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50章 營地,裝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0章 營地,裝備

第250章 營地,裝備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250.

從武學離開后,我得到一個突然送來的消息,于是半道多繞了一大圈,拐到了正在投入熱火朝廷營建的新營地中,

這里位于羅浮山南麓飛云頂下的華首寺舊址上,雖然遠離鬧事和城邑,距離最近的一所城邑,也是廣府十二大區名為獵德的子城,約有二十多里。

但這可是比我們原來的私人場地,或是臨時駐地大得多的地方,擁有背山靠海,數川環抱,丘陵微伏的寬敞地勢,

雖然峰不算高,卻山勢奇駿,亂石料峭,期間掩藏這許多自古以來有人居住過的洞穴和各種形形色色的摩崖石刻,其間還有一座以南朝道祖命名的葛洪庵,和南朝初年,敕建的一所宮觀——終南觀,以懷念北國關中的終南山故事。

雖然比起新軍中鋒部,所擁有的一整座小型軍城及其現成的附屬設施;或是同為兩翼,卻可以駐扎在專為天子行獵游樂所圍起來的大御苑里,專門劃出來供養草場和跑馬地的右廂游弋部;乃至有功能齊備的現成軍營駐扎的后鋒劉紹能部。

我這里除了一座和尚跑光,有些陳舊頹敗的華首寺外,些許鹽堿化的薄田和只產蛤蜊的海塘,就是大片的荒灘亂世,野草灌叢,真心算得上是一窮二白,凡事草創,

所幸附近博羅縣的地方官府,在各種建材工具物料上,不敢偷工減料,需要的人工夫役也是盡可能的滿足,。

所以我很快就平整出一大一小兩處營地來,一處以華首寺舊址為核心的大本營,另一處則位于羅水與大東江交匯的出海口處,按照野戰戰地標準來建造的,功能齊備的在野營地。

甚至還有臨時的小船塢和棧橋,以滿足內河板頭大船運輸和近海游艇的泊船需要,因為需要長期駐軍練兵的緣故,更好的方便我在劃定的區域內干點私貨什么的。

兩營之間的距離,擁有亂灘、礫石、丘林、沙坡、灌木等相對多樣的地形,正好作為日常往來奔走疾行之類拉練之用。

然后用標界牌,盡可能的抱周邊的地界,包括大半座山麓,都圈進我所謂的練兵場的范圍內,也算是某種自我救濟的補償。

在河口的野營里,我查看了正在結對訓練的幾只部伍,主要還是冷兵器團體對抗為主,雖然在新編制中,白兵和矛手的數量減少了,多余人員填充到銃隊去作為輔兵,但是相對的重要性卻進一步提升了。

新軍左翼兩營八團,每團的第一隊,必然是白兵和矛手構成的肉搏隊,其中最精銳的老兵被稱為排頭兵,在刺刀戰術逐漸成型和見效之前,他們就是所有銃手的肉盾和護墻,同時也是近身進攻破陣的主力。

這也是我這只軍隊與傳統的最后銜接之處,也是用來吸納和融合傳統軍隊的過渡之處。然后我才來到了還在修造中的大營。

卻沒有再停留,一路長驅直入,穿過正在被拆除掉神龕和基座,改成指揮所和倉房、兵舍的建筑群,徑直來到了后方一條新開辟出來的土路上。

而在大營后的深谷里,草木亂石已經被清理一空,然后硬生生的用火藥平整出一大塊空地來,那里正在試射新造出來的樣銃。

我正在推行更進一步火銃制式和口徑上的統一,我這支人馬原本的裝備,原本是通過收集和整理,官軍中回收和配備的火銃,然后改造和更換了擊發裝置后,根據口徑的類同,進行集中配備,才勉強做到一隊一種口徑。

只是這樣下來,就作為銃隊的輔兵,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精通某種技藝,用簡單的炭爐、鉛塊和模具,迅速制造出大批符合本隊通用口徑的彈丸來。

現在隊伍擴大了,編制也高大上去了,就必須有所改變了。

只是,按照正常渠道,從官軍的庫藏劃撥過來的火銃,倒是不折不扣的現貨,顯然因為某種冷門的緣故,管理武庫的那群老鼠和蛀蟲,能夠在上面啃到的利益和好處是有限的,

只是很多都是多年前的樣式,幾乎一個年號就是一種口徑的批次,好幾個口徑只是上位者的一時興起,或是一時之言,就變成批量生產的標準,而不同年號的批次,在選材用料上也有細微的差別,在這種紛亂的情況下,火銃戰術能發展起來才見鬼了。

并且保管不善的居多,且銹跡斑斑或是管體變形,甚至還有傻大粗重的火繩槍,似乎在那些官僚眼中,所謂的火銃不分大小都是一個德性么。

在我的嚴正交涉和實質威脅下,衛尉寺武庫司的那群王八蛋,總算縮卵松口了,用更多的實際劃撥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也就是說,他們想辦法把倉底的舊貨,全部倒騰給我了。

這樣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如此多的品種門類,正好掩護了我私自的火銃制品來源,而且這些火銃的火候工藝參差不齊,保養不善,但是其中好些年號和批次的,作為制管備件的用料和材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具有回爐的價值。

我也因此可以打著自行修造的旗號,名正言順建立起來一套水力的加工作坊,采買制備石炭、硫磺、硝石諸物料,來掩護我自家的生產動作。

按照我的理想方案,長短槍都能空載兩三種口徑內最好,這樣標準化的大部隊線形和列隊射擊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專門提供精準打擊的獵兵隊另外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最多再增加一些偵查斥候和輕裝騎兵的快裝速射的彈藥口徑和配比。

因為雷汞作為擊發藥的穩定性不足和保存不易,幾只撞針后裝槍,還屬于實驗論證中。放在這里試射的,還是傳統的遂發原理,不過隨著結構簡化和材料加強,而進一步提高可靠和穩定性,然后對現有的火銃進行改造和換裝。

作為后裝槍的某種替代方案,孔吉吉小心翼翼搓著手,的從藤廂里去處一只看起來粗短許多,可特別是在后部特別臃腫的火槍來。

我仔細端詳了一番,不由微微一笑,又是這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么。

顯然,在我抱怨和指出,原本的胡椒瓶式手槍,笨重亢費的各種缺點之后,他有絞盡腦汁按照我的要求進行了另一番改良。

比如把胡椒瓶式手槍的多余槍管給截掉,然后在掏空的后部,裝上旋轉式彈膛,一把原始的燧發轉輪槍就誕生了。

因為是遂發原理,沒有彈殼和底火作為子彈的整體封閉體,火藥氣體泄漏很明顯,臨時的解決辦法就是留下卡口,用手撥彈輪嵌入,也就是犧牲連發速度來提高精度和威力。

這樣轉輪手槍是不好用了,且依舊偏向笨重、后座強而不湊手,但是孔吉吉別出蹊徑,將槍身加固加粗延伸拉長,作為拉長擴充版的轉輪步槍就可以成型定制。

因為這也算是某種變通版的后裝槍,比起傳統的前裝單打燧發槍,省掉了費時的前通條,又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只是彈輪的多發裝填同樣麻煩和費事。

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解決方案和權宜之計是,只要由輔兵多帶幾個到十幾個彈輪備份,事先預先裝填部分彈輪,和戰地在安排剩余人手進行輪流裝填,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

剩下的就是提高加工的精密度和材料的可靠性,以減少故障率和通用性,彈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遇到機構故障和瞎火率,直接可以手撥到下一發,比起傳統單打燧發槍的長槍管,更容易清理和裝填。

雖然在傳統槍械的科技樹中,屬于偏離主干的歪門邪道,但是對于這個同樣點歪火器科技樹的時空來說,還是具有相當長的過度價值。

按照這個時空的戰斗頻率和節奏批次,能夠打出數百發彈丸而不出故障,就算是一把合用的好槍了。

“能否按照這個模版,短期內先搞出幾百只來,”

我當即拍板道

“裝備我的親直隊和大多數士官們。就算貴一點也不是問題”

“幾百只,.?”

臉上滿是設計后槍灰的孔吉吉,不由露出某種苦笑和無奈來。

“將主可知,我為了做出這一只合用的。。費了多少物料和工藝啊”

“這須得上好的天竺鐵和西(夏)鋼打造的啊”

“還是多虧是有了細小彈簧的工藝,不然連實物都不成啊”

“既然是這樣。。”

聽的他這番抱怨,我也不生氣和氣妥

“其實也可以考慮有所變通之法。。”

我示范性的拿起這只火銃,將其拆分了開來,擺成十數個零件,然后一一的和他細數。

“除了需要承受藥石強度的銃管和彈輪,須得上好鋼料之外,”

“其他部件,完全可以采用更加廉價和加工簡單的材料。。”

“比如這個銃托和護木,何比用什么樹心硬木,換成雜木鋸屑膠合拼條,又如何。。”

“作為海船都能泡在水上好些年,更何況僅是用來固定銃身的,這是思想的誤區。。”

“這些鎖扣插銷,也沒有必要用價貴黃銅的,可以換成鐵件”

“若是怕銹蝕,就用油脂浸泡保養好了。。”

“又如這個槍機構架,何必用全鋼鍛造,”

“用最便宜的南海鐵,鑄造成型再打磨拋光即可。。”

“還有扳錘和簧片,只要達到火鐮的標準即可,沒必要造的這么精巧。。”

“卡槽的話,完全可以涂上一層杜仲膠,就不用費力去車出細細的圈紋來。。”

“至于受熱焦化不能密閉,那都是上百發之后的事情了。。”

“更換一層涂膠,比更換一個備件,那個更省事呢。。”

“我要的不是好看和彌久而新的工藝品,”

“而是能夠經可能的利用現有的廉價材料,迅速批量生產的犀利火器。。”

“更長的使用壽命和保管期限,暫時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

“明白不。。”

看著孔吉吉他們苦著臉,抱著滿肚子心思的離開身影,我不由微嘆了一口氣,這就是某種匠心獨具,精益求精之后,反而帶來的局限性,

這也是后世國家軍工產業的通用標準,也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應地制宜取材廣泛,最容批量生產的。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