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點心亂←→下載:
今世華夏的娛樂圈,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楊銘這樣,對國外文化進入華夏有如此高的警惕。
甚至稱為晝警夕惕也不為過。
無論是好萊塢大片對國內電影市場帶來的沖擊力,還是華夏娛樂文化的輸出,楊銘都始終報以一種嚴苛的態度對待,而且這個想法一直深藏內心深處,沒有泄露丁點消息。
不然,巴伯那邊首先就會對楊銘的jìhuà產生質疑。
但不管怎么樣,楊銘接到郭部長的電話后,立即引起他的強烈興趣,如果不是因為時間不合適,他都會主動跑過去找郭部長,親自交流這個問題。
今世沒人能比他更加樂于看到華夏文化對外輸出,占據juéduì優勢的地位。
想想前世日韓文化給國內帶來的沖擊,他就會感到苦澀和無奈,還有羞恥!
特別前世韓娛對國內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國內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簡直就是令人觸目驚心,楊銘想想都感到有點悲哀。
雖然韓國文化帶來的影響,不能上升到關系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但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勢下去,那么過個二三十年,當這些年輕人成長起來,必定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這可是有前車之鑒的。
前世清末甲午戰敗,小小日本打敗昔日宗主,由此一躍成為東亞強國,更是利用那滿清的巨額戰敗賠款,走上了列強的道路。
日本知道無法一下侵吞整個華夏,就是通過各種文化價值股的輸出,培養了無數親日的年輕學子,最終奠定日后侵略整個華夏的基礎。
即使戰爭jiéshù后,到了新的世紀,國內對日本報以友善態度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由此可見文化侵略帶來的影響。
楊銘在書房里,本來準備把腦海里的想法寫出來,可是想起前世種種,不由一時入神發愣。
過了片刻,他才微微嘆了一口氣,回過神來,思考今世該如何讓華夏娛樂文化對外輸出,沖擊今世日韓兩國的娛樂產業,讓華流徹底霸占兩國的娛樂圈。
其實,前世韓國在華夏的成功經歷,早已gàosù了楊銘該如何做。
說實話,他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韓國。
韓國人比它的鄰居日本人聰明多了,當年的日本人用武力侵略中國,企圖把中國變為他們的隸屬國,卻不想引起所有中國人的仇恨,從而把小日本打回到自己的小島去。但現在的韓國人比日本人聰明多了,不再采用武力侵略,改為高大上的文化侵略,一步步從文化生活上改變著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細算起來,前世上世紀90年代,韓流正式入侵華夏內地。從主打韓劇和韓國音樂的韓流1.0時代,到主打韓國明星的2.0時代,再到現如今主打韓國綜藝的3.0時代,韓流已經影響了華夏觀眾整整20年。
先是各種“哥”,各種“殺馬特”;緊跟著就是“白血病”流行了,女孩開始打男友了;然后就是韓國音樂也來了H.O.T引萬人韓文大合唱,后面就是追星全靠手寫信,松垮衣服大頭鞋。
一部《星星》讓韓國的啤酒和炸雞成為國內火爆倍受追捧的飲食,由此可見韓流給華夏日常生活帶來的沖擊。
楊銘特別記得前世一個印象深刻的場景,當時陪在酒吧認識的一個女人去商場買衣服,本來已經看重一件衣服,他都要刷卡的時候準備為那個女的付款時,店家說“這種最新的韓版的就適合你女友這種嬌小的“。
當時他一聽這話,真的沒一點購買欲望了.
隨后他準備帶女的重新換一個店鋪,被店家詢問為什么不買了,隨口說了一句:因為是韓版的我討厭跟韓國沾邊的yīqiē東西“時。
不僅是商場里一群人投來怪物的眼神,就連那個女的也用頗為古怪的眼神看著楊銘,后然就因為這個原因,他與那個女的鬧得不歡而散。
當然,楊銘也沒有在乎。
毫無疑問的,韓國文化已經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生活時時刻刻在被韓國的事物影響著,像題主這樣的反而被看成是異類。
韓國在中國人眼中這種幾近完美不被任何質疑的形象,仿佛什么只要帶一個“韓“字就都變成褒義性質的。
韓國的東西就好完美,韓國的衣服就是時尚,韓國的節目就是好看,韓國的女星就是國色天香等等,諸如此類的詞語,楊銘在前世聽了太多太多,也看到身邊周圍人完全就是用一種朝圣的態度去信仰韓國的yīqiē,哪怕這些人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去過韓國。
對此,楊銘也感到無奈,到了后來,他也無力去改變什么。
因為他根本不能改變任何東西。
這樣的韓流侵略,讓每一個理性的國人都感覺到hàipà。以前的哈韓族些只是在服裝和飲食上盲目的跟從韓流,但現在在愛情婚姻上都要盲目的跟從韓流,這樣恐怖的結果我想是任何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人們都戲說看韓劇多了的女性嫁不掉,難道這真的是中國大齡剩女增多的一個原因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這是民族的悲哀。
前世韓國的文化侵略不只是停留在明星的效應上,在其它方面也顯現的很明顯。
可惜戲稱為:只要是華夏有的,韓國人都要說是他們的。華夏的名人祖先在韓國人看來都是他們國家的人,繼宗廟祭禮樂、板索里、端午祭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韓國人把泡菜取名為“辛奇”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名錄里,現在韓國又準備把“暖坑”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了。
對此,楊銘也是無力吐槽,套用前世一句網絡流行用語:我們還要去kànkàn什么是我們的!思密達!
雖然剛剛郭部長在電話中只是提及擴大對日本的文化輸出,制造國內偶像在日本年輕人心目中的明星效應,引得日本年輕人盲目崇拜,保持華夏文化在日本的影響力。
楊銘還在日本的名字后面,再加上一個今世的‘韓國’,也就是朝鮮。
固然今世朝鮮也沒有分裂,固然今世朝鮮依然用臣服的態度對待華夏,但楊銘依然不準備放過這個國家。
反正只是娛樂文化產業而已。
他想了一會前世韓國娛樂文化之所以在國內大放光彩的成功秘笈,立即在開始用筆記本電腦開始打字。
音樂方面,炫到令人窒息的舞步,直逼人心的歌詞,激情四溢的現場表演,韓國音樂憑著一身的青春活力輕易滲透到亞洲的每一個角落。
韓劇以唯美的愛情、如詩如畫的外景、青春俊美的演員組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亞洲各地掀起颶風。
前世韓劇之所以那么輝煌,令國內無數年輕人癡迷,其實來來去去就是那么幾招,但沒辦法國內影視圈就是不爭氣,成天就喜歡弄什么緋聞床戲制造噱頭,壓根沒人愿意專心放在影視制作的打磨上。
被韓劇壓得抬不起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對此楊銘也想罵一句:活該。
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到本土粉絲頭上,影視圈不爭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他們能夠拍出像韓劇一樣檔次的影視作品,楊銘相信國內粉絲一定也會樂意買賬。
只是前世影視圈有這樣心態的人非常少,大多數人每天都在想改如何潛或者被潛上面去了。
不過光有成功的影視作品還不夠,還需要善的造星機制作為華夏娛樂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
楊銘聽郭部長口氣官府方面會對此大開綠燈,提供大力支持,那么操作起來就更加容易。
前世韓流之所以能在國內取得無數輝煌,也與韓國官府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商業化的運行模式一旦韓流成為了商品,其后所有的動作都將以標準的商業運作模式為藍本而展開,前期的炒作、中期的宣傳、后期的再回炒,報紙雜志、網絡、電視等將從各個方面同時展開猛烈的宣傳攻勢,媒體炒作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楊銘前世雖然混的不怎么成功,但結交的朋友卻三教九流人人都有,什么事情他基本都曾聽過。
對于韓娛的炒作自然不會陌生。
或者說,國內娛樂圈方面最能與韓國娛樂圈相提并論的,也就是這炒作宣傳方面的能力了。
拍經典影視作品的本事沒有,炒作制造噱頭的本事已經超過韓國一頭了。
楊銘腦海里全部都是關于前世韓日文化在國內的成功經驗,整個人都忘記了時間,寫到后面他又把好萊塢的成功之道,也概括了不少,一一羅列出來,回頭準備交給郭部長。
當他弄完這yīqiē之后,時間都快10點了,他想想反正明天只是回家,也沒什么大事。
索性就靠在椅子上思慮東方夢工廠該如何參與進來,利用官府支持的便捷,擴大東方夢工廠在日本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郭部長的目的,他很清楚,這與他的目的并不矛盾。
既然如此,楊銘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只不過聽郭部長的口氣,似乎希望把楊銘打造成偶像巨星的招牌,說實話,他內心深處并不想這樣。
如果他的這個想法被外界其他明星藝人知道,估計都會被一口鹽水噴死。
簡直就是得了便宜還賣關。
算了,還是順其自然吧!
不過,既然東方夢工廠想要擴大在日本娛樂圈的影響力,那么最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一部足以影響日本娛樂圈的影視作品。
他想了想感覺還是拍電視劇比較合適。
畢竟電視劇的觀眾覆蓋面可要比電影大多了。
反正偶像劇是東方夢工廠的起家作品,在拍偶像劇上,東方夢工廠還真的不屬于任何人。
想到這里,楊銘不禁嘆了一口氣,看來莫小華今年想要嘗試電影的想法又要落空了,算了,回頭好好補償他吧,以后單獨為他開一部戲,哪怕血本無歸,他也認了。
自然要拍電視劇,楊銘的腦海里就不禁冒出一部韓劇《冬季戀歌》。
這部電視劇在前世juéduì可以寫進韓國歷史。
首先,該劇集合了最典型的韓劇特質———男女主角不chīfàn不shuìjué,只互相愛;愛情足跡遍及韓國所有風景秀麗的地區;有一個人病到可能死也可能不死。
其次,該劇讓一位眼鏡帥哥紅翻了天,“裴勇俊”三個字簡直成為“韓國”的代名詞,他名字的產值和一個韓國大型企業不相上下;
最后,《冬季戀歌》還打開了韓劇在日本的市場。
《冬季戀歌》闖入日本,收視率一路從最初的幾個百分點攀升到最終回的20%,在該劇播放過半以后,幾乎每周都雄踞收視排行榜前三位,使得同期播放的大部分日劇都黯然失色,《冬季戀歌》在日本刮起的猛烈旋風不僅讓裴勇俊、崔智友成為可以與本土一線明星抗衡的超級巨星,更使得一向門禁森嚴的日本國門破例地讓韓國眾多明星來去自如。
一部電視劇能有如此轟動的影響力,甚至讓一位名不見傳的演員藝人,成為另外一個互相看不順眼國家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不惜拋棄政治立場,可見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洗腦能力。
楊銘腦海里一冒出《冬季戀歌》這部電視劇,就不由想到了剛剛郭部長在電話中的意思,這部電視劇簡直就是為文化部打造的,要真把這部電視劇扔到日本本土的影視圈,juéduì堪比今世二戰時期華夏朝日本扔的原子彈。
殺傷力太大了。
裴勇俊!!
楊銘想到這個名字,不由躊躇了一下,如果真要把這部電影拿出來,那么裴勇俊飾演的姜俊相是不是要他親自來飾演?
畢竟前世裴勇俊所制造的駭人偶像效應,juéduì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juéduì要比后來的‘搞哥’、‘基哥’更加恐怖。
當年‘眼鏡王子’和‘師奶殺手’的大名,在東亞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要是讓其他人來飾演這個角色,楊銘又有一點不甘心。
或者說擔心又會像嚴成旭一樣背叛了東方夢工廠,他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明星,最后卻為別人做了嫁衣,他可不希望最后看到這個結果。
可現在要讓楊銘去演電視劇,而且是這種沒有任何挑戰性的偶像劇,他又不像浪費時間。
明年的事情可不比今年少,還有一部《變形金剛》的續集等著他呢!
回頭這個事情,還是等年后找朱姐商量一下。
今天可能吐槽多了一點,但也是這本書寫到最后我想要表達的觀點了,可能會令一些讀者不太喜歡,不過就當我個人觀點吧,反正是在平行世界,人總是有點夢想,我的夢想dàgài就是如此吧。
希望我們華娛真的有一天,會走出國門,會令自家的年輕人為之尖叫,會有一個純粹的華人巨星成為我們的信仰。
應該會有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