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肥貓
“陳鋒,要不然我給你生個孩子吧?”李察兒摟著陳鋒的身體,用鼻子蹭了蹭他,開玩笑的道。
“別來,你這個妖精,我可不希望自己剛剛才和黑暗世界的人干了一架,馬上又和梵帝綱的人干架。”陳鋒一個哆嗦的,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道。
“騙你的傻瓜,看你那擔心的樣子。”
李察兒嘻嘻的笑道,她的特殊身份,注定了這一輩子都無法公開和陳鋒在一起,只要這個男人不要忘了她,她就滿足了,其他的也想去強求。
“嚇死我了,你這個妖精,你逗我玩是吧?你逗我玩是吧?來,讓我好好的代替月餅懲罰你……不對是代替月亮懲罰你!”
陳鋒剛才被這個妮子唬了一下,全身都是冷汗,猛地一個翻身的,把她壓在了下面,把頭縮進了被窩里面搗鼓了起來。
“咯咯咯……啊……好癢啊,!不要啊!好癢,你這壞蛋,今天都五次了,你還沒有吃飽啊!”李察兒被陳鋒弄得咯咯大笑了起來,不斷的掙扎著。
“當然不夠了,今天我要把你喂飽了,免得你回去后,去找那些帶著十字架的家伙偷吃。”
陳鋒把腦袋從被窩里面伸了出來,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道,頓時逗得李察兒咯咯咯的笑個不停,用手去錘打這個思想齷蹉的家伙。
“去拜壽?”
他回來燕京已經有些日子了,今天林馨如,后天是她二伯過大壽的日子,所以要陳鋒陪她一塊去祝壽。
她這個二伯其實早已經移民去了澳大利亞,快有二三十年的時間了,一直很少回來,這次不知道他來了什么興致了,是要帶著一家大,回來與親戚們團聚一下,剛好遇到了他的六十歲的大壽,所以就打算在星海城過大壽。
起她這個大伯來,可是個了不得的人,據當年是第一批放棄國家鐵飯碗,而選擇下海經商的人,想不到短短的幾年時間,她這個二伯就賺得盆滿缽滿的了,然后毅然去了澳大利亞做生意,然后干脆就在那邊成家立業了。
不要是陳鋒沒有見過,其實就連林馨如也只有在她的時候,曾經見過她這個二伯一面,所以對于她來,這個所謂的二伯也是同樣的陌生。
林馨如的父親一共有三兄弟,他自己是排行老三,而他的大哥早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個二哥也早早的去了澳大利亞了,雖然大家是親兄弟,不過那關系早已經疏遠了。
既然這次二哥回來了,那林馨如的父親自然是高興無比的,便打電話讓林馨如和陳鋒去拜壽,怎么大家也是一家人,不能太過生分了不是。
既然要去拜壽,那當然得準備禮物,陳鋒不能讓自己的女人沒了面子不是?所以這家伙正絞盡腦汁的,想著要送什么禮物才合適。
最后陳鋒想了大半天的,倒是想起了自家的寶庫里面,好像還有不少的玉石,倒不如挑選一塊好點的,雕刻成一個玉佩拿去送禮好了,林馨如的家族怎么也算是個富貴人家的一個大家族,自己也不能太過寒酸了。
陳鋒進去寶庫里面挑了半天,最后精挑細選出一塊神凰玉髓來,然后把這塊玉髓雕刻成了一塊五福捧壽的玉佩,寓意著五福臨門。
只見神凰玉佩上面有著五只蝙蝠,圍住中間一個壽桃,寓意著五福之意;所謂一日壽、二日福、三日康寧、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終命。也就是常的一求長命百歲,二求榮華富貴,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積德,五求人老善終。
神凰玉髓雖然不是護身符,也不是什么極的晶石,甚至在玉石市場上很少能夠發現這種東西的蹤跡,一些不識貨的人,只會當做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它的價值絕對要比什么冰種玉髓,和田血玉的珍貴不知凡幾。
常年佩戴神凰玉髓可以保人心神安寧,不受陰邪氣息的入侵,對個人的身體也極有好處,若不是這個過大壽的人是林馨如的大伯,陳鋒才不舍得拿出來呢。
陳鋒倒不是氣,他要制作一快護身玉佩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有時候,好東西反而會遭人惦記,對于一些普通人來,無災便是福。
沒多久后,一快五福捧壽的玉佩便在陳鋒的手中成型了,可惜的是他沒有時間去慢慢打磨了,反正樣子過得去就行了,至于對方識不識貨的,陳鋒可不管那么多,陳鋒把玉佩收好,走出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舉動是多余的。
因為林馨如早已經幫他準備好了禮物了,估計也是擔心他這攪屎棍會像上次給她過生日那樣,隨便用一張舊報紙包著一塊丑陋的玉佩就過來了,
林馨如準備的是一根百年人參和一對金壽桃,不管是面子上還是里子都過得去,只是陳鋒拿著拿根百年人參撇了一下嘴,什么百年人參,這玩意就是人工種植的人參,要是超過十年的時間,陳鋒拿頭給他當凳子坐。
不過陳鋒也懶得破,反正這東西又吃不死人,至于是多少年的人參,大部分的人也看不出來,陳鋒把自己的五福捧壽玉佩隨手丟進了儲物戒指里面,然后拿著林馨如準備的禮物,和她一起出發前往星海城。
陳鋒離開了星海城也有很長一段日子了,沒有了這個攪屎棍的星海城,星海城的那些富家公子哥的日子可就好過多了,簡直是吃嘛嘛香,連走路都帶風。
想當年那些公子哥兒們,一想起陳鋒這個家伙時,就感覺到自己的頭皮一陣陣發麻的,這家伙簡直就是個野蠻人,一言不合的,提拳便上,揍的他們哭爹喊娘的,還報復不了他。
不過陳鋒隔了幾年沒有回來,正所謂一代新人換舊人的,一些當年被他揍過的富家公子哥們不是從良了,就是出國了,再不然也成家立業,安心的打理自己家的生意,已經甚少出來露臉了,而星海城里面,現在認識陳鋒的人已經不多。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