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678章 唏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8章 唏噓

第678章 唏噓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4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678.

錦衣衛的速度永遠都是最快的。

司徒威在曾毅那邊領命之后,不過十天的時間,大明朝各地紛紛傳出有武官被抓的消息。

而且,全都是錦衣衛動手的,幾乎可以說是在一夜之間,整個大明朝的軍備當中能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武官被抓。

這若是在往常,肯定是要掀起滔天波瀾的。

可是,如今,卻只是讓人震動,但還沒到了出亂子的地步。

畢竟,這次的事情,其實,預先都有吹風的,只不過,所有人心里都抱著僥幸罷了,而且,這次這么多的武官被抓,剩下沒被抓的,心里也是有僥幸的意味的。

所以,這次這么多的武官被抓,雖然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可,卻終究是沒出亂子的。

畢竟,錦衣衛只是負責抓人,抄家,剩下的,都是直接交給了刑部兵部戶部都察院這個四個衙門去審理的。

這讓旁人沒法升起質疑的話來。

若是誰說不公,難不成,四個衙門全都有貓膩不成,這得罪的人,可就真的太多了。

至于重文滅武,這一說法,更是不成立,這次之前就已經說了,是軍備革新,且,這次抓的,都是那些個貪墨軍餉的武官。

最為主要的,則是之前曾毅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了,可是,他們卻沒有珍惜,這可就怨不得旁人了。

總不能這么多貪墨軍餉的武官全都放任不理吧。

可以說,這次一口氣抓了這么多的武官,在民間得來的卻是一致的稱贊。

自古以來,除去極少部分人以外,大多數的百姓,都是仇官的。

這其實也很簡單,官員的權力太大了,百姓們在朝廷命官跟前,哪怕是一個七品知縣跟前那也什么都不算的。

官商勾結,官官相護,等等,這可是屢見不鮮的。

所以,民間百姓對官員們被抓這事情,其實是不會有什么特殊反應的,除非是那種出了名的清官。

若不然,對此,百姓們有的只是幸災樂禍,或者是當成一件趣事來談。

這次整個大明朝被抓的武官有二百來人,這個數目,若是和如今龐大的文官體系來比,是不算多的。

可是,若是單純的和武官體系對比,這個比例卻是不少了。

畢竟,能讓錦衣衛抓的,都是些能夠排的上號的官員,其余的那些個官職不高的,錦衣衛都懶得抓他們。

他們的那些個品級,還不夠資格讓四個衙門共同審理呢。

且,他們貪墨所得,甚至連個零頭都算不上,至多,他們只能是從中得些賞賜罷了。

而且,這其實也是曾毅的意思,那些個低品級的官員,可以暫時不動,其一,他們貪墨的肯定不算多。

其二,不動他們,他們心里也不會安寧,但是,有他們老實的在那坐鎮,就算是少了這二百多號的高官,下面也是不可能真的亂了起來。

不為別的,這次的事情沒查到他們頭上,沒抓他們,他們只能是高呼僥幸,可,若是這個時候,他們管著的兵丁在出事了,那可就真是找死了。

“這小子的動靜可真是不小。”

內閣當中,幾個大學士相視苦笑,桌子上多都是參奏曾毅的折子。

不過,這些折子說是參奏曾毅,也有些過了,如今,還真沒幾個官員敢參奏曾毅的,這折子上面,參奏的,都是錦衣衛。

可是,說是參奏錦衣衛,可錦衣衛背后站的是誰,天下誰讓不知道?

之所以如此,不過是不愿意和曾毅直接對上,如此一來,曾毅也就不好直接對他們出手了。

“這么多些參奏的本章,也不知道有幾本是真參幾本的附和。”

楊廷和苦笑,若是以往,曾毅這行動,肯定會得來鋪天蓋地的參奏,可是,如今這參奏彈劾錦衣衛的折子雖然多,可是,比起預想當中的,可卻還是要少許多的。

且,最為主要的,這些個奏折雖然也不少,可是,在楊廷和看來,其中應該有不少奏折只是隨這大眾,被人拉著抹不開面子罷了。

軍備革新的局勢已經定下了下來,是絕對不可能更改了的,這一點,全天下人都清楚。

當然,除非是曾毅倒臺。

可是,如今不必別的朝代,當今圣上可以說是昏庸,可偏偏卻極為寵信曾毅,這個情況下,想要曾毅倒臺,是幾乎不可能的。

若是碰到一個賢君明主,或許,下面因為軍備革新鬧亂了,迫于壓力,會把曾毅革職,然后不再提軍備革新的事情。

可是,偏偏碰到正德這樣一個不著調的君主,這些奏折,正德根本就不看,哪來的什么壓力?

別說不看這些奏折了,就算是看了,又能如何?

正德最喜歡和朝臣對著干了,若是真看到了這些個奏折,到時候指不定還能站在曾毅背后搖旗吶喊呢。

“剛柔并濟。”

次輔謝遷笑著,道:“這下的一手好棋啊。”

“怕是把這些個武官們都給耍的團團轉,找不到南北了,就是他們背后站著的那些個大員,這次也都失算咯。”

內閣和曾毅一樣,都不認為上次一次就把守舊派的勢力徹底的給打倒了。

上一次,至多算是把守舊派的勢力給打暈了,打殘了,但是,若是給他們恢復的時間或者是讓他們抓住機會,仍舊有可能翻盤的。

因為這軍備革新包括以后的革新,牽扯到了太多官員的利益,這些個利益糾葛之下,誰也不知道誰就是對手。

所以,這次的事情,內閣雖然不知情,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卻也并不惱怒的,至多,只能說是心中初聞此事的時候,有些不痛快罷了。

不過,旋即也就沒什么了。

這事情,曾毅最初對內閣保密,這也沒什么,只要最終成了也就行了,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內閣就算是不滿意,那又能如何?

內閣不滿意,也不能敲打曾毅的。

“這些個奏折怎么處置?”

首輔劉健無奈的嘆了口氣:“你們倒好,一個個的夸著曾毅那小子,這些個奏折,可就都是那小子給咱們招惹來的麻煩了。”

這些個奏折,是彈劾曾毅的,內閣肯定是沒法處置的,畢竟,曾毅的位置太過特殊了。

或者說,只要是彈劾朝廷大員的折子,內閣都不好處置,最好的法子,是交給皇帝去處置。

到時候,是留中還是如何,都由皇帝做主。

若不然,不論內閣留中還是批復,都會被人抓住把柄,甚至把內閣牽扯進去的。

可是,這么多參奏彈劾錦衣衛的折子若是送到了正德的跟前,可以想象,到時候,正德會是什么樣的反應。

內閣如今最怕的,是正德一旦有什么過激的反應,原本正德就不怎么代價滿朝文武,這個時候,這么多武官這么做等于是反對軍備革新,要知道,這事情是曾毅在做,可是,正德卻是在背后支持的。

最為主要的,是這次抄出了多少的銀子,有劉瑾的事情在先,這次又是因為那些貪墨軍餉的官員被抓牽扯出來的彈劾,一但觸及正德心中的某根神經,到時候,可就真是要出大事了。

“這些個折子,讓曾毅送去豹園吧。”

李東陽笑著開口:“這事都是曾毅惹出來的,咱們內閣沒必要給他兜著,讓他自己去處置吧。”

李東陽這話,有些玩笑的成分在里面了,不過,這也是最好的法子,由曾毅把奏折送進豹園,直接送到正德跟前。

到時候,不管有什么事情,他們君臣二人可以當面商量,這總比內閣送進宮要強的多。

當然,這雖然有些不合規矩,畢竟,這些個奏折是參奏彈劾曾毅的,可,有些時候,卻是要學會變通的。

而且,李東陽也不認為曾毅會對這些彈劾他的官員進行打擊報復,曾毅是有容人之量的。

若是連這點的容人之量都沒有,那,曾毅未來也不可能走的太遠。

“不錯,自己惹出的事情自己解決。”

楊廷和笑著,他和曾毅的關系不錯,這事情卻不是坑曾毅的,而是一個最好的法子,而且,對曾毅沒有任何的損傷。

“不過,這次抄出來的銀子,怕又是不少,陛下指不定又該盯上了。”

提起這個,劉健就頭疼,說實在的,他一個當朝首輔,沒事就盯著銀子,就是劉健自己,都覺得有些慚愧了。

可,沒法子啊,當今圣上的雙眼看見銀子就發光,他這個首輔不盯勞些,就戶部的官員,能把住關卡才算厲害了。

“再過些年,不妨讓曾毅去任戶部尚書了,也免得咱們內閣難做。”

次輔謝遷開口,有些事情,讓曾毅為難為難,也是不錯的。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楊廷和笑著,曾毅如今才多大,官職品級是給他了,可是,有些位置,卻不能給他,這也算是一種無奈之舉吧。

除非是這次軍備革新徹底成功,且天下學堂順利實施,兩者全部功成以后,那,到時候,曾毅的名望將會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點。

那個時候,讓曾毅任戶部尚書,才會沒人說什么。

只是,這話,現在提起來,卻還是有些早了點。

“依著諸位來看,這軍備革新要持續多久?”

首輔劉健突然神情嚴肅,問出了這么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只不過,之前一直沒人提,那是因為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可是,如今看來,在曾毅層出不窮的計策之下,軍備革新的過程,不會持續太久的。

一旦如此,那內閣就要有所準備了,軍備革新成功以后,下一步該做什么,內閣要提前給曾毅清理道路。

說起來,讓內閣做這種事情有些屈才了,可是,如今內閣是和曾毅聯合行動的。

內閣和曾毅之間的分工不同。

“這事情重大,如今不過是剛開始,有些情況可以大刀闊斧,可是,之后,就不成了。”

“有些細節,是需要小火慢燉的,且,還要時間來磨合等等,發現其中的不足,適應,這下來,三年,怕是最起碼的吧?”

次輔謝遷猶豫了一會,他說的這些,全都是出自最全面的考慮,有些事情,不能著急的,越是著急,越是容易出錯。

“三年,不短,也不長啊。”

劉健嘆了口氣:“老夫也不知道能否看到這大明朝江山社稷徹底清明的那一天了。”

也不怪劉健如此嘆息,對于軍備方面的革新,雖然重要,可其實,牽扯卻也僅僅是軍備方面,只要小心不發生什么危險動亂就成。

可,之后的革新呢,到時候,可就處處牽扯到了比軍備革新還要多的利益,來自朝廷,來自民間的那些世家等等。

這些,可都遠比軍備革新更能處置。

雖說有軍備革新成功的背影在那站著,只要不是太過了,幾乎不會出現什么亂子,但是,其卻是該極為耗費時間了。

這時間對于曾毅這個今年年底才該加冠的年輕人而言,自然不算是什么,他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完成心中的抱負。

可是,對于劉健來說,卻是不成的,這只能是個希望能否看到大明朝全面革新以后的情景,那都是看天意了。

劉健年紀大了,雖說身體健朗,可是,誰知道會否有個小病小災的,一個小病對于年邁之人來說,或許都是致命的打擊。

幾個內閣大學士有些不解的看著劉健,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提前這個了。

“老魏國公怕是快要不成了。”

劉健嘆了口氣,說出了這么一個消息,這是劉健剛接到的消息。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相望,一時間竟然沒人在說話了,老魏國公徐俌的年紀和他們都相差不大的。

而且,最為主要的,則是一年前,似乎老魏國公徐俌的身體還是健朗的很,如今,才多久,就快不成了,這,也難怪會讓劉健唏噓的。

畢竟,若是生搬硬套,其實,劉健和老魏國公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是年歲大了,可是,身體卻還健朗的很。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