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旦前兩天,楊銘給劇組放了三天假,讓大家休息一下。
劇組大部分人都沒有回家,而是待在獅城輕松幾天,畢竟飛來飛去,實在太累。
不過,楊銘還是飛回了燕京。
《劉長青》即將正式公映,現在呂萬松、姬飛鴻他們被巴伯帶到米國配合宣傳,一下子打亂了國內的首映計劃,無奈之下,劉信盛與楊銘商議了一下,只能讓楊銘回來救場。
總不能電影首映,所有主創人員都不在場吧。
雖然楊銘并不是演員,也不是導演,只是編劇,但以他的名氣就足夠了。
相比巴伯在米國那邊費盡心思,宣傳這部電影,國內就輕松多了,劉信盛只是按照以往的計劃,進行宣傳而已。
而且院線方面排片也都非常配合,《劉長青》雖然不是明星陣容,但就沖著東方夢工廠的招牌,楊銘金牌編劇的名頭,各家院線都為《劉長青》安排不少影院上映這部電影。
東亞電影市場同樣也是這樣。
另外,劉信盛代表楊銘,通過與季安民談判,收購其手中南洋新華中原電影的大部分股份,而中原電影旗下擁有新華排名第一的院線,后然經季安民牽線搭橋,楊銘又收購了呂宋本土的一家院線。
這樣一來,整個南洋的電影獅城,楊銘都擁有兩家極其重要的院線公司。
使得東方夢工廠的整個布局,一下子完善很多。
現在,楊銘試圖準備收購朝鮮和日本的院線,然后與他持有絕大部分股份的東海院線進行整合,一旦整合完成,東海院線將會是東亞地區最大的院線公司。
不過朝鮮和日本那邊的談判,暫時還沒有進展。
楊銘只能耐心等待。
東方夢工廠已經不是四年前剛成立時的寒磣模樣,資源稀缺,發行電影都需要分出很大利益,才能獲得院線的認可。
現在,凡是東方夢工廠發行的電影,各家院線公司都搶著合作,條件也相當優厚。
沒辦法,誰叫東方夢工廠拍攝的電影,基本部部大賣,很少有票房失敗的存在。
另外,有東海院線這個底牌,劉信盛可以擁有實足的底氣,與其他院線公司談判合作。
楊銘匆匆回到燕京,休息一天之后,就出席了《劉長青》在燕京的首映禮,引得眾多記者紛紛前來,差點沒把這場首映禮,變成他個人的新聞發布會。
雖然他在首映禮上,沒有回答太多其他問題,即使如此,那些記者也拿到了不少有用的新聞資料。
畢竟《劉長青》本身就是一個話題新聞。
《劉長青》同一時間,在全球范圍內公映。
東亞和米國都是大規模上映,歐洲因為此前計劃和時間的因素,已經來不及調整排片,只能還是按照先前的計劃,先小規模進行試映。
如果票房成績可以,相信那些院線公司肯定也會擴大放映規模。
《劉長青》首映過后,立即引爆了元旦的票房市場,掀開元旦檔期的電影大戰。
同時,首映第二天,各家娛樂媒體對這部電影的影評也紛紛刊登出來,叫好之聲,不絕于耳。
尤其在國內,劉信盛沒有按照巴伯在米國搞的那套,先弄個試映,所以,本土的影迷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
電影放映完之后,影迷反響相當強烈,好評如潮。
“在《劉長青》中看百年悲愴!清末的屈辱,永遠都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應該銘記的一段歷史,提醒我們居安思危,不要忘記落后就要挨打;電影開頭就是一段感慨風云,悲愴時局的對話,讓人情不自禁回到那個屈辱辛酸的年代。”
“清廷與列強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我感到整個人是熱血沸騰,點燃我們每一個華人內心的火焰;隨著故事發展,片中一次次出現了列強開槍s殺中國人、騙取“豬仔”到金山做苦力的鏡頭,同時也出現了沙河幫這類仗勢欺人的惡g以及清廷官員對外軟弱對內鐵血的情景,整個時代的壓抑氣氛彌漫于鏡頭中。”
“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功夫片,但卻是一部少有帶有靈魂的電影,內容并不都是打打殺殺,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其一是電影最后與劉長青對決的反派——山東武師嚴振東。確切的說起來,嚴振東并算不上絕對的反派,一開始他只是一個從山東流落到佛山的武師,靠賣藝為生。他的經歷是動蕩時代,一個人的靈魂被大環境吞噬、人格隨之扭曲的過程,做出許多昧良心之事。”
“最后面對徒弟的責問,他也只能無奈嘆息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聽來令人感慨,亦是當世太多人的寫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嚴振東的遺言對劉長青必然是有影響的。這便要說到這部電影值得關注的第二個點,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劉長青前后思想的變化。”
“導演在電影最后安排的一個對白也頗有意味,清廷官員望著遠處停滿列強艦船的海面,疑惑的問道:“金山?這世界上真有金山嗎?”劉長青則答:“如果這世上真有金山的話,這些洋船為什么要來我們的港口?也許,我們已經站在金山上了。”
“或許,劇中的劉長青就是楊銘心中的健全國魂——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
孟蘇老爺子作為知名影評人,看完這部電影回去后,洋洋灑灑寫一段長評,刊登在次日媒體他的個人專版上,立即吸引無數影迷的熱議。
字里行間,孟老爺子對《劉長青》的評價非常高,但他的解讀,比較側重于電影本身所帶有的民族情緒。
對于電影里動作場景,則是一筆帶過。
但不能否認孟老爺子對這部電影的推崇。
與孟老爺子齊名的周青云,同樣也在媒體他的個人專版上,為《劉長青》打了高分,對這部電影盛贊不已,直呼這部電影拍出了男兒心中的不屈之意!
“首先,我認為這是一部經典之作,其關鍵并不在于武打動作有多勁爆,而是在于故事的深度——影片廣泛而精辟地反映出了清末的種種亂相,而劉長青作為一個武師,承載的不僅僅是幾套拳譜幾招絕技,而是民族大義與愛國情c,面對清末亂世,劉長青表現出的堅持原則和理性認知,是一個武者在國家危難時分展現出的俠義之最高境界。”
“清末的歷史就是一鍋漿糊,各種思潮沖擊,各種勢力林立,就是敵不過洋人!”
“這是一套真正的武俠片,俠之大義不是簡單的江湖正邪對立,而是基于社會現實的堅持原則,放到今天,則可依舊成為一個有志者的為人準則,俠義心腸任何年代都不過時,這也是當下華夏所需要和所缺乏的精神信仰。”
“另外,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楊銘創作的《男兒當自強》,太契合這部電影的主題,楊銘的才華再次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同孟老爺子一樣,周青云也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評價《劉長青》中的動作武打,而是進一步挖掘這一部背景放在清末的武俠片,所帶來的悠遠深意!
孟老爺子和周青云作為知名影評人,這文青范相比其他人,肯定要重一點。
甚至,整個影評人群體或多或少都帶有這點小毛病。
但在其他電影公司眼里,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到電影的高遠含義上,而是整部電影里俠影劍光、瀟灑飄逸的武打設計。
尤其在當天票房成績出來后,不少電影公司都紛紛一震,然后開始研究《劉長青》。
華夏本土首映當天票房:7500萬華元!
因為時差關系,米國那邊時間要比國內早,所以米國那邊的首映票房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
國內所有電影公司得到《劉長青》首映當日的票房數據后,都睜大眼睛,難以置信。
他們都不敢相信這個票房數據,竟然是一部此前并不被他們放在眼里的電影,而在首映第一天就取得的票房成績。
元旦是本土電影市場一個相當重要的檔期。
雖然趕不上春節檔期,但也非常重要,不少電影公司都是瞄準這個檔期,至于大片扎堆的春節檔期,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在今年的元旦檔期,東方夢工廠發行的《劉長青》,一開始并沒被其他電影公司注意。
對其他電影公司來說,東方夢工廠的電影,只要不是楊銘自導自演的電影,那就沒多大問題;哪怕其他電影也能取得漂亮的票房成績,但絕對不會像楊銘那么變態。
動不動就打破票房紀錄,橫掃同檔期其他電影,壓得其他大片連氣都喘不過來。
所以,《劉長青》宣布上映時間后,并沒有被其他電影公司重視,只要不是楊銘那個變態,其他都無所謂了。
但現在看到《劉長青》的首日票房數據,似乎嚴重不對勁。
7500萬華元,雖然趕不上楊銘那個變態,但也絕對是大片級別所能擁有的票房成績,甚至不少大片的首日票房都趕不上《劉長青》。
看到這個票房成績,頓時所有在元旦檔期有電影上映的公司,紛紛都著急了。
本來他們就因為《劉長青》成為媒體輿論的焦點新聞,而感到提心吊膽,生怕這部電影會一炮而紅,威脅他們同在元旦上映的電影。
現在看到預想變成事實,這些電影公司都不禁傻眼了。
然而,事情還不止如此。
《劉長青》哪怕因為偶然因素,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社會議論的對象,但因劇組成員并不是大牌明星,在票房號召力上,確實差那些大片不少。
執導這部電影的呂萬松,雖然經驗豐富,但在影迷心中,比新人好不了多少。
姬飛鴻也許因為幾部電影,被不少影迷記住,但他才剛剛出頭,個人名氣與成名巨星相比,確實有不小的差距。
許小熙雖然因數部偶像劇,成為國民偶像,但電影上,她著實建樹不多。
三大主創如此,劇組其他成員就可想而知了。
基本都不是什么大腕級別的演員。
所以,《劉長青》哪怕首映當日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但對影迷來說還不是在元旦期間首選必看的電影。
但現在電影首映過后,好評如潮,熱議紛紛,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影迷的注意。
尤其,在劉信盛的安排下,電影的口碑開始發酵,立即打動了不少影迷。
“這部電影怎么樣?好看嗎?”
“看過的人說下。”
“同問,雖然這部電影很火,但導演是新人,沒聽說過啊!”
“求看過的人說下,如果不好看,那就不去買票了。”
類似的提問,出現在網絡各大論壇。
但很快就有影迷‘現身說法’了。
“本人已看,強烈推薦,絕對值票價!”
“我跟你們說,這部功夫片一定要去看,相比《劉長青》,其他什么功夫動作片全都弱爆了,楊銘執導的除外。”
“電影里面的武打實在太刺激了,嗯,確實不錯,另外,許小熙演十三姨演的太好了。”
相比影評人士更多把目光放在電影展現出來的民族大義上,而普通影迷議論更多的則是電影的動作戲。
實情也是如此。
精彩的動作鏡頭,所帶來的視覺沖擊,這是給影迷最直接的感受。
普通影迷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電影里的武打鏡頭。
在劉長青的安排下,一時之間,《劉長青》的口碑效應擴散到整個網絡,使得所有網友都知道這部功夫片拍的相當經典,值得一看。
而在此時,比華夏晚十幾個小時時差的米國,也開始上映。
次日,當《劉長青》米國首映票房數據出來以后,也讓好萊塢不少電影公司感到為之震驚。
1800萬米元!
這絕對是好萊塢大片級別所能擁有的票房成績。
雖然相比好萊塢頂尖大片的票房成績,要差了不少,但對于一部華語電影來說,則已經是絕對的成功。
或者,最近幾年,《劉長青》的首日票房成績,已經是華語電影在米國上映首映成績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東方夢工廠發行的華語電影。
楊銘作為導演或演員的作品,則是占了絕大多數。
看到這個票房成績,好萊塢所有人意識到,似乎東方夢工廠或者楊銘掌握住了米國電影市場的脈搏,每部在米國上映的華語電影,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幾乎沒有失敗。
同時,《劉長青》在米國大規模上映,有2700家影院放映這部電影,覆蓋面一下子大了許多。
使得電影上映之后,看過電影的普通影迷都為這部華語電影感到不可思議。
華夏功夫,再一次成為米國的新聞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