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心亂作品
1268.
“飯來了!”
只見這時蘇蘇拿著一個盒飯遞了過來,然后她看到嚴鳳英老師,趕緊說道:“嚴老師也在,我再去拿個盒飯過來。”
“不用客氣。”嚴鳳英慈善對蘇蘇笑道,這兩天她給劇組演員做培訓,對蘇蘇頗為喜歡。
尤其蘇蘇這么年輕漂亮,身上卻沒有一點那種矯揉造作的壞毛病,該唱就唱,該練就練。
如果不是因為蘇蘇無心黃梅戲,嚴鳳英想要收徒的心都有了,她太喜歡蘇蘇這種恬靜賢淑的性格了。
楊銘接過盒飯,對嚴老師笑著道:“沒事,只要嚴老師別嫌棄我們飯菜差就好。”
嚴鳳英老師聞言瞪了楊銘一眼:“你這小子又在埋汰我,別人我不知道,但你這拍戲的劇組,算是我見過對員工最好的劇組。”
不管哪一個劇組拍戲,檔次落差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就算條件再差,經費再緊張,明星和龍套的待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楊銘在前世看得太多了。
劇組拍戲碰到一些自身修養比較好的演員,會同劇組大部分人一起吃盒飯,不搞特殊化;
如果遇到一些嬌氣的明星,不僅會有專門廚房做飯,而且還要求劇組為其配備房車。
其實這種明星拍戲的待遇,到了后來也非常普及了。
不過在今世2005年這個時間段,房車和專門廚師還是極個別現象。
楊銘前世一直在劇組底層廝混,非常清楚普通工作人員的艱辛。
所以,今世拍戲以來,不管臨時聘請的人員,還是跑龍套的群演,楊銘都提高了薪酬和待遇。
就好比現在他們吃的盒飯。
就算是最普通的盒飯,至少也是二葷二素,其中一個大葷,超出絕大部分劇組的待遇水準。
而最高標準的盒飯,也是二葷二素,充其量菜比較好一點。
差別不大。
這讓群演和工作人員心里都非常舒服。
另外,楊銘準備了三輛房車,給演員休息使用。
隨著今世拍戲越來越多,房車對演員休息恢復體力,保持狀態的重要性,楊銘早有深刻的認識,改變了他腦海中原來房車僅僅只是明星演員炫耀身份地位的印象。
“小楊,你還沒回答我剛才的問話呢!”嚴鳳英老師轉頭又向楊銘說道。
她從蘇蘇手里接過盒飯,然后一邊吃一邊笑著問到。
蘇蘇看到嚴鳳英老師和楊銘有話要講,就跟楊銘笑了笑,然后去房車里面與蘇蘇、黃小鳳她們一起吃飯了。
楊銘聽到嚴鳳英的追問,眉頭微微一皺,對于這個問題,他還真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
生怕說的不好,引起對方的反感。
畢竟他骨子里總是會情不自禁露出前世的習慣和想法。
今世華夏從清末歷史陡然轉變,朝另外一個方向發展,本土就沒有像前世一樣,經歷炮火的轟鳴,各處名勝古跡也沒有遭到破壞,而華夏諸多的傳統同樣也保存延續下來。
如果換一種說法。
那就是今世華夏相比前世華夏要保守很多。
嚴鳳英也是比較執著堅持傳統的人,現在看到楊銘這部戲中所唱的戲曲片段,竟然是在黃梅戲的基礎上,大肆修改調整,心里自然按捺不住了。
楊銘的腦海里快速閃過數個念頭,把前世和今世各種事情詳細想了一遍后,才有了丁點頭緒,緩緩說道:“嚴老師,你認為三四十年前黃梅戲的輝煌,還能夠在如今時代重現嗎?”
哪怕今世官府對黃梅戲這種地方戲曲保護再好,也如同前世一樣,漸漸沒落。
只是不像前世那么落魄而已。
只不過今世本土戲曲的發展,漸漸有點類似西方的歌曲,被視為藝術文化,染上一層小資情調的色彩,鍍上高雅的形象。
嚴鳳英聽到楊銘這句話,神情一怔,不由想起目前黃梅戲的發展現狀。
雖然黃梅戲早已不復幾十年前輝煌一時的情境,但也從來沒有為生存而煩惱。
無論國內國外,但凡只要有黃梅戲的演出,門票基本是一售而空,即使與娛樂圈那些歌手明星相比,也沒有絲毫遜色。
可她心里總是感到淡淡的不舒服,完全沒有幾十年前演出時的快樂。
現在聽到楊銘的問話,嚴鳳英老師想了一下,還是非常誠實的說道:“想要恢復三四十年前的盛況,可能并不現實。”
不過她說完這句話,立即反問道:“我想這個與我的問題沒有關系吧?”
楊銘聞言自信笑了笑:“嚴老師,你別著急,我再問一個問題,如今唱戲的環境與以前相比早已面目全非;露天舞臺和奢華影劇院;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普通民眾和西裝革履的商界精英;全場喝彩叫好口哨和整齊劃一的掌聲,你更喜歡哪種環境下演出的黃梅戲?”
嚴鳳英驟然聽到楊銘這番話,不禁抬頭認真看著面前這位甚至與她孫子差不多大的年輕人。
她真沒有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年輕人,竟然能夠一眼看透她內心的煎熬和痛苦!
更是一言說出了如今黃梅戲與幾十年前最輝煌時候黃梅戲的最大不同之處。
不過,她到底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老人,僅憑這幾句言語,完全不能讓她改變自己的看法:“你說這些想要證明什么?或者說你難道不認同現在地方戲曲的發展模式?”
楊銘聞言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嚴老師,你的想法太偏激了,我并不是不贊同這種模式,而是認為黃梅戲的發展已經漸漸脫離群眾,成為少數人才能欣賞的民間藝術!”
如果沒有前世的記憶,也許楊銘會對現在戲曲的發展模式感到不屑一顧,認為這種模式完全就是拋棄了傳統。
可如果與前世相比。
早已落魄淪為必須有官府保護才能延續的地方戲曲,今世地方戲曲的發展,簡直就是猶如身在幸福的天堂。
甚至,他內心更是因為華夏的戲曲逐漸轉化類似西方歌劇的發展模式,被視為高雅和藝術的代表,更是為今世戲曲的發展而叫好。
但他經過仔細了解,認為今世的地方戲曲完全可以再進一步,所以才會拋出這個話題。
楊銘沒等嚴鳳英老師繼續開口,而是繼續說道:“嚴老師,你應該非常清楚,如今黃梅戲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存在感,一旦當喜歡黃梅戲的老一輩離去,那么黃梅戲生存的土壤也會越來越小,沒有普通民眾支持的黃梅戲,就算在少數人心目人中的再高雅再藝術,也脫離了黃梅戲當初發展的初衷吧?”
“所以,我認為黃梅戲一定程度上嘗試改革是必須的,如果能夠通過改革使得黃梅戲追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漸漸獲得年輕人的歡心,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嚴鳳英驟然聽到楊銘這席話,神色一愣,隨即露出深思的神色。
作為黃梅戲一代大家,她為黃梅戲的前景可算是操碎了心。
甚至有時不顧年邁之軀還登臺演出,就是為了保持黃梅戲的影響力。
也許她的登臺并不能給黃梅戲帶來多大的影響,可她依然還是做出這樣的決定,由此她內心對黃梅戲的熱愛。
這一次,嚴鳳英偶然聽說楊銘的電視劇與黃梅戲有關系,本來老院長希望她能夠派出一個徒弟門人就可以了,誰想到她親自過來加入楊銘的劇組,為什么?
就是因為她希望能夠通過電視劇能夠起到宣傳推廣黃梅戲的作用。
畢竟當年黃梅戲處于巔峰的時候,各種黃梅戲影視可是層出不窮,嚴鳳英對此可是記憶猶新,而楊銘現在被譽為導演天才,他執導的影視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從來就沒有失敗的先例。
所以,她才不顧高齡,親自加入楊銘的劇組。
只是加入劇組后,她聽了楊銘拍攝過程中所謂的黃梅戲,壓根就不是傳統的黃梅戲,不禁感到大失所望。
才會直接追著楊銘,想要知道這個天才的年輕人,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如果對方真的堅持這樣拍攝,那么她必定會辭掉這個職位。
可現在楊銘的一番話,不禁讓嚴鳳英陷入沉思。
你現在所看的《》1268.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斷云依水言情小說)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