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國內全球著名運動品牌‘飛揚’與東方夢工廠達成協議,花費1000萬華元成為楊銘新片的贊助商。”
“魔都奢侈品牌梅花鐘表以800萬華元,成為楊銘新片指定御用手表品牌,并且據可靠人士透露,梅花鐘表將會贈送四款尚未發布新款手表給楊銘新片拍攝,價值高達1000萬華元!”
“米國著名碳酸飲料品牌可口可樂出資500萬米元,約1500萬華元,與東方夢工廠達成協議,楊銘的新片中將會有兩三秒的特寫鏡頭,展示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
“根據相關人士爆料,歐洲意大利著名休閑服飾品牌——DG,已經與東方夢工廠達成協議,DG品牌花費400萬歐元成為楊銘新片的重要贊助商,并將為劇中主要演員量身打造服飾。”
短短時間之內,有關楊銘新片植入廣告的新聞,就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頻頻出現在媒體新聞報道中。
在無孔不入的媒體記者打聽下,東方夢工廠每與一個公司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就立即被媒體公布出來。
在這方面,楊銘與劉信盛也沒有故意隱瞞,相反非常大方的配合媒體方面的報道。
對于花錢贊助楊銘新片的企業來說,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不花一分錢,就吸引來眾多媒體的新聞報道,簡直就是賺大了。
本來不少企業內部還對公司花費代價贊助楊銘新片頗有微辭,但現在當他們看到媒體如此熱議的情形,內心那點不痛快頓時不翼而飛,誰也沒有料到楊銘的影響力竟然會如此之大,一舉一動,都能引來媒體瘋狂的追逐。
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現在來看,對于花錢贊助的企業來說,他們都賺大了。
楊銘的人氣太火爆了,但凡只要與他有關的新聞,無不引起民眾和眾多粉絲的強烈關注。
甚至,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能讓他的粉絲津津樂道許久。
見到如此形勢,本來還有所猶豫的一些商家企業,紛紛加快與東方夢工廠的洽談進度,本來有所爭執的地方,現在對商家企業來說都不是問題。
“什么?我們花了這么多錢,只能給兩三秒的鏡頭,好吧,行,一切都按照楊導的要求來。”
“難道不能為我們的產品專門設計一句臺詞嗎?不可以?行,行,既然楊大導演這么安排,那就這樣吧!”
本來這些因為楊銘的硬性規定,導致談判僵持的商家企業,很快都收到了高層的指示,改變意見,與東方夢工廠達成一致。
國內著名啤酒生產商青島啤酒,米國有名的威士忌生產商,華為手機等等,在所有人心中耳熟能詳的大品牌,都在很短的時間內,與東方夢工廠達成合作協議,成為楊銘新片的贊助商。
他們的品牌將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楊銘的新片中。
至于以何種形式出現,一切都以楊銘說了算!
本來像楊銘這樣收錢毫不手軟,但廣告植入要求卻異常苛刻的談判,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不會達成協議。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楊銘新片植入廣告的談判進展不僅很快,而且大部分都已經以合同的形式確定下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尤其是娛樂圈的同行,對此更是萬分羨慕嫉妒。
大家都是導演,怎么差距就這么大呢?
一些細心的人,為楊銘仔細統計了一下,發現楊銘的新片還沒有開拍,單單植入廣告的收益,就已經突破了1億華元了!
整整1億華元!
這還沒有把廣告商贊助的道具算在內!
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清楚,楊銘新片植入廣告收入的大頭,汽車廠家那邊的收益還沒有確定呢!!!
面對這種情況,不少人就猜測楊銘新片還未開拍,植入廣告的收益,很有可能就會突破2億華元。
2億華元。
得出這個數字,電影圈所有人都為之失色。
什么時候電影竟然也能這樣拍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此異常歡欣鼓舞,什么是商業電影,這就是!
楊銘的所作所為,為這些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真正的商業大片,就是應該這樣來拍,把每一個細節都轉化為可以操作的商業步驟,把所有利益最大化!
從電影開拍前的廣告招標,到上映后的電影周邊,以及最后的版權衍生收益。
“他把商業電影做到了極致!!”
電影圈某位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點評楊銘的所作所為,將會給華夏電影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媒體這邊同樣也是非常興奮,在這種沒有什么重磅新聞的時候,楊銘新片因植入廣告收益造成不小轟動的事情,就成為了他們大書特寫的對象。
但為了制造更大噱頭,更加吸引眼球,媒體從另外一個角度對楊銘新片植入廣告招標進行了解讀。
“植入廣告以前不是沒有,但從來沒有哪一個電影公司能像楊銘這樣,成為眾多商家企業眼中的香饃饃,被眾多國際品牌青睞,哪怕付出不菲的代價,也愿意成為楊銘新片的贊助商。”
“所有人都忽視了楊銘身上潛在的商業價值!!”
“迄今為止,楊銘作為本土首屈一指在國際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巨星,從未拍過任何一個廣告,從未為任何一個產品代過言,可以說,楊銘雖然影響力巨大,但他的商業價值卻從來沒有被開發過,對那些國際大品牌來說,楊銘身上的商業價值猶如一塊待開發的楚女寶地,價值千金!”
“所以,哪怕楊銘對他新品植入廣告設置了嚴苛的要求,但那些國內外大品牌,卻趨之若鶩,即使條件太苛刻,也不能阻擋他們與楊銘合作的意向,因為這些大品牌千方百計想要與楊銘搭上關系,從另外一個方面開發楊銘身上暗含的商業價值。”
華夏知名全球媒體《春秋》,對楊銘新片植入廣告招標火熱的現象,做出了高水平的分析。
當這篇文章刊登出來之后,立即吸引了國內娛樂圈所有人的關注,同時,這篇文章被國外一家媒體轉載之后,迅速在國外的娛樂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原來如此!!
怪不得楊銘新片植入廣告如此火爆,一切根源還是在楊銘身上。
尤其是國外的媒體根本沒有想到楊銘作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的一位巨星,身上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廣告代言,沒有拍過任何商業廣告,特別是米國好萊塢得知這個消息更是驚愕的目瞪口呆。
這尼瑪還是明星嗎?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當國外媒體把楊銘沒有拍過任何商業廣告的新聞報道出來之后,反而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關注這位華夏的妖孽天才明星。
傳奇的人生經歷,令人艷羨的榮譽成就,令楊銘成為無數年輕人崇拜的對象,他們想要以楊銘的經歷,激勵自己,也許他們通過努力,可以成為第二個楊銘。
另外,楊銘不喜歡接受媒體采訪的怪癖,獨立獨行的個性,彰顯年輕人青春飛揚的做事風格,也是他為無數國外年輕人喜歡的重要因素。
自由,個性,從來不會因為媒體的評論而屈服,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
這就是楊銘!
現在曝出楊銘作為一個巨星,竟然沒拍過任何商業廣告,更是讓國外無數年輕人對楊銘充滿個性的行事風格,佩服得五體投地。
楊銘在國外的人氣和知名度,因為這次的事情,反而再次上漲,讓國外同行大呼不可思議。
就在這個時候,東方夢工廠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這一次,楊銘也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消息傳出后,媒體記者差點擠破了新聞發布會的現場。
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東風制造等國內外眾多汽車廠家的代表,濟濟一堂,同時出現在新聞發布會現場。
“根據楊銘導演新片的劇情安排,吉利汽車出資5000萬華元成為楊銘導演新片的贊助商,同時吉利汽車公司將會按照劇本要求,提供5款型號的汽車供劇組拍攝之用。”
新聞發布會開始之后,劉信盛立即公開這次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主題。
那就是造勢!
長安汽車:4000萬華元。
東方制造:3000萬華元。
德國大眾:3500萬華元。
米國雪佛蘭:2800萬華元。
日本豐田:3000萬華元。
當一個個植入廣告贊助的金額公布出來之后,引得在場所有記者內心震撼不已,太夸張了,太不可思議了。
在劉信盛話音落下之后,有的記者很快就算出了所有汽車廠家的贊助數字。
三億華元左右!
加上此前的國內外各大品牌廣告植入贊助差不多2億華元的金額,加在一起是5億華元。
5億華元!
當一些記者在心里得出這個數字之后,整個人都顫抖了。
難以置信!
估計今年所有上映的電影,其中大部分電影的票房數據都沒有5億華元。
而現在楊銘的新片,還未開拍,僅僅只是植入廣告的收益,就達到了5億華元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
這個數字,在華夏的電影歷史上,也許不會是后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來者。
太震撼人心了。
新聞發布會還沒有結束,正當所有記者處于對5億這個數字震驚中之時,劉信盛繼續說道:“另外,東方夢工廠已經與獅城地方官府達成協議,楊銘導演新片中絕大部分場景,將會在獅城拍攝,獅城官方將會為電影的拍攝,提供最大的便捷。”
這時,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在劉信盛的邀請下,面對眾多記者笑容滿面,述說著一些場面話,什么歡迎楊銘導演來獅城作客之類的話語。
片刻之后,當劉信盛宣布自由提問的時候,一位記者立即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拿著話筒,對楊銘問道:
“楊銘導演,通過剛剛貴公司的公布,我對你的新片還未開拍就獲得5億華元的廣告收益而感到震撼,按照目前所知的廣告商家,你的新片中將會至少有近20個植入廣告,我想問下,觀眾掏錢進影院難道是為了看一部到處充斥著大量廣告的電影嗎?”
隨著這個記者提出的問題,整個發布會現場的氣氛,頓時為之一凝,所有人都屏息靜氣,目光全部看向正襟而坐的楊銘。
楊銘感受站起來提問記者咄咄逼人的眼神,坦然一笑,眼眸不由一肅,對著面前的話筒,淡淡說道:“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現在的電影制作過程中,廣告植入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服裝,手表,啤酒,汽車,飲料等等一切,這是電影拍攝過程中必須要用到的道具,那么為了能夠最大程度減輕電影制作過程中資金所帶來的壓力,這時候植入廣告才孕育而出。”
“既然電影的劇情需要這些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道具,那么選擇用哪個生產廠家的產品,能夠獲得一定的商業利益,廣告植入自然也成為所有電影劇組的選擇之一。”
說到這里,楊銘輕咳一聲,然后看著提問記者,目光湛然,繼續說道:“我的新片是否是一部廣告合集,你說了不算,我說的也不算,等到上映之后,觀眾看了之后說的才算!”
楊銘胸有成竹的回答,讓在一旁眾多的汽車廠家代表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
還好,這位天才雖然不喜媒體采訪,但應付記者起來,不遜與那些經常與媒體打交道的老油條。
有理有據,不卑不亢,而且楊銘的言語之中,充滿了屬于他自己獨有的自信,令人無不信服,因為他以前的成績,可以說明一切。
“楊銘導演,那么你用什么保證你拍出來的電影,不是一部廣告合集呢?據我所知,在電影圈中,似乎沒有哪一部電影的廣告贊助商超過10家的!”
這時,又有一位記者站出來不客氣的問到。
現場的氣氛不禁又開始沉重起來。
這倒不是這些記者合伙起來故意針對楊銘。
實在楊銘這次的做法,已經打破了所有人以往對商業大片中植入廣告的想象極限了。
超過20個品牌的植入廣告合作,5億華元的天價收益。
不要說一向以固執保守聞名的本土電影圈了,就算是以自由開放自詡的好萊塢,也沒有像楊銘這次弄得如此驚天動地。
大手筆!
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之下,楊銘沒有感到多大的壓力,他依然是風輕云淡,有手指彈了彈話筒,笑道:“其實在我看來,本土電影的植入廣告不是太多,而是太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覺得楊銘所言有點太過聳人聽聞,或者嘩眾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