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278章 錦衣衛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錦衣衛內

第278章 錦衣衛內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278.

可以說,錦衣衛的事情,在年前,鬧的非常的厲害,沸沸揚揚。

可是,無論什么事情,一旦過去那個時間段,其的關注度,總會被逐漸取代的。

尤其是此次,錦衣衛的事情,從最開始的裁撤詔獄,到現在,錦衣衛的裁撤和保留,可以說,這段時間,也不短了。

而且,錦衣衛詔獄的裁撤,事關天下。

錦衣衛的詔獄,就是錦衣衛的虎牙,現如今,百姓們只知道,錦衣衛以后不能在和以前那樣隨意抓人了。

這,對百姓們而言,足夠了。

至于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和他們有個什么關系?

百姓們的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是不可能造反等的。

是以,經過最初,對是否徹底裁撤錦衣衛的好奇之后,對此事,也就沒人議論了,尤其是已經過年了。

家家戶戶都忙碌準備年貨,后,又走親訪友的,誰還惦記這事情啊。

這事情,在民間,引發不了大規模的反應,在士林內,其實,就算是有反響,也是無用。

有那么一句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這句話,就充分的說明了,文人的群體,其實,在至關重要的時候,其所發動的所謂的輿論,等,未必是最為重要的。

絕大多數事情,在絕對的力量跟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糊的。

可以說,曾毅的謀算,非常的準確,甚至,把正德選秀的事情,也給算進去了。

尤等過完年,甚至,就是這個春節,走親訪友的,怕是說的最多的,也只會是正德選秀女的事情。

可以說,錦衣衛的事情,在過完年后,雖不至于煙消雨散,可是,其受關注程度,將會大大降低。

這對于錦衣衛初期,這個不穩當的時期來說,受關注程度越低,是件越好的事情。

因為,就算是曾毅,也不能保證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肯定正確的。

而且,尤其是現在對錦衣衛的改變,就算是曾毅,也是在摸索著前進的。

人心叵測,大明朝,這個時代的人,其思想,也是和后世完全不同的。

是以,有些東西,是不可能復制的,甚至,有些東西,在后世行得通,可是,在大明朝,就未必行得通。

而且,更主要的,人的思想和制度,其實都是在緩慢摸索中前行的。

甚至,人的思想和制度的進步,更多的時候,在安逸的環境下,是不成的,只能是受了刺激,受了危險,等等的時候,才會出現飛躍一般的進步。

比如動亂,等等,這是思想和制度進行飛躍進步的最快的,也是最經常的時期。

是以,曾毅對于錦衣衛的制度改動,在最初期,也不能保證,就肯定不會出錯。

因為,這個制度和大明朝現如今的大環境,其實,若是真論起來,還是有些不銜接的,這,就有可能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摩擦等。

尤其是最初期,最容易暴漏出來。

只要把最初期能夠平穩的渡過了,日后,就算是暴漏出了問題,絕大多數,也都只會是小問題了。

春節過完。

百官原本是要先叩拜皇帝,然后,散朝之后,才由各衙門的首官揭開衙門的封條及大印上的封條的。

只是,正德元年,注定是一個破壞規矩的開始。

正德根本就不上早朝,按照正德對曾毅的話,天氣太冷了,起那么早,去上個早朝,就聽下面一群大臣嘮叨幾句,然后,就散朝了,就沒什么勁頭。

對此,曾毅勸了幾句,沒有什么效果,也就不在吭聲了。

曾毅對于正德,是把握著一個度的。

曾毅很清楚,正德的脾氣,是不可能更改的、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用來形容在正德的身上,卻是最為恰當不過的了。

是以,既然明知道正德的脾氣是不可能更改的,那,曾毅就算是如何的勸誡,也是沒用的,甚至,還會因此而招來正德的反感。

這在后世,其實是大多數家長都能碰到的事情。

也就是所謂的孩子們的叛逆期。

也被稱為,都是吃飽喝足了,給慣出來的毛病,若是生在古代,家里孩子成群,甚至,都有吃不飽的。

誰慣他們這個臭脾氣,慣他們所謂的叛逆期的?

而恰恰,正德,就是在這么一個環境下。

先帝弘治皇帝,只有正德這么一個獨苗,且,先帝年幼的時候,可是非常受罪的,是以,對正德,從小就非常的寵愛,甚至,稱之為溺愛也不為過。

且,正德也沒什么兄弟,這就更加的杜絕了爭奪皇權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正德是真正的天之子,整日錦衣玉食,一群奴才們伺候著,討好著,只要是正德的要求,幾乎沒有達不到的。

久而久之,到如今,正德也就成了這副脾氣。

若是正德能多幾個兄弟,多些爭斗,正德的脾氣,絕對不會如此的。

可是,脾氣既然已經養成,而且,還是從小養成的,在想要去更改,那,幾乎可以說是萬難。

對于這種情況,只能是順應著。

等時間久了,成熟了,或許,自己,就改過來了。

不過,這種可能,是在后世,成熟了,長大了,終究在社會上磨練,社會上,是沒人會去像家里的父母那般容忍你的。

是以,那些叛逆期的孩子,一旦踏入社會,遲早會走正的。

當然,走邪路的也有,可是,畢竟少。

可是,正德,卻是個例外,他是大明朝的皇帝,誰敢真的管他?是以,終其一生,正德都是不守規矩的,拿朝廷的規矩來進行踐踏。

對此,歷史就已經證明了,滿朝文武大臣,沒一個能改變掉正的脾氣。

就算是日后劉瑾伏誅,正德的身邊,照樣出現了別的奸佞,直至正德最后大行歸天。

對于這種能帶入墳墓的性格,曾毅,根本就不準備去更改。

甚至,在曾毅看來,想要更改朱厚照的性格,甚至,比他對整個大明朝進行一番改革還要困難。

是以,長久以來,對于正德,曾毅就秉著一個態度。

能忍則忍,忍不住的,說上幾句,聽就聽了,不聽,也不多說,若不然,只會讓正德煩。

可以說,若是從這點來說的話,曾毅,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忠心之臣。

不過,在曾毅看來,這才是聰明之舉,若是學那些愚忠之人,只會硬著頭皮來,那,他對大明朝的設計,對大明朝的改革,那才真的是叫做鏡里看花水中望月,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

朝廷的衙門,全都開始運轉。

而錦衣衛內,也進行了一些整頓。

過年的這段時間,可以說,京城的衙門,都要休息的,可是,錦衣衛,卻是個例外。

錦衣衛的特殊性,注定了,他是不能休息的。

或者說,錦衣衛的特殊性,也注定了,是沒法休息的。

錦衣衛內,有暗裝明樁之分。

這其中,明樁,其實,在曾毅看來,是最坑的了。

誰都知道其的身份,這樣的明樁,能得到什么有用的情報?無非也就是察言觀色之類的罷了。

明樁能得到的真正有用的情報,可以說,很少。

錦衣衛若是靠明樁提供情報,也就稱不上是什么都知情了。

錦衣衛,最為主要的,其實就是暗裝。

偽裝成商人,仆人,侍衛等等,去打探情報。

這樣一來,自然不可能是有什么規定的時間了,若不然,就是要暴漏身份了。

錦衣衛的暗樁,也是分為兩種的。

一種是常駐的,也就是派入一些大臣等的府邸的,一般都是多少年,甚至,直到被發現,才會被撤走的。

而另外一種,則是屬于增援的。

也就是原本潛伏的暗樁,發現了什么重大情況,且,其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這個時候,錦衣衛,就會考慮是否在派人支援。

要派去幾個人,如何的打入其內部。

當然,如何打入目標的內部,這,就是錦衣衛上面的官員們考慮的事情了,而且,錦衣衛經常做這種事情,是以,對這種事情,其實,方法很多。

是以,錦衣衛的種種限制,就注定了,錦衣衛衙門,是全年運轉,不可能如京城的旁的衙門那般,還能過年休息幾天。

是以,在過年的這幾天內,錦衣衛內部,司徒威已經進行了一些調整了。

只不過,這些個調整,都是微幅的調整,調整力度不算大。

畢竟,文武兩系的官職,曾毅,已經給定下了。

而其余的,司徒威能動的,也就是對這些官職的官員,稍微調整一下,至于大的調整,現在,司徒威也是動不了的。

換句話說,司徒威所面臨的,其實,和曾毅面臨的是一個問題,手底下,沒什么可信且可用的人才。

以前,司徒威只不過是錦衣的僉事。

在僉事上面,可是還有同知,錦衣衛都指揮使的。

且,一個僉事,能隨心所欲的任命下面的一些百戶千戶什么的下面的官員,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司徒威對于那些千戶百戶,至多,就是為難他們一些。

且,錦衣衛這種地方,能有多少的人才可用的?

是以,現在,司徒威就算是想對下面的官員進行調整,也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至于那兩位同知,司徒威則是給了他們千戶的任職,至于旁的,卻是暫時也沒安置別的官職。

司徒威也不傻,雖然手底下沒有人才可用。

可是,這兩個同知,卻是絕不能用的。

若不然,指不定,就會被這兩人給架空的,是以,干脆,給了他們千戶的職位,也不算是虧待他們。

但是,卻是別想進入錦衣衛的中樞了,更是不可能有機會架空司徒威的。

除此外,對于錦衣衛的一些規矩的修改,曾毅是沒有管的。

或者說,對于錦衣衛整體的規矩,曾毅只是畫了一個大概的范圍。

在曾毅所畫的這個范圍內,錦衣衛還要進一步明確的。

畢竟,錦衣衛這個衙門,不同于旁的衙門,尤其是曾毅要對錦衣衛衙門進行改革,是以,許多的規矩,都是要重新制定的。

這些規矩,曾毅在定下一個大致的范圍后,就交由錦衣衛內部,酌情去制定細節了。

在這方面,曾毅相信,司徒威,是不會也不敢糊弄他的。

更何況,錦衣衛,現在,是兩位首官,一文一武。

這些規矩,不僅是要司徒威去定,還要另外一位右監察官也去制定,兩人制定的規則,全都交給曾毅之后,在由曾毅確定的。

只要有競爭,有爭斗,就不可能弄虛作假。

最起碼,在這種規矩的制度上面,是不可能弄虛作假的。

過年的這幾天,在家,司徒威也是根據已經的錦衣衛的一些個規矩,進行參考,修改,刪減了許多,然后,并沒有送交給曾毅過目,而是先在錦衣衛內部實施了下去。

之前,曾毅說過,這些規矩,等過完年,右監察官也會指定,然后,在錦衣衛的文官體系內實施。

可以說,曾毅的意思,是最開始的這段時間內。

錦衣衛內的規矩,除了文武兩系的官員是想通的,高一品的錦衣衛武官,是有權利也必須能夠約束比他低一級的文官的。

而相反過來同樣如此。

這個規矩,是主導規矩,也可以說,是一錦衣衛的主體。

其余的規矩,則是要靠文武兩位監察官制定,然后,上交曾毅。

在之后,曾毅觀察一段時間后,在對文武兩位監察官制定的規矩進行糅合,然后,在錦衣衛內實施下去。

繼續觀察,直至沒有什么毛病的時候,曾毅會讓正德以圣旨的方式,給正是昭告天下的。

也只有如此,錦衣衛,才能真正的成為朝廷普通的衙門之一,而不被邊緣化,不被敵對。

“希望一切順利。”

司徒威端坐在北鎮撫司的大堂上。

可以說,在之前,尤其是碰到曾毅之前,司徒威根本就沒有想過,會有這么一天,他,司徒威,竟然能夠坐在北鎮撫司的大堂之上。

雖說,改動后的錦衣衛首官的官職,是正三品,比以前的正二品的都指揮使,要錯上一品的等級。

可是,在司徒威看來,這已經足夠了。

三品大員啊,這是以前根本就不能想的、

司徒威以前雖然是錦衣衛的僉事,按理說,也是三品的官員。

可是,錦衣衛的情況太過特殊,除去錦衣衛都指揮使以外,其余的,如同知,僉事等,除非是得了皇帝的圣旨冊封,若不然,也就是在錦衣衛內部是從二品,三品的。

出了錦衣衛,就沒人認可的。

就算是餉銀,也并非是戶部發的,而是錦衣衛自己發的。

甚至,吏部根本就沒有登記造冊。

相反,錦衣衛的千戶等,卻都是在吏部,兵部有造冊的。

若是真的論起來,也可以說是錦衣衛的同知和僉事,是錦衣衛內部自己的官員,不經朝廷認可的。

是以,在司徒威心里,他一直,也就是個至多千戶的結局。

因為錦衣衛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若是不出錯的同知和僉事,到最后,總是按照千戶的規格,給世襲一個后輩進入錦衣衛內任職的。

可是,可以說是一轉眼的時間。

現如今,司徒威成了堂堂正正的朝廷三品大員,而且,還是錦衣衛的首官,更難能可貴的,則是錦衣衛內所有的官職,全都被朝廷認可,全都是要在吏部和兵部登記造冊的。

日后,錦衣衛也是朝廷衙門當中的一個了,而非是被排除在外。

是以,此時,若說誰最不喜歡錦衣衛出事,甚至,司徒威的心思,還要排在曾毅之前。

司徒威明白,一旦此時錦衣衛出事,那,他這個剛到手的錦衣衛左監察官,正三品的朝廷大員的烏沙,就立時會生出翅膀,撲閃撲閃的飛走。

“那些宵小之輩,攝于曾大人的威懾,暫且,該是不會有什么行動的。”

司徒威自言自語,旁人就算聽了,也根本就不懂他這話里的意思,到底是要表達什么意思的。

“曾大人吩咐的事情,不能出錯。”

司徒威猛然想起了什么似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步走了出去。

“來人。”

剛走出正堂的門檻,司徒威就喝了一聲。

“大人。”

旁邊有侍衛立時跑了過來,站在了司徒威的跟前。

“去,將咱們錦衣衛內還剩下沒有派出去的暗哨,全都給召來。”

司徒威臉色沉寂,這些個暗哨,平日里,就算是錦衣衛內部,也鮮少有人認識的,這是為了其暗哨的保密性。

若不然,見的人多了,總是會不安全的。

然,旁邊這侍衛,是司徒威的親信,尤其是此次司徒威任了錦衣衛的首官,他的這侍衛,自然跟著他,也見識了不少的。

是以,司徒威才會如此放心的讓其去招那些仍舊賦閑的暗哨過來。

若是換了旁的普通侍衛,怕是連那些暗哨是誰,在錦衣衛哪里呆著的,都不知道的。

不過,就算是司徒威的這侍衛,也僅僅是知道那些暗哨都是在京城哪里呆著的,至于其身份性命等,一些更為詳細的,卻是一概不知了。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