍大隊的表現后,還有些躍躍欲試的主動請戰意愿,事實證明,有所準備,而聚攏成一團的敵軍大部,可不是那么好啃下來的。

在主動請戰出擊的幾只協從友軍,前赴后繼的輪番攻擊下,他們仍舊能夠相對從容的整隊換陣,交替掩護而退,僅僅損失了若干陣斷后的人馬而已。

這種戰斗素養和指揮效率,讓人不由刮目相看。

“這部人馬啊,乃是平海軍,”

檢視過繳獲的軍旗樣式之后,倒是有人認出來。

“北朝安東行營麾下的五大軍序之一。。”

“最遠可以上溯到,乾元年間,老安東討擊軍的源流。。”

“無怪如此難纏悍戰了。。”

故安東道境內,多高山大谷,溝壑綿連,氣候酷寒而民風彪悍,因此也盛產出色的步卒和射手。

當年古高句麗國,據有其中,而得山河之險,生聚各族之悍,以一隅之地,而撐過了隋煬帝的三次大征,唐太宗的兩次討伐,

才在高宗之世,被名將李績以“春殺耕民,秋焚所獲”的焦土戰術給拖垮,覆滅于饑荒與內亂之中,成為薛仁貴治下的安東都護府,又經過上百年的拉鋸和經營。

才在乾元、泰興年間,由梁公派出的討擊軍,從登萊出發渡海而擊,驅逐了安東都護府的叛軍,進而迂回包抄了范陽叛軍老巢的后路。

然后籍著追繳安史叛軍殘余的由頭,將安東境內的大多數部落藩族,一一掃平,將大氏渤海國打得山河破碎,最終在泰興年間,變作天下二十四道之一的安東道。

而在,那一路安東討擊軍,就地駐屯拓殖,建州立縣,改羈縻土屬為指派流官之后,也形成了所謂威赫天下的龍武軍集團,名為安東一脈的支系。

其中又分為兩大世系源流,初代的安東守捉使薛嵩一脈,此外就是遼郡討擊使羅先一脈。

薛嵩乃是梁公自安氏叛黨陣營,招撫而來的降將出身,不過家門頗為顯赫,先祖乃是第一任安東行軍總管兼都護薛仁貴,叔祖薛納乃是開元西征的名將,乃父也做過一任平盧節度副使,因此其家門在安東頗有遺望。

而羅先則是開元天子西幸途中,為梁公所收納的第一批追隨者,馬廆之變后被委以要任,中途留下來率領那些不愿西去的將士,就地招亡納流,與盤踞關內的各路叛軍周旋有年,別號靖難軍。

直到梁公重新引兵出散關,一路克復關中,才重歸麾下,成為獨擋一路大軍頭,而安東討擊軍就是由這兩位正佐統領的。

因此安東諸多將門、世家,借以這兩系馬首是瞻。以乙未之亂后的天下大亂為分野,分藩在安東的各家諸侯、藩家,也產生了某種分裂。

其中薛氏一脈為承光帝所招撫,連帶一批將門最終歸還了北朝,成為介入安東分藩諸侯的重要勢力和橋頭堡。

至于羅氏一脈,更傾向南海梁氏,很早就分出一支前往海南,拜為世臣,于是就有了八葉的羅藩。因此,歷代與南邊暗中往來不絕。

早年,我在洛都活動時的掩護身份,也是來自安東羅氏的某一分家。

連帶想起另一種身份下的過往重重,還真有好些懷念和惆悵的感覺啊。

話說回來,在那些歸還北朝的安東將門中,

平海軍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所謂“登山涉水,無往不利”的遼東勁旅。所謂平海之名,就是因為他們多次作為援力,馳援南下沿海各州,與侵攻抄掠沿海南朝軍隊作戰的豐富經驗,而得此“韜海平波”之號。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