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與蘇蘇訂婚的消息,沒有透露絲毫風聲,外界媒體壓根就不知道兩人好事已定的消息。
如果這個消息被媒體得知,必定會轟動整個娛樂圈。
只不過參與訂婚基本就是楊蘇兩家自己人,他們也不希望孩子的婚事過多的聚焦在閃光燈下,反正后面正式結婚還是要對外公布的。
楊銘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歷經滄桑,早已看穿一切,并不希望外界打擾他的私生活。
蘇蘇也有類似的想法,不希望看到兩人的感情受到過多的擾。
于是,兩位在娛樂圈有著很高人氣明星的訂婚儀式,竟然沒有引起任何波瀾,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訂婚之后,兩人各自都按照家鄉規矩去雙方家里正式拜見,關系正式確定下來。
一直忙到晚上,到了晚上,楊銘回到家中才有空看了一下工作郵件,知道昨天《三國之赤壁》上映后的票房數據。
本土大年初一首日票房:1億6000萬。
再次打破楊銘自己創下的國內電影市場首日票房數據1億3000萬華元的紀錄。
當這個數據被媒體公布之后,再次引來娛樂圈所有人的震動。
一部電影如此恐怖的吸金能力,簡直超出了所有電影人的想象能力。
老一輩的,新一代的,無論是誰,哪怕此前就算心里已經有了預料,但現在真實看到媒體新聞報道中的數據,依然被狠狠的震驚了一番。
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單日票房數據。
這樣的數字,放在以前,估計電影圈內所有人連想都不敢想。
即使在幾年前,要是有人敢說本土影片單日票房數據能夠破億,絕對會被無數人給噴死,不老老實實做事,一天到晚盡做白日夢。
哪怕此前對電影業再看好的人,對電影業的前景估算再高的人,現在1億6000萬的數字,依然還是打破了他們的預測,把他們心中估算的數字再次翻了幾倍。
也難怪電影圈里所有人現在看到《三國之赤壁》的首日票房數據,感到夸張恐怖,不可思議。
仿佛就好像不應該存在現實中一樣。
實在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了。
目前,國內電影圈能夠拍出單日票房過億的導演,只有楊銘一人,而且還是僅此一人,別無分號。
或者說本土導演能夠拍出單日票房過5000萬華元的人,那絕對會被認為是成功的導演,放在電影圈里,那也是首屈一指。
但如果與楊銘相比,那就相形見絀,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這差距太大了。
甚至有不少影評家戲稱,就在國內導演還在為電影票房盈利,不虧本而費盡心思的時候,楊銘所拍影片光光只是植入廣告的收益,就足以收回影片的投資。
楊銘拍的電影,已經超過國內本土電影人,至少二十年的時間!
差距太大!
《三國之赤壁》首日大年初一的票房出來之后,再一次掀起了全民議論的熱潮。
本土的電影人也再一次被楊銘的電影吸引過來,為什么這個年輕人拍的電影始終能夠取得如此驚人的票房。
而且票房的數據每一次都打破了所有人的猜測估算。
如果僅僅只是一次的成功,還能算是偶然的成功,但現在楊銘已經接連成功數次,那已經不算是偶然了。
對于楊銘的成功,所有電影人都是撓破腦袋,思索為什么這個年輕人會不停成功?為什么他拍的電影就那么受影迷的喜歡?為什么他們的電影與這個年輕人相比,影迷更是愿意掏錢去看楊銘的電影,而不是他們?
整個本土電影圈對楊銘成功模式的討論是鋪天蓋地。
也許此前有人還在為電影的商業和藝術而較勁,但在楊銘每部電影如此夸張恐怖的票房數據下,一切的爭執都顯得柔軟無力,不管什么討論,到最后還是要靠事實數據說話。
楊銘拍攝影片的票房數據,告訴所有人,何謂成功,這就是成功。
可能會有人說楊銘取得票房成功的影片,無一不是投資龐大的商業大片,拍攝成本動不動就過億,取得這樣的成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樣的說法提出后,并沒有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
開什么玩笑,大投入難道就有大收獲?
還是先去看看國內電影的歷史吧,投資成本高昂,打破以往歷史投資的影片不在少數,難道這些影片的票房也都打破了紀錄?
顯然不可能!
而且大投資票房卻慘敗的影片,更是屢見不鮮。
持這樣觀點的人,完全就是不待見楊銘。
一些看不下去的知名人士,面對這種觀點,作出反駁,那《人鬼情未了》呢?
《人鬼情未了》這部電影在去年橫掃全球電影票房,如果不是《三國之赤壁》上部的票房數據太過恐怖,估計去年還真有可能被這部電影給壓下去。
票房力壓全球無數電影的《人鬼情未了》,難道也是一部商業大片?
這部電影可以說要不是有楊銘和蘇蘇這兩個招牌,演員陣容與同檔期商業大片相比,沒有任何一點優勢。
再說,除了楊銘,即使蘇蘇放在國際上,影響力也是小的可憐。
但就是這樣一部投資不超過5000萬華元的小成本愛情電影,卻在力壓同檔期所有電影,霸占各國周電影票房排行榜頭名幾周之久,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如果這樣的奇跡,放在像《三國之赤壁》這樣的投資數億商業大片身上,并不會令人有太多驚訝。
總之,在華夏本土的電影圈里,楊銘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別的詞語,不時令所有人發出驚嘆。
不管你承認與否,不管你贊同與否,不管怎么樣,你都不得不承認他創造的奇跡。
5000萬,8000萬,1億,1億5000萬!
每一個單日票房數據,就像一道枷鎖橫在所有國內電影人的頭頂。
當他們還在為單日票房過5000萬華元而沾沾自喜時,楊銘現在又用1億6000萬的數據告訴所有人,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
1億6000萬,這個數據不要說國內電影人,即使國外,好萊塢,當他們看到這個數據也被狠狠的震驚了一番。
但不管怎么說,楊銘對本土電影人來說,他創造的一系列票房紀錄,固然使所有人高不可攀,但他依然還是屬于華夏電影圈一員,他的成功也成為了本土電影市場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本土電影市場被好萊塢大片*的步步后退的時候,他的出現也讓所有本土電影人認識到,本土電影不是不可以成功!
廣州。
大年初三,楊銘就帶著家人一陣包機前往廣州給外公拜年。
沒有坐他的飛揚號,大過年的,也要讓下面人好好過個年。
這一次去廣州給外公拜年,多了一個人,蘇蘇這次也跟著一起去了,名分已定,外公也想見見這位孫媳婦。
楊銘再次到了李家,感覺卻與上一次是與眾不同。
所有看向他們一家人的目光,摻雜著羨慕、嫉妒、驚訝、佩服等等各種眼光。
顯然,楊銘白手起家的傳奇經歷,已經不得不告訴李家所有人一個事實,就算是他們,如果沒有親戚的身份,早已沒有與楊銘平起平坐的資格了。
至于以前所謂擔心人家過來瓜分李家財富的念頭,早就不翼而飛!
開什么玩笑。
根據媒體的新聞報道,這個年輕人所擁有的財富,估計已經超過了李家。
甚至,以前不少與楊銘母親李秋梅并不對付的李家人,藏著一些小心思,故作親切的樣子,帶著滿臉笑容,與楊銘他們一家人打招呼。
對于這些,楊銘并沒有放在心上,隨便的應付了事。
如果不是為了老媽,他才不會與這些早已被安逸生活腐蝕的世家子弟打交道。
楊銘沒有在李家待多久,帶著蘇蘇給外公拜年之后,就被李興義拉出李家,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同時又帶了一個人過來,告訴楊銘這人就是年前拜托他要提攜的李家人。
蘇蘇沒有跟過來,而是帶著彤彤和小龍兩人,在幾個保鏢的安排下,去游樂園玩了。
“你好,楊先生!”
坐在楊銘對面的人,年輕不大,估計才20剛出頭,相貌俊秀,只不過比較柔一點,他正拘謹的跟楊銘打招呼。
不過楊銘還沒說話,就被李興義打岔說道:“什么楊先生,都是自家人,別那么生分,你比他大,叫他表弟就行,雖然不是親的,哈哈!”
聽到李興義這番話,楊銘無力的翻了翻白眼,對方雖然并不是李家嫡系成員,但因為年齡關系,叫他表弟,也不算亂了輩分。
但看到對方這樣拘謹的模樣,估計讓對方直接叫他表弟,顯然不可能。
“你就直接叫我楊銘吧,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一家人!”楊銘面帶笑容說道。
雖然他對李家大部分不太待見,但既然小舅介紹過來的,他肯定不能往外推,而且以他對小舅的了解,肯定不會介紹什么紈绔子弟過來做大爺的!
對面這個年輕人也不像是在李家得勢的子弟。
年輕人本來還頗為不好意思直接稱呼楊銘的姓名,但李興義說了他幾句,就稱呼楊銘姓名,說了幾句后,心情也放松下來。
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年輕人。
“我本來是在一家樂隊,但人家說我風格不符合,就跟我解了合約,現在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位剛剛自我介紹一番后,名叫李易玉的年輕人頗為不好意思的說道,似乎為他的遭遇感到尷尬!
只不過他不好意思的模樣,令楊銘有點別扭,尤其對方身體扭了幾下,更是讓他壓根頗為發酸。
娘炮!
楊銘的腦海中不由冒出這個詞!
風格不符合,肯定不符合了,按照這個李易玉的介紹,那個樂隊偏向搖滾,怎么需要柔風格的歌手?
而且這也太娘了吧!
楊銘心里暗自腹誹,不過并沒有說出口,這位他應該稱呼表哥的李易玉,性格頗為柔弱,并沒有李家下一輩常見的浮夸作風,也沒有那種身為世家子弟的盛氣凌人壞習慣。
雖然他與李易玉并不是很熟,但通過剛剛一番接觸。
除了娘炮這個特點外,其他方面給楊銘感覺還算不錯,當然就是性子柔弱了一點,似乎因為樂隊解約,使得這位表哥心里有點自卑,以及不自信!
這讓他心里頓時輕松下來。
如果真是讓他提攜一個自大自傲的家伙,他肯定不愿。
但要幫助李易玉這樣遭受打擊,性子柔弱的人,楊銘還是非常樂意的。
“你學過戲曲?”聽到李易玉的自我介紹,楊銘想起什么問道。
李易玉抿著嘴微微點點頭:“嗯!”
——我靠!
楊銘見到對方這幅模樣,差點沒把口中的茶,一口噴了出來,要是換上女裝,李易玉剛剛那個動作,簡直跟西施捧心沒有什么兩樣,我見猶憐.....
李興義此時也是一副古怪的臉色,坐在那里,顯然他也清楚李易玉這個小輩是什么樣的人!
如果不是他和李易玉的父母關系非常好,他真心不想讓楊銘接手這個麻煩。
這小輩太不男人了!
楊銘輕咳一聲,掩飾他的尷尬,然后說道:“那你唱幾句來聽聽。”
不管怎么說,既然答應了李興義,那就看看對方的能力再說。
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清脆幽怨的唱腔,在這個茶莊包廂里響起,唱到動情之處,李易玉一副蘭花指不停顫抖。
楊銘睜大眼睛,臉上閃過一絲震驚,看著這位應該算是表哥的李易玉,他被對方的唱腔給小小的震驚了一下。
唱腔高亢嘹亮、甜美悠揚,如果不是他親眼看到對面坐著的是一個男人,光聽唱腔,還以為是一個純真的女子呢!
太妖異了!
驀然,他的腦海里冒出一個人,前世也不是有一個歌手,就是這樣的類型嗎?
而且也姓李!
坐在一旁的李興義,也被李易玉的唱腔給小小震驚了一下,等李易玉唱完小段之后,好奇問道:“你剛唱的是什么?感覺非常不錯。”
“京劇,杜十娘,《牡丹亭》游園里的一段!”
不同于剛剛唱京劇時的自信,回到現實中的李易玉又顯得‘含羞’起來。
楊銘看到這些,咂了咂嘴,不知道說什么好,這位‘表哥’確實太妖了,他也不知道要真把這位表哥弄進東方華音會有什么變化。順其自然吧!
但不得不說李易玉的京劇功底確實不錯,雖然他對京劇這塊并不了解,但李易玉剛剛唱的小段,還是讓楊銘覺得這位表哥似乎游刃有余。
“這樣吧,年后你直接去燕京,回頭我給你寫一首歌,到時先放到網絡上看看效果再說!”
楊銘很快就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