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歲月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激情歲月 >>重生之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國

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國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天下第一白 | 重生之激情歲月 

如來指使孫悟空大鬧天宮,只是張寧的提外話。風雨

這一集,張寧不是講這個,講的是西游記道教派系的內部問題。

很顯然,從西游記里面,我們是可以看出道家一派是存在內部問題的。

這從孫悟空大鬧天宮,各派道仙表現的不團結就可以看出。

例證有不少,第一個是二郎神楊戩,這是玉帝的親外甥,本來是標準的皇親國戚,但卻因為妹妹私自下凡生下了楊戩犯了天條,鬧得楊戩與玉帝一直有矛盾。最后雖然出手幫助天庭,也是請了又請。

其二是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的武力值以奎木狼來做比較。一個奎木狼下界之時,都可以和孫悟空打成個平平,二十八個與奎木狼差不多的星宿,難道活捉不了這個孫悟空。可見,當時天庭派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這二十八個星宿并沒有出多少力。或者是出了,但卻未將真實實力拿出。

其三是太上老君一系。

太上老君是道祖級別的人物,與如來是平起平坐的。按說,太上老君的級別是比玉帝更高。不過,在西游記里面,可能是為了強調皇權,太上老君的職位是在玉帝之下,至少,太上老君需要聽玉帝符詔。這放在道教史學當中,是極度不正常的。不過,放在現實,其實再正常不過。對于這一些皇權來說,任何道教也是為了維護他們統一的產物。如果你的教派不聽話,當權者完全有能力將你滅掉。

什么,你說不可能。

這完全有可能。

太上老君雖然是道祖級的人物,威望很高,法力也很大,培養了很多弟子。

但是,經過幾百上千年的發展,太上老君的各派弟子已經大部分加入了天庭任職。

像李靖,哪吒,雷部正神……等等,都是道教弟子。

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的身份有兩個。

一個是道教弟子,等于當初在大學時候的本科生,另一個是公務員。

當你工作之后,你的單位與大學發生了矛盾,你是幫單位還是幫大學呢?

有奶便是娘,單位是給自己發工資的地方,大學只不過是自己過渡的一個地方。

誰重誰輕,他們肯定分得清楚。

于是,大部分的天庭公務員會選擇加入天庭這一邊勢力。

當然,也有一些還是比較聽太上老君的話。

這便在內部發生了矛盾。

在時間慢慢演變當中,原來道祖級的人物,也在形勢之下,慢慢聽從天庭的掌控。

也就是說,其實玉帝與太上老君都算是道教體系的代表人物,這就好像皇帝與國師的關系。太上老君身為道祖級的人物,他卻要聽玉帝的符詔,雖然看上去是形勢所逼,但他心里肯定是不樂意。這也就表現出了。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一直不太愿意出手。最后直到觀音佛門這一派出來,怕他們佛門爭了功,這才勉強拿出了他的金剛鐲,將金剛鐲一扔,立即就將孫悟空拿下。可見,太上老君的法力要秒掉孫悟空,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情。若是他真想拿下孫悟空,之前一鐲子扔下不就完事。

此外,在天庭準備處斬孫悟空之時,又因為孫悟空法力高強,不管是殺,還是雷擊,都殺不死。最后,只好放在老君煉丹爐里化掉。難道大家就真的認為,連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也煉不死孫悟空?

我認為,這里面有很大的水份。

證據之一,那就是孫悟空與紅孩兒爭斗,修煉出來的三味真火,差點就將孫悟空給燒死。

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的火,更是三味真火的老祖宗,怎么反而滅不掉孫悟空呢?

從這我們也可以證明,太上老君是有意放掉孫悟空。

分析到這里,各位看官也就明白。

為什么孫悟空大鬧天宮可以成功,完全是因為天庭內部實在是問題多多。

張寧舌燦蓮花,洋洋灑灑,又講了半個多小時。

看了看時間,張寧知道,第二期的節目錄制,也就此結束。

不過,在第二期節目結束之即,張寧也小小的宣布了一件事。

因為時間有限,張寧只能錄制兩期百家講壇。

這是跟聶辰那邊商量好了的。

當然,在張寧說出不再錄制之時,在現場的觀眾也是諸多的不愿意。

不少激動的粉絲,紛紛肯求,希望張寧繼續再錄制幾期,他們還沒有看過癮呢。

不過,張寧還是拒絕。

張寧畢竟不是真正搞學術的,此時弄個看點出來,倒還可以震住這一些觀眾學者。

可是,越是講到后面,張寧也有一些心虛。

現在乘還沒露出什么馬腳,趕緊得撤。

“呵呵,各位,其實百家講壇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哪怕就是我走了,未來百家講壇,也會有更多知名的講師涌現,也在這里謝謝大家今天前來給我捧場。那么,再見吧。”

一翻與觀眾辭別,張寧在工作人員的擁護下,進入了百家講壇辦公室。

此時,辦公室里央視臺長聶辰,丁文明,以及劉芳都在。

另外,張寧還看到了坐在邊上的易中天與孔慶東。

“孔教授,易教授,你們也在呀。”

張寧與孫慶東,易中天打了聲招呼,便坐在一邊。

此時,正中的聶辰卻道,“張寧先生,孔慶東教授與易中天教授是我請來擔任百家講壇的講師,你現在也不錄了,后面幾期節目,就交給兩位教授。不過,兩位教授在講課之前,倒也想聽聽你的意見,便一起來了。”

聶辰解釋道。

“是呀,張寧先生,這次還得再請教你了。”

另一邊的孔慶東,亦笑著接過話來。

“哈哈,孔教授,怎么又是先生來先生去的,剛才在臺上就算了,怎么在臺下也叫先生。我看你還是直接叫我張寧吧,免得聽了怪怪的。”

“哎,叫你先生不因為你是站在臺上,達者為先嘛,不管在哪,只要你比他人有過長之處,你就擔當得了先生。不過,既然你不喜歡聽這個稱呼,叫你張寧也行。反正,以我這把歲數,叫你張寧,你也不吃虧。”

孔慶東風趣幽默,說得張寧哈哈大笑。

一邊的易中天,也說道,“張寧小友,既然孔老二也這么叫你,那我也叫你張寧了,希望不要見怪呀。”

“易教授,怎么會,你們都是老先生,老前輩,怎么叫我都行。哎,對了,兩位老先生有沒有定好下一期百家講壇的課程。”

“定是定好了,這不請你來參考一下嘛。”

聶辰說道。

“汗,我能有什么參考的,實話跟你們說,我除了對西游與封神比較了解一些,對于其他的,還真沒有太多的研究。你若是叫我講什么大清王朝,我估計,一個歷史系的本科生,都有可能秒殺我。”

張寧笑著說道。

“張寧,你就別謙虛了,我可不是叫你上這兩堂課,我是叫你提意見。”

聶辰說完,一邊崇拜張寧的劉芳也說道,“是呀,張寧大大,百家講壇之所以還能夠保存下來,可以說完全是你的功勞,怎么說,你也得提些意見呀。”

“好吧,聶臺,兩位教授定下的課程是什么呢?”

張寧只好點頭。

“孔慶東教授的課程是俠義小說鑒賞。”

“易中天教授的課程是大漢帝國風云。”

說著,聶辰還將孔慶功與易中天要講的一些內容,發給了張寧,“你看一下,盡量多提一些意見。”

張寧接過資料,看了十幾分鐘,然后將資料合上。

這時,孔慶東卻是坐了過來。

“怎么樣,張寧,有什么意見盡管提,現在你是老師,我是學生。”

“呵呵,倒也沒太多意見。”

張寧搖搖頭,“你的俠義小說課程設置的非常好,要我提意見,我估計也提不出多少。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個標題可以改一改。不如,改成武俠小說賞析怎么樣?”

“武俠小說賞析?”

“對,俠義小說太過于高雅,有一些不貼地氣,武俠小說大家都喜歡看。所以,叫武俠小說應該會比俠義小說更有吸引力一些。”

“嗯,我也覺得是。”

眾人點頭。

不過,張寧繼續說道,“只是,如果以武俠小說命名,倒不如直接叫金庸小說賞析。甚至完全可以叫,我看金庸小說。孔教授此前不是一直很推崇金庸么,并且,金庸先生的小說已經錄選了中學生教材,也有資格評解,以金庸為看點,想必更讓大家感興趣。”

“有道理。”

孔慶東是第一個贊同將金庸小說編入中學生教材的提倡者。

隨著幾十年的發展,武俠小說,金庸小說已經登上了大雅之堂,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如果將金庸小說拿到百家講壇,一來不失看點,二來也符合百家講壇的主旨。

“厲害,果然不愧是勝名之下無虛士,張寧,聽了你一堂課,我感覺你講得非常好。現在聽了你的建議,我更感覺,像你這般有才,怎么可能講得不好。來來來,對我的大漢帝國課程,不知道有什么建議?”

易中天也參和了進來,笑咪咪的看著張寧。

“你的大漢帝國呀。”

說到大漢帝國,張寧有一些頭痛。

雖然大漢王朝是中國盛世巔峰,但張寧對于漢朝真不是特別的了解。

不過,張寧卻是眼前一亮。

記憶當中,這個易中天可不是講大漢帝國出名的,而是講三國。

好好的三國不講,講什么大漢呢。

想了想,張寧便說道,“易教授,我想請問一下,您對三國歷史了不了解。”

“我研究了三國幾十年,算是有一些心得。”

“那么大漢與三國比起來,你覺得,哪個更有吸引力。”

“三國能人輩出,當然是三國更有吸引力。”

“那好,我的建議完了。”

“啊,完了。”

易中天還待再問,卻是突然想明白了。

“張寧,你是叫我講三國,不講大漢?”

“你覺得呢?”

“我倒覺得講大漢和講三國都差不多,對我來說沒有太多難度。不過,你說的三國更有吸引力,倒也是。”

“不僅僅是有吸引力的問題,易教授,或許對于您來說,你只認為,三國比之大漢其實差不多,最多就是三國更為精彩一些。但是,對于普通大眾來說,他們絕對會認為,歷史當中也就三國最為的精彩?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也就對三國更了解一些。特別是其中一部巨著三國演義,更是讓人們對于三國家喻戶曉。”

“好主意。”

孔慶東在邊上聽了也是點頭,“老易,我看你就講三國吧,說實話,我對你的什么大漢帝國也沒有什么興趣。”

“講三國倒是沒問題,只是,我暫時沒有想到怎么講三國呀。而且,國內研究三國的人太多了,不只百家講壇在講,學校,各學術機構也在講。我再來講,來來去去,其實也就那么一些套路,也講不出什么新的內容。”

“易教授,話可不能這么說。三國是大家講多了,也看多了,本來是沒有多少新意。但我覺得,我們不仿換一個角度來講三國。將三國演義與三國歷史結合來講,我想,這會是一個不錯的話題。”

“三國演義與三國歷史相結合。”

易中天感覺這個想法有些創新,但還是有一些抓不住重點。

“舉個例子吧,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是描寫的幾乎妖化,但事實上呢,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很一般,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完全是沒有的。另外,大家對于操,都持不少反面態度,我們大可以更為詳細的將一個真實的操還原……”

“我明白了。”

張寧這一提示,易中天如醍醐灌頂,整個課程的看點,全都明白了。

“好,聶臺長,我就講這個三國。”

易中天這會兒很興奮,聽了張寧的建議,恨不得現在就講三國。

不過,一邊的聶辰卻有一些擔心。

“易教授,現在就改變課程,會不會來不及,你下個星期就要錄制節目了。”

“不會,三國我研究了幾十年,之前一直找不出看點。現在聽了張寧的建議,哪怕我現在就是不準備,脫稿我都可以將三國講上個三天三夜。”

“哈哈,看來易教授是激動了,那好,講三國就講三國,其實,我對那個大漢帝國也不感興趣,我倒是很想聽一聽,你怎么個講三國。”

聶辰莫明了一句,說道。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重生之激情歲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