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339章 拋棄的棋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9章 拋棄的棋子

第339章 拋棄的棋子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339.

“這法子,不行?”

想要辦學堂,這種事情,而且,還是整個大明朝一起來,大多數事情,都是要有專業人士的。

是以,曾毅就跑來了國子監,找到了國子監祭酒魏恒。

只是,當魏恒聽了曾毅的法子,要讓士子抄寫三字經等的時候,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何不去購?”

這一句話,卻是提醒了曾毅,現在,可是有了活字印刷術的,若是朝廷大量印制千字文百家姓等書籍。

去找書商,卻是最劃算的了。

尤其是這大量的印制,還要有四書五經。

其實,真算起來,印制的種類,也就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

也就這幾本要的最多了。

尤其是這學堂剛開始興建,而且,還是免費的這種,不可能在有旁的了,至于別是詩詞歌賦,那,只能是先把學堂給興建起來以后再說。

興建學堂的目的,不至于百姓目不識丁。

至于更加詳細的,會有,但是,不會多,只能是自學,或者,在省一級的學堂里了。

曾毅已經考慮過了,嫌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在州縣的學堂內放置,而府一級的學堂,則是五經,省一級的,則是四書。

至于旁的書籍,最起碼,暫時,曾毅還沒想法呢。

朝廷能管的,也只能是到這了,若是真的有好學之人,憑借此,也該有些自己的能耐,也該吃些苦,去另想他法了。

“這到也是。”

曾毅點頭,笑了笑,道:“多謝魏大人提醒了。”

其實,要找書商印制這些書籍,只要找對了書商,平日就是賣四書五經千字文等之類的,有拍好的版,印制起來,倒是也快的。

“不敢,不敢。”

魏恒連連搖手:“學堂能夠建立起來,全賴曾大人之功勞,此乃造福千秋萬世之功,下官不過是提個微末的意見罷了,況且,就算下官不提,大人也是能夠想起來的。”

魏恒倒是不居功,不過,他也沒說錯,這事,就算是他不提醒曾毅,曾毅回頭也能想起來,或者,也會有別人提醒曾毅的。

在魏恒看來,曾毅這是太忙了,所以,才會遺忘了這一點。

畢竟,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可是,真要做起來,可是要難的多了。

“至于這學堂,一百個位置,倒也可行。”

魏恒對于曾毅定下的學堂一百位置,卻也只是這么說了。

這個年代,人員,可是不多的,可,問題是,若是那些貧困家里的孩子都來學堂,一個縣內,一百個位置,的確不多,可若是有不愿意來的,那,這一百,就多了。

真要說起來,這一百,其實,不算多,也不算少,正好。

在多了,就是浪費了,少了,也怕有麻煩。

而這府、省,看似是比起縣州來,人要多,可是,真正來府省學堂的人,可就不一定有幾個了。

府省的學堂,能來的,肯定都是家里極力支持的,可,真正家里極力支持的,怕真沒有幾個的。

一個州縣,能有四五人去府,的學堂,已經是差不多的了。

而同樣的一個府,能有十幾個人去省,也是差不多了的。

要知道,出門在外,就算是露宿街頭,也是要干糧的吧?也是要一些盤纏的吧?

貧苦家的孩子,哪有盤纏啊,能在縣內識字,也都是不容易了。

這一點,就算是曾毅,也沒法解決的。

這一點,只能是提高整個大明朝的國情,讓整個大明朝繁榮昌盛起來,讓百姓都有飯吃,不說多了,都有些結余,這情況,才能有好轉的。

至于旁的,一些簡單的數算,現在,曾毅可是沒打算推行下去,就算是推行了下去,誰去交?

這些,都是問題,只能是走一步,說一步了。

但是,在這方面的決心,曾毅可是不小的。

畢竟,一個國家的人才,才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這一點,曾毅也是清楚的。

而人才的最基本,就是讀書識字,然后,才能更好的回報大明朝。

“這小子,是真想肉身成圣啊。”

京城,兵部尚書府。

兵部尚書劉大廈捋著下巴處的胡須,苦笑連連。

他和曾毅,最開始的時候,可是有些不痛快的,而且,因為南京兵備的事情,劉大廈對曾毅并不滿意。

或者,可以說,劉大廈對曾毅,一直都是沒有過什么接觸的。

尤其是因為南京兵備的事情,甚至,對曾毅,有過一絲的敵意。

要知道,南京雖然有南京兵部尚書,可是,只要曾毅動了南京兵備,那,就是有了這么一個底子在,日后,誰知道,他會不會動別的地方。

南京兵部,劉大廈管不著,甚至,南京兵備,劉大廈也管不著,可是,這天下軍備其實,卻是通著的。

原本,在劉大廈看來,曾毅,畢竟是個毛頭小子,遲早會摔著了。

可誰曾想到,曾毅的身份竟然如此,且,其更是要在整個大明朝境內興建學堂,而且,還是免費的。

曾毅的身份,足以護佑他可以胡作非為,就算是一些事情,出了錯,也沒人能奈何的了他。

而現如今,曾毅這興建學堂,就是肉身成圣,讓他的名聲,直追上古先賢,到時候,就算是沒金牌護著他,他做錯了事情,也沒人敢真揪著不放。

而這兩者加起來,怕是就算是曾毅做錯了事情,也有一大群人替他搖旗吶喊的,尤其是在等一些年,那些受益他學堂的士子們入朝為官。

這個時間段,肯定要長一些,畢竟,這需要一個過渡階段。

可,曾毅今年才多大?

等他正直壯年的時候,正好,從他學堂里出來入朝的士子官員們,也都開始為朝廷輸送另外一股新鮮血液了。

任何時代,任何情況下,都能出現才子。

就算是這學堂條件不如一些私塾,可是,整個大明朝這么大,出來幾個官員,卻絕對不是問題的吧?

肉身成圣,這是他們這些朝廷官員想都不敢想的,或者說,千百年來,能肉身成圣的,又有幾人?

老子?孔子?孟子?加起來,能有幾個?

“老了啊。”

劉大廈不由得苦笑著搖了搖頭,沖著他旁邊站著的年輕官員,道:“有些事情,明知道會出大錯,可是,卻擋不住。”

“任憑你權勢多大,總是會有這一天的,記下了。”

這句話,尤其是那最后的三個字,是對他身邊的年輕官員說的。

“曾毅此舉,看似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只可惜,時機未到啊。”

兵部尚書劉大廈嘆了口氣:“兵,天下太平之根本,不可輕動。”

“他曾毅,真以為天下就他一個聰明人不成?那么多雙眼睛盯著呢,他在南直隸的一舉一動,都是瞞不住人的。”

“只不過,他在南直隸鬧,之前,南直隸出過事,是以,沒人管他。”

“可,他若是在敢鬧下去,就算是沒人敢直接找他的麻煩,可,也終究是會出事的。”

都以為武官粗魯,不懂什么算計,當然,這也是大多數武官的寫照。

但是,在這年頭,能真正的當上武官領頭的那幾個的時候,不可能真的只是粗魯的,他們的算計,不比文官差。

就算是他們不敢直接針對曾毅,可是,要想制造一些麻煩,來阻止改革,那可是非常容易的,要知道,他們的手底下,可是都掌著兵權的。

曾毅在有能耐,也不可能說服所有人吧,就算是諸葛再世,也沒那能耐。

“其實,曾毅現在動手,也未必就是壞事。”

站在劉大廈身邊的年輕官員看著劉大廈的臉色,試探著開口,果然,只是一句話,就讓劉大廈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不過,劉大廈卻也沒有訓斥什么,只是道:“往下說。”

那年輕官員點了點頭,道:“縱觀歷朝歷代,想要改革,肯定是要得罪人的,這點,毋庸置疑。”

“哪怕你就是繁榮盛世,若是一個不慎,也能讓國家亂起來,或者是改革失敗。”

“而,如同當下的朝廷,其實,依著學生來看,卻是最為合適,也最為難遇的時機了。”

“當今圣上,不理朝政,對劉瑾等宦官信任有加,同時,對曾毅毅是如此,且,曾毅手中又有金牌,更甚至,若是此次興建學堂之事沒有查出,曾毅的名聲扶搖直上。”

“有一點,那就是,當今圣上連下面臣子的奏折都看不到,是以,皇帝對曾毅的支持,那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劉大廈聽了這話,眼睛卻是微微瞇了一下,他這學生說的不錯,皇帝現在可是不看奏折的,尤其是參奏曾毅的奏折,劉瑾和曾毅也還算合得來,而且,甚至,還有巴結著曾毅的意思,是以,是絕對不會讓這類奏折到皇帝跟前的。

在者,就算是到了皇帝的跟前,又能如何?

沒瞧見,皇帝對劉瑾的寵信嗎?劉瑾如此的胡鬧,百官上折,還沒用呢,更何況是曾毅了。

只要皇帝那里,能視而不見,頂住壓力,最起碼,朝廷這邊,正大光明的,就不能怎么著曾毅了。

歷次變法,其實,最后,都是皇帝頂不住壓力了,然后,變法的臣子,則是被推了出去,承擔了所有的怒火。

可,當今皇帝的性格,這點,卻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而且,曾毅有金牌在身,有莫大的名望護體,這些方法,用在曾毅身上,是絕對不行的。

想要阻止曾毅變法,只能是讓曾毅知難而退,除此外,別的辦法,是絕對不行的,只能是讓曾毅的變法,推行不下去。

那年輕官員頓了頓,繼續道:“皇帝這邊,毋庸置疑,是絕對不會出現對曾大人不利的事情。”

“而曾大人身環莫大的聲望,若是有人想要使陰招,怕也是不行的,甚至,沒人敢如此,若不然,一旦暴漏,定將身敗名裂,同時,其成功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除非,有人能阻止曾大人興建學堂。”

說完這話,這年輕官員忍不住搖頭笑了笑,興建學堂已成大勢,哪個環節出錯,誰就會背負天下的罵名,沒人敢這么做的。

是以,曾毅這一身的名望,是注定要得到,是注定了要肉身成圣的了。

“而除了這兩個辦法阻止曾毅外,就只剩下一個辦法了。”

那年輕官員嘆了口氣,道:“制造困難,只可惜,曾大人對此,似乎是從不留情,從不手軟的。”

劉大廈的這學生,卻是一語中的,甚至,言辭間,毫不掩飾他對曾毅的佩服。

想要制造困難,你也是要分人的,你真對上了曾毅,該講理的時候,他給你講理,不該講理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給你講理的。

該殺的的時候,曾毅,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制造麻煩,這,只能是用在就算是別人明知道此,也沒辦法的情況下。

而若是用在曾毅身上,曾毅大可以直接拿你本人開刀,誰能攔住?

難不成,你敢擁兵自重起兵造反不成?

就算是想反,怕也沒那能耐吧?

一道圣旨下去,誰還會聽你的?建軍太監,是擺設嗎?

其實,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監軍太監的好處,可以看著這些擁兵的武將,只是,平日里,這些太監,不該插手的地方也插手,是以,才把這規矩給弄壞了的。

若是這些個監軍太監,只是盯著該盯的,。不該插手的地方不插手,那,曾毅,還是不會動他們的。

“你對曾毅很欣賞。”

劉大廈沉思了許久,方才緩緩開口,這話,內容,像是疑問,可是,劉大廈的語氣,卻很堅定,其實,是在訴說一個事實,他的這個學生,對曾毅,很欣賞。

“算是吧。”

劉大廈的學生點頭,雖然臉上有些猶豫,可,并沒有回絕。

“不錯。”

劉大廈的臉上,竟然擠出了一絲難得的笑意:“其實,為師若是如你們這般的年紀,定然,也想闖一闖,也會欣賞曾毅的做法的。”

“只是,為師的年紀大了,沒那精力了。”

“既然你看好曾毅,不妨,去做吧。”

劉大廈這話,并非是反話,而是實心實意的在給他這學生說:“其實,如你所說,未必,沒有道理,為師所說,也是對的。”

“這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方法,但是,目的,卻是一樣的。”

“這兩個方法,不能分出好壞,只能說是選擇了這個方法,去執行的人,是否有能力將這條路走下去。”

“正如你所說,曾毅選擇的這條路,他,有能力走下去。”

說完這話,劉大廈卻是不在吭聲了,而是沉默了許久,然后,扭頭,回屋,卻是背對著他這個學生,道:“你能有如此見解,為師欣慰,去吧。”

“學生定然不會墮了恩師的名頭的。”

那年輕官員沖著劉大廈的背影躬身,行禮。

若是旁人,或許,看不懂他們兩人之間這是在做什么,可是,若是那些老官場,卻是能看出來的。

包括劉大廈的這個學生,也知道,他的恩師,在做什么。

一旦如了朝堂,那,所謂的師生關系,可就不純粹了。

若是有高官早先為師的,那還好,若是沒的,那,按照規矩,其科舉之時的主考官,就是其的座師。

一旦金榜題名,這些高中的士子們,都是要前去拜望他們的座師的。

當然,若是有那些名臣之后等,卻是也可以不認座師的。

座師,其實,就是朝廷給剛入朝為官的士子們,找的一個庇護散罷了。

而同時,也是給劃分下勢力。

其實,說白了,就是這個意思的。

是以,由此可以得知,一旦如了朝廷,師徒之間的關系,可就有些復雜了。

但是,卻也有一點,不管這師徒見的關系有多復雜,但是,師徒的關系,是十分牢靠的。

若是徒弟害了師傅或者不敬,那是要被世人唾棄的,同時,師傅,也是要罩著他的這些個徒弟的。

可是,一個朝廷大臣,可是有不少學生的。

這些學生,總是要有個親疏遠近吧?

而這個年輕官員,在劉大廈跟前,雖然也算是近的,但是,其和劉大廈的觀念不同,是以,并非是劉大廈的滿意接班人。

他只是一個將來早晚要分出去的一枚棋子罷了。

有些時候,一些朝廷上的站隊,那是玩不得半點虛的,這個時候,若是不能確定如何站隊,就會兵分兩路了。

一路,就是如同這個年輕官員這樣的,被分了出去,也可以說是被排斥了出去的。

當然,在派系掌門人的心里,自然是他的站隊成功最好,這被分出去的,被排斥出去的失敗,是最好的結局。

可是,萬一結局不如所料,他們這主系失利了。

好歹,外面,還有個照應,不說把他們都撈出來了,可是,這照應,是免不了了,甚至,日后,還能幫些忙,留條后路。

而這年輕官員,此時,就是被劉大廈分出去的棋子了。

同時,也可以說是,被拋棄的棋子了。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