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712章 入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2章 入甕

第712章 入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第七百一十二章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小說名:

作者:秀才會武術

點將臺高于地面,如果是尋常人,鐵定會畏首畏腳,此時登臺的少年卻一反常態,鎮定十足。

“小兄弟好膽量,你可知道這郡兵是要做什么的嗎?”剛才陳允雖然只是粗略掃了一眼,可卻還是能夠察覺到少年的不凡。

“保境安民,為民除害”,少年挺直胸膛,回答的鏗鏘有力。

少年的答案簡直就說到了陳允的心坎里去,他高興地踱了幾步,道“此言深得我心,妙極,妙極,你姓甚名誰?可曾讀過書?”

“姓方,名悅,幼時讀書,粗識幾個大字,讓使君見笑了”,自始至終,方悅都保持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來人,先將這少年的名字記下,歷練便先從他開始吧!”方悅穿著簡單的布衣,有的地方甚至有微微可見的補丁,但仔細打量,卻又整潔無比,再加上那份不用尋常的氣度,頓時讓陳允覺得方悅不簡單。

臺下文吏大聲應諾,他們將方悅的姓名、年紀、鄉籍仔細記下,然后對方悅道“小哥兒,可準備好了?”

方悅雙手抱拳道“有勞諸位,我已經準備好了”。

“看見那兩塊石鎖了嗎?一塊八十斤,另一塊一百斤,只要你能拎著它們踱出百步,這第一關初練便算你過了”,文吏說到這里,又放聲喝道“臺下的諸位都聽仔細了,你們且看著少年的舉動,待會兒輪到你們時也好心中有數”。

這便是善意的提點的,有心的頓時連連道謝,文吏卻微微搖頭,重新把目光投到了方悅身上。

只見少年郎不多會兒便踱到石鎖旁,他一手拎起一只石鎖,穩穩地向高臺走來。

方悅走的不急不緩,他不清楚歷練到底要考校幾樣本領,所以不敢輕易把力氣耗光,而且文吏只說把石鎖拎到百步開外即可,并沒有限制時間。

八十步、五十步、十步……時間過的飛快,等到“噗通”“噗通”石鎖落地的時候,方悅方才長吐一口大氣。

誰都沒想到身材瘦削,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的少年竟然有這么一把子力氣,一開始等著看笑話的眾人頓時連聲喝彩。

確實精彩,兩只石鎖接近二百斤的重量即便是長期勞作的成年人拎上百步,也絕難做到臉不紅氣不喘。

“方悅,石鎖初試通過,下一關,五十步弓射,如何?可要歇息一番?”這是考校的吏員在公示成績,另一旁,擲筆的文吏在方悅的名字后頭仔細地寫了個句評語“氣力過人,優等”。

方悅自然不需要休息,他整了整衣襟,道“還要煩請兄長指引,何處才是弓射靶場?”

“就在二十步開外,你且前去,路上自有人指引”

方悅又道了謝,方才闊步離去。

校場占地甚廣,報名應試者占據了校場以南的場地,而在高臺以北,依然有大片大片的空地。

弓射靶場就設在那里。

陳允立在高處,可以清楚地看到方悅的一舉一動,只見這不大的少年從容地挑選弓矢,然后彎弓如滿月,雖看不到靶心的情況,可遠處卻傳來驚訝的叫聲“第一箭,正中靶心!”

“這少年倒是好箭法”,一般而言,弓手的第一箭最不容易把握,因為要考慮到風向,甚至是弓矢的影響,能夠五十步開外一箭射中靶心,絕非兩三年就可以練出來的。

弓矢考校需要射出五箭,按照陳允的估算,五箭之中只要有一箭射在靶子上便可以錄用了,眼下來看,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

果不其然,接下來,方悅一箭快似一箭,箭箭正中靶心,把那邊觀察校靶的幫閑都看傻了,只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可揉眼搓臉過后,還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五枝長箭根根矗立在靶心正中央。

這等神射在甘陵已經多少年沒見過了?

甘陵外的獵手雖說也可以把箭如飛,但像方悅這般穩定的卻是少之又少!

“方悅,弓射,五箭中靶心,優異”,負責弓矢考校的武吏吃驚地看了方悅一眼,道“好小子,接下來是武藝考核了,你露上兩手給明府瞧瞧,只要沒有紕漏,今日這榜首料定是你的了”。

方悅再度致謝,然后自武器架上挑了一桿熟鐵長槍。

槍有一丈六尺,足有三十斤重,一槍入手,方悅宛若換了個人,毫無花哨地抖了抖槍尖,他頓時健步如飛,手中長槍“或攔、或扎、或崩、或托、或抖、或劈、或纏”,每一槍都刺在了充當槍靶的草人身上。

陳允眼露精光,他分辨的清楚,這少年足足扎出了十八槍,而每一槍的落槍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草人的胸腹位置。

那可是幾十斤重的鐵槍呀,能夠控制的如此精準,這武藝看得人手癢不已,差點生出比劃一二的心思。

陳允雖然是個外行,卻也看的熱鬧,這少年只不過十五六歲,可塑性還很強,如此一支潛力股可以牢牢把握了!

這一次,不等考校的武吏唱喏,陳允便道“方悅”。

“喏”

“本官欲設旅帥一職,掌管三部鄉勇,你可愿為本官分憂?”

方悅聽得心頭火熱,他沒想到御使竟然如此看重自己,當下頓時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可長期的家庭教養還是讓他清醒地回道“使君有令,方悅不敢不從,只是方悅年少,怕是誤了使君大事!”

“哈哈,你可莫要自謙,本官說你行,你便一定行”,陳允做夢都想有個武藝高強又懂得排兵布陣的幫手,如今這方悅看上去便底蘊非凡,陳允又怎么舍得讓他溜走。

古人都知道千金買馬骨,陳允又怎么會不知道高位誘人才的道理?

“使君大恩,方悅沒齒難忘”,說罷方悅跪伏在地,重重地叩了個響頭。

“快快請起”,陳允三步并作兩步,利落地攙扶起方悅。

這時候,臺下擁擠的人群見狀頓時眼紅不已,可卻又不敢放聲聒噪,只得牟足了氣力要在后頭露上兩手。

趁著火候,陳允朗聲說道“本官言出必行,今日只要過了本官的歷練,一概留用”。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歡聲雷動。

更有急躁的家伙叫嚷起來“使君莫要折磨我等,還是快些開始吧,也好讓我等一顯身手!”

陳允微微頜首,當下有人敲起響鑼,鑼聲一響,高臺四周再度安靜下來。

“諸位仔細聽好,歷練正式開始”,話音未落,便有人大聲報出姓名,等到吏員示意第一關開始的時候,那人便急沖沖地跑到石鎖前,拎著兩塊石鎖就往終點走去。

這漢子力氣倒是有些,只是走的太急,差點被自己絆倒在地,急得他滿頭大汗。

這場景頓時引得四周笑聲一片。

等到勉強過了一關,進入第二關彎弓射箭的時候,大漢卻箭箭脫靶,其中有一箭差點射到了數丈開外的衙役身上。

陳允看的連連搖頭,他向方悅問道“若要把他訓練成你那副模樣,需要多久?”

“回使君,我自十歲起便開始挽弓射箭,至今已有六年,六年間,無一日敢輕言懈怠,如果使君想要把這等人手訓成弓手的話,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后,我可讓他百步之內箭中標靶”,方悅侃侃而談,言語間有強大的自信。

這小子才十六歲呀,陳允心中腹誹,卻道“一年太久,時不我待呀”。

方悅皺眉,“可是有賊寇侵襲?”

“雖不中,亦不遠矣”,陳允只得賣了個關子。

好在方悅也聰明的很,他知道什么事情該問,而什么事情不該去問。

那男子終于還是被淘汰了下去,場邊有人惋惜,有人譏諷。

“下一個”,好在把關的武吏及時吆喝,分散了眾人的注意力。

在人群中央,幾個面色陰鷲的男子正圍在一處。

“究竟什么時候動手?”

“那位不是說好嗎?等到他發不出俸祿犒賞的時候,我們一并起事,鬧他個沒皮沒臉,擠兌他”

“若是他發了俸祿呢?”

“狗屁,除非動用府庫的軍糧,否則的話,他拿不出糧秣”

“若是真發了米糧,這官兒好像也不是那么壞……”

“閉嘴,誰讓他得罪的是縣令,黃三,莫忘了,你家婆娘生病,是誰給你的銀錢買藥,你家老娘升天,又是誰給你出的銀錢入殮!”

“夠了,你說什么我照做便是了”,喚作黃三的男子臉色扭曲,似乎羞惱至極。

“哼,耐心候著”,另外一個男子沒好氣地哼了一聲。

在不遠處,兩個身材高大的漢子相互做了個眼色,隨即一人留下,另外一個不聲不響地離開了。

遴選緊張有序地進行著,間或有三兩個通過遴選的家伙,他們個個挺起胸膛,昂首闊步,宛若中了狀元一般睥睨四方。

在游繳所衙役的幫襯下,陳允將所有郡兵集中到了一起。

分發軍牌,軍卒宣誓,臺上臺下很是熱鬧。

到了酉時,日頭漸落,一整日的遴選才告一段落。

參加宣布的民丁足有近千人,這些人當中甚至有數百里外聞訊趕來的外鄉人。

到了最后,只有三百多個壯丁通過了遴選,沒能通過的那些多數人都是倒在了步弓這一項上面,失望是難免的,可他們依舊圍在場地外頭,久久不愿散開。

甘陵本有郡兵二百六十名,今日遴選,只有九十三人通過了選撥,其余人等卻是落榜了。

沒能選中的那些郡兵都聚在一起,他們嚷嚷著,要陳允給他們一個說法。

屁的說法!陳允不屑一顧。

這時節,有執筆的文吏把名冊遞給了陳允,陳允揮舞著手中的名單,道“今日的遴選,本官已經竭力做到了公平公正,我早已經給你們說過,鄉勇,是保家護院之勇士,不是酒囊飯袋尸位素餐的所在,你們聚而不散,口出狂言,可是目無王法?”

方悅手持鐵槍,緊伴陳允左右,草草形成的郡兵隊伍眼下還沒有形成戰斗力,指望他們是沒有用的。

“使君,你出身富貴,可知道我們疾苦?我等從先帝起便已經做起了郡兵,至今已有五年了,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可你卻好,一聲不吭便把我們裁撤了,你這讓我們一家老少吃什么,喝什么呀!”這人躲在人群之中,跳著腳丫子叫起來。

“是呀,是呀,使君,欠我們的米糧什么時候能發,今日須得給我們個說法”

“就是就是,活計丟了,總要把我們應得米糧給我們,不然便是要斷我們的生路”

人群漸漸被煽起火來,就連通過遴選的那些郡兵都有些蠢蠢欲動。

幸好陳允早有準備,只見他拍了拍手,便有吏員識趣地敲打響啰。

鑼聲響后,陳允道“誰說我不給你們米糧?”

眾人一滯,是呀,陳允只是說不通過考核的會刪減一半的米粟,卻也沒說一粒米不給呀。

除了幾十個居心叵測的家伙,多數人都沉默下來。

“米糧在哪里?使君,信為本的道理我想你比我們更要明白,今日便是那三日之約的最后一日,糧食呢?只要你拿出糧食,即便是只付一半也可以!”這是得了袁歸吩咐的漢子在叫嚷著擠兌陳允。

頓時,應和聲此起彼伏。

這時節若是陳允拿不出任何糧食,日后再想取信于人只怕就要難上加難了。

袁歸在不遠處瞧著,他迫切地想瞧瞧陳允狼狽的樣子。

可令人失望的是,陳允不但沒有拂袖而去,反而擊掌笑道“好,本官早已經有言在先,通過遴選者,米粟照舊;篩檢不用者,米俸減半,既然你們沒有異議,那么便到那邊簽了文書,本官自有說法”。

“告訴他們,簽了文書,我就不相信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他陳允還敢賴賬!”袁歸咬牙切齒,隱忍了這么久,等的就是今日一擊必殺,他不相信陳允還有回天之力。

得了袁歸的吩咐,落選的郡兵頓時人人簽字畫押,他們在領取米粟的清單上留下了印記。

做完這一些,約莫著又是一刻鐘過去了。

“時間,你讓我們等三日,我們便等三日,你讓我們簽字畫押,我們便簽字畫押,如今我卻要問,米粟呢?”

“是呀,米粟呢?”

青壯是最容易沖動的人群,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幾百人漸有不穩之勢。

“咚咚咚”金鑼響起,陳允朗聲喝到“嚷嚷什么!你們看,那里運來的可不就是米粟嗎?”

順著陳允手指的方向,眾人頓時看到一長溜的獨輪車正滿載著一袋袋的東西,漸行漸近。

果真是米粟嗎?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