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411章 無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1章 無奈

第411章 無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歷史小說»»第二卷名動京師,圣眷正隆第二卷名動京師,圣眷正隆文/宗辰本章字數:6258:

而那左布政使之子李子墨,是夜間動手的,想要屠殺一百多口人,就算是李子墨,應該也要找最起碼十幾個全副武裝的手下的。

且,這事情既然是在夜間發生的,那,曾毅自然是要往壞了想,若是和都指揮使有關,該如何?

當然,若說是直接牽扯到都指揮使,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三司的官員,甚至是下面的官員,沒有哪個會也沒有哪個膽敢做出這種事情的。

他們若是知道了,肯定是要阻止,或者告之左布政使的。

但,若李子墨通過一些手段,夜里出城了,那,不管是什么手段,也不管都指揮使是否無辜,這案子,都是要牽扯到他的。

而這最為主要的原因,曾毅是想要對湖廣的三司官員進行一次大的整治。

而這其中,不管如何,都指揮使這邊,是絕對不能出差錯的。

“大人,下官敢問,這一切,不過是這趙鐵牛的猜測罷了,趙家莊被屠當夜,他根本沒在莊子內,并未親自見到小兒率人屠村,一切,只不過是他的猜測罷了。”

曾毅原本是問話湖廣都指揮使苗卓的,可,結果卻是被左布政使李南的辯解給打斷了。

李南此時可是顧不得那么多的,若是不辯解幾句,怕是這罪名,真是要落實了。

一旦罪名坐實,他這兒子的性命,是不保了,不僅如此,就是他,也要受到牽連的。

“的確,一切,只是猜測罷了。”

曾毅嘆了口氣,抬手,指著李南,道:“然兒,你之子李子墨,卻是最大的嫌疑,這點,想必李大人不否認吧?”

李南沉默,正如曾毅所說,雖然沒有十足的證據,可,毫無疑問,他兒子李子墨,是最大的嫌疑了。

甚至,幾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做的。

若不然,誰會那么喪心病狂,無緣無故的屠殺一個莊子?

只是,李南也知道,他這個兒子平日里仗著自己的威名,囂張無比,下面的官員,自然是不敢管的。

可,如此滅絕人性的慘案,李南真的不愿意也不相信會是他兒子做的。

說到底,他兒子是囂張,是目中無人,可,其到底是個文弱公子,沒有見過血腥的,湖廣,又非是邊境,豈會有如此的殺意?

見李南沉默,曾毅方才繼續道:“若非是沒有確鑿的證據,今個,就非是如此和本官說話了。”

曾毅冷哼:“今個,不過是要論一論湖廣境內,出了如此慘案,爾等三司官員,怕是逃不了罪責的。”

曾毅這話,三司的幾個首官卻是都沒有在吭聲了。

誰都知道,這事情,就算并非是左布政使之子做的,可既然發生在了湖廣境內,那,他們也逃不過一番責罰。

不過,只要并非是左布政使之子所為,那,這責罰,也不會太重了。

可,若是左布政使之子所為,那,責罰是絕對不會輕的。

道理很簡單,若是此事并非左布政使之子所為,雖是治下出了此等事情,可,他們并不知情,是以,有責罰,但是,不會太重。

可,若是左布政使之子所為,那,之前趙鐵牛前去各個衙門告狀,無人接狀,這事情揪出來,三司首官,除去都指揮使外,誰也逃不了責任的。

而都指揮使要做的,就是把他摘出去,證明夜里城門并沒有私自打開過。

若是能證明,那,苗卓這個都指揮使就沒有任何的罪責了,可,若是證明不了,或者真的是守城之人半夜偷偷打開了城門,那,三司的首官這次可真是要一個不拉了。

“本官已經調來河南都指揮使竇坤,帶人暫駐趙家莊附近,以免有人破壞現場。”

曾毅說這話的時候,眼睛卻是盯著湖廣都指揮使苗卓的。

苗卓是湖廣的都指揮使,曾毅如此做,分明是不信任他苗卓的,且,曾毅如此,傳了出去,也是要讓苗卓落下不少面子的。

可,苗卓也不傻,這次情況特殊,曾毅信不過他,那是自然,換成是他坐在曾毅如今的位置,也是信不過湖廣三司官員的。

有些事情,并非是你沒做,那就是沒做了,旁人信不過你,那也屬實,除非你能拿來切實的證據。

是以,苗卓也不生氣,只是點了點頭,然后沖著曾毅拱手,道:“若竇指揮使有需要,下官會全力配合的。”

苗卓這一句話,算是表明了他的立場。

這件事里,苗卓看的明白,只要他放聰明些,這事情,基本上是牽扯不到他什么的。

是以,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得罪曾毅的。

“苗指揮使能如此,本官甚慰。”

曾毅點頭,老氣橫秋的說了這話。

這話,若是換個場合,根本不適合曾毅如此年紀的人說出來,可此時,曾毅說出此話,卻是沒有誰覺得不妥的。

這個場合,是不論年紀,只論官職的。

“兩位大人,此案,就交予兩位了。”

曾毅沖著陜西提刑按察使及南京刑部尚書拱手,道:“凡是與此案有關之人,兩位皆可查得、問得、所需各衙門配合等,兩位只管調度即可。”

“是。”

陜西提刑按察使和南京刑部尚書兩人拱手,曾毅這欽差,不同于其他的欽差,是以,曾毅這話既然出口了,那,在湖廣境內,兩人在辦案期間,就有了無上的權力了。

“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曾毅特意說了這句話,在加上今個的情形,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不論是牽扯到誰,也不論這案子一旦查清,會有多大的震動,都必須要查清問明,絕對不能姑息的。

“不論牽扯到誰,不論牽扯多少,只要有關此案……。”

剩下的話,曾毅沒有說,可,意思卻是比說出來,還要明顯,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

“大人放心吧。”

南京刑部尚書文固沖著曾毅拱手:“既然這案子曾大人交予了下官,那,下官自當盡力為之。”

“大人請放心,下官定當盡力為之。”

陜西提刑按察使也是點頭。

相較于南京刑部尚書文固,陜西提刑使董索更是期望得到曾毅的欣賞的。

若是能夠得到曾毅的欣賞,日后,他的前途自然不言而喻。

是以,在這案子上,陜西按察使董索,是絕對會盡心盡力的,這是在曾毅跟前表現的機會,同時,也是攀上曾毅這大樹的機會。

“幾位大人隨本官一起前去武昌府吧。”

該說的話,曾毅也說了,自然是不會繼續在停留在湖廣的邊境了。

而且,三司首官,若是在不回武昌府坐鎮,怕是湖廣的官場都要亂起來的。

“文大人,此案,您如何看?”

陜西提刑按察使和刑部尚書文固共同負責此案的,是以,兩人也是共乘一輛馬車,可以商議案情。

“不好說啊。”

文固嘆了口氣,他豈會不知道董索的意思?

只是,有些事情,真的不能說,能做,不能說。

“下官為官這么多年,卻是第一次碰到如此的案子。”

陜西提刑按察使董索嘆了一口氣,無奈的道:“一百多條人命啊,就這么沒了。”

董索的語氣很是凄然,哪怕是他是提刑按察使,見慣了命案慘案,可,這案子,太大了。

“本官為官這么多年,這慘案,雖見過,可,情況卻不同,若是真論起來,這種案子,也算是第一次了。”

文固所說的案子,自然是沿海地帶,倭寇登岸所造成的慘案。

可,那是局勢混亂,而且,是外地所致。

如現如今這案子,囂張紈绔所致,文固的確是第一次見。

“就是不知道曾大人想如何查,要查到什么地步。”

董索雙眼瞇著,看著文固,其實,這話,不過是他和文固之間在審案之前的一種試探,畢竟,兩人要聯合審問此案,自然要知道對方的態度了。

而文固自持身份,沒有開口。

是以,董索就以下官的身份詢問的方式,來試探文固的態度。

“曾大人可是殺伐果斷之人。”

文固說這話,可并非是在夸贊曾毅,而是實事求是,當初,在南京的時候,南京兵部尚書,可不就是被曾毅給直接咔嚓砍頭了嗎?

且,此案,曾毅既然不親自審問,而是讓他這個南京刑部尚書前來審問,同時,更是讓陜西提刑按察使前來共同審案,這為的是什么?

自然不是單一的砍頭了,而是要真正的把這案子給查清問明了。

這可是比砍頭更為嚴重的啊。

文固可不認為曾毅是善茬。

曾毅既然要查清問明此案,那,肯定不會是無的放矢。

怕是此案查清問明之時,就是公布天下之時,然后,才是對此案涉及官員的刑罰了。

文固當初也是京城的大員,頭腦過人,不過是派系原因,才會被犧牲,到了南京刑部的。

是以,這些個分析,文固是非常擅長的。

“下官明白了。”

董索點頭,他剛才問的是曾毅是什么態度,可其實,是在問文固的態度。

曾毅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從河南調兵、從陜西和南京調查案的官員,這意思,還不夠明顯嗎?

是要嚴查此案的。

是以,董索是借此來問文固的態度,而文固卻也是以曾毅來表達他自己的態度。

嚴查此案,絕不留情。

這,就是文固和董索兩人簡短的幾句話得來的共同態度了。

曾毅的欽差衛隊了到了武昌府外。

自然是有官員迎接的,只不過,當看到三司首官全都跟在曾毅身后的時候,卻是都松了口氣。

若是三司首官真出事了的話,那,湖廣的官場可是要有大地震的,這,事關不少官員的利益的。

只是,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卻是讓出城迎接的官員大驚失色的。

誰都沒想到,欽差衛隊的后面,竟然跟了一個衛的兵馬。

只不過,這隊兵馬卻是沒有進城,而是去了武昌府附近的山坳當中。

曾毅對武昌府的這群官員倒是客氣的很。

并沒有陰沉著一張臉。

“怕是要出大亂子了。”

迎了曾毅入城以后,武昌府知府和幾個官員聚在一起,卻都是神色凝重。

原本,想著曾毅和三司首官都出現了,也就沒什么事了,甚至,他們其中還有能打探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可,結果,卻是出人預料。

各地的都指揮使都在布政司所在的城內有衙門的,只不過,一般而言,他們都是住在城外的大營當中的。

可,今個,都指揮使苗卓卻是回了府中,這,原本也可以理解,畢竟,欽差大人來了,要在欽差跟前露臉。

可,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卻是讓人震驚的。

欽差衛隊的人馬,分出了幾批來,卻是在三司首官的府前進行了把守,前門后門,都有欽差衛隊的侍衛把守,甚至,周圍還有欽差衛隊的侍衛巡邏。

所說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但是,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湖廣三司首官,左右布政使、都指揮使、提刑按察使、四人竟然全都等同是被軟禁了。

這消息何等的震驚,可偏偏,卻沒人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諸位大人放心,下官已經派衙役出城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應該會有端倪的。”

武昌府知府沖著旁邊的幾位官員拱手,他派出的衙役,自然是去打探那跟在曾毅欽差儀仗后面的一衛人馬的去處。

相信,只要能知道那一衛人馬的去處,就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你們憑什么抓我?”

“憑什么?”

左布政使衙門內,后衙私宅,左布政使李南的最小兒子李子墨怒吼不已,竟然敢有人闖入府中拿他,真是翻了天。

“是不是我爹出事了?”

“你們快說啊。”

李子墨身為左布政使李南最小的兒子,雖說平日里紈绔,可,卻也知道,他老爹已經十幾天沒露面了,指不定,是出事了。

“老爺,您不能不管啊,子墨雖然平日里喜歡胡鬧,可斷然不會做出如此事情啊。”

李南的書房當中,一個貴婦哭的淚流滿臉,雙目通紅,這,自然就是李子墨的生母了。

“這孽障能有今日,還不是你寵的?”

李南雙目發紅:“救?如何救?”

雖然發怒,可,李南的聲音當中,卻充滿了頹廢,甚至,嘶吼聲都顯得無力。

出了這檔子事情,李南豈會不知道后果,一旦屬實,別說李子墨性命不保,就是他這個湖廣的左布政使,也是要丟官罷職的。

甚至,還要牽連全家的。

這種事情,沒人敢替他說情的,哪怕是朝廷中的那些老大人,也是不敢明著幫他的。

這事情,一旦傳出去,那是要遭萬人唾棄的,要被千夫所指的,是要被整個士林口誅筆伐的。

李南渾身上下的力氣,幾乎都被抽空了,之前,在曾毅跟前,不過是強自撐著罷了。

“這事,換做旁的欽差前來,或許,為夫還能舍棄一些東西,付出大代價,讓其隱瞞一番,然,這次來的可是曾毅。”

“且,告狀之人就在曾毅手上,此案,只能希望那逆子并沒有如此喪心病狂了。”

李南也是無奈,一百多條人命,是大事,可,若是來的是別的欽差,或許,他還能隱瞞下去,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

甚至,若是最后關頭,事關身家性命,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也是成的。

他畢竟是湖廣的左布政使,面對欽差,他并非沒有反抗的方法的。

可,這次來的是曾毅。

曾毅若是真在湖廣境內出了事情,他照樣是逃不過責罰的。

且,曾毅當初直接停留在湖廣邊境,沒有深入,就已經表達出了曾毅對湖廣三司的戒備了,畢竟,歷朝歷代,欽差雖然代表的是皇帝。

可,欽差畢竟不是皇帝。

尤其是對于一省三司而言,還有那些位高權重甚至是膽大包天的官員,謀害欽差的事情,并非是沒有發生過,只要做的隱蔽,讓人無法察覺是被害的,就成了。

或者,讓其出現意外,也是成的。

可,很顯然,曾毅早就防備著的。

現如今,三司首官一個不拉,等于是被軟禁了。

而且,恰恰,被曾毅軟禁,卻沒人敢抱怨,更沒人敢指責曾毅的,不論別的,就是湖廣境內出了此等事情,就讓三司首官心虛的。

被軟禁了,還怎么想辦法?

甚至,曾毅還從河南都指揮使調來了一衛的人馬,就在武昌府外駐扎。

看似是保護現場,可,保護現場真需要一衛的人馬么?

很顯然,這衛人馬的具體作用,已經是可以猜測的了。

可以說,曾毅行事,極為小心的了,做好的完全的準備,才入了湖廣境內的。

這,讓左布政使李南哪怕是想要破釜沉舟,也是沒有任何的機會的。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來,曾毅對此案的決心,定然是一查到底,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人的,一想到此,李南就覺得頭疼。

現如今,他這個左布政使,只能是坐等判決了,除此外,在做不了任何的事情。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