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739章 滿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9章 滿意

第739章 滿意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0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韓遂投奔冀州之后,馬超數萬大軍投鼠忌器,始終待在河西,不敢越雷池一步。棉花糖.訪問:.。

李賢雖然在陳留城下吃了敗仗,可是,水淹三軍,非戰之罪,青州軍戰力之強有目共睹。

一個韓遂,不值得冒險。

已經占據河西之地的馬超不想盲目開戰,如果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自然皆大歡喜,就算非戰不可,馬超也想等到糧秣寬裕的時候。

河西窮弊,大軍占據晉陽之后,非但不能滿足日常所需,反而消耗巨大,這時候一旦開戰,必須速戰速決。

然而,馬超麾下多是騎軍,他們擅長平原作戰,攻城拔寨,并非他們所長。

于是,馬超派出信使前往冀州軍營,試圖說服田楷‘交’出韓遂。

田楷自然不允,馬超又急又怒,他召集部將,商議對策,“田楷、韓遂合兵一處,有兵馬三萬,他們糧秣充足,軍械寬裕,又有城寨之便,馬鐵、馬休,你們覺得是戰還是和?”

馬鐵脾氣火爆,惡狠狠地叫罵起來:“拼他娘的,韓遂老兒已經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懼,田楷此獠又是北地降將,麾下俱是新卒,這時候再不分個勝負,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馬超微微意動,又道:“馬休,你意下如何?”

馬休‘性’格穩重,他提出了不同意見:“大兄,韓遂雖然是咱們的手下敗將,可是,他麾下的兵馬俱是百戰‘精’銳,真要是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韓遂這兩萬兵馬絕不讓小覷”。

馬超皺起眉頭,“田楷呢?我聽說田楷麾下俱是新卒,尚未有過耀眼的戰績,這一次,如果不能抓住機會,只怕下一此再想擊潰萬余青州軍要難上加難了”。

“大兄,田楷絕非尋常將領,否則的話,李賢也不會將冀州‘交’給他,名義上,田楷麾下俱是新卒,未有戰績,可是,誰能辨別真假?”

馬超很是猶豫,機會難得,再拖下去,一旦青州軍來了援軍,到時候再想誅殺韓遂可就難了。

然而,跨境進入冀州,意味著馬超要與青州軍分個勝負……

抉擇太難了。

馬超難以下面則,韓遂同樣徹夜難眠,與他們相比,遠在下邳的李賢,他日子過的逐漸滋潤起來。

從一介鹽丁成長到今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李賢擊敗了無數的敵人。

如今,新皇繼位已滿兩年,朝中大臣雖然對獨攬大權的李賢有諸多不滿,可是,他們卻敢怒不敢言。

過去的日子里,青州軍節節勝利,李賢治下之地從青州、徐州,擴張到冀州、荊州、兗州,這等輝煌的戰績,即便陳留大敗也瑕不掩瑜。

軍事上的勝利只能說明李賢是一個將帥之才,可是,瑯琊地震、冀州蝗災、兗州水患卻讓人意識到李賢的治國之才。

短短兩年,徐、兗、冀三州之地遭遇天災**,災民數十萬,可是,在李賢的運籌帷幄下,愣是沒有百姓流離失所,這在以往的日子里是幾乎不敢想象的事情。[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www.]

當然,最令人拍案叫絕的還是公開選才。

出身寒‘門’的李賢用公開選才的方式同時拉攏了郡望與寒‘門’,博得一片好評。

地方上,新晉士子填補了官員不足的空白,聲望上,李賢唯才是舉的行為廣為人知。

毫不客氣地說,放眼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能與李賢相提并論的人。

然而,李賢滿足了嗎?

李賢并沒有滿足,巡察冀州的陳允已經歸返,他帶來了萬民書,冀州百姓感恩戴德,認為李賢是滅蝗星君……

冀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可是,兗州的災情尚未結束。

在李賢的欽點下,徐干負責兗州的民事,受災的百姓以工代賑,修建堤壩,疏浚河水。

只是,賑災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作,重新改道的黃河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絕非三五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李賢決定往兗州一行,順便見見韓遂……

五日之后,李賢抵達山陽郡。

徐干聞訊趕來。

李賢沒有寒暄的意思,直入主題,道:“偉長,你在兗州已經有些日子了,災情如何?”

徐干吁了口氣,道:“陳留城外一場大水,兗州有二十萬百姓受災,幸而糧秣運送及時,官府救助得力,如今,已有近半百姓陸續返鄉”。

李賢微微頜首,在來的路上,他看到數千頂帳篷,災民們居住其中,不過,有的地方已經空置出來,百姓們正在掩埋垃圾。

“山陽郡地勢較高,這里幾乎沒遭到水患,河水改道之后,不少災民甚至不愿意回去”

“喔?這是為何?”

“陳留依舊在曹‘操’手中,百姓們不想卷入戰火,留在山陽郡,有使君的庇護,他們可以安心勞作”

李賢聽罷又喜又憂,喜的是百姓愿意投奔他,這說明他取得了民心,可是,小小的山陽郡容納不了這么多人口,如果外地的百姓也留在這里,勢必會與本地百姓引發沖突,這是李賢不想看到的事情。

走出帳外,李賢隨意走到一片營帳之前。

這里住著一個六口之家,男丁們都已經去勞作了,剩下來的是‘婦’孺還有老人。

黑壓壓的一群甲士令人膽顫心驚,行在前頭的李賢看上去便非富即貴。

來的是誰?

帳內的老者顫顫巍巍地迎上前來,道:“寒舍簡陋,恐污了貴人的衣物,老朽楊木,不知貴人有何吩咐?”

李賢尚未開口,徐干已經解釋道:“長者,這就是你一直念叨的大將軍!”

楊木瞋目結舌,“李賢李大將軍嗎?”

李賢微微一笑,道:“正是區區在下”。

楊木急急竄入帳內,片刻之后,只聽得帳內一陣呼喚,接著,去而復還的老人帶著兩個‘婦’人一個小孩出現在帳外。

李賢還沒反應過來,楊木已經帶著家人“噗通”跪倒在地,“多謝大將軍救命之恩,我等俱是陳留百姓,若非大將軍賑災及時,我這一脈只怕要絕后了,活命之恩大齒難忘,楊康,這是我們楊家的恩公,你要記住了”。

七歲大小的男孩重重頜首,道:“阿爺,我記得了,大將軍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我長大了要報恩”。

李賢急忙攙起老人、孩子,道:“老丈快快請起,官員賑災天經地義,何須道謝?我不過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越是如此,楊木一家越是感‘激’,他們從來沒想到身份高貴的李賢李大將軍竟然如此和善,一切如在夢中。

“今日前來是有幾件事想要問問,不知長者方便嗎?”

楊木連連頜首,“方便,自然方便,娟兒,快給大將軍備水”。

入賬之后,李賢與楊木盤膝對坐。

身后,大批護衛也有入賬的意圖,李賢搖了搖頭,道:“徐長史留在這里就可以了,你們在外頭等候”。

“大將軍……”

“不妨事,去吧”

李賢一再堅持,護衛無奈,只得應命。

不過,雖然到了外頭,可是,所有人都豎起耳朵,他們不敢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動靜。

長史徐干手無縛‘雞’之力,遇到危險,他是指望不上的。

大將軍李賢雖有一手功夫,可是,如果真的遇到刺客,能夠撐住幾個回合還是個未知數。

隨著李賢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關于他的賞格也在不斷攀升。

刺客們越來越猖狂了,為了賞金,他們連命都可以不要。

之前,李賢待在下邳,刺客們無從下手,可是,現在李賢來到了山陽郡,這里到處都是災民,正是刺客下手的最佳時機……

眾人紛紛退到帳外,帳內只剩下徐干陪著李賢。

這時候,楊木一家明顯松了口氣。

李賢也好,徐干也罷,看上去便是文雅的讀書人,與他們‘交’談,氣氛不會太過緊張。

“老丈,家中糧秣可還夠用?”

楊木躬著身,笑道:“托大將軍的福,我們一家老小都有口糧,我的兩個兒子都去疏浚河道了,他們還可以掙些‘肉’食”。

李賢來了‘精’神,“還有‘肉’?”

“是呀,若不是親身體會,誰能夠想到,受災也能吃‘肉’!要知道,在陳留的時候,我們只能吃吃野味,‘肉’食是極少的”

李賢很是欣慰,看來,讓徐干賑濟災民,真是選對了人!

“老丈,事了之后,你還回陳留嗎?”

楊木搖著頭,嘴里道:“不回了,雖說故土難離,可是,那里去是虎狼之地,不回也罷”。

“為什么這么說?”

“大將軍有所不知,陳留的田租是一畝兩斗五升米粟,再加上六升的稅賦,而這里,田租是一畝兩斗,稅賦極少,我已經聽說了,不少鄉鄰都不打算回去了”

李賢循循善‘誘’,“陳留的房舍都被大水沖毀了嗎?老丈有沒有回去?”

“窮家破院,沒什么好瞧的,哪里比得上這里,官府提供耕牛,還幫助建房,這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事情,我已經跟兒子商議好了,只要官府不攆我們,我們就賴在這里了”

李賢“哈哈”大笑,道:“你們都是大漢的子民,自然不會攆你們”。

楊木很是信服,“有使君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李賢爽朗一笑,不以為意,又閑扯了一陣子之后,他告辭離去。

且不說楊木一家的驚喜,單說李賢,出帳之后,他便跟徐干說道:“災民們如果不愿回鄉,官府不得強迫,只不過一定要做好本地百姓的工作,萬萬不能讓他們起了沖突”。

“使君,百姓都到了這里,陳留那邊就任期荒蕪了嗎?”

李賢微微一笑:“自然不是,明年這個時候,陳留就是我們的了,那時候,沒有‘亂’軍滋擾,百姓定會回鄉”。

徐干眼前一亮,道:“使君高瞻遠矚,下官佩服”。

李賢不置可否,這時候,忽有一名親衛狂奔而來,只見他單膝跪地,道:“報,大將軍,韓遂帳下李堪李將軍與相梁相將軍正在城外等候”。

李賢點了點頭,道:“知道了,我這就回去”

“喏!”

山陽城外,李堪騎在馬上忐忑不安,適才軍卒告訴他,說李賢已經去了災民營,讓他稍安勿躁。

事關兩萬大軍的生死呀,李堪能不緊張嗎?

如果韓遂與李賢沒有過矛盾也就罷了,李堪不會這么擔心,可是,一年之前,韓遂接受曹‘操’的邀請,出兵威‘逼’冀州……

馬超勢大,接納韓遂,意味著得罪馬超,李賢會這么做嗎?

再者,就算接納了,又會給予何種地位?

想的越多,李堪越是憂慮。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賢終于來了。

李堪雖未見過李賢,卻知道排場最大的那個就是,他不敢托大,急忙下面施禮,口呼:“征西將軍韓遂帳下李堪見過大將軍”。

“李將軍免禮,你我三百年前是一家呀”

李堪不敢‘亂’接話,只得尷尬一笑。

李賢又道:“韓遂在冀州嗎?馬孟起動手了嗎?”

“末將臨行之前,馬孟起已經蠢蠢‘欲’動,韓將軍正與田楷將軍商議駐防一事”

“嗯,韓文約與田楷聯手,想那馬孟起也討不到好處”

“大將軍所言極是”

“丟了河西,韓文約有什么打算?”

“軍卒傷亡慘重,韓將軍想要休整一番,再做計較”

“韓文約是放不下河西之地吧”

“末將不敢臆測”

“無妨,起因如何,韓將軍應該清楚的很,再者,馬超為什么瞻前顧后,還不是害怕我大舉進犯,奪他的河西?”

“馬超與曹‘操’狼狽為‘奸’,只怕糧秣一到,馬超就要動手了”

“馬超有多少兵馬?”

“四萬騎軍,一萬五千步卒”

李賢嗤之以鼻,“若非兗州大水,我一定先滅曹丕,再滅馬超,區區五萬兵馬也敢猖狂,真是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寫的”。

徐州兵多將廣,實力強橫,這一點眾所周知,甚至連李堪都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一時之間,李堪悲憤莫名,他明明是來報信、打探口風的,可是,卻被李賢三言兩句就玩‘弄’于股掌之間,真是個笑話呀。

實力強就可以這么狂么,還給不給人活路了?

發表書評:

上一章:

下一章:相關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