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710章 投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0章 投機

第710章 投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7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冀州,郡府手段盡出,在官差、百姓齊心合力的滅殺下,遮天蔽日的蝗災終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過,飛蝗雖然沒了,可是,損失的糧食作物卻無法挽回。

再過一個月就要秋收了,大片田地荒蕪一片,米粟顆粒無收。

猖狂的飛蝗已經吃光了所有能吃的東西,百姓雖然極力滅殺,卻還是有些晚了。

沒有收成,百姓連春耕的投入都收不回來。

尋常百姓多以種地為生,他們唯一謀生的手段便是出售糧食作物。

今年,受到蝗災的影響,百姓幾乎斷絕了收入來援,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一旦存糧消耗代價,百姓甚至拿不出多余的銀錢來購買糧秣。

物價飛漲,多地糧商囤積居奇,牟取暴利。

尚書令陳允巡視冀州,為的就是打擊不法,為民除害。

李賢從后世而來,自然明白一無所有的百姓會爆發出什么樣的力量。

如果百姓無法生存下去,那么,他們便是鋌而走險,讓朝廷知道什么叫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甘陵,陳允入駐驛館以來,每一日都有本地官員拜訪。

一開始,陳允摸不清來路,每一人都予以接待,可是,接待之后他才明白,對方壓根就沒有什么事情,多半是以拜訪為名來監視自己!

陳允大怒,他已經可以肯定,縣令袁歸必有貪贓枉法之事,否則的話,對方不必如此小心。

袁歸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甘陵蝗災,袁歸遮遮掩掩,不肯開倉放糧,那么,幾乎可以肯定,袁歸所做的事情與軍糧抹不開干系。

陳允素有急智,為防不測,他動用權限,主動與錦衣營的聯絡,試圖得到幫助。

錦衣營的職責便是刺探情報,自從出了天子遇刺,錦衣營毫無防備的事情,他們人人背負軍令狀,一旦轄區出現重大事宜而他們未能及時稟告,錦衣衛會落得一個失察的考評,兩次失察,錦衣衛便自動革名,再無任何優待。

劉永是甘陵一帶的錦衣主管,與陳允相見之后,他開門見山,嘴里道:“御使可是為甘陵縣令袁歸而來?”

陳允一喜,道:“不錯,此地百姓生活困苦,遭受蝗災,官府卻無動于衷,實在可惡”。

“不瞞御使,袁歸確有不法之事”

“嗯?既然如此,為何不抓他?”

“袁歸身上的案子太大了,只抓他一人,并不能全部了結,可是,以我的能力,無法同時兼顧,如果抓捕袁歸,走漏了消息,逃了他的同伙,我的罪責可就大了,所以我已經上報有司,想必近日將有回復”

陳允似笑非笑,“是袁歸販賣軍糧一事吧”。

劉永頗為訝異,他頗為感慨地說道:“御使明察秋毫,下官佩服”。

“錦衣營的事情我不好多問,可是,我總覺得袁歸有可能狗急跳墻,我麾下雖有人手,卻太過顯眼,一旦動手,必將打草驚蛇,劉校尉,你有什么好法子嗎?”

劉永微微頜首,道:“御使寬心,我已謀劃多日,不會讓袁歸陰謀得逞的”。

“庫房、縣衙……”

“御使是擔心他焚燒賬目,毀掉痕跡吧”

陳允連連頜首。

“庫房我已經使人盯緊了,不管袁歸做什么,我都了如指掌”

陳允松了口氣,錦衣營的人應該不至于胡吹大氣,對方說了如指掌,那就真的了如指掌,“如果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校尉盡管開口,陳某責無旁貸”。

“好,如有必要,我會派人報信,下官先行謝過了”

陳允搖了搖頭,道:“我此番前來,肩負巡察不法之事,為國除此奸賊,不過是份內事罷了”。

劉永頗為感慨,如果官員都像陳允這般明實務,又怎么會有那么多的貪贓枉法之人?

“對了,斥丘可是校尉的轄區?”

“正是,不知御使有何指教?”

“那斥丘縣令如何?”

“也是一只碩鼠罷了”

“既是碩鼠,焉有不除之理?”

劉永低聲說道:“御使有所不知,下官職位低微,只能搜集不法之事,卻無定罪之權”。

陳允恍然大悟,“袁歸之事……”

“錦衣營不需要拋頭露面,這種為民除害的事情自然由御使出面比較妥當”

陳允又驚又喜,捉拿袁歸雖然要承擔一定風險,可是,與獲得的收獲相比,這一點風險完全可以承受。

“如此,多謝了”

劉永不置可否,二人又商議一番之后,忽有護衛來報,說那庫房今日多有異動。

陳允一驚而起,“看來袁歸忍不住要動手了”。

劉永微微頜首,“不妨事,袁歸雖有心腹,卻在我掌控之中,御使靜候佳音便是”。

陳允只好穩下心神,專心等待。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一名錦衣衛來到劉永身邊貼耳相告。

片刻,劉永面帶自得之色,道:“庫房起了大火,不過,所有物品早已經被我們及時轉移”。

陳允大喜過望,“這么說來,袁歸并不知道他已經暴露了?”

“不錯,燒掉文書之后,袁歸定會安穩一些時日,只要我等不去招惹,他萬萬不會再行險招了”

陳允略一沉吟:“既然錦衣營早有計劃,我全權配合便是”。

劉永沒想到陳允這么好說話,如果不是確認陳允的身份無誤,他甚至懷疑會不會有人冒充御使。

尚書令,官職不大不小,卻與錦衣營毫不相干,如果陳允一心攙和,劉永真的無法勸阻,現在,對方如此知趣,也省了好大力氣。

冀州,風雨欲來。

徐州,李賢已經見到了陳允派回的信使。

甘陵縣令、斥丘縣令的問題,錦衣營早有回報,可是,問題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李賢卻是第一次聽說。

百姓衣食無著,官員們卻中飽私囊,這樣的蛀蟲,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陳允剛剛過去就能察覺不妥,已經證明了他的才能。

李賢轉身吩咐下去:“胡庸到了哪里?傳令下去,讓他去一趟甘陵,與尚書令陳允共同審查甘陵軍糧一案,若有不測,即可以調動大軍,進剿甘陵!”

“喏!”

臧霸、張遼、太史慈,五萬多人正在兗州作戰,一旦后方出了什么亂子,沒了糧秣補充,大軍就有落敗之憂。

李賢可不想敗于蛀蟲之手。

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率先想的是如何息事寧人,度過此劫,可是,李賢卻不一樣,他只有一個念頭,先下手為強!

甘陵縣城,袁歸總覺得有些不妥。

按理說,一把火燒了庫房,御使應該有所苛責才對,可是,那一日袁歸登門告罪,陳允卻不動聲色,只是出言寬慰一番。

這不符合常理呀?

難道說,陳允知道了什么?

想到這里,袁歸惶恐不安。

文書雖已焚盡,庫房內有多少糧秣已經毫無證據,可是,萬一對方釜底抽薪,將縣衙人員一網打盡,到時候,總會有人泄漏秘密。

這該如何是好?

甘陵、斥丘兩地的地主豪紳很是驚恐,本以為能夠趁著蝗災,大發一筆,可是,巡查的御使卻待在甘陵,一住就是五日。

五天的時間呀,御使究竟想做什么?

甘陵糧商歸寧心急如焚,這幾日,他終于知道什么恐懼了。

“怎么辦?”

“父親,縣衙不是起了大火嗎?只要我們把來往賬目一燒,御使也不敢把我們怎么樣”

歸寧大怒,“蠢貨!大將軍最恨囤積居奇之人,這些時日,甘陵的糧價沒張,可是,斥丘多地的糧價已經漲了三成,只要有司用心,自然可以查出,我歸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父親,咱們逃吧?大將軍心狠手辣,死在他手上的豪族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咱們歸氏可不能重蹈覆轍呀”

“逃?往哪里逃?”

甘陵四周俱是重鎮,像歸氏這等大族,一旦出逃,又如何做到銷聲匿跡?

就算僥幸出了冀州,歸氏也要面臨官府的追捕。

再者,難道冀州的偌大基業就這么丟了?

歸寧愛財,他寧愿死,也不愿意割舍財物。

怎么辦?

如果跪在李賢前面,可以求得寬恕,歸寧愿意跪上三天三夜。

只可惜,李大將軍心狠手辣,只怕跪上十天也不會心軟。

逃跑的風險太大,尚未案發便舉家潛逃,這等于不打自招,歸寧思來想去,覺得不能莽撞。

可是,不能出逃,歸家又能做些什么?

歸家的主事人面面相覷,毫無主意。

這時候,歸寧忽然一驚而起,嘴里道:“三姊可在家中?速速將她請來,這時候,我歸家能否死里逃生,就要看她了”。

歸寧的三女兒是甘陵有名的美人兒,她雖嫁為人婦,卻克死了夫君,寡居在家。

漢朝提倡寡婦再嫁,像歸三姊這般俊俏人物,求親的人物足可以排出三里之外。

不過,與家族的命運相比,一個女兒,犧牲也就犧牲了。

再者,那陳允據說也是頗有權勢之人,若能得寵,說不定歸家還可以因禍得福。

歸家的男兒絲毫沒覺得出賣女色有什么不妥,他們是商人,商人眼中只有利益,如果用一個女人可以換來大富貴,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獻出去,就算是他們的妻子也不例外!

鼠有鼠道,蛇有蛇窩,甘陵的風吹草動,很快讓豪強們察覺出了不妥。

像歸家那般,意圖施展美人計的不在少數。

當然了,更多的人家打算用錢財來賄賂。

陳允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些時日,早有人打聽清楚了,貪財好色!

這等貪鄙之人,一旦得了好處,便毫無節操可言。

豪紳們摩拳擦掌,打算將陳允拉下水。

不過,相對于美色、錢財這等尋常手段,也有人別出心裁,不走尋常路。

甘陵游繳張焦黑白兩道通吃,手下有不少門客,這一日,他接到一筆兩千金的買賣。

看著五百金的定金,張焦頗為意動,如果大功告成,得了全款,他可以到許昌、江東揮霍一百年!

不過,張焦并沒有有貪欲沖昏了頭腦。

對方既然下了這么大的本錢,那便說明,做成這樁買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大兄,這樁買賣咱不能接,那位貴人身邊可是有兩百近衛,我等雖有強弓勁弩,卻也奈何不得他們呀,只怕尚未近身,弟兄們就折損殆盡了”

張焦很是惋惜地抿了抿嘴,道:“二弟放心,金子雖好,也得有命來花,不管怎么說,我也是朝廷命官,怎么可能為了這兩千金將兄弟們推進火坑?再者,盜亦有道,咱們雖然手腳不干凈,卻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御使此番前來,為民除害,咱們如果不識時務,非但祖上蒙羞,便是父老鄉親也會戳我們的脊梁骨”。

“兄長能這么想,我就放心了,李大將軍也是游繳出身,區區幾年,他便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大兄一身武藝,屈居在小小的甘陵,卻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張焦詭秘一笑,道:“二弟莫急,咱們的機會來了”。

“兄長此言何意?”

“這五百金是什么來頭?”

“定金呀”

“不錯,如果我們拿著定金前往驛站示警,你說御使會怎么看?”

“妙呀,大兄,此計甚妙,只是,萬一走漏了風聲,我們兄弟只怕接不了買賣了”

“二弟,如果搭上御使的線,你我兄弟往后還需要再接買賣嗎?”

“哈哈,大兄所言極是,小弟鼠目寸光,讓兄長見笑了”

張焦微微一笑,正色道:“其實二弟的顧慮也有道理,這等大事不可莽撞,萬一那位狗急跳墻,我們弄巧成拙,只怕御使會怪罪我等”。

“那該如何是好?”

“二弟可使人與御使接觸,便說我有密事相奏”

“大兄,俱說甘陵豪族準備了美女、財帛,萬一他們收買了御使,你不是自投羅網嗎?”

張焦心中一緊,嘴里道:“富貴險中求,為兄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再不拼一把,這輩子也就蹉跎了!”

“大兄,既然如此,此事萬萬不可泄漏出去,否則的話,大兄危矣”

張焦爽然一笑,“二弟寬心便是,我相信,李大將軍不會看錯人!”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