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364章 內閣決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4章 內閣決定

第364章 內閣決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364.

“這閹賊,真是該殺。”

內閣,一向脾氣較好的李東陽把手中的奏折直接給摔了出去,面色發青,可見,其剛才的奏折上的內容,讓其有多大的怒氣。

“唉。”

坐在一旁的閣老楊廷和嘆了口氣,也沒看奏折上的內容,只從剛才李東陽的那句話里,就能大概猜出什么情況了。

只要是和閹賊牽扯上關系的,那就沒一件好事,而且,只要是和宮中這些個閹賊牽扯上關系的,那就準是缺德事情。

對此,可以說,內閣已經習以為常了,可,雖說如此,每次見到這樣的折子,還是忍不住頭疼,發火。

“賓之你何苦與這些個閹賊置氣?”

楊廷和親自起身,彎腰撿起了被李東陽摔在地上的奏折,拍了拍,然后,也沒看,重新放在了李東陽的案頭。

“這些個閹賊,如此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若是為他們做下的惡事動怒,怕是真沒個消停了。”

“有些事啊,急不得。”

楊廷和這話,說的的確沒錯,宮中的太監們猖狂,東廠的番子在劉瑾的撐腰下,毅是猖狂無比。

這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只不過,前些日子,曾毅在京城,有曾毅在京城鎮著,這些個魑魅魍魎們不敢有什么動靜,是以,京城才短暫的恢復了平靜。

可,曾毅剛走,這些魑魅魍魎們就亂了起來,甚至,比之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可是讓內閣為之頭疼的,尤其是最近這些日子宮中的太監們做的事情,更是讓內閣無法容忍。

若說是宮中太監們的行為,讓內閣無法容忍,那東廠的行為,就更讓內閣無法容忍了。

東廠的廠督是劉瑾,這個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在劉瑾的帶領下,東廠,可是越發的飛揚跋扈了。

雖說年前曾毅進京的時候,曾經在城門前砍了東廠派去私自加收苛捐雜稅的番子,可,年后,曾毅離京沒幾天,東廠的行當可就死灰復燃了。

都說太監貪財,喜愛黃白之物,原本,這些,在當年先帝在世的時候,還不明顯,可是,當今圣上臨朝,偏信宦官,這卻是越發的清晰了起來。

瞧瞧劉瑾的所作所為。

明顯,劉瑾是懼怕曾毅的,不管如何,對曾毅,還是有畏懼的,可,其卻在曾毅離京后,轉眼,就又開始征收苛捐雜稅了。

只不過,這次,估計是怕如果在和之前那樣征收,被曾毅知道了,說不過去。

可,劉瑾這閹賊的點子卻是不少的。

這次,不在城門口處收稅了。

可,卻是對各家商戶等開始收稅了。

東廠的番子直接上門,和地痞無賴沒什么區別,直接就是強行收稅,不交,拿東西走人。

有的商戶想要關閉店門,這也是躲不過去的,店鋪都直接被砸了。

可以說,現如今的京城,看似繁華,可其實上,卻是一場天大的混亂,已經來臨了。

而內閣,對此,卻是有苦沒地方說。

下面的官員,有了難處,都想著找內閣,讓內閣的大學士們去解決,可,內閣的大學士們,就他們幾個,大多數時間,當今圣上對他們,也是避而不見的,他們,也是沒辦法的。

而且,就算是見到了皇帝,又能如何?皇帝對劉瑾的縱容程度,讓旁人根本無法想象。

可以說,當今圣上對劉瑾已經到了絕對相信的地步,無論旁人說什么,拿出什么證據來,只要劉瑾在皇帝跟前說些好話,皇帝,定然是信的劉瑾。

這,讓內閣大臣們就算是有滿腦子的謀劃,也是無計可施的。

皇帝那邊油鹽不進,有皇帝支持著,誰敢動劉瑾,這種趨勢下去,劉瑾身邊,只會慢慢的圍攏起來越多的奸佞,而忠臣,則會被打壓,排擠。

這種情況,歷朝歷代,并非是沒有出現過的。

君主賢明,則朝野清朗,君主昏庸,則朝廷渾濁不堪。

當今圣上,親小人而遠君子,讓人奈何?

“這群混賬。”

一直坐在首位上沒有吭聲的首輔劉健終究是嘆了口氣,神情復雜的看著仍舊喘氣的李東陽,要知道,李東陽的脾氣,可是內閣當中最好的了,甚至,比楊廷和的脾氣還要好一些,可,眼下,就連李東陽都被氣成這樣了,更何況旁人了?

尤其是劉健,他是內閣首輔,且,他平日的脾氣,可是不好的,尤其是對待一些奸佞等的事情上,更可以說是脾氣耿直暴躁。

可現如今,劉瑾的脾氣,卻是硬生生的被東廠給磨掉了。

劉健畢竟是內閣首輔,雖然李東陽也是內閣成員,可,兩人卻一個是首輔一個是閣員,這兩者的區別,可是極大的。

是以,劉健所操心的,要比李東陽更大。

劉健的脾氣,早在幾天前,就已經發完了,已經被磨掉了。

“何須和這些個奸佞置氣?”

劉健嘆了口氣,沉聲開口,道:“這些個奸佞,若是咱們和他們置氣,倒是憑白高看了他們,抬舉了他們。”

劉健這么說,其實,也并無不可,雖說如今朝堂渾濁,奸佞為禍,可,由于先帝在位的時候,朝中清朗,且,當今圣上雖然昏庸,可,卻登基不久,是以,朝中的重要位置,全都是先帝在位時候的大臣擔任的。

是以,劉瑾雖然猖獗,可,對于整體朝局而言,其實,還是不占上風的。

若非如此,怕是此時整個大明朝真的要亂了。

而只要他們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仍舊坐鎮內閣,那,這天下,就不可能真的亂了,就算是看似大亂,可,只要及時撥亂反正,內閣就有扭轉乾坤的能耐。

可,若一旦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哪怕是有一位離去,換了旁的官員入內閣,那,大明朝的元氣才是真的傷了。

甚至,若是有兩位以上的內閣大學士還鄉,那,整個大明朝,真的是傷著筋骨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較量。

而內閣的幾位閣老,就是最終的控局之人。

只要他們這幾位把握大局的人沒有出事,那,不管大明朝如何的亂,都證明并沒有完全的超乎他們的控制局面。

只要及時撥亂反正,就能扭轉,可,若是連他們內閣的幾位掌局之人都告老了,那,才是局面真正的失控了,就算是日后他們重返朝堂,可,這大明朝的損傷,卻是在沒那么容易恢復了。

是以,劉健才會如此說。

“只是可惜了百姓啊。”

次輔謝遷嘆息,滿臉的愁容悲苦,朝局艱難,他們內閣不好過,整日發愁,可,百姓們的日子更不好過。

被東廠給逼的傾家蕩產的并不是沒有。

只是,明知道如此,可,內閣也沒有辦法,只能是步步后退,調整策略,穩定朝局。

有皇帝的撐腰,劉瑾,現如今就是一個站皇帝,這,已經是外界的傳聞了。

“劉瑾已經準備徹底越界了。”

楊廷和在一旁雙目半合,卻又極有精神,透漏著一股不怒自威:“都察院的棋子,只不過是他的第一步罷了,雖說被曾毅讓他的計劃落空,可,其實,劉瑾也成功了。”

“都察院的棋子,不過是劉瑾的試探罷了。”

“他想要插手朝局,都察院的棋子,不過是試探皇帝,試探朝廷反應的一枚棋子罷了,這枚棋子的最終結局,只要不真的把他的面子給落完了,他是不會太過在意的。”

“現如今,他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結局,日后,只會是更猖狂了。”

楊廷和這話說到最后的時候,聲音中卻是帶著一絲的頹廢。

劉瑾已經通過王貴的這個棋子,試出了皇帝的態度,試出了朝廷的態度。

結果,劉瑾喜,內閣悲,皇帝對此,根本毫不介意,讓劉瑾插手朝政,這明顯違反祖制,可,當今圣上似乎是以打破制度為樂趣,竟然毫不在意宦官干政。

而朝中,雖然有不少官員唾棄王貴,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真的對王貴如何,更沒有人能阻擋劉瑾的行為。

且,甚至,這反應,已經逐漸淡了下去,不如最開始的時候了。

甚至,已經有些朝臣,雖說沒直接去見劉瑾,可,卻也用書信和劉瑾有過聯系。

這可不是好事,局面,已經朝著越來越差的一面走去了。

甚至,有了這件事的先前刺激,日后,劉瑾逐漸加大干涉朝政,一些個官員也會逐漸有憤怒,到麻木,甚至是迷茫。

這,其實就是劉瑾的真實目的,可以說,劉瑾的行為,讓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心里發寒,這是個宦官啊,竟然有如此的心思,偏偏,卻又是如此的直擊人心。

“他若想動,除非是動了六部侍郎以上的官員才行。”

首輔劉健臉色陰沉的開口,劉瑾的異動,已經引起了內閣全體閣員的關注。

而雖說劉瑾有皇帝寵信,可,他若是要真想干涉朝政,那就不能在像是在都察院的那枚棋子一樣,只是個掌不住權力的左僉都御史了。

若是普通的小吏,那,上面有官員壓著,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什么氣候的,甚至,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被尋個由頭趕回家去了。

而且,想要干涉朝局,有這能力的,只能是高官,京城當中,六部的尚書不必說,這六部尚書,現如今,劉瑾就是眼紅,也是不敢動的。

而除此外,劉瑾的選擇,只能是六部的左右侍郎了。

也只有從六部的左右侍郎下手,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而都察院,有曾毅的干涉,更是有曾毅的人在里面安插,劉瑾就算是如何眼饞,也是不敢下手的,若不然,別看曾毅別的事情不管,可一旦劉瑾敢動都察院,那,就等于是直接落曾毅面子的。

到時候,曾毅定然不會輕饒了劉瑾的,而且,以劉瑾的頭腦,也不會去做這種惹怒曾毅的事情的。

“六部侍郎。”

幾位閣員俱結在嘴里念叨了幾聲,卻是有一股深深的無力,若是劉瑾真的動手了,在皇帝那邊進言,六部尚書,他們內閣還能攔住,可,六部侍郎,就是他們幾個,也不好攔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其實就是皇帝心里的想法了。

六部尚書,那是國之柱石,豈可輕易動的?

這點,就算當今圣上昏庸,心里,也該有數的,可,六部侍郎的地位,可就沒那么重了。

“曾毅那邊,是等不及了。”

次輔謝遷揉了揉眉頭,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也都知道,曾毅在布局,甚至,也在借力,也正因為此,曾毅才會對劉瑾的行為不加干涉,甚至,容忍朝局混亂。

這,也等于是一次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了。

當今圣上昏庸,若非一力勸言,也不是辦法,是以,只能如此了。

只是,敢布下這種大局的,這普通之下,真沒幾個人,最起碼,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不會如此去做,這樣做,威脅太大,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萬一,最后局面無法收拾,那,怕是連他自己都是要陷進去的。

且,到了內閣大學士他們這個年紀,雖然也有布局天下的能耐,不過,卻是要內閣達成統一意見,但,到了此時內閣內幾位閣老他們這個年紀,凡事,都是以穩重為主的,沒有那么多的沖動和活力了,這點,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也都清楚。

而年輕的官員,有沖力有活力,可,卻沒有那么大的能耐。

曾毅是個例外,年輕,有活力,有布局天下的謀略,且,時事如此,內閣,才會選擇支持曾毅。

只是,內閣,也只是從曾毅的行動中,猜出個大概來,至于曾毅布局的局面,布局的程度,內閣卻是不可能猜到的,這些,也只有曾毅自己知道了。

哪怕是所謂的推心置腹,這么重要的事情,曾毅也是絕對不會外泄的。

是以,正因為不知道曾毅的布局程度,內閣,才會擔心的。

凡事,都是擔心在一個不確定不可知上面。

內閣雖然支持曾毅,可是,也怕的,一旦曾毅的布局有一步棋子走錯,真讓劉瑾掌了大權,到時候,朝中忠良盡遭陷害,劉瑾獨掌大權。

一旦如此,就算是曾毅真有扭轉乾坤的能耐,可是,這大明朝要經多少年,才能夠恢復過來?

內閣雖然支持曾毅,可其實,不過是因為無奈朝局,借力曾毅罷了,若是朝局穩定,內閣和曾毅之間的理念,怕是有不少不和的。

換句話說,內閣走的是老成持重的路線,而曾毅走的是年輕激進有活力的路線。

兩者的目的雖然是一樣的,可是,過程卻不一樣。

內閣本意其實是不認可曾毅的路線的,曾毅,也是不認可內閣的路線的,都認為對方的路線有問題。

雖說內閣迫于形勢,和曾毅合作,甚至全力支持曾毅,沒有任何的怨言。

可,其實,曾毅知道,這都是暫時的,一旦朝廷局勢好轉,內閣當中,不說別的,怕是劉健的想法,立時就會變了的。

這,并不稀奇,想當初,先帝在的時候,到后來,劉健對曾毅的態度,在瞧瞧現在,就知道,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有的,只是共同的利益,不過,這個利益如何論,卻是一說了。

有私人的利益,也有家國天下的利益,而內閣和曾毅兩者之間,就是家國天下的利益了。

只是,這合作,是有期限的,內閣心知肚明,曾毅也心知肚明,只不過,現如今的情況,雙方都是聰明人,所以,才會毫無顧忌的全力幫忙,畢竟,不管道路的對錯,都是為了大明江山。

但,一旦朝局好轉,這合作,會立時結束。

是以,曾毅不可能告訴內閣他的布局。

也正因為此,內閣才會擔心,擔心曾毅玩過火了,到時候,真的沒法收拾了,那,可就糟糕了。

要知道,對付劉瑾,內閣,并非是沒有辦法的。

立時上,也證明,內閣是有辦法的,只不過,最后的結果,內閣,也是損失慘重的,一應朝廷重臣,可是有不少都告老還鄉或者是流放。

而次輔謝遷的話一出口,就使得內閣的氣氛為之一頓,僵硬了起來。

內閣次輔謝遷的話,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等不及曾毅那邊的動靜了。

這是要推翻之前全力對曾毅的支持了,日后,不說是不支持曾毅了,但是,肯定是要另外有別的謀劃了,不會是如之前那樣,配合曾毅,任由朝局混亂,等曾毅最后去收拾。

內閣次輔謝遷的話,是在傳遞一個意思,內閣,要自己想法收拾劉瑾了,而不是等曾毅去收拾了。

“曾毅那邊,的確是有些慢了。”

首輔劉健緩緩開口,卻是也傳遞出了他的意思,是贊同次輔謝遷的,甚至,這,已經是他們兩個首輔次輔在私下里商量好的。

李東陽和楊廷和兩人互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無奈,此事,不管他們是如何的意見,內閣首輔和次輔兩人已經做出了一樣的決定,他們兩個的意見,還能有什么用嗎?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