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648章 諸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8章 諸事

第648章 諸事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這小子,可是精明著呢。”

內閣當中,一大早,就傳出了劉健爽朗的笑聲:“昨個,那小子的心腹也都去過你們府上了吧。”

“去過了。”

內閣的幾位閣老笑呵呵的開口,自然知道劉健指的是誰,原本,這種事情,屬于私事,不該在內閣中提的,而且,這事本來也不該問的。

只不過,這事情,卻是牽扯到了曾毅,而且,在場的所有人都牽扯了進去,而且,王守仁的拜訪也算是為了朝廷的事情,所以,首輔劉健才會提起的。

“不過,這小子的軍備革新制定的那些個制度,還是可行的。”

次輔謝遷開口,昨個王守仁拜訪的時候,自然也是送去了一本曾毅軍備革新的冊子,這里面的內容,別說是次輔謝遷了,就是其他幾位閣老,也都是連夜看了一遍的。

“雖說最開始頗為耗費錢財,但是,卻求了一個穩定,而且,其中交出貪墨所得,可既往不咎,且由錦衣衛秘密實施。”

“這一條,不錯,應該能減緩不少的戶部支出,不過,這一條若想要順利一些,怕是要錦衣衛展示一下能耐了。”

次輔謝遷所說的讓錦衣衛展示一下能耐,自然是指的讓錦衣衛先露下爪牙,讓那些想要心存僥幸的官員直接放棄心中的妄想。

“不得不說,曾毅的確比咱們這些個老家伙要強啊。”

劉健嘆了口氣,不過,臉上卻沒有絲毫別的神情,完全都是贊賞之色,老不與少爭,這是朝廷之上默認的一句話。

雖然這話,不代表必須要這么做,不是什么規矩,但是,大多數官員,幾乎都是認同這句話的。

誰沒有年邁的時候,尤其是向劉健和曾毅這樣的差距,他們差的年紀太多了,曾毅真正成長起來的時候,劉健能否在世還未可知,兩者之間,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況,若不然,沒有直接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的。

至于一般的矛盾,那是可以容忍的,而且,也不可能驚動到劉健的。

一個派系的掌門人,還不至于沒有容人之量的。

當然,曾毅是個例外,這小子,如今就能和內閣有針鋒相對的能耐,但是,如今,兩者卻是走到了一起。

最為主要的,心胸,氣量等等原因限制,所以一般而言,如同年邁的官員都不會和年輕氣盛的官員有太多爭執計較的,當然,直接針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除外。

“咱們大明朝還算是有了這么根頂梁柱啊。”

劉健呵呵笑著,捋著下巴處的胡須:“曾毅若是能徹底的把大明朝革新一遍,那個時候的大明朝,定然國富民強。”

“只可惜,陛下……。”

劉健嘆了口氣,后面的話,沒有完全說出來,若不然,就有大不敬之罪了。

不過,這其中的意思,卻是誰都知道的,若是當今陛下圣明,君圣臣賢,大明朝更是要開創出一個盛世的。

“那小子提的另外一件事,諸位以為如何?”

李東陽笑呵呵的開口,卻是打岔,轉移了話題,畢竟,這個話題不好說,哪怕是在內閣,也不好說。

做臣子的哪能妄議君主的不是?

不過,李東陽打岔的話題,還是曾毅的身上。

“這事,倒是個好主意。”

首輔劉健點了點頭,方才繼續道:“咱們之前想著如何對付劉瑾,卻都是太過直接了,卻是忘了這么個迂回的法子。”

次輔謝遷搖了搖頭,笑著道:“卻不是忘了,而是之前,根本就沒過這樣的機會。”

謝遷的這話,也是沒錯的,之前,劉瑾的勢力可以說是壓倒整個大明朝的文武百官的,誰見了劉瑾不退避三舍?

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能夠逼劉瑾離京的事情。

不像是現在,劉瑾已經處在了極度的不安當中,現在是最好的逼劉瑾主動離京的時機了。

“這事情,還要咱們內閣來做啊。”

內閣首輔劉健嘆了口氣,道:“這事情,擬個去南京兵部尚書的人選。”

首輔劉健這話,意思卻是有些明白了,擬定個他們幾個其中一人的心腹去南京,等到了南京之后,任職南京兵部尚書,指不定,就意外發現了什么蛛絲馬跡,至于是怎么發現的,大可以編造借口。

那個時候,牽扯上南京兵部的左右侍郎,然后在牽扯上南京鎮守太監,到時候,逼的劉瑾不去南京都不成。

只不過,這個南京兵部尚書,必須要老成穩重的,因為劉瑾到了南京以后,還要靠他和劉瑾扯皮呢。

“這事,老夫倒是有一個合適人選。”

李東陽捋著胡須開口,看著楊廷和,道:“只不過,不知道介夫是否愿意。”

楊廷和皺了皺眉頭,道:“廷儀?”

楊廷和所謂的廷儀,則是他的親弟,楊廷儀,弘治十二年的進士,如今的朝廷三品閑職,原本,是要任了二品禮部尚書的,只不過,由于楊廷和的原因,避嫌,結果,最后卻是沒有任職。

但是,歷史上,最終,楊廷儀還是成了禮部尚書的。

“介夫之弟,任南京兵部尚書,如今情形來看,最合適不過,且,朝中有介夫你的威望,那邊,卻是少了不少的麻煩。”

“卻是合適人選。”

首輔劉健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若是以往,這個位置,哪怕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肯定也要為自己門下之人爭取一番的,但是,如今這形勢,卻是不行的。

如今,自然是以大局為重,能除掉劉瑾為先,其余的,都可以緩一緩,哪怕因此而讓出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

更何況,這次,其實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都沒有犧牲什么,這個位置,原本是曾毅麾下的位置。

雖說王守仁成了兵部尚書,可是,這個位置,原本是劉大廈的,其自成派系,甚至還和內閣敵對。

可以說,這次,內閣也在曾毅和守舊派的交手當中占了不少的便宜,畢竟,空出來的那些個位置,曾毅不可能占完,沒別的,最為主要的,還是人手不夠,這是其一。

其二,似乎曾毅是刻意回避,若不然,曾毅大可以聚集不少人手的。

這一點,內閣也明白,曾毅進行大明朝的革新,一旦成功,那就是巨大的威望,到時候,曾毅麾下不需要太多的官員,有那么一些就足夠了,能夠免除皇帝的猜忌。

而同時,有那么幾個官員,雖然不多,可是分量,卻是絕對足夠的,至于那些個官員的親信之類的,自然也是曾毅的勢力。

但卻又并非是曾毅自己發展出來的,也就能避免不少的事情。

所以,現在這個南京兵部尚書的位置,他們必須要選一個最為合適的,而不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

“這事,還是和他談談吧。”

楊廷和微微搖了搖頭,面上露出一絲的苦笑:“我卻是不好替他抉擇的。”

“那就勞煩介夫了。”

劉健拱了拱手,雖說楊廷和不愿意直接讓他弟做什么,但是,楊廷儀劉健是知道的,為了大局,絕對會前去南京的。

“曾毅那小子的計謀倒是不少。”

次輔謝遷笑著道:“可別哪天,這小子把咱們幾個老家伙給賣了。”

內閣這邊,暫且不提,神機營那邊,曾毅卻是抽空去了一趟。

軍備革新,神機營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不過,神機營卻未必會裁軍,畢竟,其是守衛京師的力量,肯定要特殊一些。

但是,所謂的神機營未必會裁軍,只是人數不會減少,但是,會裁去一批曾毅制定的那幾條裁軍符合條件的。

不過,在裁軍之后,神機營還是要補充兵丁,至原先的人數的。

“你們兩個的能耐倒是不小。”

曾毅坐在神機營的大帳內,臉上帶著一絲的笑意,左右雖然有位置,可,宋可心和馮廣義這兩個神機營的提督內臣內是沒有落在的,在下面恭敬的站著。

“全賴大人威名。”

宋可心和馮廣義兩人拱手,他們自然知道曾毅說的是什么,能得到曾毅的認同和贊賞,自然是好的,但是,他們也知道,要謙虛。

擺了擺手,曾毅笑著道:“都坐下吧,也沒外人,不必拘束。”

“是。”

馮廣義和宋可心兩人拱手,方才一左一右分別落座。

“神機營的情況,你們兩個也算是摸透了。”

曾毅笑著:“只是,能夠完全掌控,這么短時間,倒是出乎了本官的預料。”

“不過,軍備革新,神機營是肯定要最先開始的,是京衛三大營的第一家,你們兩個有什么意見或者難處?”

馮廣義和宋可心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終,宋可心沖著曾毅拱手,道:“大人,這軍備革新的內容,末將還未曾得知,不好說什么,不過,只要是大人您吩咐下來的,末將等一定辦好。”

曾毅笑著,搖了搖頭:“這話說的。”

“軍備革新的內容,不日就會讓你們見到的,基本和南京那邊差不多,只不過,還有一些別的細節。”

“但是,若有什么難處,務必不能隱瞞,一定要如實上報。”

曾毅今個之所以來,就是為了最后說的這一句話,他還想從神機營看看,這軍備革新有什么改進的地方沒。

若是這兩個家伙都給壓了下去,那可就不和曾毅的意思了。

馮廣義和宋可心也聰明,曾毅這么一說,兩人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這是拿他們當又一個試點了,也可以說是三大營的試點。

“末將明白。”

馮廣義和宋可心兩人拱手。

曾毅的軍備革新大計兩人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所以,剛才曾毅的話,兩人也清絕對不會是反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真話。

“軍中這段時間可有什么別的事情”

曾毅仍舊是一臉的笑意,靠在椅子上,其實,這神機營內能有什么事情。

根本就沒什么大事,全都是小事,若是大事的話,那根本就不用曾毅問,直接就知道了。

而若是別的事情,需要曾毅問的,若是能說的,那其實也就是些小事,畢竟,神機營是自成一個循環的,沒有曾毅也是一個正常循環。

曾毅只不過是一個泰山壓頂,可以管也可以不管,而且,曾毅也不只管著神機營,還管著別的。

說實在的,曾毅現在布局的事情,任何一件事都比神機營的事情重要。

畢竟,雖說神機營是守衛京衛三大營之一,可,這神機營平日里卻是沒什么大事的。

而且,還是那句話,神機營有自己能夠循環的體系,之所以把曾毅壓在上面,那是等于給曾毅增加權勢的。

宋可心笑著拱手,道:“回稟大人,沒什么事情,一切安好。”

其實,宋可心也知道,曾毅這么問,不過是例行公事詢問一下罷了,其余的根本沒什么太大的意義。

畢竟,曾毅是統帥神機營的,不可能什么都不過問,哪怕是做做樣子,也要詢問一下的。

“安好就好。”

曾毅點了點頭:“不過,要小心一些,畢竟軍備革新要開始了,誰也不能肯定不會出現差錯。”

“若是真有差錯,有什么異常,切記,不可壓制,要疏導,同時,務必上報,切不可隱瞞,這軍備革新,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也和你們無關,全都有本官單著。”

曾毅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怕下面的人真在軍備革新上出了什么亂子,怕上面責罰,給隱瞞下來,這是很常見的。

但是,這是軍備革新,一旦有什么動靜,那指不定就是曾毅制定的軍備革新出了什么問題,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那是必須要進行更改的,若不然,萬一出了什么更大的亂子,那可就遭了。

所以,曾毅才會事先把話說明白了,而且還是在這么極短的時間內,不過是一盞茶不到的時間內就連續提了兩次,而且,還是一次比一次說的詳細,這就更能證明曾毅心中對這件事的重視,若是聰明的官員,就該知道若是真出事了,該怎么做,知道曾毅的心思。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