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西游記里講的肯定沒有像我這般說話直白,文人嘛,一般都喜歡遮遮掩掩。回到正題,既然搞清楚了唐僧去西天取經不是唐僧的本意,是被別人推銷成功了。那么,我們正往回看。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否與去西天取經有關。”
西游記中有很多很多的迷。
有的人將西游記當成是一部傳統神話故事。
但有的人,卻將西游記當成是一部修行法門。
雖然西游記論嚴謹程度,可能沒有紅樓夢來得高。但是,張寧亦認為,西游記里很多隱藏的設定,可能就是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所要表達的本意。
“按書中的說法,孫悟空是因為在當了齊天大圣,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又變成赤腳大仙的模樣,混進了蟠桃圣宴,吃了無數的瓊漿玉液,隨后,又跑去太上老君的地盤,再偷吃了大上老君煉的仙丹。最后玉帝大怒,派一干天兵天獎帥兵捉拿孫悟空。不過,孫悟空也厲害,不但打退了這一些天兵天將,甚至,他還反攻上了天庭,楊言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要取代玉帝的位置。最后自然是不可能,孫悟空被如來佛祖一個巴掌壓在了五行山下。大致的劇情就是這樣,只是,我們不驚反問,小小的一個妖猴,他到底有什么資格打上天庭,又有什么資格,敢稱齊天大圣。”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孫悟空只是一只妖猴,從出生到藝成,滿打滿算,也就幾百年的時間。難道,他就真的認為,自己天下第一,誰也奈何不了他。”
這個提問,張寧采取了互動提問式的方式。
“不知道有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張寧的提問,現場觀眾情緒很高。
他們自問也喜歡西游記,對于西游記也有一定的研究,很快就有人站起來回答。
“張寧大,我覺得,這孫悟空本就是妖猴化身,又有至寶定海神針,加上一翻在天庭吃了無數的金丹,又在老君的八卦爐里煉出了火眼金睛,實力已經非常強大。天庭上能與孫悟空做對手的,當真沒有幾個。二郎神雖然能與孫悟空打個平手,甚至,在七十二般變化之下,隱隱還能克制孫悟空。但說到底,二郎神也只是稍稍能夠克制一下孫悟空,沒有完全將孫悟空捉拿歸案的本事。所以,他才敢于大鬧天宮。反正我只是去那里搗亂,真的將天庭給攻占下來,那是好事,攻不下來,那我就撤,誰也奈何不了我。”
這位觀眾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大家一聽,都是笑了起來。
張寧也被這樣的回答弄得微微一笑。
只是,張寧卻搖搖頭。
“這位朋友的回答看起來可以解釋孫悟空為何敢于大鬧天宮,但是,如果細究下來,其實也有問題。最為矛盾的,那就是,難道天庭當中,真的只有二朗神才是孫悟空的對手?我認為,絕對不是。在西游記原書當中,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因為與披香殿玉女有情,結果下界當了妖王,與玉女轉世的寶象公主做了十三年的夫妻。唐僧四人路過寶象國的時候,孫悟空是屢戰奎木狼不勝,最終只好跑去天庭搬來救兵,這才渡過了這一次劫難。
各位想一想,奎木狼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他在二十八星宿當中是不是最厲害的還未可知,哪怕他是最厲害的,剩下的二十七星宿,難道孫悟空就斗得過。更不用說,還有其他一些天兵天將。就如八戒吧,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八戒還是天逢元帥,自身實力雖然不是孫悟空的對手,但實力還是有的。在高老莊之時,孫悟空幾翻對付,也拿八戒沒辦法。最后才得知,原來孫悟空是取經人,自己綁了自己,說是奉了觀音之命,專門在高老莊等他們呢。所以,從這來看,孫悟空的實力在天庭雖然可以排到一流,但絕對達不到頂尖。哪怕這位朋友所言,他攻打天庭打得來就打,打不贏就跑。雖然看似可以,但一個人對著漫天神仙,孫悟空就真的有把握逃得了?再者,各位,天庭上面還有幾位重要的高手沒有出手呢,像太上老君,一個金剛鐲出手,恐怕孫悟空就得投降。”
這樣的分析,眾人也是暗暗點頭。
“張寧大,我覺得,孫悟空之所以敢攻打天庭,與他實力是不是最強沒關系。估計是妖性難改,大怒之下做出來的決定。”
“這樣的解釋似乎也解釋的通,但看起來仍有一些勉強。我們知道,在西游記中,不管孫悟空在攻打天庭之時,還是西天取經之時,孫悟空都無比的聰明。他不可能做出自己打不贏,還偏跑去打的決定。往往在碰到一些大妖怪的時候,他連師父唐僧都不管了,先跑了再說。面對天庭的實力,孫悟空哪怕就是再怒,恐怕也不敢這么囂張的攻打天庭。”
這一說,眾人仍然點頭。
這很好理解。
孫悟空是妖猴,但卻不傻,相反還很聰明。
明知道攻打天庭絕對吃不了兜著走,那他還攻打天庭做啥。
“怪了呀,這么一分析起來,孫悟空大鬧天宮,還真是一大堆問題。”
張寧的這個論題,讓在坐的眾人都是沉默不已。
原來他們看書或者看電視劇的時候,還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但現在聽張寧一分析起來,眾人才感覺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確很不合理。
“張寧大,難道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也犯了像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的錯。寫著寫著的時候,連合不合理的問題也不管,先打了天宮,讓大家爽了再說。”
又一位朋友站了起來。
這樣的回答,卻讓張寧哭笑不得。
“這位朋友,聽你的回答我就知道你是看網絡小說看多了。或者,你本來就是一個小說作者。不過,我卻覺得,這基本也不太可能。西游記做為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吳承恩怎么可能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各位可以看看西游記中幾百篇的詩句,光是這一些詩,為了應當時的景,吳承恩亦大都原創,在這里面,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這種極不合理的內容,我覺得,別說吳承恩不會犯,恐怕,普通的小說作者,也不會犯。”
“那張寧大,您覺得,孫悟空為什么要攻打天庭,為什么敢于攻打天庭呢?”
左右否認,眾人都抓狂了。
這一通解析下來,他們恨不得再拿西游記看個幾遍。
不過,看幾遍也沒用。
有的時候,你沒注意,你永遠也不會注意,你也永遠不會明白作品背后的意思。
“要我說,我覺得,道理很簡單,也很容易講得通。孫悟空為什么敢于攻打天庭,不是因為他最厲害,更不是因為當時他頭腦短路了。而是,孫悟空有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