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258章 等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8章 等待

第258章 等待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正文258.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258.

看著下面跪著的群臣,正德有些唏噓,若非是曾毅提起,他永遠都不可能知道,錦衣衛,在百官的心中,竟然憎恨如斯。小說

“諸卿平身。”

正德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朗聲道:“此事,容朕三思。”

“退朝吧,今個正午,朕給諸位愛卿一個答復。”

這話,若是不知道的,絕對不會認為是從一個皇帝口中說出來的,這話,明顯不符合一個皇帝的口吻(258章)。

可是,這話從正德的口中說出來,群臣卻是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的,當今圣上的脾氣,群臣,都是領教過的。

在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從當今圣上嘴里說出來,更何況是一句不怎么符合身份的話。

原本,百官以為,這事,曾毅是要留下的。

畢竟,曾毅和皇帝的關系誰都清楚。

可是,正德卻是沒開口留曾毅,而曾毅,卻也神情如常,從容無比,同一眾文武大臣,一起出了大殿,朝著宮外走去。

“若是錦衣衛詔獄得撤,曾大人當為首功啊誤入婚途:冷面總裁的囧妻。”

李東陽就是內閣的老好人,而且,脾氣極好,是以,湊了過來,和曾毅并肩走著,原本,還想湊過來和曾毅套近乎的,卻是沒一個再敢湊過來了。

就算李東陽在和善,那也是內閣大學士,而且,現如今,他和曾毅走在一起,明顯是有話要說的,誰還敢不識趣的往上湊?

只不過,不少官員,心里卻是忍不住連連悔意,原本,曾毅回京,就想著前去拜訪的,結果,一拖再拖,想看形勢在動的,結果,到現在,卻是晚了。

尤其是原本有官員已經準備前去曾毅府上示好了,結果,前幾天早朝,曾毅成了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

這個職位,讓不少官員退縮,今日,卻是覺得,當時,真不該退縮。

看今日早朝的局面,錦衣衛的詔獄裁撤,已經是定居了。

只要圣旨下達,曾毅的聲望,立時將會如日中天,整個大明朝,提起曾毅,在沒哪個不知道的。

而且,定然都要豎著拇指稱贊曾毅是賢臣。

這個時候,他們在投靠曾毅,已經是不如之前了。

“下官也只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曾毅笑著,雖說心里,不是這么想的,可是,面子上,卻是絕對不能驕縱的,必須要十分的謙虛。

尤其是這個時候,越是謙虛,越是能體現出他的胸懷來,越是能讓世人稱贊,這才是曾毅的最主要目的。

“錦衣衛可以說自開國起,就已經存在了。”

李東陽卻是笑了笑,臉上帶著一絲的不知是惆悵還是如何的復雜表情:“雖太祖皇帝晚年裁撤了錦衣衛,然,成祖皇帝,卻是又重開了錦衣衛。”

“時至今日,錦衣衛一直凌駕于大明律之上,甚至,可以肆意刑殺百官。”

“甚至,錦衣衛是天子親軍,直屬天子,百官無人能管,以至于,構陷官員,也成了常事天機門主在都市。”

“此實為我大明朝一大毒瘤。”

“歷代官員雖有意裁撤錦衣衛,然,帝皇不愿,此事,直至今日。”

“雖說錦衣衛尚未裁撤,然,沒了詔獄,錦衣衛,也就是一監察百官的衙門了,與都察院相似,卻屬隱秘罷了。”

“此,卻是百官能夠接受的,此乃天大的功德。”

“曾大人今日所行,定為后世稱為賢臣之舉。”

李東陽這話,聽起來,是在給曾毅戴高帽子,可其實,卻并不盡然。

曾毅裁撤錦衣衛的提議,在內閣看來,是好的,是極好的。

同時,也能證明,曾毅的確心系朝廷,并非是那種戀權的權臣,若不然,曾毅就不會提議裁撤錦衣衛詔獄了,而是想辦法,如同劉瑾重開東廠那樣,把錦衣衛抓在手里了。熱門

只是,在內閣的諸位大學士看來,曾毅終究太過年輕了,雖有先帝賜下的金牌,身份尊貴,且,一心為了朝廷。

可是,難保,日后不會被奸臣所蠱惑。

是以,內閣,就必須肩負起引領曾毅的道路。

李東陽的這話,看似是在夸曾毅,可是,同時,卻也是把曾毅給擺在了一個新的高度,賢臣。

賢臣二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得到的。

古之賢臣,那可不是隨意就被稱為賢臣的。

無論是哪個賢臣,都是在用一生去奉行準則的。

現如今,李東陽把曾毅拜訪在這么一個高度,其實,無非是在告訴曾毅,或者說,是在暗示曾毅。

自今日起,你曾毅,也是賢臣了,是忠臣,把這個心理暗示給曾毅獵鷹歸來全文閱讀。

一次或許沒什么,但是,時間長了,不知不覺中,曾毅就會自己給自己打上一個忠君愛國的標簽,到時候,這種潛意識一旦種植下去。

時間長了,隨著曾毅慢慢的長大,這種潛意識,也會越來越深,越來越凝重。

直至最終,曾毅真真正正的成為一個忠君愛國之臣,真真正正的成為朝廷社稷棟梁之臣。

內閣的這份心思,也算是煞費苦心了,畢竟,當今圣上是真的算不上是賢君明主,而曾毅,既然是皇帝寵信的臣子,且又有先帝賜予的金牌在身。

內閣,也只能努力的來把希望放在曾毅身上了。

最起碼,皇帝若是胡鬧了,曾毅,還能勸一勸,甚至,曾毅還能用手中的金牌,去阻止一些朝廷奸佞。

只是,內閣的這番心思,雖然隱秘,可是,卻是瞞不過曾毅的。

二世為人,尤其是前一世,處于那種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各種朝廷爭斗的電視劇更是連續不多,哪怕是不看,僅僅耳聞,曾毅的在這方面的智商也是不低的。

誰說什么樣的話,什么心思,曾毅一眼就能看出的。

李東陽今日這態度,為的是什么,曾毅也是一眼就看出了。

“能否裁撤詔獄,陛下還未下詔,結果如何,尚未可知啊!”

曾毅嘆了口氣,臉上,帶著一絲的憂愁,卻是看的李東陽原本很是不錯的心情立時跳動了一下。

“難不成,曾大人認為,這其中,還能有什么變故?”

李東陽把聲音壓的很低,神情,也有些凝重了。

“于國于民,詔獄不該存在。”

皺了皺眉,曾毅看著李東陽,一字一頓的道:“可問題是,裁撤詔獄,未必誰都會同意啊。”

“這詔獄,是禍害,是毒瘤,可是,卻也未必不會有人看中他開啟青少年智慧的100個歷史故事。”

曾毅能說的,就這些了,而且,這話,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當然,這些,只是下官的猜測罷了,剛才大殿上,群臣所向,陛下,也是有意裁撤詔獄的,想來,是不會出什么差錯的。”

曾毅很聰明,尤其是這事上,是絕對不會流漏出任何的破綻的。

他這話,說了,等于沒說,不還是要等陛下下詔了。

可是,就因為曾毅這話,卻是讓李東陽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

昨個,內閣就設想過此事了,若是有人想要留下詔獄,那,定然就是現如今的東廠提督劉瑾了。

或許,為了詔獄,劉瑾就算是知道曾毅身份,也敢在皇帝跟前爭一爭的。

劉瑾這閹賊,會討陛下歡心,且,整日伺候在陛下身邊,若是他開口,這詔獄,指不定,真的就不是裁撤,而是移交給東廠了。

而面對曾毅,劉瑾也是不懼的,反正錦衣衛是沒了詔獄,這事,也不算是打曾毅的臉,只是,被他劉瑾給插了一腳罷了,曾毅也說不得什么的。

而且,劉瑾整日伺候在皇帝身邊,就算此事曾毅不滿,卻也不能真的如何劉瑾了。

這個擔憂,原本,李東陽已經給忘了,可是,現如今,曾毅這么一提起,李東陽卻是又想了起來。

詔獄對皇帝而言,那是個極好的地方。

若不然,歷代皇帝為何不撤掉錦衣衛,撤掉詔獄?

撤掉了詔獄的錦衣衛,就是沒了爪子和牙齒的老虎,雖能探聽消息,監察百官,可是,卻無權抓捕審訊(258章)。

這對帝王來說,要做一些事情的話,卻是有些不方面了。

是以,歷代帝王,都沒提過要裁撤錦衣衛,裁撤詔獄的晚清三大名臣發跡史。

就算是當今圣上,雖然玩略,信任曾毅,可是,面對如此,若是沒有旁人在一旁胡言亂語,尚且無礙。

一旦有人奸人在旁邊挑撥,那,此事,可就有些難料了。

“曾大人以為,會有何人作祟?”

李東陽神情凝重,雖然心里已經有了十之八九的猜測,可是,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這下官可就不知道了。”

曾毅笑著搖了搖頭,有些話,點到即可,就算誰都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但是,還有那么薄薄的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這意思,可就不同了。

是以,曾毅把分寸把握的非常微妙,既是點出了自己的意思,同事,這事情傳出去以后,也不會影響自己的聲望。

“曾大人這是要回都察院了?”

李東陽突然轉了話題,而且,這一個大轉換,就算是一向沉穩的曾毅,也是有些稍微發愣的。

“這下朝了,可不就是要去都察院嗎?”

曾毅笑著,道:“早朝之前,已經吃過東西了,這會也不餓,只能是去都察院內呆著了。”

“雖說都察院不點卯,可下官也不能偷懶不是?”

說完這話,曾毅自己都開始呵呵笑了起來。

“都察院雖清凈,可卻是朝廷耳目。”

李東陽點了點頭,神色凝重的道:“曾大人能有此想,卻是甚好。”

“不過,今個,就算是都察院有什么折子,這會,怕也是送不進宮去了,曾大人不妨前去內閣一敘。”

李東陽卻是拉住了曾毅的胳膊,不準備放人了。

內閣的所在,是在宮中的。

李東陽之所以拉住曾毅,則是想讓曾毅一起等候圣旨的色彩心理學。

既然早朝散朝的時候,陛下說了那番話,那就證明,這裁撤錦衣衛詔獄的圣旨,今個,是肯定能下來的。

只要圣旨下來了,結果如何,錦衣衛詔獄是否徹底裁撤,還是移交東廠,那就一清二楚了。

若是錦衣衛詔獄徹底裁撤,這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百官彈冠相慶,可是,若是只是把詔獄從錦衣衛裁撤。

等于是斷了錦衣衛的爪牙,使錦衣衛成了一個普通的情報衙門,而卻把詔獄移交給了東廠,那,這事,可就更亂了。

劉瑾是什么人,以前,百官不知道,可是,經過前段時間,百官卻沒一個不知道劉瑾是什么樣的人了。

尤其是現如今這些日子。

劉瑾雖然攝于曾毅在京,以至于東廠不在京城有什么過分的舉動了,可是,卻是把東廠的番子,撒向了大明朝的各個角落。

短短不足一個月,下面已經有地方上奏,參奏東廠的番子了。

如此短的時間,東廠的番子是否在下面的承宣布政司、府、縣真正的站穩跟腳都未必,竟然就已經開始禍害了。

這份猖狂,這份囂張,還不是劉瑾在那撐著的?

要知道,現如今的東廠,可是沒有詔獄的,東廠的番子,抓了人,至多,打一頓,定然是要放了的。

可就如此,東廠的番子已經如此的猖狂了。

若是真讓東廠的番子擁有了詔獄,可以自行審問,刑罰,到時候,劉瑾的尾巴,還不真的翹上天去?

是以,李東陽拉住曾毅,暫時呆在內閣,等于是呆在宮中。

若是圣旨下達,詔獄沒有裁撤,而是移交給了東廠,那,還要曾毅趕緊前去面見皇帝的。

雖說圣旨需經內閣通傳天下方可,才叫做真正的圣旨,若不然,只能叫做中旨鉆石京少:寵妻終身制最新章節。

沒有哪個官員會厚著臉皮領中旨的,若不然,會被百官唾罵,會被士林唾罵。

可問題是,劉瑾是宦官,這閹賊,根本就不可能在乎百官的態度,根本就不可能在乎士林的聲望,士林的看法。

別說是皇帝下中旨了。

只要皇帝說一句把詔獄移交東廠,劉瑾當時就能跪下領旨謝恩的。

是以,李東陽才會拉著曾毅,以防萬一。

曾毅苦笑,他是知道李東陽心思的,不過,正因為此,這內閣,才不能去的。

這個時候去內閣,那就等于是把自己也陷入了進去,到時候,圣旨下來,若是內閣不滿意了,肯定會拉著自己前去求見皇帝。

到時候,自己改說什么?難不成,自己親手把自己設計好了的計劃給毀掉不成?

是以,這個時候,曾毅絕對不能在內閣,他必須在都察院,讓所有人都看到他聽到圣旨時候的那番驚愕,然后,他自己前去宮中。

曾毅的這番算計可謂完美,只不過,卻是絕對不能讓百官知道的,若不然,他曾毅的名聲,怕是要直接成了臭水溝里的臭石頭了。

從李東陽手里掙開衣袖,曾毅笑著拱手,道:“李閣老盛情,下官心領,只是,下官初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雖說都察院不必點卯,可下官,卻是不能偷懶的。”

曾毅一番話,說的正氣凌然。

李東陽聽的,卻是郁悶無比,若是旁的時候,他大可以拉著曾毅不放,甚至,可以當做曾毅這話是推辭。

可是,現如今,尤其是今日這事,足以證明曾毅是為國為民之人,按理,他是不可能躲避此事的。

是以,只能說,曾毅有時候沖動,可是,有的時候,卻是死板。

就算是都察院里面的那些個普通御史,也沒有這么死板的吧?

可是,李東陽卻又不能說什么,曾毅拿的可是正當的理由來堵他嘴的世界上最經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無奈,李東陽只能苦笑,道:“既如此,老夫就不強留了,只是,這圣上下詔,若是裁撤詔獄之事……。”

“詔獄不可留,若裁撤詔獄之事陛下不允,下官定然進宮面圣,到時,還望閣老能夠給下官壯威。”

不等李東陽說完,曾毅就直接用話把李東陽的話給堵死了,反正只要是單獨進宮,在宮中,和皇帝說了什么,談了什么,誰知道不是?

“自當如此。”

李東陽沖著曾毅拱了拱手,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李東陽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而且,在李東陽看來,其實,是他小心太過了,裁撤詔獄之事,是曾毅主動率先提出來的,甚至,之前沒有透漏絲毫的風聲。

這事,曾毅自己,絕對會是最上心的了。

“閣老留步,下官告退。”

曾毅沖著李東陽拱了拱手,然后轉身,弓著身子,快步退了幾步,然后在轉身,大步離去。

而李東陽則是站在原地,沒有往前走了,內閣,是不需要出宮的,只要在轉個彎,就到了。

“還是年輕好啊!有活力,有朝氣。”

李東陽突然笑著搖了搖頭,捋著下巴的山羊胡須,看著曾毅離去的背影,卻是贊賞無比。

在李東陽看來,曾毅的表現,清廉、顧大局,為朝廷著想,已經初具一個賢臣棟梁的雛形了,而且,曾毅和朝廷大臣,沒什么牽扯。

且,曾毅心思過人,才智過人,只不過是年輕,偶爾,有些沖動,這個,隨著時間的遷移,是會慢慢改變的。

只要內閣的幾位同僚齊心協力,培養曾毅,讓其骨子里全都烙上忠君愛國的痕跡,日后,曾毅定然會成為朝廷柱石。

版權所有20122012第八區,遼ICP備08001010號1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