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第1518章 巡視前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8章 巡視前線

第1518章 巡視前線


更新時間:2018年06月15日  作者:零點浪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零點浪漫 | 1627崛起南海 
1518.

1518.

大明兵部侍郎有放不下來的架子,金尚憲可沒有。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為自己的國家拉住海漢這個強援。如果說來遼東之前金尚憲對海漢的實力還有所懷疑,那么這兩三天在遼東的所見所聞,就足以打消這些疑慮了。

海漢通過戰爭手段從金人手中將金州的大部分地區搶了回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駐扎本地的東江鎮明軍這么順從地聽從指揮的表現來看,海漢軍顯然是通過戰斗讓明軍心悅誠服。金尚憲的邏輯很簡單,海漢軍的實力明顯比朝鮮軍強,比明軍強,從戰績來說也比后金軍強。既然這支軍隊已經是本地區最強大的武裝,那貼緊強者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了。

至于大明的感受?金尚憲其實也看得出來大明派來的這位梅大人對海漢的條件頗為心動,只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敢貿然答應下來。但對方也沒有對朝鮮應該做出的選擇指手劃腳,金尚憲將這種態度理解為大明的默許,那自然就要盡力在海漢高官面前表現得積極一點了。

金尚憲甚至認為,或許梅大人是希望朝鮮方面主動一些,多打聽一點海漢對于結盟的具體構想,然后再來個信息共享,免得大明直接下場就沒了緩沖的余地。站在他的立場來說,這樣的理解也不能說有什么不對,但如果梅生川知道了他的想法,大概會恨不得一棒子敲死他吧。

梅生川看到金尚憲的表現,鼻子里冷哼一聲便轉過了頭。對于金尚憲這個人,他之前雖然沒有接觸過,但也知道這位仁兄在十年前,也就是天啟六年的時候,曾以謝恩陳奏使的身份到大明朝拜。當時正直后金入侵朝鮮的丁卯胡亂,這位老兄在京城上書兵部,請求大明發兵救援朝鮮:“誠及此時,速發偏師,乘其空虛,搗其巢穴。使賊首尾牽掣,狼狽莫救。則一舉而全遼可復,屬國可全,群丑可滅,此正難得不可失之機會也。”

然而這位老兄次年歸國之后,卻向朝鮮國王報告說大明“事無可為矣”,甚至認為大明大限將至。只是這些言論后來都被傳回了大明,梅生川作為高官自然也有所了解,對于金尚憲的好感也比較欠奉,所以來到遼東之后知道朝鮮派來的是這位著名的兩面派,下意識地就沒有多少交流的企圖了。當然了,金尚憲自己并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仍然以為自己的舉動是在對海漢和大明同時表達善意。

白克思將兩國使臣的反應都看在眼中,當下只是笑而不語。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這些恩怨情仇,他也略微知道一些,并不打算勸這兩家和解。在他看來,這些矛盾如果利用得當,反倒是可以對接下來的談判起到促進作用。他認為沙喜在旅順的談判策略更多是運用了一些商場上的手段,而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則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才行,沙喜對于局勢的理解有所偏差,所以之前的談判進程才會停滯不前。但談判進行到白克思參與進來這個環節,還有調整策略的空間,所以他打算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做出一些微調。

今天巡視前線的這支隊伍因為護送的對象身份全都十分重要,錢天敦也是特地吩咐自己的手下干將高橋南放下手頭的其他事務,專門帶了特戰營中的精銳人馬,親自負責此次的護送任務。除此之外炮兵、騎兵乃至駐扎在紀家堡的東江鎮明軍,也都抽調了數量不等的精銳,加入這支護送重要人物的隊伍中。相比起之前那些南方商人、朝鮮使者來考察戰況的時候,的確警戒水平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樣如臨大敵的部署也是跟最近后金軍調整了應戰策略有一定的關系,現在北邊的后金軍由耿仲明負責正面戰場,而他趨于保守的戰術安排似乎已經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和支持,在指揮權方面不再受制于金州城內的阿濟格。

本書創世,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后重新編輯

大明兵部侍郎有放不下來的架子,金尚憲可沒有。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為自己的國家拉住海漢這個強援。如果說來遼東之前金尚憲對海漢的實力還有所懷疑,那么這兩三天在遼東的所見所聞,就足以打消這些疑慮了。

海漢通過戰爭手段從金人手中將金州的大部分地區搶了回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駐扎本地的東江鎮明軍這么順從地聽從指揮的表現來看,海漢軍顯然是通過戰斗讓明軍心悅誠服。金尚憲的邏輯很簡單,海漢軍的實力明顯比朝鮮軍強,比明軍強,從戰績來說也比后金軍強。既然這支軍隊已經是本地區最強大的武裝,那貼緊強者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了。

至于大明的感受?金尚憲其實也看得出來大明派來的這位梅大人對海漢的條件頗為心動,只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敢貿然答應下來。但對方也沒有對朝鮮應該做出的選擇指手劃腳,金尚憲將這種態度理解為大明的默許,那自然就要盡力在海漢高官面前表現得積極一點了。

金尚憲甚至認為,或許梅大人是希望朝鮮方面主動一些,多打聽一點海漢對于結盟的具體構想,然后再來個信息共享,免得大明直接下場就沒了緩沖的余地。站在他的立場來說,這樣的理解也不能說有什么不對,但如果梅生川知道了他的想法,大概會恨不得一棒子敲死他吧。

梅生川看到金尚憲的表現,鼻子里冷哼一聲便轉過了頭。對于金尚憲這個人,他之前雖然沒有接觸過,但也知道這位仁兄在十年前,也就是天啟六年的時候,曾以謝恩陳奏使的身份到大明朝拜。當時正直后金入侵朝鮮的丁卯胡亂,這位老兄在京城上書兵部,請求大明發兵救援朝鮮:“誠及此時,速發偏師,乘其空虛,搗其巢穴。使賊首尾牽掣,狼狽莫救。則一舉而全遼可復,屬國可全,群丑可滅,此正難得不可失之機會也。”

然而這位老兄次年歸國之后,卻向朝鮮國王報告說大明“事無可為矣”,甚至認為大明大限將至。只是這些言論后來都被傳回了大明,梅生川作為高官自然也有所了解,對于金尚憲的好感也比較欠奉,所以來到遼東之后知道朝鮮派來的是這位著名的兩面派,下意識地就沒有多少交流的企圖了。當然了,金尚憲自己并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仍然以為自己的舉動是在對海漢和大明同時表達善意。

白克思將兩國使臣的反應都看在眼中,當下只是笑而不語。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這些恩怨情仇,他也略微知道一些,并不打算勸這兩家和解。在他看來,這些矛盾如果利用得當,反倒是可以對接下來的談判起到促進作用。他認為沙喜在旅順的談判策略更多是運用了一些商場上的手段,而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則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才行,沙喜對于局勢的理解有所偏差,所以之前的談判進程才會停滯不前。但談判進行到白克思參與進來這個環節,還有調整策略的空間,所以他打算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做出一些微調。

今天巡視前線的這支隊伍因為護送的對象身份全都十分重要,錢天敦也是特地吩咐自己的手下干將高橋南放下手頭的其他事務,專門帶了特戰營中的精銳人馬,親自負責此次的護送任務。除此之外炮兵、騎兵乃至駐扎在紀家堡的東江鎮明軍,也都抽調了數量不等的精銳,加入這支護送重要人物的隊伍中。相比起之前那些南方商人、朝鮮使者來考察戰況的時候,的確警戒水平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樣如臨大敵的部署也是跟最近后金軍調整了應戰策略有一定的關系,現在北邊的后金軍由耿仲明負責正面戰場,而他趨于保守的戰術安排似乎已經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和支持,在指揮權方面不再受制于金州城內的阿濟格。大明兵部侍郎有放不下來的架子,金尚憲可沒有。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為自己的國家拉住海漢這個強援。如果說來遼東之前金尚憲對海漢的實力還有所懷疑,那么這兩三天在遼東的所見所聞,就足以打消這些疑慮了。

海漢通過戰爭手段從金人手中將金州的大部分地區搶了回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駐扎本地的東江鎮明軍這么順從地聽從指揮的表現來看,海漢軍顯然是通過戰斗讓明軍心悅誠服。金尚憲的邏輯很簡單,海漢軍的實力明顯比朝鮮軍強,比明軍強,從戰績來說也比后金軍強。既然這支軍隊已經是本地區最強大的武裝,那貼緊強者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了。

至于大明的感受?金尚憲其實也看得出來大明派來的這位梅大人對海漢的條件頗為心動,只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敢貿然答應下來。但對方也沒有對朝鮮應該做出的選擇指手劃腳,金尚憲將這種態度理解為大明的默許,那自然就要盡力在海漢高官面前表現得積極一點了。

金尚憲甚至認為,或許梅大人是希望朝鮮方面主動一些,多打聽一點海漢對于結盟的具體構想,然后再來個信息共享,免得大明直接下場就沒了緩沖的余地。站在他的立場來說,這樣的理解也不能說有什么不對,但如果梅生川知道了他的想法,大概會恨不得一棒子敲死他吧。

梅生川看到金尚憲的表現,鼻子里冷哼一聲便轉過了頭。對于金尚憲這個人,他之前雖然沒有接觸過,但也知道這位仁兄在十年前,也就是天啟六年的時候,曾以謝恩陳奏使的身份到大明朝拜。當時正直后金入侵朝鮮的丁卯胡亂,這位老兄在京城上書兵部,請求大明發兵救援朝鮮:“誠及此時,速發偏師,乘其空虛,搗其巢穴。使賊首尾牽掣,狼狽莫救。則一舉而全遼可復,屬國可全,群丑可滅,此正難得不可失之機會也。”

然而這位老兄次年歸國之后,卻向朝鮮國王報告說大明“事無可為矣”,甚至認為大明大限將至。只是這些言論后來都被傳回了大明,梅生川作為高官自然也有所了解,對于金尚憲的好感也比較欠奉,所以來到遼東之后知道朝鮮派來的是這位著名的兩面派,下意識地就沒有多少交流的企圖了。當然了,金尚憲自己并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仍然以為自己的舉動是在對海漢和大明同時表達善意。

白克思將兩國使臣的反應都看在眼中,當下只是笑而不語。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這些恩怨情仇,他也略微知道一些,并不打算勸這兩家和解。在他看來,這些矛盾如果利用得當,反倒是可以對接下來的談判起到促進作用。他認為沙喜在旅順的談判策略更多是運用了一些商場上的手段,而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則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才行,沙喜對于局勢的理解有所偏差,所以之前的談判進程才會停滯不前。但談判進行到白克思參與進來這個環節,還有調整策略的空間,所以他打算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做出一些微調。

今天巡視前線的這支隊伍因為護送的對象身份全都十分重要,錢天敦也是特地吩咐自己的手下干將高橋南放下手頭的其他事務,專門帶了特戰營中的精銳人馬,親自負責此次的護送任務。除此之外炮兵、騎兵乃至駐扎在紀家堡的東江鎮明軍,也都抽調了數量不等的精銳,加入這支護送重要人物的隊伍中。相比起之前那些南方商人、朝鮮使者來考察戰況的時候,的確警戒水平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樣如臨大敵的部署也是跟最近后金軍調整了應戰策略有一定的關系,現在北邊的后金軍由耿仲明負責正面戰場。

本書來自


上一章  |  1627崛起南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