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700章 調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0章 調動

第700章 調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殺,殺,殺!”

數百名軍卒的吶喊聲直沖云霄,江東軍聞聲色變。

“左將軍,可要避讓一番?這黑廝太過悍勇,避之鋒芒徐徐圖之方為良策呀”

江東軍將微微有些意動,可眼光瞥到后方的盾手正在急速趕來,而正前方的鋒線正在漸漸穩住,這時候可不能泄氣,心知士氣不可衰的他當下也只好故作惱怒地喝道“閉嘴,我此番授命而來,弟兄們更是驍勇善戰,又豈能讓這黑廝猖狂?”

嘴上說的大義凌然,其實左直心中恨不得馬上掐死衛十八,這不知道哪里躥出來的黑廝已經殺了十多個軍中好手了,要是再沒人扼制住他,只怕待會兒真得躲上一躲。

“啊呔”,就在左直萌生避意的時候,戰陣之中的衛十八陡然一聲暴喝,他一記力劈華山,輕而易舉地把面前的軍卒劈作兩半,然后“嗖”的一聲擲出手中巨斧,磨盤大小的斧子在空中猶自滴著鮮血,它劃著一道美麗的弧線,“呼呼”作響著往下墜去。

沒有人知道巨斧要飛落何方,但下一刻,所有人都知道了答案。

十丈,這是衛十八與左直之間的距離,巨斧只飛了小半會兒就到達的目的地。

“將軍小心”,耳畔傳來數聲驚呼。

左直眉頭緊皺,冷不防聽到身邊傳來又驚又怒的聲音,下意識地抬頭張望,便見到一個黑黝黝的東西疾沖而來,當即嚇的六神出竅,也不顧什么“威儀”了,一個懶驢打滾就要從馬上滾落倒地。

可衛十八的力氣實在是太大,那飛斧來的又實在太快太突然,等到左直翻身下馬的時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噗哧”,巨斧由上而下,將左直開膛破肚。

衛十八猖狂大笑:“賊將已死,頑抗者,殺無赦!”

“賊將已死,頑抗者,殺無赦!”

嚴身旁,青州軍大聲呼喊。

江東軍心驚膽戰,他們本為揭陽而來,誰曾想,半途間就遇到襲殺。

如今軍將已死,是戰,還是降?

留給江東軍的時間并不多。

沒多久,青州軍便殺破敵陣。

江東軍轉身欲逃,卻惶然發現,數百名青壯已經堵在了路口。

若是平時,江東軍哪會將這些泥腿子放在眼中。

可是,如今江東軍心膽俱裂,再也沒有亡命搏殺的勇氣。

當嚴與衛十八一道喊出“繳械不殺”的口號之后,江東軍終于降了。

對于江東軍而言,這場廝殺很沒道理。

敵人是誰?從哪里來,要往何處去?

江東軍一無所知。

連敵人都誰都摸不清楚,這敗的也太冤枉了。

事后,清點戰果,五百江東軍,當場斬殺一百二十八人,余者盡降,無一遁逃。

面對降卒,衛十八一籌莫展,“嚴先生,這與計劃不符呀,抓了這么多人,萬一走漏了消息,那該如何是好?”

嚴同樣有些遲疑,原本按照計劃,來犯的五百人應該趕盡殺絕,如此一來方可清除后患。

可是,俘虜既降,一旦貿然殺之,只會引起恐慌。

畢竟,這里是交州,青州軍不可能將消息完全封鎖住。

思來想去,嚴只得寬慰衛十八,道:“不妨事,這伙江東軍摸不清我們的來路,只要出言訛詐,再將他們運到別處,應該不會出事”。

“運到哪里?”

“南澳島,我們正缺些人手,有這些俘虜,正好一舉兩得”

衛十八眼前一亮,“先生果然大才,十八佩服”。

“既然如此,為防節外生枝,這些俘虜還是不要讓他們入城了”

“萬一縣令問起來呢?”

“就說我們另有大用,想來他不會多問的”

衛十八略一猶豫,嘴里道:“那縣令奸猾的很,先生,還是你去對付他吧,這些俘虜我來看押”。

“也好,昨日我已派人順流而下,用不了幾日咱們的船就來接應了”

衛十八大喜:“終于來了嗎?這鳥城雖然吃喝不缺,也很安逸,可是呆的久了,我總覺得渾身不爽,還是像今日這般廝殺來得爽利”。

嚴笑道:“咱們的根基在海上,這里只是補給地,日后有你廝殺的日子”。

“那感情好,現在想想,還是海上的日子適合我”

嚴不置可否,南下揭陽,為的是在交州打下一根釘子。

如今已經在這里耽誤了很長的時間,是時候盡快出海了。

商議妥當之后,嚴、衛十八兵分兩路。

衛十八押運著俘虜,往河口而去,而嚴帶著鄉民徑自返城。

初見嚴,揭陽縣令很是驚訝,“賊寇呢?”

“盡數殲滅”

“衛將軍呢?”

“為防賊寇饒命,衛將軍將俘虜押到別處去了”

縣令松了口氣,“嚴將軍有何打算?”

江東軍沒來之前,縣令巴不得衛十八一行早點離開,可現在,“賊寇”來襲的消息傳來,縣令又有些舍不得他們了。

這一次幸虧有官軍在此,否則的話,僅靠那百余郡兵,談何守城?

嚴知道縣令在擔心什么,他寬慰道:“縣尊不必擔心,賊寇若來,自有我們去抵擋,不過,我們只是在揭陽休整,不能久駐……”

縣令很是不舍,“不能多留一些時日嗎?”

“軍令難違呀”

“可否變通一番?”

嚴故作難色,片刻之后方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縣尊配合一番”。

“嚴將軍直說便是,需要我做些什么?”

“此番遇匪,幸賴軍民合力,我想奏表敘功,又怕上官不信,不知縣尊可否與我一同署名?”

“這是份內事,張某責無旁貸”

嚴又道:“糧秣一事……”

“將軍寬心,張某必定竭盡全力,絕不讓軍馬餓了肚子”

嚴搖頭說道:“縣尊能有此心,自然是極好的,不過,眼下又多了幾百俘虜,這糧秣,于情于理都不應該由你來承擔,我琢磨著,可否由軍中出錢,購買一些糧秣自用呢?”

“這怕是不妥吧,哪有讓將軍出錢的道理”

嚴笑道:“縣尊不知,孫使君在會稽廣興海路,我心癢難耐,此番南下,也想在這揭陽收些皮貨、藥材,縣尊若是讓百姓白白出糧,日后誰肯與我做生意?”

揭陽縣令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交州雖然閉塞,可是,中原總有消息傳來。

據說,那青州李賢就是因海貿而興,眼下,嚴峻想要做海貿,縣令倒是不覺得意外。

只是,揭陽可以從中取得多大的好處?

似乎看穿了縣令的猶豫,嚴笑道:“縣尊寬心,只要賺了大錢,我絕不會獨吞”。

縣令漲紅了臉,“這是哪里話,只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又何求?”

嚴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縣令欲蓋彌彰的說法令人遐想。

這世道,嚴不怕縣令有貪欲,就怕他無欲無求。

無欲無求的人,很難有什么可以打動他。

可是,有貪欲的人,只要投其所好,自然可以得到回報。

嚴要的不多,只是想要一處穩妥的銷贓地而已。

徐州畢竟太遠,海島又過于荒蕪,離開內陸的,船隊絕難長久。

現在,只要穩住揭陽縣令,南下的目標便有了成功的把握。

交州衛十八只是李賢布下的閑子,真正讓他大傷腦筋的卻是兗州、揚州的戰事。

曹操也好、孫權也罷,他們都是難得的梟雄。

除非像劉備那般,從**上將其徹底消滅,否則的話,他們不會輕易罷休。

兗州,濮陽城一役過后,曹休失敗被俘,并州軍損失慘重。

如果不是高順的陷陣軍即使出現,張遼的并州軍甚至有全軍盡墨的危險。

究其原因,關羽、五溪南蠻,這是最關鍵的兩點。

武陵南蠻怎么會出現在兗州?

事發之后,張繡、李典自請責罰,他們認為,是荊州防區出現漏洞,所以才讓關羽伺機北上。

李賢思來想去,覺得此時不宜處罰,于是他寫下批復:荊州山民彪悍、山地極多,南蠻北上一事,爾等雖有疏忽,卻無大罪,只要戴罪立功,拿下武陵,此事便一筆勾銷!

拿到批文,張繡、李典、徐盛當即有了主心骨,他們商議再三,決定采取“以夷制夷”之策分化南蠻。

劉備雖死,可是,荊州勢力眾多,局勢復雜,要想將荊州徹底收入囊中,沒有三五年水磨工夫,難見成效。

荊州暫且指望不上了,那么對付曹操,只能寄希望于臧霸、高順、趙云等人。

張遼麾下折損過多,只能留守濮陽,以防曹軍反撲。

趙云所部兵馬俱是騎軍,他們的長處在于平原對決,攻城作戰,實在不是他們的強項。

高順的陷陣營也是如此,他們俱是重裝步卒,如果用來攻城,顯然有些大材小用。

并州軍騎軍、陷陣軍都指望不上,神機營又用光了火藥,僅靠臧霸一路兵馬,顯然難以成事。

難道真要從幽州抽調兵馬嗎?

李賢思慮再三,覺得此事事關重大,他不敢草率決定。

“請元直、公臺、元龍、元皓入府議事”

“喏!”

須臾,徐庶、陳宮、陳登、田豐四人來到郡府。

李賢直入主題,道:“兗州兵馬不足,我想抽調幽州兵馬,你們覺得怎樣?”

徐庶略一沉吟,道:“袁氏勢力已除,草原各部人馬雖有異心,卻不敢放肆,唯一可慮者,唯有公孫度一人而已”。

李賢微微頜首,“元皓,你在幽州多年,你覺得公孫度是一個怎樣的人?”

“此人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嚴刑峻法,是一個梟雄!”

李賢沒想到田豐給公孫度的評價竟然這么高,“那你覺得公孫度會出兵幽州嗎?”

“不會”,田豐斬釘截鐵地回答。

“這是為何?”

“公孫度與使君一般,俱是小吏出身”,說到這里,田豐看了看李賢的臉色,確定并無不虞之色之后方才繼續說道:“遼東豪門對其多有刁難,公孫度掌權后,對其痛下殺手,不出數年,遼東令行政通,羽翼漸豐”。

李賢自行腦補:“也就是說,公孫度的敵人是豪強大族,不是我?”

“正是如此,公孫度不是魯莽之人,使君兵鋒已至新羅,又與高句麗交好,公孫度如何不知?”

李賢笑了起來:“看來,兵出新羅也不是一無所獲嘛”。

眾人相視一笑。

一開始,李賢出兵新羅,一眾謀士都不以為然,他們沒有意識到管亥的危險,甚至覺得在中原未曾平定的時候,抽兵外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只不過,李賢執意出兵,而高句麗又再三懇求,眾人無法阻止,才使得甘寧順利出征。

如今,李賢舊事重提,自然有他的用意。

“公臺,幽州、并州可有異常?”

“雖有袁氏余孽圖謀不軌,卻不妨大局,使君輕徭薄賦,盡收民心,宵小已難成事”

李賢正色道:“錦衣營近來多有失職,公臺,你得多用心呀”。

陳宮額頭生汗,“下官明白”。

略一敲打,李賢又緩和臉色說道:“我知道,錦衣營的攤子鋪的太大,人手難免不足,所以有些顧此失彼,我不怪你,只不過,接下來,你得小心些,莫讓天子遇刺一事重演了”。

陳宮汗透衣襟,“下官明白”。

“嗯,既然幽、并無事,那便抽調胡庸南下,至于冀州之事,暫由朱然負責吧”

“喏”

“使君,胡庸兵馬不過萬余,背矛士雖然俱是悍勇之輩,可是,曹操不是黃巾,若想擊其七寸,只怕兵力依舊不足”

“放心吧,太史慈一直求戰,此番便讓他一同南下”

徐庶微微頜首,“若是如此,曹操有難矣!”

兗州、徐州連年征戰。

李賢嶄露頭角的時候,曹操占據主動,多次討伐,等到李賢羽翼漸豐的時候,輪到曹操倒霉了。

青州軍數名大將輪番鏖戰,曹操丟城失地,很是狼狽。

不過,打到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曹操雖然損兵折將,可是,多余的城池已經丟的差不多了。

在郭嘉的整合下,曹操將剩余的兵馬集中到一起。

與之前相比,城中曹軍的數量反而更多了。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的站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