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1139章十二將席卷趙軍
正文第1139章十二將席卷趙軍
兩軍的六員大將,引著六支騎兵同時出擊,與之前魏蜀吳三軍所安排的十二支兵馬還差一半。而此刻周瑜緊緊盯著那仍舊不斷變化的趙軍陣勢,眼睛的目光也凝聚到極點,先發制人也是戰法之中常用的一種策略。
周瑜知曉今次雙方交戰,是無法避免的,不管怎么說就算魏蜀吳三軍聯合,但是在兵馬數量上,還是差趙軍許多。而周瑜想要取得優勢,就必須出其不意,搶占先機,否則一旦等到趙軍兵馬展開陣勢,予以反攻之勢,恐怕乙方便難以抵擋。這就是周瑜的策略,趁著三軍對趙軍的惱怒和殺意尚未磨滅之際,一舉傾力出擊,重擊趙軍的大軍,就算對方到時候予以反擊,也會因為乙方的重創殺招,而顯得大打折扣。
正當魏蜀吳那六名將員,看到其余幾員大將,已經領著兵馬出發。而自己等人,尚未接到任何進攻的指令,感到急切時。忽然一陣密切熟悉的鼓聲響起時,所有人都不由得為之一振,這是乙方的大軍進攻指令。
只見在這一通緊密低沉的鼓聲之下,留下來的魏軍之將許褚,蜀軍之將魏延,紛紛引著身后的兵馬,朝著對面趙軍撲殺而去。不過與之前幾員出擊的兵馬有所不同的是,許褚和魏延所引領的兵馬,看起來比較混合雜亂。而且全部是步兵,其中有刀盾兵、長槍兵、以及刀斧兵等,甚至還有一些一看就是新招募的軍士。從他們的眼神之中,便不難看得出一絲的緊張和恐懼,只不過是受到周圍人的起哄,而將這種恐懼給演化成力量。
除此之外,吳軍的大軍也開始出擊了,不過卻是從正面出擊。為首的是騎兵大將徐盛、呂蒙、凌統,三將各自引領著一支騎兵,直朝著正面的趙軍沖殺而去。身后緊跟著的是步兵領軍大將韓當,吳軍的兵馬與蜀魏兩軍唯一不同的是,兵馬更為混雜一些,但是數量卻遠遠多出數倍。
從蜀魏兩軍出擊的騎兵和步兵來看,每一名騎兵大將所引領的兵馬只有千余人,不足兩千人左右。而步兵之將所引領的兵馬,大智看來,應該不少于五六千人左右,不過最多也只有七八千,不足萬人之多。而吳軍的騎兵,每一名騎兵大將,所引領的兵馬足有三五千人左右,而步兵將領所引領的兵馬則由一萬人以上。
而這些數量加起來,大概也只有五六萬人,而今次魏蜀吳所出動的大軍足足有十余萬,甚至接近十二萬之多。為何面對二十余萬的趙軍,周瑜不予以全軍出擊,奮力一戰,還有所保留呢?只因為周瑜雖然有奮力殺趙之心,但是卻沒有完勝之心,如果派遣大軍全部出擊的話,若是取勝還好,可是要一旦被敵軍所困的話,那就等于全軍覆滅。周瑜必須有所保留,以不變應萬變,在必要之時,好予以例外配合。
要知道趙軍大軍此刻的兵馬,也并未全部用來組建軍陣,最起碼憑眼前的一幕來看。在趙軍那龐大的軍陣后面,還有一支兵馬,排列著整齊的陣型一動不動的。這應該就是趙軍的后軍,前面的大軍乃是前軍和中軍組合,前軍與中軍的作用就是為了進攻交戰。而后軍有可能是為了防止敵軍偷襲,或者是保護乙軍指揮官員,和重要人物,當然也極有可能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與發動最后一擊的作用。
當蜀魏吳十二將同時引兵馬,試圖沖擊趙軍大軍時,趙軍原本的方陣,也徹底的變成了圓形之陣。除此之外,這圓陣的幾個地方在接觸道蜀魏兵馬時,只不過一個交鋒之后,便好似抵擋不住敵軍的沖擊一樣,居然打開了一個個缺口。
而蜀魏吳三軍的騎兵大將,一見沖破了趙軍圓陣外圍的防線,心中紛紛大喜,一鼓作氣引著兵馬直接向著陣中沖殺而去。倘若趙軍的兵馬,在此時全力抵擋和固守的話,恐怕憑借魏蜀吳三軍騎兵的沖撞,是很難以將趙軍的防守陣勢給撕裂的。就算能夠將前排的盾牌兵給沖撞開,但是因沖撞之后的阻力,也使得騎兵的攻速急劇下降,剩下的如果騎兵要在沖殺步兵的防線,就必須依靠奮力的殺戮,以血的代價殺出一條血路。
要知道騎兵的沖鋒之勢,是依靠戰馬利用一定距離的奔跑,在加上慣性的原理達成的。就是依靠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一舉將敵軍的盾牌兵給沖散開,如果敵軍的盾牌兵和步兵的阻力越大,那騎兵的沖鋒之勢,便立即遭到阻擋而減緩,甚至停止沖鋒之勢。
當蜀魏吳三國的騎兵眼看沖散了趙軍的防線,一鼓作氣沖入陣中時,才發現一絲的不對勁。只因這一路沖進來,并未遇到任何趙軍將士的阻攔,那些趙軍的步兵紛紛手持大盾和長槍,分列在兩側,完全是主動將中間的道路給三軍讓開。
等沖入陣中,一路為見到前面有任何的阻攔,魏軍大將夏侯惇,不由手提大刀惱怒道:“混賬,這些趙軍在搞什么鬼把戲,居然直接讓我們沖進陣中來,那剛才還擺出什么鬼陣勢,簡直是多此一舉。”
正在這時,身后一名軍士,不由得小心的提醒說道:“將軍,這趙軍好似有古怪,似乎故意引誘我們沖進來的,如今我們已經完全進入趙軍的陣中,可是前方一直沒有阻攔。”
此言一出,夏侯惇頓時一愣,不由得大驚失色,慌忙向后方看去。只見跟隨自己而來的千余名魏軍騎兵,已經全部沖入陣中,此刻想要掉頭回沖的話,恐怕自會自亂陣腳。看著前方一直延伸的道路,夏侯惇居然有些驚慌,深知這必然是趙軍的詭計。
但是此刻夏侯惇,不敢露出驚慌的樣子,要知道自己身為這支騎兵統領。如果因為趙軍而膽顫的話,恐怕身后的將士們立即就會失去戰意,整支騎兵將會不戰自潰。當下只見夏侯惇,一揚手中大刀,對著身后的騎兵喊道:“重將士,隨我殺出一條血路,讓這些趙軍嘗一嘗我們虎豹騎的厲害。”
“吼。”隨著夏侯惇響應,身后的千余名騎兵,頓時殺意四起。在夏侯惇的引領下,直接朝著一側的趙軍盾牌兵城墻,狠狠地沖撞而去。每個人都拼勁了全力,揮舞著手持的大刀、長槍擊向那些趙軍,試圖一舉將其給擊潰,從而殺出一條血路。
可是當夏侯惇卵足離去全力一刀劈砍過去時,大刀砸在那厚重的大盾上,只是將那名軍士給砍到在地。結果盾牌碎裂開來,那軍士也只不過是被震傷,但卻并未受到實質性的傷害。而在夏侯惇得手之后,沒等有進一步行動,破碎的缺口,立即便有人補充上來,提著大盾堵住了被夏侯惇所擊破的空缺。
要知道剛才那一擊,夏侯惇可是用盡了全力,而其余軍士想要與之效仿。可是根本難以像夏侯惇那樣,將趙軍盾牌兵手中的大盾給擊碎,只能勉強的將其給震的倒退半步,很難以在進一步有所傷害。而且能夠造成如此重擊的,除了手持大刀之人,至于那些手持長槍的軍士,根本難以用手中的長槍,擊殺出一條血路來。這些趙軍的盾牌兵手持的盾牌,又大又沉重,而且諸多的盾牌兵組合在一起,簡直是密不透風,使得這些槍騎兵根本難以發揮出強大的戰力。
“啊。”就在魏軍的騎兵,在夏侯惇的帶引下,想要擊倒一側的趙軍盾牌兵人墻時,忽然一陣慘叫之聲,在騎兵隊伍中爆發。顯然是魏軍騎兵所發出的慘叫,頓時使得夏侯惇等人為之一愣,可是沒等眾人反應過來,緊接著又一聲慘叫聲響起。伴隨著還有一些戰馬的痛苦嘶鳴聲,隊伍中有一些魏軍騎兵和戰馬紛紛跌倒在地,并飛濺出一絲殷虹的鮮血。
“將軍小心。”
就在夏侯惇等人詫異時,忽然身旁的一名騎兵一聲大吼,不等夏侯惇反應過來。只見身旁的一名魏軍騎兵,直接從戰馬上飛撲上去,直接擋在了夏侯惇身前。夏侯惇只聽到一聲凄慘的叫聲,直接在自己耳邊響起,隨即一股滾燙的鮮血,直接濺射到夏侯惇的臉上。夏侯惇這才看清楚,之間一柄鋒利的長槍,徑直穿透那名軍士的身軀,直指在自己的前胸。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夏侯惇整個人呆住了,若非是這么軍士拼命舍身飛撲,擋住了趙軍長槍才貫穿之勢。恐怕剛才朝著自己偷襲,而來的那一槍,足矣能夠刺入自己的身體之中,其后果自然是不堪設想。而此刻為自己擋下那致命一槍的騎兵,早已經因為胸口的大出血而昏死過去,睜著兩眼沒有任何的動彈。
“殺。”眼看著剛才還活生生的將士,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而慘死非命,夏侯惇頓時一陣暴怒。再次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拼命的揮砍過去,刀刀劈砍向面前的那些趙軍的刀盾兵手中的大盾上面,直砸到那些盾牌“砰砰”作響。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