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752章 混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2章 混亂

第752章 混亂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03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752.

c_t;百步開外,胡車兒統領的先鋒軍正在極力沖殺,蠻軍毫無斗志,此時猶在抵御的人馬只剩下劉氏殘軍。79

劉氏軍馬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多人,他們俱是百戰老卒,折損一個,對于諸葛亮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劉備敗亡之后,愿意歸順劉阿斗的漢人太少了,李賢已經在州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風評極佳,這時候參加劉氏軍馬,倒像是參加叛軍……

若非諸葛亮智謀過人,劉氏軍馬早已經散掉了reads;。

如今,五溪蠻軍已然自身難保,聯軍雖有軍寨,可是,寨中兵力不足。

一旦蠻軍降了張繡,后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未雨綢繆,決意突圍,只是,荊州軍已經纏了過來,這時候想要全身而退,顯然難上加難。

危急關頭,向寵‘挺’身而出,表示愿意留下,抵御張繡。

關羽很是不舍,軍中大將少之又少,向寵算是個中翹楚。

留下,意味著百死一生。

諸葛亮沉‘吟’半晌,道:“向寵,我只能給你留下三千兵馬,只要擋住張繡一日,你便可以‘抽’身而退”。

“末將明白”

“你可要考慮清楚,蠻軍不可信,你手中唯一的依仗便是那三千兵馬,以三千多三萬,你有把握嗎?”

向寵沒有夸下海口,只是淡淡地說道:“據險而守,依托地利之便,想必可以拖延一二”。

諸葛亮有些內疚,“是我看錯了沙摩柯,才讓這蠻子有機可乘”。

“軍師不必多言,既然決策已定,早些開撥才是要緊事”

諸葛亮深深地施了一禮,道:“君之高潔足以流芳千古,在下先行謝過”。

向寵受了這一禮,笑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先主待我如國士,我必以國士報之!”

關羽拍了拍向寵的肩膀,道:“排兵布陣,謀劃全局,我不如你,好好活下來,到時候我好向你討教一二”。

“關將軍放心,只要我活著,一定不會爽約”

諸葛亮與關羽再不多言,他們都是心‘性’果決之人,既然做了決定,當下再不猶豫。

半個時辰過后,諸葛亮便護著年歲尚幼的劉阿斗遁入深山reads;。

午時過后,張繡正在督戰,此時,軍卒急報:將軍,諸葛亮逃了。

“什么?諸葛亮逃了?關羽呢?他們逃了多少兵馬?可探清楚了?莫要中了張須陀的詭計!”

“千真萬確,得知消息之后,我親自領著兵馬去了前方大營,除了軍寨之外,人去營空,哨塔上的人影都他娘的是稻草人假扮的,不過火薪尚溫,看樣子他們剛離去不久,將軍,這可是天賜良機呀,莫要等到他們走遠了,尋了藏身之處,那時再想報仇可就晚了。”

張繡心中一陣天人‘交’戰,一方面,他覺得這是諸葛亮的‘陰’謀,另一方面他又告誡自己機不可失,究竟該如何抉擇?

沒多久,帳外來了不少請戰的軍將,他們全都聽說了諸葛亮逃竄的消息,當下都躍躍‘欲’試,想拿關羽的人頭來成就自己無上的威名。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親衛不讓他們入賬,這些家伙便在帳外扯起嗓子吼了起來:“將軍,只要大軍出擊,諸葛亮定然逃不掉!”

“蠻地缺糧,‘亂’軍早已經是饑寒‘交’迫,此時不痛打落水狗,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劉阿斗一日不死,兄弟們便一日不得安生,我們已經等了這么久,兄弟們早憋了一肚子氣,還請將軍速做決斷,莫走了賊首!”

帳外的家伙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張繡只得出了大帳,大聲說道:“也罷,既然諸位戰意高昂,那還等什么?速速點齊本部人馬,循跡追蹤,只是沿途間定要多加小心,切記,切記!”

軍將轟然應諾。

“沙摩柯,你能信守承諾,反戈一擊,也算立下大功,一旦此事了結,必有你一樁好處!”

沙摩柯微微頜首,道:“小民粗鄙,一直被諸葛亮‘蒙’蔽,幸有馬良當頭‘棒’喝,方才警醒,諸葛亮乃當朝叛逆,李大將軍才是朝廷正統,小民一直思慕朝廷,只是不得其‘門’而入,今日終能得償所愿,也算是一樁幸事”。

張繡又寬慰幾句,沙摩柯又道:“將軍,我愿頭前引路,五溪之地的村寨在下了如指掌”。

張繡大喜,“喔?若是如此,沙族長又立一功!”

沙摩柯笑道:“將軍寬心,只要諸葛亮還在五溪之地,他便‘插’翅難逃”。

張繡暗自警惕,沙摩柯對蠻地如此熟悉,一旦讓其坐大,怕也不是什么善事。

不過,眼下正值用人之際,就算張繡起了戒心,卻還是以大局為先。

按照‘亂’軍丟棄的軍械雜物推斷,諸葛亮走的就是大道。

只要及時出擊,定然可以給予極大的殺傷。

若是諸葛亮堅守營盤,沙摩柯興許還會有些忌憚之心,然而,此時諸葛亮棄營而走,極大降低了追兵的警惕心,誰也不會把一群喪家之犬放在眼中。

殺,殺了諸葛亮,殺了關羽,殺了劉阿斗。

接連不斷的口號聲從大營中沖天而起。

兩萬多人的大營完全鬧騰了起來。

須臾,五千‘精’銳在沙摩柯的指引下進入深山。

這時候,距離軍寨三十里的地方,關羽正潛伏在蘆葦叢中,寒風呼嘯而過,吹的蘆葦嘩嘩作響。

沒有火光、沒有竊竊‘私’語、甚至連大聲喘氣的聲音都沒有,千余兵馬屏氣凝神,好像成了一具具沒有呼吸的木雕。

在不遠處的地方,李嚴與關平同樣各領一千人馬潛伏其中。

在主力退卻的時候,蘆葦叢中的這三千人馬便成了埋在釘子,一旦發作,必將傷人要害。

等待的過程最是難熬,好在冬日沒有蚊蟲滋擾,軍卒們才免去了瘙癢之苦,可就是這樣,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還是有不少人凍僵了‘腿’。

僵臥在地上,血脈不通,‘腿’腳僵硬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雖說之前對這等事情早已經有所預料,可關羽還是‘陰’沉著臉,他不知道張繡會不會看破諸葛亮的金蟬脫殼之計。

若是對方沒有追兵,那他們不就白遭了這些罪了嗎?

直到大營喧嘩聲四起,關羽方才大喜,他當即明白,張繡中計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一條長長的軍陣便由遠及近,盤旋而過。

李嚴在估算著出營賊寇的數目,須臾,他低聲道:“出營的兵馬差不多有八千余人!”

李嚴看到的那些關羽自然也看到了,伏在溝渠邊,他還模糊地看到,沙摩柯的大旗就在其中,看樣子,沙摩柯也親自出馬了!

關羽恨得牙癢癢,就是此獠害的大軍功虧一簣!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確認再也沒有一兵一卒從敵營中出來之后,關羽把手一揮,示意軍卒多加小心。

此時,頭前開路的沙摩柯突然發現了什么,只見他吹響了號角,然后急急對身后的胡車兒說了什么。

胡車兒破口大罵,急忙讓軍卒就地防備。

關羽知道己方人馬暴‘露’了,他顧不得其他,只得讓軍卒依計行事。

須臾,“轟隆隆”的巨響由遠及近而來。

胡車兒驚回首,只見后路已經被巨石堵塞。

巨大的石塊甚至碾壓了不少軍卒。

這是諸葛亮的詭計?

沙摩柯也好,胡車兒也罷,俱是心中一緊,他們不敢大意。

此起彼伏的呼喊在軍中響起,荊州軍并不慌‘亂’。

漢軍鎮定十足倒是感染了沙摩柯的蠻兵,他們看著自家族長鎮定自若,也漸漸恢復了平靜。

關羽咬著牙,戰還是不戰?

片刻間,關羽就做了決斷,誓死一搏,否則的話,在沙摩柯的指引下,追兵須臾便至!

狹路相逢勇者勝,關羽一躍而出,他放聲大吼,“殺!”

千余軍卒跟著關羽的身影殺向了荊州軍。

關平、李嚴不敢怠慢,急忙發作。

三千伏兵暴起,聲勢倒是十足。

不過,只是片刻,胡車兒便看出虛實,他不屑地說道“賊人兵少,兄弟們,守!”

在擁擠的空間內,荊州軍的數量優勢無法體現出來,而關羽突襲的長處得到了最大發揮。

殺,殺,殺!

狹路相逢勇者勝,一番‘亂’戰拉開了序幕。

蠻軍軍寨,‘激’烈的廝殺聲依舊在繼續。

張繡瞥著眉頭,不解地問道:“寨中何人駐守?”

“南陽向寵,此人深得劉備信賴,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

張繡微微頜首,“孤軍留守,其膽魄、其忠義俱非常人,攸之,你覺得此人會降嗎?”

郭攸之搖了搖頭,“諸葛亮看錯了沙摩柯,卻不會看錯向寵,既然讓他留下,那便說明向寵心‘性’過人,這等將才,說之不易呀”。

此時,五溪蠻族降了大半,少數負隅頑抗之輩也已經遁入深山,只要拔掉向寵這根釘子,諸葛亮在五溪將再無立足之地。

只是,如何行事?

張繡思慮片刻,下令軍卒暫緩攻擊,他想跟向寵談談。

打馬行至軍寨之前,張繡朗聲呼喝,“我乃武威張繡,向寵何在?”

向寵不顧軍卒的勸阻,探首應答:“張將軍威名顯赫,向寵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方知傳言有誤”reads;。

“喔?此言何解?”

“張將軍利‘誘’蠻兵,計定五溪,智勇雙全,實乃當今第一武將也”

張繡臉‘色’急變,向寵這是在捧殺他呀!

什么智勇雙全,第一武將,這不是在給張繡樹敵嗎?

要知道,張繡本是降將的身份,李賢卻給了他執掌一州的權力,這是莫大的信任,同時,也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這時候有流言蜚語傳出,張繡一定會遭到眾人的攻訐。

“好,好你個向寵,都到了這時候,還不忘挑撥離間,諸葛亮留下你,真是大材小用了”

向寵不置可否,“將軍此言差矣,除了向某,誰能擋住將軍之兵鋒?”

張繡不怒反笑,“聽你這意思,我這兩萬大軍都是擺設?”

“非也,向某的意思其實是——你不服來戰!”

張繡怒火中燒,正要下令大軍出擊,這時候,郭攸之急忙勸阻,“將軍莫中了向寵的詭計,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適才連番搏殺,軍力已泄,如果這時候強行攻寨,只會遂了向寵的心思,事倍功半”。

張繡猛然驚醒,他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完全被向寵牽住了鼻子。

當真是奇恥大辱。

幸好,這時候張繡已經恢復了冷靜,他丟下幾句狠話,轉首離去。

一萬五千名大軍駐扎在軍寨下,擺出一副長期圍困的模樣。

天氣寒冷,然而廖化卻汗流浹背,他大口大口喘著粗氣,道:“軍師,中軍已‘亂’,還請速做決斷!”

廖化身負重傷,只是眼下無人可用,方才讓他重新披掛,能讓他說出這等急切的話來,可見中軍已經‘亂’成了什么模樣reads;。

好端端的中軍怎么就‘亂’了?

諸葛亮‘迷’‘惑’不解,“誰在作‘亂’?”

廖化咬牙切齒:“是魏延。”

諸葛亮身邊只有一千軍卒,這么點人就算到了益州又能如何?

想到這里,諸葛亮大聲喝道:“回營,我倒要看看是誰給了魏延的膽子”。

諸葛亮一直押運著糧秣先行一步,將中軍‘交’給了廖化、魏延等人,眼下,中軍有變,諸葛亮心急如焚,不過,越是這時候,他知道自己越要保持鎮定,否則的話,自己陣腳大‘亂’,那才是真的無可救‘藥’。

廖化本有心勸阻,然而當視線觸及到諸葛亮堅定的目光時,滿腹的心事只化成簡短的一個:“喏”字。

“嗯,若有軍卒‘私’自回營,務必給予攔截,不聽軍令者,力斬不赦!”

“喏!”

眼下中軍的位置雖然‘亂’成了一團,然而諸葛亮卻相信自己可以說服‘亂’軍。

劉阿斗不滿周歲,此時正在諸葛亮身邊。

沒了劉備,這劉阿斗便是劉氏殘軍唯一的支柱了。

“噠噠噠”,在軍卒的護衛下,諸葛亮一路疾行,他很快便來到中軍所在。

‘亂’哄哄的軍卒見到諸葛亮,頓時有了片刻的沉寂。

諸葛亮心中一動,“魏延何在,讓他來見我!”

“軍師來了,快去通稟魏將軍”

“狗屁軍師,如今我們是朝廷官軍,諸葛亮不過是賊人罷了,怕他作甚!”

話雖如此,‘亂’軍還是把消息通稟到了魏延耳中。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