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371章 人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人情

第371章 人情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第二卷名動京師,圣眷正隆第二卷名動京師,圣眷正隆

大明朝內,有資格行文天下的,其實也不算多,皇帝,那自然不必提了,除了皇帝,就是內閣和六部了。[就愛讀書]

這六部,能行文天下,其中,吏部直接可以行文各個衙門,而其余五部,則是權力次之,只能是行文各個與其相關的衙門。

如,刑部行文各個提刑司,往下去,才是各個知府知縣了。

而這次,因為曾毅的原因,刑部卻是也真正的行為天下了一次。

而汝寧府上官懷,也算是徹底的出名了。

汝寧府知府上官懷,不尊圣命,于興建學堂……今,顧念其為……首…永不敘用……如有在犯者,斬立決。

刑部的這次行為天下,可以說,動靜也是不小的,等于是再次的傳遞出了朝廷的決心。

要知道,許多事情上,朝廷雖然有決定,甚至有皇帝的圣旨,可,下面的各府縣,甚至是承宣布政司都不會去執行,都想著從中撈好處。

而這得來的好處,又被均分,誰都有份,是以,最后的結果,就是欺下瞞上,以至于皇帝圣旨看似威嚴,可其實,卻等于是被束之高閣了。

而這次,卻是相反,圣旨下達這才沒多久,曾毅出巡,可就拿人開刀了。

原本,雖說曾毅的名聲不小,可,到底是有官員有僥幸心理的,而且,曾毅以往的行事,都是只懲首惡的,可誰能想到,這次,曾毅是抓了一個,直接就如此重罰。

這么一來,雖說沒要了上官懷的命,可是,對于一個官員而言,而且,還是對于一個一心為官的人而言,這打擊,卻是巨大的。

“大人,欽差衛隊怕是明天就能到了。”

錦衣衛衛所當中,燕南飛看著曾毅,曾毅在汝寧府的消息早就曝光了,自然而然的,欽差衛隊從開封府啟程,敢來了汝寧府。

對此,雖然燕南飛沒看到,可,也能想到,河南的那幾個三司官員,怕是一個個的心里都要松了口氣了。

“亂世當用重典。”

曾毅嘆了口氣,他心里其實清楚,這次的事情,雖然已經算是重刑了,可,還是威懾不住一些人的。

有時候,人心就是如此,心存僥幸,尤其是這些個官員,平日里,大多數都是各種收受賄賂的,哪怕是一些稍好一些的,也會收些下面的孝敬。

這,已經是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了。

現如今,曾毅只是處置了上官懷,對他們而言,面對修建學堂,在一少部分的官員眼里,這就是好處,天大的好處,想要上去咬一口的。

“或許,也是能制住的。”

燕南飛想了想,道:“卑職認為,修建學堂一事上,存在太多的風險,那些個官員,就算是貪婪成性,也該知道一旦事發的后果,可,若是在這件事上,盡心盡力,換來一個平安,不也不錯?”

曾毅笑著搖頭,燕南飛畢竟是武官,而且,還沒看頭大明朝現如今的**程度。

整個大明朝,現如今,有清官,這個,曾毅承認,不管哪個時代,都有清官,清官和貪官污吏,永遠都只是一個比例的問題。

當清官的比例占據到巨大多數的時候,那這個朝代就是清明盛世,而反之,則是民不聊生。

至于說其中一方百分百的占據,那,卻是不可能的了。

這世上,永遠都沒有絕對的百分百。

這個,曾毅知道,也清楚,只是說是日后他的改革,以改革中指定的規矩,制定的新的大明律,來約束。

是以,曾毅相信,上官懷這還只是個開始,定然還會有不少官員利用這個機會,大肆榨取。

要知道,這真的是個不可多得的幾乎,這事情本身,戶部就撥下來那么多銀子,是沒多少油水的,而且,戶部已經對所修建的學堂根據縣州府等都有定制的,是以,這上面,幾乎沒什么油水可言。(本章由nt更新)

可,就如同上官懷所用的方式一樣,這上面沒有直接的油水可撈,可是,間接的油水,卻是不少的。

一些個朝廷命官,尤其是下面自知升遷無望的官員,更是如此,平日里,沒有由頭的時候,還自己找由頭貪墨的,更何況,現如今,眼前就有這么一個好的發財的機會。

“欽差衛隊到了以后,咱們就直接去下個地方吧。”

曾毅嘆了口氣,道:“這次,讓欽差衛隊的侍衛們也下去一些,微服打探。”

錦衣衛那邊,雖然有人有消息可以用,不過,曾毅還是想要讓欽差衛隊的人去打探一下,畢竟,錦衣衛雖然進行了革新。

可,這個革新也只能算是剛起步,有些州縣的錦衣衛人手,也是不足夠的。

而且,錦衣衛所要負責的消息有些過多,除非是早就被他們盯上的和一些個本就明確的重大事情,其他的,他們只能算是略有觸及。

若不然,錦衣衛真的能做到天下事情全都清楚的話,那,也就不用要都察院了,更不用什么巡查了。

只需要錦衣衛上報,然后,挨個的整治,這世上,也沒什么貪官了。

燕南飛點頭,這事和他沒什么關系,這,他也清楚,曾毅之所以告訴他,不過是隨意說說罷了。

“好一個曾毅啊。”

京城,刑部左侍郎溫印拿著手中的書信,卻是苦笑連連,甚至,不知道是該暴怒還是該感激。

曾毅對他女婿的處決,他已經知曉了,盡在這手中的書信當中,只不過,這書信,卻并非是曾毅的回信,曾毅也就沒打算給他溫印回信。

這信,是溫印的一些個渠道寄來的。

這信來的速度不慢,可,曾毅派人往京城送折子的速度更是不慢,是以,兩者幾乎是同時到了京城,而由于這事情牽扯到了溫印的女婿,且,已經結案,是以,也是很快就出現在了溫印的眼前。

溫印原本是想讓曾毅做決定的,他甚至還想著玩個心眼,算計曾毅一把。

可,結果,倒好,曾毅根本就不上當,直接就進行了處置。

而這個結果,原本,溫印雖然就已經想到,曾毅不會直接要了他女婿的命,不過,心里,畢竟還是有些擔心的,因為曾毅的名聲,在那擺著呢。

是以,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不知怎么的,溫印的心里,還是略微的松了口氣,可,這雖然是沒要了他女婿的性命。

可,對于一個官員而言,尤其是中年官員,且,一心為官的官員而言,永不敘用,甚至,比殺了他還難受。

而且,這還不算,還昭告了天下。

這下,上官懷的名聲,算是徹底的不行了。

不過,溫印也看的出來,曾毅這等于是把上官懷平日里的罪名,全都堆積到這一次了。

這,卻是讓溫印不知道該如何說了。

總之,曾毅的處置結果,是讓溫印無可奈何,甚至,是不知道該是說好還是該說壞了,可以說,曾毅是留情了,也可以說,曾毅是秉公處置。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溫印拿著手里的書信和文書,有些發呆,可是,旁邊的夫人溫氏,卻不在乎那么些,什么官員不官員的,只要是能活著就好。

在溫氏看來,她的這個女婿,實在是太讓人擔心了,現如今,老頭子在朝中為官,有他頂著,或許,旁人還能給幾分顏面。

可日后呢,自家老頭子這么大年紀了,也快該告老還鄉了,日后,萬一再出事了,該怎么辦?

到時候,自己的女兒可是也要跟著受罪的啊。

是以在溫氏看來,這官員不做也罷,至于永不敘用,卻也是絕了上官懷的念頭,省的他以后亂想,琢磨些歪路子。

家中,又不是養不起兩個閑人,日后,在老家,給他們謀個出路,也就是了。

溫氏最在意的,只是她女兒的后半輩子,能安安穩穩的過下去就成了,至于旁的,卻是不在乎那么多的,什么爭名奪利,對于淡性子的溫氏而言,卻是不在乎的。

“夫人所言甚是。”

溫印終究是嘆了口氣,道:“這樣的結局,也算是不錯的了。”

“只不過,終究是欠了曾毅一個人情啊。”

官場上的事情,不需要說的那么直白,溫印卻是知道,曾毅還是留情了,若不然,曾毅怕是直接要砍了上官懷的。

因為最后那,永不敘用,已經表明了曾毅的決心。

這么一來,日后,溫印是要還這個人情的。

“你都是快要告老還鄉的人了,還擔心這個做什么?”

溫氏瞪了自家老頭子一眼:“實在不行,咱們告老還鄉吧,別在京城做官了,瞧瞧現如今的世道,可也不太平了。”

溫氏雖然不怎么出門,可,身邊的丫鬟卻是嘰嘰喳喳的,是以,溫氏知道的事情,可也不少的。

或者,換句說話,現如今,京城亂成這個樣子,只要是稍微有些腦子的人,都有些清楚,現如今,京城就不是久居之地,指不定,就出了什么事情了。

“一個人情罷了,倒是不至于因此告老還鄉。”

溫印呵呵笑著,搖了搖頭,女婿那邊的這個結局,其實,在溫印看來,還算是滿意的了,也算是省心了,免得以后在出什么亂子。

只是,曾毅的一個人情,還真不至于讓溫印因此告老還鄉去躲避。

溫印也看的清楚,他不過是刑部的左侍郎,在旁人眼里,是朝廷大員,可是,在曾毅的眼里,可就未必了。

是以,就算是日后要還曾毅的這個人情,也不過是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罷了,若是超出了這個極限,那就沒辦法了。

說的直白些,就是,他有能力了,就還這個人情,沒能力了,這個人情,就爛了,也就那樣了。

“不過,現如今,京城的局勢,真是亂了。”

溫印旋即嘆了口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或許,也成。”

在溫印看來,若是因為欠曾毅的人情告老還鄉,那,大可不必,但是,如今京城的局勢亂了,不想被牽扯進去,因此告老還鄉,卻,或許還是要考慮一番的。

這,不管到底溫印有了告老還鄉的念頭是因為何,但是,的確,此時,他心里升起了告老還鄉的念頭。

“都這么大歲數了,也給別人讓讓位置吧。”

溫氏卻是笑了起來:“別被人罵了老不死的,還不讓位。”

溫氏的這個玩笑話,卻是讓溫印也忍不住苦笑連連,的確,六部的主要位置也就那么幾個,而且,禮部也沒人愿意去,且,他的年紀,確實如此,若是在占據幾年,真是有人要罵他老不死的了。

“罷了,罷了。”

溫印搖了搖頭,道:“等他們回來以后,在做打算吧,這些日子,好好想想。”

“曾毅這手段,倒是玩的不錯。”

曾毅的行文,內閣自然也是有一份的。

內閣首輔劉健手里拿著的,就是曾毅的行為。

“這是要施展雷霆手段的前奏了。”

劉健笑著,毫不掩飾對曾毅此舉的欣賞,內閣現在雖然已經和曾毅有了分歧,可,在內閣的這幾位大學士身上,卻有一點,哪怕是敵對的關系,只要是對方一心為了朝廷,對方只要有才華,還是會欣賞的。

朝廷派系之間本來就是如此,雖然各個派系有爭斗,可是,彼此之間,也是有欣賞的。

“這興建學堂,乃是國之重事,的確要用雷霆手段。”

次輔謝遷點頭,手里,同樣的也是一份曾毅的行為,被抄送了過來的。

“興建學堂,乃是千秋萬代之事,豈容這些個貪官污吏從中作梗?”

“曾毅如此,卻也算是留了一份的情面,也算是這上官懷走運,下次在落在曾毅手里的官員,可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

次輔謝遷說著,一手在行文上點了點,行文的最后,就是曾毅的那段話,定斬不饒。

“只是可惜,他這脾氣,在閹賊一事上,卻太過放縱了。”

不知怎么的,劉健卻是突然提起了此事。

其實,這也難怪,在劉健看來,若是曾毅把他平日里的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用在對付閹賊上面,現如今,不說是除掉了閹賊,最起碼,一眾閹賊,是絕對沒現在這么猖狂的,甚至,也只能是在宮中哄著皇帝開心,而不會掌一點的權力了。

劉健相信,曾毅有這個能耐,有這個把劉瑾給整治的服服帖帖,有這個把劉瑾的權力全部剝奪的能耐。

以曾毅的足智多謀,且,在皇帝跟前的寵信也不差劉瑾分毫,十個劉瑾,曾毅也能對付。

而且,只要曾毅出手對付劉瑾,內閣肯定會全力配合的,甚至,別說是內閣了,天下間,反對的,怕也沒幾個人。

可是,曾毅卻沒出手,因為曾毅想要改革,這點,內閣是認同曾毅的意見的,大明朝,的確是要改革了。

而且,借著亂局,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是,現如今,這個亂局,已經超乎想象了。

前幾天,劉瑾又向皇帝提議征稅,用來修建豹園,這事,是瞞不住內閣的,而且,皇帝已經同意了,這,不就是官逼民反嗎?

一個東廠,能鬧的天下大亂,一個東廠,短短時間內,能讓大明朝百姓民不聊生,從這個角度而言,劉瑾,是有才的,只可惜,他這是歪才,是為惡。

現如今,劉瑾的行為,還在曾毅的忍耐當中,可是,內閣卻忍耐不住了,畢竟,內閣是百官之首,要統領全局的。

尤其是這征稅一出,還是由東廠負責,以劉瑾的性子,這次,若是不刮地三尺,那才算是怪了。

是以,內閣,絕對不能等了。

只是,可惜,在此事上,內閣卻又沒有直接對付的方法,內閣的閣老去見皇帝,是能見到,可是,卻也不那么容易。

而且,皇帝對內閣幾位大學士的話,那是左耳朵進右耳出的。

且,此事關乎皇帝的豹園,他是更不可能聽的了。

“讓下面的官員準備吧。”

劉健嘆了口氣,言辭間,頗有些無奈,若是允許,他何嘗不想借著這個機會改革,可是,劉瑾鬧的,太大了。

內閣,不僅是要想著改革,還是要想著大明朝的穩定,在一定范圍內的混亂,內閣,可以允許。

因為這可以當做是改革的犧牲,可是,一旦超出了這個范圍,那,就不被內閣所允許了。

而現在,劉瑾的提議修建豹園,很明顯,已經超過了內閣的最后忍耐范圍,而且,這個時間,比內閣所估算的時間,要提前了不少。

“在等等不如。”

李東陽突然開口,道:“這次加稅,或許,能抓住劉瑾更多的把柄。”

要扳倒劉瑾,很難,是以,很多細節,都要注意,能有更多的證據,自然是最好的。

劉健沉默,雙手交叉,的確,加稅一事上,肯定,能抓到劉瑾更多的把柄,可是,這事情,要考慮一下結果,值還是不值。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不要忘記把本站加入書簽哦!

(手機版)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