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日本人很郁悶!
大山巖司令本打算在中*隊進攻俄國人后坐收漁翁之利,等著中俄交戰再向俄國背后發起進攻,可是他與中國血軍東北軍區聯系之后,得到的回復是中日雙方尚未確定協作,因此雙方暫時不交換情報。于是日本人只好耐心等待,然而苦等了三天,中*隊卻毫無動作,他們每天都在自己的軍營之中進行了軍訓和演戲——簡直就是玩弄大日本帝國的感情嘛。
“混蛋!我們不能指望中國這個懦夫了!”大山巖深感自己被耍了,氣得哇哇大叫,他立即下令日軍向俄軍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俄軍也放下心來,開始與日軍展開作戰。俄國人一直非常緊張中國會借口薩留埃爾霍夫聯隊過境而真的向俄國遠東軍團發起進攻,但是他們發現中國“宣戰”之后玩起了“過家家”,這下反倒是硬氣了。
俄國遠東司令庫伊特帕羅金立即要求中國人為陣亡的近三千名俄軍士兵負責的目的不在于真的讓中國人賠錢懲治“元兇”,而在于試探中國人的態度,這是一著險棋,幸而得到了尼古拉二世的支持。而尼古拉二世則對中國人殺了俄國人之后居然屁都沒放大感顏面無存,他這才讓俄國大使提出抗議。
曹躍沒理會尼古拉二世這個神經病,而是跑去普羅米修斯實驗室參觀了一圈,然后回到兵部繼續觀看戰報,中*隊的出擊是在宣戰的前一夜,即9月19日下午開始的,中國血軍第16集團軍就已經越過唐努烏梁海與俄國人擅自定奪中俄的邊界赫姆奇克河,并包圍了赫姆奇克河北岸的格里高利邊防團。
9月20日凌晨零點,第16集團軍1。7萬人就將格里高利邊防團800人全部消滅,隨后大軍繼續向北。
軍長馮洋下令,沿路上所有俄國人,一律宰殺,不得泄露他們行軍到消息,因此格里高利邊防團的俘虜們被屠殺殆盡,同時一路之上俄國村莊也毀于一旦。
9月21日,馮洋要求部隊強行越過阿拉薩山,許多士兵開始猶豫,馮洋勒令行刑隊站在隊伍后面,天黑之前沒有讀過阿拉薩山的士兵,全部殺死,血軍不需要懦夫,更不需要浪費食物的牲口。
越過阿拉薩山之后,第16集團軍馬不停蹄地前進,一路上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擋他們的腳步了。
9月22日,第16集團軍抵達俄軍阿巴扎鎮,鳳陽下令163步兵旅對阿巴扎發起進攻,其余部隊繼續前進。
僅僅三個小時之后,只有100名俄軍士兵和200名俄國民兵防御的阿巴扎落入中*隊手中,163嚴格執行軍令,阿巴扎小鎮上所有人被屠殺之后尸體扔在了山上,任由野獸啃食。
9月23日,第16集團軍以騎兵為前鋒,馬不停蹄地繼續向俄國北方進攻,沿著阿巴坎河的鄉間小路直撲阿巴坎。
阿巴坎小路泥濘不堪,兩旁長著半人高的蒿草,時不時地竄出來一兩只狐貍和野狼,早就被這連綿不絕的中國騎兵嚇得逃到遠處去了。
盡管這一路上并沒有遇到任何俄國人,但是有兩百多個士兵被刺刀捅死了,而捅死他們的人,恰恰是自己的執法隊。兩天兩宿的行軍讓很多人疲憊不堪,其中包括了一些逃兵,他們錯誤地把清軍的一些潛規則按在了血軍上,然而血軍的戰時守則與訓練守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訓練守則之中對于逃兵指揮懲罰,而戰時守則對逃兵只有死路一條,這是為了避免逃兵的僥幸心理傳染,同時也是警告其他人。但自從血軍擴軍之后,尤其是新戰士以及清兵改造過來的戰士,不注重這條規矩,甚至漠以為之,導致了這次的殺身之禍。
西北蠻子殺人不眨眼的,第16集團軍軍長馮洋,騎兵軍官出身,最早跟隨摩恪達將軍,殺起人來是不分敵我,所以這一路之上那些講閑話,不服從命令的,質疑的,全都被他下令直接用刺刀給捅死了。
馮洋時時刻刻牢記曹躍的要求,對于士兵來說,別讓他們有時間想什么,還需要給他們發布命令,讓他們去做。士兵們寧可被錯誤的指令害死,也不會接受一個優柔寡斷的將軍的指揮。
馮洋將曹躍作為榜樣,甚至曹躍留起了兩撇小胡子,馮洋也留起了兩撇小胡子,兩個人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對待逃兵的方式上,簡直如出一轍。
在兩百多具尸體面前,所有中國士兵不敢懈怠,幾乎是一到休息的時候,士兵就找一個地方睡覺,等人叫醒自己之后,立即跑步前進。
就這樣,經過了兩天日夜不停地行軍,9月24日早上,中*隊疲憊不堪地抵達阿巴坎。中*隊騎兵的腳步太快了,令人錯不及暇,俄國人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防御。
很快,中國近一萬名騎兵便攻陷了阿巴坎,然后中*隊的腳步并沒有停止下來,而是繼續將阿巴坎丟給后面的步兵,騎兵繼續向北前進直撲克拉斯諾爾斯克。馮洋不顧其他軍官的反對,對他們說:“我們是唐努烏梁海之矛,只有這一直矛刺得又快又準又狠,才能給俄國人最大的震撼,才能夠將伊爾庫斯克的俄軍吸引出來。你們累,我也累,但是比起死亡,我們接受累。占領克拉斯諾爾克斯市之后,我們全軍休整!”
回答他的是疲憊的聲音,大家心里支持馮洋軍令,可是將士們的身體卻接受不了了,一部分士兵走著走著就再也起不來了。馮洋看到之后,無奈只能選擇讓騎兵和騎馬的步兵先行前進,步兵、炮兵與輜重休息六個小時之后繼續前進。
克拉斯諾爾斯克并不是阿巴坎以及阿巴扎這種只有少數俄羅斯移民并且只有不到兩千人的小村鎮,它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一處重要樞紐站,單單是駐軍就已經達到兩千人,再加上居民,克拉斯諾爾斯克有五萬多人。在沙俄時代,克拉斯諾爾克斯憑借著獨特的位置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補給站的優勢,另外還有一座中興煤礦的資源成為俄國北亞第三大城市。
(北亞一直以來都是俄國苦役犯傳統流放之地,而作為第三大城市,克拉斯諾爾克斯也有一座關押著******的監獄,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就曾經被關押在此,直到四年前他被釋放前往德國創建反俄報紙《火星報》。可以說,德國為了反俄也費盡了心機,俄國國內不斷爆發的工人運動與起義,與德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