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85章 赴國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5章 赴國難

第685章 赴國難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噗哧”,槍頭穿過血‘肉’,帶起一片腥風血雨。。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馬超兩招斃敵,西涼軍頓時歡呼不已。

“少將軍,威武”

“威武!”

此消彼長之下,契丹軍中卻鴉雀無聲。

族中少有的勇士就這么死了?

馬超之勇武早已經在塞外流傳,可是,親眼目睹卻是頭一遭。

這可如何是好?

馬超橫槍立馬,把手一招,道:“誰來?”

契丹軍中無人應答。

如果說,馬超顯‘露’身手之前,還有人抱著僥幸試探的心理,那么,馬超斃敵之后,所有人都意識到,馬超不可敵reads;!

“還有人來嗎?”

無人應答。

不屑地掃了一眼,馬超搖了搖頭,“一幫無膽的鼠輩”。

契丹部眾又羞又惱,他們在草原上都是難得的好漢,可是現在竟然要遭受這等折辱。

有心出陣對敵,可是‘腿’腳卻怎么也邁不出去。

對手可是馬超呀,失手就是死。

馬超又等了會兒,確定無人應戰,當即把手一揮,道:“西涼軍聽令,宰了這幫鼠輩!”

“喏!”

西涼軍士氣正盛,他們猛虎下山一般撲向了對手。

契丹軍膽氣盡喪,甫一‘交’手便敗下陣來。

危急關頭,契丹主將在親衛的護送下亡命狂奔。

西涼軍隨后掩殺,是役,陣斬八百首級,俘虜一千有余,自身只付出了兩百多人的傷亡。

消息傳出,外族騎軍皆是心驚‘肉’跳。

錦馬超來了!

馬騰、馬超父子留駐涼州,常年與外族廝殺,而馬超之勇猛‘婦’孺皆知,此時,聽聞對手是馬超,契丹、匈奴各部兵馬頓時萌生退意。

趙云聞訊不敢怠慢,第一時間引軍來援。

雙方大軍隔江對峙,并未發生廝殺。

當天夜里,趙云接到李賢的飛鴿傳書。

信中讓趙云稍安勿躁,不必急于勝負之分,再過幾日,必有變化。

青州軍無心廝殺,西涼軍很快便有所察覺reads;。

有西涼部將勸諫馬超,“少將軍,我軍先勝一陣,正該乘勝追擊呀”。

馬超連連搖頭,“不可,便是勝了青州軍,我們又能有什么好處?”

“青州軍不是我們的敵人嗎?”

“此言謬矣,我之所以出兵兗州,并非與李賢有仇,而是因為曹‘操’的‘交’易,若非曹‘操’答應拿出百萬錢作軍資,我又怎會出兵?”

“少將軍所言不差,只是,我等不戰不退,只怕曹‘操’那里會有所察覺吧”

“笑話,我西涼軍剛剛取得一場大勝,難道不需要好生休整一番嗎?放心吧,曹‘操’是個明白人,他不會做蠢事”

部將雖然不懂,卻也沒再嗦。

于是馬超下令道:“傳令下去,這幾日務必保持克制,只要青州軍不曾過河尋釁,誰也不準滋事生非”。

“得令!”

馬超是利益至上者,他不會因為曹‘操’的事情與青州軍拼個你死我活。

雙方人馬各有所圖,不過,三五日的時間過去,兩軍還是未曾‘交’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按理說,著急的應該是青州軍才對,可是,令人詫異的是,與西涼軍隔河對峙的青州軍卻沒有任何動靜。

馬超漸漸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不知道青州軍到底在等什么。

河東郡,韓遂統領西涼軍正一路疾行。

馬超大勝契丹騎軍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作為馬超的長輩,韓遂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份不遜于馬超的戰績,如此一來才能襯托出自己的身份。

同為西涼軍一系,韓遂與馬騰的聲望不相上下,只是,馬超成長之后,馬氏的實力地位漸漸高處韓遂一籌。

此番出征,韓遂哪能讓馬超占盡風頭?

幸好,馬超先勝一陣之后便偃旗息鼓,否則的話,韓遂這張老臉真的是沒地方擱了reads;。

“噠噠噠”,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報,韓將軍,隴西急報”

“念!”

“征西將軍馬騰所部人馬劫掠隴西,我部傷亡數百”

韓遂勃然大怒:“什么?馬騰安敢欺我?”

幾年前,為了共同對敵,韓遂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只是,這種利益結合絕難持久。

說穿了,韓遂與馬騰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

韓遂也好、馬騰也罷,他們兩人彼此忌憚,提防。

明面上,兩人共同進退,共同對敵,可實際上,韓遂、馬騰都有一種取而代之的想法。

若是韓、馬勢力合二為一,那是何等強大?

只可惜,這種想法也只能想想,韓遂、馬騰都沒有徹底擊敗對方的能力,如果相殘相殺,只會讓外人得力。

于是,在過去的日子里,雙方人馬都保持了難得的克制。

這一次,韓遂南下,為防馬騰下手,韓遂特意調兵遣將,防備西涼。

誰曾想,馬騰竟然真的下手了。

隴西可是韓遂多年經營的地盤,馬騰劫掠隴西,便等于在打韓遂的臉,素好顏面的韓遂如何能忍?

“馬騰為何下手?”

那軍卒支支吾吾,不肯明言,只是遞出布絹,道:“長史說,前因后果,將軍一看便知”。

韓遂強忍著怒火,通讀了一番,“放屁,這是馬騰的借口,臨行之前,我三令五申,隴西軍怎么會到西涼去?”

暴怒的韓遂只有一個念頭,殺回涼州,向馬騰討一個說法!

“報,韓將軍,西涼使者求見”

韓遂皺起眉頭:“喔?這時候還有人來找我,真是好大的膽子,讓他過來吧”。

“喏!”

須臾,一名風塵仆仆的騎士來到韓遂跟前。

“征西將軍麾下馬由見過鎮西將軍”

韓遂強忍住殺人的沖動,道:“何事?”

“征西將軍有書信一封讓我送與將軍”

“拿過來吧”

“喏!”

韓遂接過書信,皺著眉頭看了一遍,嘴里道:“馬騰還說了什么?”

“征西將軍還讓我稍了一句話”

“講!”

“劫掠隴西只是開始,如果將軍不能自辯清白,征西將軍不會留手”

韓遂怒極反笑:“好一個不會留手,原來這才是馬騰的真面目,好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呀,是我一直小瞧了他!”

西涼騎卒并不多言,他知道韓遂已經怒到了極處,如果出言刺‘激’,絕對是自尋死路。

這時候,惜字如金才是王道。

果不其然,韓遂本想一怒殺了信使,可是,思來想去,覺得自己沒必要與一個小卒為難,他‘陰’沉著臉,道:“你告訴馬騰,我不知道他從哪里得到的謠言,我只想說一句,清者自清!”

“將軍寬心,我一定會把話帶到”

“滾吧!”

西涼軍卒死里逃生,渾身上下俱是冷汗。

韓遂鐵青著臉,再無一絲興致,“傳我軍令,今日大軍休整,各部人馬務必安營扎寨,小心行事,違令者,斬!”

“得令!”

韓遂已經無心停留,他打定主意,明日便向曹‘操’請辭。

“什么?韓遂與馬騰起了爭執,韓遂要退軍?”

曹‘操’聞訊之后臉‘色’大變。

韓遂也好,馬超也罷,都是曹‘操’‘花’費大價錢請來的幫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馬超擊敗契丹軍后雖然未曾作戰,卻也拖住了趙云的數萬大軍。

如果韓遂回軍隴西,馬超豈會獨留?

到時候,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西涼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頗為懊惱。

“近日,西涼有人傳言,說馬騰亡妻是韓遂所殺”

曹‘操’臉‘色’一變,“殺妻之仇,這個時候傳出來,只怕幕后指使居心叵測呀”。

“會不會是李賢的手段?”

“誰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騰、韓遂原本就是面和心不合,此番,馬騰有了借口,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這該如何是好?”

“請奉孝、文和先生”

“喏”

須臾,郭嘉、賈詡相繼來到郡府。

“奉孝、文和,韓遂與馬騰反目成仇,西涼軍要退軍了”

郭嘉臉‘色’急變,“這是為何?”

“聽說是因為一個流言……”

“如此,只怕馬騰、韓遂必有一戰”

“二位先生可有妙計?西涼軍一退,兗州危矣”

郭嘉半晌無言。

“文和?”

賈詡吸了口氣,搖頭道:“難矣,荊州已平,幽州已定,除了張魯、孫策,使君再無良援”。

曹‘操’皺起眉頭,“張魯新敗,只怕有心無力,倒是孫策可以說動一番,只是,李賢實力今非昔比,孫策會與他為敵嗎?”

賈詡‘陰’險地笑道:“使君寬心,孫策絕非屈居人下之輩,李賢取了荊州,便是扼住了孫策的命脈,我相信,他不會無動于衷”。

“江東多名士,只怕說服不易呀”

賈詡思慮一番,嘴里道:“我愿出使江東,為使君說服孫策”。

曹‘操’心神一定,道:“若有文和出馬,我便放心了”。

賈詡不置可否,趁機告辭。

曹‘操’情緒低落,僅靠一個立場不一的孫策,兗州依舊不占上風,“奉孝,難道真的沒有辦法留下西涼軍了嗎?”

郭嘉苦思冥想,道:“天子暴斃,使君可以清君側之名,號召各路豪杰,齊討李賢,同時,使君可與韓遂、馬騰立下約定,只要兩部人馬暫緩兵戈,兗州必有重謝!”

曹‘操’無奈,只得應諾。

其實,郭嘉、曹‘操’兩人都明白,李賢不是董卓,兩人雖然都曾挾持漢帝,把持朝政,可為人處事卻大為不同。

董卓聲名狼藉,桀驁不馴,樹敵眾多,所以才有各路諸侯伐董一事,而李賢卻懂事的多,他執掌朝廷的事情,罕有對人指手劃腳的時候。

再者,就算各路軍閥群起響應,又能將李賢怎樣?

如今天下,早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天下了。

李賢剪除對手,獨霸六州,已經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軍閥。

這時候,誰與李賢作對,勢必要有巨大的膽‘色’。

明知希望不大,可偏偏曹‘操’已經別無選擇,這時候,他想說服一切可能的力量。

只要能夠給李賢制造麻煩,曹‘操’絕不留手。

“對了,遼東公孫度如何?”

“使君,公孫度有意與李賢聯姻,只怕遼東不會‘插’手了”

“可恨,公孫度太沒骨氣了”

“使君,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江東了,如果賈文和此行成功,當可保兗州平安,否則的話,使君須得思慮退路了”

曹‘操’心中一痛,郭嘉的意思是說,如果江東不肯出兵,他就要做好丟城失地的準備。

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么不舍?

曹‘操’暗自咬牙,“我與李賢之仇不共戴天,我絕不會妥協,哪怕戰至一兵一卒,我也要與他分個勝負”。

郭嘉雖然早已經知道了答案,可此刻還是有些失望。

曹‘操’一世梟雄,只是遇到了李賢,方才處處受制,否則的話,成就豈會如此?

兗州的戰爭機器已經全力開動,為了增強戰力,曹‘操’不得不竭澤而漁。

加賦加稅,百姓深受其苦。

荀定下的修養之策盡數廢黜,曹‘操’的聲望一落千丈。

下邳,皇次子劉敦為帝的消息已經傳了出來。

守舊派群情‘激’憤,他們認為李賢圖謀不軌,當即聚在一處,企圖發難reads;。

“諸公,自古以來,立嫡立長,這是萬世之根本,如今李賢獨斷超綱,不遵倫常,是為大逆,我等豈能善罷甘休”

“皇長子劉懿謙恭有禮,寬和大度,當是天子的不二人選,若是李賢一意孤行,我當撞死在宮‘門’外”

“死有何懼?須得說服皇后、列侯,只要他們出言,李賢絕不敢一意孤行”

“走,咱們去內宮求見皇后,且看她意向如何”

“同去,同去”

一行人決斷之后急忙往皇宮而去。

抵達之后,這幫大臣表明來意,意圖求見。

伏皇后聽聞之后皺起眉頭,道:“哀家身子不適,再告訴他們,劉懿身子虛弱,不可為帝,劉敦方可!”

消息傳出,眾人大怒。

“什么?皇后瘋了嗎?劉懿可是皇長子呀,哪有這樣的道理”

“難道皇后受到了脅迫?”

“對了,一定是皇后受到了威脅,所以不得不妥協”

“諸公,國有難,我等當奮不顧身,如此當不服劉氏圣恩“

“共赴國難!”

下定決心之后,這幫大臣決意闖入禁宮。

“諸位留步,未得許可,禁宮不得擅入”

“讓開,我等俱是大漢忠臣,如今入宮,只為求見皇后”

“皇后已經說了不見,爾等不可造次”

“放肆,這天下是大漢之天下,爾等‘欲’助紂為虐乎?”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