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643章 革新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3章 革新開始

第643章 革新開始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大人,這次徹底清凈了。”

這次案子了結,王守仁從東廠內被放了出來,原本,王守仁是要趕緊回南京處置南京那邊的事情的。

畢竟,這次所有涉案的人員,該處置的,全都處置了,無罪的,全都是官復原職,加上一些賞賜,這些賞賜,也算是安撫了。

只不過,在曾毅看來,卻是不必讓王守仁急著去南京的,而是讓王守仁留在京城,休息幾天。

南京那邊,或許之前形勢很糟糕,可是,在這次案子的結局定了之后,那邊的局勢就會直接好轉的。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這是事實。

守舊派的官員死的這么多,不管怎么死的,可終究是死了,兵部尚書也被誅九族了。

試想,南京那邊,誰還敢鬧騰?

對于普通士兵而言,其實,之前曾毅在南京試行的那些個制度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無論是被刷回家的士兵,還是留下的士兵,都不可能有多少的怨言。

因為曾毅給予的被刷回家中的士兵,他們的補償可是不少的。

而換句話說,南京那邊,其實已經完成了軍備革新,兵丁已經被遣散回家了不少了,南京那邊的試點已經完成了。

之所以南京那邊時不時的出現一些混亂,主要是那些武官們,他們的利益受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想要恢復到之前的模樣,想要獲取到他們之前的利益。

但是,說到底,這不過是這些個武官們自己的利益,而并非是那些個兵丁的利益。

就算是那些兵丁被挑唆了,可是,終究不是他們內心深處自己愿意的,所以,如今這消息傳出去以后,那些個士兵們能否這么容易被挑唆,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如今這情況,證明了一件事情,或許,軍備革新后,他們這些武官的利益受到了損傷,但是,受到了損傷不假,可終究還有些利益有些好處的。

若是他們在繼續頑抗下去,連兵部尚書都被誅九族了,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個軍官了,除非是他們真的能挑動下面的人造反。

可是,若是他們挑動下面的士兵鬧些小打小鬧的事情,這還可以,可若是造反,別說是挑動了,只要他們有這年頭,怕是第一時間,就會有人砍了他們的腦袋領賞的。

而且,南京那邊,南京兵部左右侍郎這次能夠僥幸無罪,他們自然知道日后該怎么做的了。

南京那邊,焦芳和張彩兩人絕對會在極端的時間內,把一切都恢復到王守仁被抓之前的樣子。

所以,曾毅根本不擔心南京那邊的局勢,可以說,大局已定,剩下的,日后慢慢處置就行了。

“是啊,清凈了。”

曾毅笑著點了點頭:“總算可以暫時緩口氣了。”

曾毅這話,卻是一點不假,自從軍備革新以后,無時無刻,他不提著一顆心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錯。

畢竟,曾毅雖然是后世之人,可是,他并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只能說是了解一個片面的,具體的,詳細的,還要曾毅自己進行設定的。

所以,曾毅生怕什么地方出了差錯,若是小錯還好,可,若是大的差錯,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尤其是面對守舊派的反擊,一直以來,曾毅都是矛盾的。

既想要以雷霆之勢解決了,又怕雷霆之勢太過了,出現什么亂子,既想要緩慢解決,可又怕給守舊派慢慢聯手應對的法子。

這些,縱觀曾毅之前的那些個舉動就能看的出來,有時候,曾毅的舉動是很矛盾的,這就能充分的體現出曾毅的內心。

那段時間,曾毅的內心,可以說時時刻刻都在充斥著選擇的。

而如今,這個擔憂卻是已經被曾毅解決了,可以徹底的放下了,雖然還有別的問題,可,卻是不會太大。

“你在南京也呆了那么久,南京那邊,你覺得如何?”

曾毅詢問,他的這個問題,自然是問王守仁覺得南京軍備那邊的革新如何的。

之前曾毅離開南京以后,雖然和王守仁書信不斷來往,可終究不如面對面交談來的好。

“假以時日,絕對能夠成功。”

王守仁想了想,卻是實話實話,他這話,聽著似乎是在恭維曾毅,可是,其實,卻也還有那么一個意思,那就是需要時間的磨合,若不然,怎么會有假以時日這么一說。

“說說。”

曾毅笑著。

王守仁想了想,方才拱手,道:“南京軍備,下面的兵丁們沒什么,大人您的方法很好,家中獨子者,都讓回家孝敬父母,年邁體弱者,也都發了足夠的銀兩,而能夠留下的,其日后返鄉之時,也有足夠的銀兩。”

“所以,兵丁們沒什么,主要就是那些個武官們,他們不適應如今的這個格局,所以,需要時間來磨合。”

曾毅微微點頭,這些,他都知道,其實,現在若是非讓王守仁說出些什么來,王守仁也是說不出來的,畢竟,這革新之事誰也沒有經驗,若是不出事,誰也不能看出什么來的。

“南京那邊,你就別回去了,現在京城呆幾天,如今兵部尚書位置空缺,本官的意思,由你補缺,主掌天下軍備革新。”

曾毅看著王守仁,道:“事關重大,你切要小心行事。”

王守仁楞了一下,說實在的,他雖然是曾毅的心腹,可卻沒想到過這次會讓他任兵部尚書,畢竟,這升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不過,楞了一下之后,王守仁還是起身,沖著曾毅拱手:“大人放心,下官定當盡心竭力。”

微微點了點頭,曾毅從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早就放置的冊子:“這上面是軍備革新以后的軍隊模式,陛下那邊全都交給了本官處置,你看一看,有什么不懂的,隨時來問。”

“給你一個月的時間,琢磨清楚了。”

曾毅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個月以后,就要開始整個大明朝的軍備革新了。

曾毅的這次軍備革新其實也不算太過復雜,并沒有完全引入后世的那些個制度之類的,畢竟,有些東西,不一定適合現在。

而且,若是一次變動了太多,太大,所引起的反彈,絕對是巨大的,所以,這次的軍備革新,只是定下一個框架。

先把這個框架制定好了,日后,在進行其他方面的慢慢滲入,不過,日后要進行的滲入,就簡單多了,若是按照后世的網游來說,如今的這次軍備革新,就是制作出一個網絡游戲,日后的滲入,就是附加一些插件而已。

曾毅這次的軍備革新,其實就那么幾條總的來說,其一,是裁軍。

大明朝所有的軍隊,但凡是家中獨子士兵者,全部遣送回家,這一條,其實就是收攏人心民心的。

畢竟,這年頭,家中獨子者是有,但是,卻不多。

第二條,就是年邁體弱有傷殘者,全部遣送回家。

而這些之后,則是軍中比試,但凡是不聽號令者,遣送回家,但凡是比試最后者,遣送回家,不過,這一條,卻是要逐漸進行的,一年內各地逐漸完成就行了。

對于被遣返回家者,所有被遣返回家的兵丁,不論其被遣返的緣由,獨子,傷員或末位者,全都和之前南京的制度一樣,一次性給予十年軍餉折合白銀。

對于被遣返回家者,但凡是因戰而傷者,除一次性給予五年軍餉折合白銀,另加三年軍餉折合白銀。

對于遣返歸鄉者,但凡因戰而傷者,除一次性給予十年軍餉折合白銀,另加三年軍餉折合白銀外,若其家中無后人,朝廷每年按照地方衙役標準撥給,保證其能安度余生。

對于各地歷年虛報官兵人數,立即上報朝廷者,歸還其貪墨所得,不予任何追究,期限半年,若之后被查出者,誅九族。

對于戶所百戶千戶等,待裁軍結束后,以其麾下兵丁進行大比,三去一。

這一條,則是大幅縮減了軍官人員,不過,這一條雖然是裁武官的,可是,卻也肯定有很多武將支持的。

原本,他們自己的兵丁被裁去一半,等于是實力對半砍了,可,如今卻是三歸一,也就意味,如果失敗,自然,他們沒了兵權,可,若是勝了,那他們的勢力其實就是又增長了一半,反對的聲音,自然會少很多的。

對于失敗武將,若其愿意,以兵丁遣散待遇二倍給予,不保留官職,若其不愿,京中建武官堂,全部入京,官降一級,如武官堂給予統一訓練,留待日后補缺。

這一條,也等于是給予了那些大比失敗的武將一個后路,雖然官降一級,可卻也能勉強接受,不至于有太大的混亂發生。

這幾條,全都是針對這次的裁軍當中所裁的士兵的制度。

可以說,這個制度之下,絕對沒有兵丁會因為被裁而心生不滿的,那些個因戰而受傷的兵丁,也不擔心后半輩子的生活了。

而這一次裁軍,曾毅計劃,直接裁去二分之一的軍隊力量。

這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因為各地的軍備其實大多數都有不少虛報的人數,這些虛報的人數只要查出來,其實已經不少了。

可以說,這次的裁軍制度,是曾毅幾次修改后的結果,剛柔并濟,最大程度降低出現混亂。

別看只不過是幾條制度,可是,真實施起來,可是不容易的,最起碼,大明朝的國庫,肯定是要緊張一段時間的。

但是,國庫緊張,只不過是短暫的,一旦軍備革新成功,日后,國庫可就回慢慢好轉的。

而對于裁軍后的制度,曾毅給予王守仁的冊子上也有記錄。

不過,這些制度,就是日后的招兵,軍餉,軍備等制度了。

其一,日后招兵,家中獨子者不可招,入伍八年未曾因公升遷者,且朝廷無戰事,可歸鄉,朝廷額外給予兩年軍餉。

若遇戰事,此條推遲,戰中立功者,根據功勞大小給予獎勵。

其二,日后,軍中每年各千戶以上必須進行一次比試,各衛所兩年比試一次。

連續兩次落敗者,其首官降一級,入武官堂。

但凡入武官堂者,兩年不予任職,也就是兩年內,只能在武官堂內訓練學習。

空缺者,武官堂內所有品階合適者,進行大比,勝利者按照名次進行挑選。

低品階者不可參與高品階職位比試,高品級者可自愿參與低品級者官員比試,若愿意赴任,品級由兵部吏部署名,將為其官職當有品級,赴任。

若連續兩年比試勝利者,朝廷給予獎勵。

連續三年勝利者,所有連續三年勝利者進行軍演等考核,最終勝利者,給予升遷等獎勵。

改各地監軍制度,各地監軍太監不給權,不得干涉軍中事務,給予相應護衛,給予密折上奏天聽權。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的,更多,不給,卻都是一些小的細節了。

這主要是讓大明朝的各地武官不在那么懶惰下去,至于提高兵丁軍餉等等,一系列的,肯定都是有的。

兵不在多而在精,曾毅要的就是如此。

至于其他的一些制度,并非是曾毅沒有想出來,而是現在還不適合推出,要等以后在推出的。

“等你熟悉完了,就是你任職兵部尚書的時候。”

曾毅笑著:“這事,也離不開內閣的支持,國庫那邊,也是要全力支持的。”

“所以,這事完了之后,你親自帶著這冊子去內閣逐一拜訪幾位大學士。”

曾毅這樣做,是讓王守仁自己去認識人,畢竟,到時候,王守仁是兵部尚書,有些事情,不可能曾毅全都插手的。

至于戶部那邊,只要內閣點頭了,戶部那邊就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銀子們,若是戶部不夠,內閣也能想出些法子來的,擠擠總是能擠出來一些的,只要撐過這一段時間,軍備革新成功以后,每年的軍費支出,就能減輕國庫不少的負擔的。

就算是提軍餉,可是,軍隊裁軍了一半,最起碼,最后每年能省去過去原本軍費支出五分之二的白銀的。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