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613章 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3章 驚

第613章 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613.

皇帝回京,內閣是要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

只不過,這個規矩,也是可以改的,有的是出城,有的是在城門內。

而正德此次回京,就沒讓這些個大臣們出城,只是在城內迎接。

其實,這形勢看似莊重,可,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這是難得一見的場景,可,對于官員而言,這不過是個過場,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皇帝還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可想而知,他們對皇帝到底有多少的尊重?

或許他們心里也有尊重,不過,那是對皇權而言,并非是對皇帝這個人的本身。

“諸位愛卿平身。”

正德從鑾輿中出來,微微抬了抬手,這是規矩,若是百官相迎,他這個皇帝不露面,指不定會被人怎么猜測呢。

一番君臣見禮之后,正德又坐進了鑾輿當中。

都察院倒是有幾個御史躍躍欲試,似乎想要說些什么,可,卻被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眼神給阻擋了。

這個時候,明顯皇帝的心情不好,現在參奏,那就是沒事找事。

只是,當皇帝的鑾輿起駕的時候,終究,從都察院這邊沖出了一個御史,當街跪倒在地:“臣都察院右僉都御使王貴有本要奏。”

王貴的突然蹦出讓整條街都震驚了,一時間,整條街都顯得寂靜異常。

“陛下一路車馬勞困,有什么本章,不妨等陛下回宮后在奏。”

首輔劉健眉頭微微皺了一下,見鑾輿中沒人開口說話,上前一步,訓斥王貴,皇帝不開口,肯定是要他這個內閣首輔上前的。

“奸賊,酷吏。”

誰料,劉健不站出去還好,可,劉健這么一站出去開口,王貴跟瘋了似得,指著劉健的鼻子張嘴就罵:“你個奸相,陛下離京,委你重權,本該上體皇恩下恤民情,然,卻仗著手握重拳,攪的京城不得安靜,攪的天下不得安寧,陛下離京這些時日,京城有多少官員被你排斥出京,為了一己之力,排除異己,實乃奸相。”

“你為首輔,奉旨監國,卻誅人九族,此乃酷吏。”

說完這話,不理劉健滿臉鐵青之色,王貴使勁一個響頭磕在地上:“請陛下圣裁。”

好么,在這個關口大罵內閣首輔,這還真是開了天荒。

深吸了口氣,劉健終究是忍住了內心的憤怒,王貴是劉瑾的人,這個滿朝文武誰都知道的,如今,王貴敢在這個時候如此猖狂行為,那,肯定是有劉瑾在背后撐腰的。

劉瑾的瘋狂,是超乎了劉健的想象的。

原本,在劉健看來,劉瑾和守舊派聯合對付曾毅,這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畢竟,曾毅不好對付,別看曾毅的勢力不強,可是,曾毅本人卻是不弱的。

劉瑾和守舊派勢力聯手,也該小心翼翼,這個時候,根本就想不到,劉瑾竟然會讓他手底下的人來如此的挑釁內閣。

的確,之前內閣的行為是滅了劉瑾的不少勢力,可是,之前,劉瑾也曾經把朝廷上下給壓的喘不過氣來,這是一飲一啄。

而如今,這次誅殺楊笑九族,雖說是在幫助曾毅,可,卻和他劉瑾又可以說是沒多大的關系,這事,該是守舊派的勢力站出來的。

且,劉瑾和守舊派勢力雖然是如今是聯合的,但是,同時,也都防著對方,也都想削弱對方的實力的。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雙方都希望在鏟除掉曾毅的同時,對方能夠和曾毅同歸于盡,這是最好的結果,要么,就是對方實力大損。

所以,這個時候,內閣的表態,雖然有站在曾毅這邊的立場,但是,劉瑾卻不該有如此反應的。

甚至,劉瑾還該暗地里偷偷笑呢。

就算是想要報復之前內閣的行為,劉瑾也該會是忍過這一段時間,先解決了曾毅的事情再說的。

首輔劉健的這個想法,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想法,內閣其余幾位閣老和朝廷中知道此事詳情的那些個官員,都在第一時間想清楚了這些。

也就是說,這個王貴,該是被旁人給收買或者利用了。

不過,若說是被旁人收買,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當初他已經投靠劉瑾了,也從劉瑾哪里得到好處了。

也該知道劉瑾的手段,所以,他該是被人利用了,畢竟,對于這王貴的頭腦,真的是不敢恭維的。

但是,事無絕對,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王貴畢竟是劉瑾的人,他到底被收買沒有,這些都是猜測。

真真假假,這才是真正的官場爭斗,一件原本該很明了的事情,可,偏偏,讓你摸不清楚頭緒來,不能夠確定。

而這個時候,王貴已經說出了這番話,那是不可挽回的。

御史,都是以直言正諫為榮耀的,這個時候,若是處置了王貴,相反,王貴的名聲甚至還會扶搖直上,而相反,劉健這個內閣首輔的名聲,可就要受到打壓了。

這和之前曾毅曾經所遇到的情況不一樣。

曾毅那是針鋒相對,而且,曾毅雖然得圣寵,可,其當時的官職卻是并非多高,所以,才能用那種法子。

所以,曾毅所用的法子,劉健不能用。

如今,除非是日后能夠證明王貴是個奸賊等等,那個時候,或許,才能挽回劉健今日的名聲損失,但是,歷史上,肯定也是會留下這么一筆不可抹殺的記載。

“陛下有旨,諸事暫且壓下,明日在議。”

劉瑾原本是伺候在鑾駕旁邊的,此時,側耳在鑾駕旁邊靠近側耳聽了一番,然后開口。

“起駕。”

又是一聲起駕,這次,總算是沒有再出意外了,可,剛才的事情,卻是注定要被傳開了。

原本,劉健驅逐阿附劉瑾的官員離京,這事情,就沒法解釋,如今,發生了今天這事情,日后,在被有心人宣揚出去,肯定是各種添油加醋的。

旁人不知道這里面的內在原因,這事情,肯定是不利于劉健的。

而且,最為主要的,則是誅楊笑九族這事情,的確,是有些過重了。

可以這么說,這次,劉健是真和曾毅徹底綁在一起了,若是最終,曾毅平安無事,這等于是他們勝利了,到時候,自然有辦法洗刷如今被潑在自己身上的污水。

可,若是一旦曾毅最終被鏟除了,那,劉健這身上被潑的臟水,怕是也不好被洗掉了。

“元輔,咱們也該小心了啊。”

次輔謝遷站在劉健的身邊,低語,劉健是內閣首輔,這當街公然攻擊劉健,其實,就是對內閣宣戰。

畢竟,如今的內閣當中,是沒有什么爭斗的。

而且,內閣首輔也稱之為百官之師,可想而知內閣首輔的地位,若是真有什么罪行,也是不予公開的,最多是有限幾個人知道,然后,首輔請辭也就是了。

如今這情況,還真是罕見的。

“元輔。”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戴珊也湊了過來,滿臉愧意:“是下官御下不嚴。”

一直以來,內閣對都察院,還算是尊重的,如今,出了這檔子事情,他這個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卻是事先毫不知情。

哪怕王貴是劉瑾的人,做什么事情根本不和他商量,可,卻也終究還是他都察院的御史,他也逃不過一個御下不嚴的罪名。

“戴大人嚴重了。”

劉健客氣了一句,卻是不在搭理戴珊了,雖說這事情,戴珊不知情,實屬正常,可問題是,誰碰到這種事情,心中肯定都是有氣的。

而且,不管怎么說,王貴都是都察院的人,而且,最為主要的,則是王貴是劉瑾的人,這件事請是滿朝文武人盡皆知的。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平常,也該對王貴盯緊點吧?這種場合,讓他跟來算是什么?

迎接陛下,雖說是場面盛大,可其實,只要各部的首官來了就成,其余的,來不來無所謂的。

之前皇帝打發幾位尚書回京,是不包括李東陽的,李東陽這個內閣大學士,是今個跟著皇帝一起回京的。

過了幾個月以后,今個,內閣的四位閣老總算是齊聚一閣了。

只是,幾個人卻沒有絲毫的喜色,皆因為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就算是內閣,也被烏云給籠罩了。

而且,皇帝回京,劉健這個奉旨監國的監國大臣,自然是就此作廢了。

如此一來,內閣他們這邊,肯定是要失去不少便利的,且,皇帝就在京城,很多事情,內閣也需要請示皇帝的。

在加上劉瑾這個禍害,內閣是不可能站到什么優勢的。

至于原本的計劃,把劉瑾徹底的給堵在宮中,然后慢慢收拾他,如今,卻也是行不通了。

守舊派的勢力和劉瑾勾結,已經等于是給劉瑾鋪好了一條通往宮外的隱秘道路,內閣如何去堵?

如今的情況,比之前以前還要復雜。

以前,朝廷當中分兩個派系,其中一派自然是反對劉瑾的,這個派系的力量是最強大的,而另外一個派系,那就是想要投靠或者已經投靠劉瑾的,都是些小卒子,力量十分薄弱。

可,如今,朝廷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想要投靠劉瑾的派系還是沒有變,但是,反對劉瑾的派系,卻分裂了。

一派,仍舊是堅決反對劉瑾的,而另外一派,卻是要與虎為謀的。

這次分出去的力量,可是足夠傷筋動骨的力量,如此一來,內閣自然是沒法在阻擋劉瑾的步伐了。

可以說,之前,京城的一切努力,原本,已經傷到了劉瑾的筋骨了,可,因為守舊派如今的行為,卻是等于給了劉瑾一顆靈丹妙藥,直接把這傷了筋骨的傷勢變成了皮外傷。

這等于是把內閣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給抵消了。

而且,這還打破了之前的那種微弱的平衡。

只要內閣不能阻止劉瑾把手伸向宮外,那,很簡單的說,劉瑾之前損失的勢力,在極端的時間內,就能彌補回來的,甚至,這次,劉瑾會注意以前的漏洞的,內閣之前的行為,倒是成了給劉瑾提醒的了。

“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鏟除曾毅,還有咱們幾位。”

楊廷和皺著眉頭,道:“不管是劉瑾還是守舊派,他們肯定都有這打算,若是能鏟除劉瑾,這自然是他們雙方的愿望,可,能讓他們自己的人進入內閣,也是他們的愿望。”

“只要進了內閣,一切,可就都不一樣了。”

楊廷和這話,說的沒錯,一旦入閣,那就是閣老了,哪怕是最后一位入閣的,那也是閣老。

內閣如今還有一個空位不假,可是,很顯然,對方所謀不小,因為如今內閣的四位大學士太過聯合了,就算是他們真的送進來了一個人,若是有別的什么心思,肯定也會被四個人聯手排斥的。

甚至,他們的人根本就進不來內閣。

這種情況下,若是能先鏟除了內閣的一位閣老,那效果自然是要強很多,而劉健雖然是元輔,可,恰恰,劉健身上發生的事情,讓對方找到了由頭。

只要有足夠的由頭,管你是首輔還是閣老,對方是絕對不會留情的,也不會害怕后退的。

畢竟,他們既然盯住了內閣的位置,那就不能夠有過多的害怕,若不然,那干脆別盯著了。

更何況,朝堂之上,原本就是如此,被人稱作不見血的戰場,這話雖然有些過重了,可是,意思卻是不錯的。

戰場之上,是真刀真槍的廝殺。

而朝廷之上,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陰謀不斷,各種手段更是層出不窮。

朝廷的官職是有限的,可是,想要為官的人,卻是無數的。

一個人想要上去,自然,是要有一個人從這個位置上下來的,若不然,怎么騰出位置?難不成,會憑白多出些位置不成?

若是要干等,那就慢慢等吧,熬死一個算一個,看誰命長,或者看天災人禍了,至于能力,一般都沒啥大問題的。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各種謀略或者說是算計了,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常態了。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