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影圈里的權威,李滄海雖然在去年那部《一代偉人》之后,就已經慢慢淡出娛樂圈,但是他對電影圈不時冒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還是比較關注的。n,..
顯然,孔長衛這個名字,他就聽說過。
雖然這個名字在一年前還還無名之輩,但是在這短短一年里,隨著楊銘彗星一般的崛起,也已經成為了娛樂圈的知名人物。
特別是在跟隨楊銘拍了數部打破收視記錄的電視劇,轉戰電影界之后,更是顯露孔長衛在攝影方面的非凡成就。
孔長衛,這是一個攝影方面的天才。
想到這里,李滄海不由為寶麗公司感到惋惜起來,他們放走了一個有著金龍獎潛力的攝影大師。
沒錯,他認為孔長衛絕對有天賦能夠獲得金龍獎,
尤其是在他通過回憶想到孔長衛拍攝的《舌尖上的華夏》第一集,想到了每一個鏡頭,每一處對于陽光和畫面的協調,展現出來的功力,與那些成名多年的攝影大師相比,沒有絲毫遜色。
不知道為什么,李滄海看著此時正在放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友》,心神不由飄散到孔長衛這個年輕人的身上。
楊銘,孔長衛,在電影界絕對是一個新人。
可是就是這些新人卻拍出了讓電影界無數老一輩都感到汗顏的作品,這就值得令人深思了。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李滄海心里不無感嘆的想到,看在眼前的熒幕里的畫面,聯想楊銘這個導演天才,再加上孔長衛這個攝影方面的天才,可謂是強強聯合,相信以后只要不會出現特殊情況,這兩個人的組合,將會是華夏電影最值得期待的未來。
在電影界有一個沒有明文的規則,那就是一般大導演都會有一個貼心的攝影師!
甚至在某種程度方面,有時候一個能夠了解導演意圖的攝影師,在劇組里的作用,僅次于導演和演員。
此時,楊銘可不知道李滄海在想什么,現在熒幕里的劇情,已經是到了一大半,男主角即將因為自己的幼稚,而放不下面子,和女主角分手的情節。
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看到這里,楊銘起身離去,走到影城外面,呼吸略微清冷的空氣,清醒一下頭腦,不太敢去想接下來其他人看到這個情節轉變的反應。
其實,對于這部電影的劇情和結局,楊銘也早已經準備好了被影迷噴的準備。
大過年的,放一個悲劇為結局的電影,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沒有辦法,前世這部電影的劇情和結局就是如此,楊銘沒有作任何更改,甚至,現在他經過一年的學習,對于導演知識已經是登堂入室。
用專業的目光來看,這根本不能算是一部悲劇,或者這部電影的結局就應該才算完美。
沈佳宜在這部電影里是校花,一個所有人在青春期時候,都存在過的幻想,每一個人少年時代都有過的女神形象。
與其說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不如說這其實就是一段有關青春的緬懷。
那時候的熱血,那時候的沖動,都是每一個人存在回憶。
楊銘一個待在影廳外面,暫時還不想進去,不由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拿出手機開始翻看網上影迷們對這部電影結局的評價。
“楊大啊,求你了,能不能讓柯景騰和沈佳宜最后在一起啊!”
“該死的楊大,害的我最后哭了很久,這份愛情的結局,實在是太令人感到難受了。”
“是啊,我看到最后,沈佳宜竟然沒有和柯景騰在一起,我簡直就是難以置信,就跟當初我看到《神雕俠侶》時小龍女被那啥了一樣!”
“導演,求改結局!”
無論是時光網,還是貓眼電影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部電影下面的評論區,影迷們的評論,基本都是想要讓楊銘修改結局的。
對于他們這種想法,楊銘也能理解,當初在前世他看到這部電影結局,也是久久不能接受,心中滿是惆悵和緬懷,充滿遺憾。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楊銘的心情恢復正常后,就感覺這部電影結局,其實這樣也是蠻好的。
而且隨著時間越長,這部電影在腦海里的記憶,也就越加深刻,甚至還能不時讓他回憶起自己年輕熱血時候的往事。
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
但現在楊銘卻無法跟影迷解釋著一切,他不停翻看著影迷的評論,生怕這種有關結局的討論,會影響到其他沒有觀看電影影迷看待這部電影的看法。
果然,他翻看評論的時候,就不時看到評論區里不少詢問這部電影怎么樣的提問。
“我靠,竟然是悲劇啊!那我不看了!”
“樓上,不看你絕對會后悔的,其實,嚴格說起來這也不是一部令人感到虐心的電影,只是最后的結局有點令人感到難受和惆悵,甚至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后,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這部電影里的畫面,和自己以前學生時代的往事,那種感覺很特殊。”
“托出現了!而且還是一個專業托!”
“托內妹啊,勞資可是貨真價實的影迷,睜大你的狗眼看看我所有的評論!”
“二樓說的好神奇啊,一部不是完美結局的電影,真的有那么好看嗎?”
“樓上的,這部電影的結局絕對是完美的結局,只是這個結局令人看了有點淡淡的難受,還有點心痛,這種感受很難形容。”
一時之間,評論區有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部電影的結局爭論非常大,雖然有不少影迷表示對這部電影的結局感到非常難受,但他們不少人還是說了一句實話。
“這是一部經典電影,毋庸置疑,絕對值票價!”
不過這種評價沒有另外一個粉絲突然冒出來的評論強悍,甚至在短短時間之內,這個看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影迷發表的評論,被無數點贊碰到了最前面。
“這部電影我看了,我想說的是,我非常感謝楊大拍的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我是和女友一起去看的,年前我和女友有了一點小矛盾,甚至已經到了分手地步,為此我約女友出來好好談談,實在不行我們就選擇各自分手,但是我沒有想到,在談判之前,我帶著女友準備去看最后一部電影,在看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之后,我們兩個人和好如初,再也不會提分手的事情了。”
“為此,我感到非常高興,甚至心中也異常感激楊大,楊大拍的這部電影告訴我,有時候,自己為了面子的意氣用事,會讓自己失去最為珍貴的東西,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沒有辦法找回了,且愛且珍惜吧!”
這個影迷介紹他自己和女友因為楊銘這部電影,而峰回路轉,沒有分手的評論,瞬間就引爆了所有粉絲們的情緒。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部電影,竟然還有能夠使情侶復合的功能,一直之間,這個評論被無數影迷狂熱的追捧。
也使得一些還沒有觀看這部電影的影迷,覺得是不是自己也和女友一起去看看這部名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友》這部電影。
不管喜劇悲劇,至少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楊銘拍的這部電影是一部所有人都能夠看得懂的經典電影。
說實話,不少影迷實在是被之前那部《咫尺天涯》給傷的太深了。
花錢看了2個小時的電影,竟然沒有看懂電影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還有不少人在電影院睡覺了。
只是這睡覺的費用也著實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楊銘在影廳外面用手機翻看著網上影迷的評論,心里此起彼伏,感覺自己也要說點什么。
想到就做,他用手機打開圍脖,在自己的圍脖上發了一條信息。
“其實我想說我拍的不是愛情,而是我們、你們、他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唰。
楊銘上傳了這條圍脖之后,瞬間就引起了不少粉絲們的注意,紛紛在他的這條圍脖下面留言。
“楊大說的這話好深奧哦。”
“終將逝去的青春,青春萬歲。”
“是啊,對于青春,我們充滿緬懷,楊大拍的這部電影實在是太好了。”
瞬間之后,刷屏一般的回復留言,出現楊銘在圍脖上發出這條信息下面的評論區。
狂熱的粉絲們實在是太喜歡楊銘的這句話了。
楊銘也被粉絲們的熱情給嚇了一條,心里也有點小小的激動,不過他沒有再說什么,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還是保持克制的。
不過,他不知道的時候這句話,在被無數粉絲轉發后,也迅速引起了媒體們的注意,立即被各家媒體引用轉載報道出去。
這時,影廳里電影也緩緩到了最后男主角參加女主角婚禮的場景。
“我錯了,原來當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歡一個女孩,當她有人疼,有人愛,你會真心真意的祝福她,永遠幸福快樂!”
在《人海中遇到你》這首充滿對愛的感悟的歌曲聲中,男主角終于說出了這么多年來,對于自己初戀這段感情的祝福和感觸!
這就是青春的愛情。
沒有傷悲,沒有驚喜,沒有痛苦,沒有糾結,因為這就是無悔的青春,只要我們曾經有過那段激情燃燒歲月,我們就無悔,我們就付出!
這就是無悔的青春。
此時,影廳里,無論是老一輩的藝術家們,還是年輕一代的開山怪們,看到這里,他們都大致隱隱約約明白楊銘通過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思,那就是青春無悔!
這里面的感情實在是太唯美了。
尤其是開頭時對于青少年對性這種粗俗話題的調侃,再到最后結局時對于唯美純真愛情的刻畫,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劇情,這種反差,讓所有人對于楊銘那個時代的青春,有了鮮明的了解!
孟蘇在已經寫了不少字的本子上,翻了一頁,寫下今天最后的兩個字:“青春!”
寫完之后,他在這兩個字后面接連打上了好幾個重重的符號。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佩服楊銘通過這部電影想要表達意圖的佩服,隱藏的很深,甚至在一般人眼里,這就是一部純粹的爆米花電影,但在他的眼里,孟蘇卻看到了另外的一面。
甚至,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想到要去怎么點評這部電影了。
此時,老院長看到最后,臉上的神情早已沒有了原先的憤怒,相反還充滿了驚喜的笑容,他都有點懷疑這么老練,充滿情懷的電影,究竟是不是他的弟子拍出來的。
因為楊銘實在是太年輕了。
以他這個年輕能夠拍出這部電影,實在也是太妖孽了一點。
電影終究結束了,燈光再次亮起,散場的時候終于到了。
在所有人的掌聲中,楊銘再次站到前臺,不過這一次他沒有說多余的話,只是客氣了一下,就宣布首映禮結束了。
畢竟現在還不是歡慶的時刻。
前來參加首映禮的嘉賓們,紛紛離去;而媒體記者們本來還想趁機采訪一下楊銘的,可是頭一轉,他們已經找不到楊銘這個人了。
對此,他們也沒有辦法,只好立即收拾東西回去,開始準備他們看過這部電影之后的觀后感。
不過他們對這部電影的評論,還是要到那些專業的影評人發表各自的評論之后,才能做決定。
因為散場人多的緣故,楊銘并沒有一一的送嘉賓離去,當然也沒有送花小月和花明秋。
但當他和蘇蘇帶著各自家人回到別墅的時候,楊銘還是收到了花小月的短信:“祝你電影大賣!”
“謝謝!”
一問一答,極其簡單,甚至楊銘已經感覺到兩人之間慢慢的產生的隔閡,對此他只能暗嘆無奈,一切順其自然吧。
無論是楊銘的父母,還是蘇蘇的父母。都是難得來燕京,而且這次又是他們兩個人好事,所以,第二天楊銘和蘇蘇就帶著兩家人一起去燕京的名勝古跡游玩了,他們準備過了這兩天,就回福州老家,邀請兩家的親朋好友宣布這個消息。
對此,楊銘也沒有反駁,一切都按照父母的要求來。
楊銘這邊因為自己的私人事情,暫時轉移了注意力,但是外面的媒體和電影圈其他人,可沒法轉移注意力,他們的目光一直都在盯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部電影上面。
可以說這部電影給娛樂圈所有人,無論是從電影本身,還是從貓眼這種oto票務新的銷售模式上面,都給華夏全體電影人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沖擊。
到了第二天,正式的答案揭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首日總票房成績,4200萬!
當這個數據一出來,就讓所有電影人是目瞪口呆,這個數據和此前的兩部大片的首日票房成績,基本就是相差無幾了。
要知道他們之間在此前被所有人認為這絕對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啊。
但是不管怎么樣,這部電影的自身也是非常成功的。
其中,在昨天被楊銘邀請參加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首映禮的孟蘇,回到家后,想了很久,就寫出了他對這部電影的點評,然第二天就被電影界的專業報紙《大影幕》給轉載出來了。
“至少我們會仰望同一片天空!!!”孟蘇給出對《那些年》這部電影點評的標題非常獨特,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電影界知名人士的目光。
“楊銘是真性情,我能感受到這個小伙子對待電影的一腔熱忱,一部電影先不管它的專業拍攝手法和技巧如何,也別管請了多少明星大腕,首先你得保證它是真誠的。別跟電影界某些人一樣,同樣是自己的小說自己當導演,隨便找倆模特來糊弄觀眾,拍出來怎一個惡字了得。”
“《那些年》做的很好,里面主人公對于故事矛盾的處理很實在,雖然是說的普通話,可聽上去不矯情,也不裝成熟,什么年齡段就該說什么話該做什么事,反而覺得很搞笑,需要強調的是楊銘并沒有刻意的去玩文字,雖然他本身就是一個知名的文學作者,都是從生活中的人物自然流露出來的語言和動作。”
“作為一部校園愛情電影《那些年》“一反常態”,因為到最后的結局不是大圓滿的,沈佳宜沒有跟柯景騰在一起,甚至連個懸念都沒留,沈佳宜直接結婚了。但是這很顯然不是一出悲劇,無論是影片中的柯景騰還是看電影的觀眾,都是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和祝愿。”
“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原因就是剛才說的真誠。沒錯,在電影角度上看那些年這么做結尾是“一反常態”的,加引號是因為在生活中這是很常見的,初中高中大學的戀情能夠走到洞房的都不如那樣的圓滿結尾的電影多,而雖然沒能走到最后但我們每個人也沒要死要活的,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后來才發現這個人并不是自己的唯一,總會有人在你的世界永駐。”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童話,沈佳宜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她錯了。“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心里仍然還有一個夢”,即使最后沒能牽手,只要曾經發出過光芒,那以后的路就會走的更舒服。”
“就像地震那天晚上身居兩地的他們同時抬頭看天上的月亮彼此牽掛一樣,至少還能仰望同一片天空。”
孟蘇寫的這篇點評很長,顯然他對楊銘拍的這部電影非常喜歡。
老院長也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個評論,看過之后,他就笑了:“終于說了一次人話!”忱,一部電影先不管它的專業拍攝手法和技巧如何,也別管請了多少明星大腕,首先你得保證它是真誠的。別跟電影界某些人一樣,同樣是自己的小說自己當導演,隨便找倆模特來糊弄觀眾,拍出來怎一個惡字了得。”
“《那些年》做的很好,里面主人公對于故事矛盾的處理很實在,雖然是說的普通話,可聽上去不矯情,也不裝成熟,什么年齡段就該說什么話該做什么事,反而覺得很搞笑,需要強調的是楊銘并沒有刻意的去玩文字,雖然他本身就是一個知名的文學作者,都是從生活中的人物自然流露出來的語言和動作。”
“作為一部校園愛情電影《那些年》“一反常態”,因為到最后的結局不是大圓滿的,沈佳宜沒有跟柯景騰在一起,甚至連個懸念都沒留,沈佳宜直接結婚了。但是這很顯然不是一出悲劇,無論是影片中的柯景騰還是看電影的觀眾,都是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和祝愿。”
“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原因就是剛才說的真誠。沒錯,在電影角度上看那些年這么做結尾是“一反常態”的,加引號是因為在生活中這是很常見的,初中高中大學的戀情能夠走到洞房的都不如那樣的圓滿結尾的電影多,而雖然沒能走到最后但我們每個人也沒要死要活的,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后來才發現這個人并不是自己的唯一,總會有人在你的世界永駐。”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童話,沈佳宜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她錯了。“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心里仍然還有一個夢”,即使最后沒能牽手,只要曾經發出過光芒,那以后的路就會走的更舒服。”
“就像地震那天晚上身居兩地的他們同時抬頭看天上的月亮彼此牽掛一樣,至少還能仰望同一片天空。”
孟蘇寫的這篇點評很長,顯然他對楊銘拍的這部電影非常喜歡。
老院長也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個評論,看過之后,他就笑了:“終于說了一次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