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69章 目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9章 目的

第669章 目的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c_t;青州,李賢運籌帷幄,太史慈沖鋒陷陣,硬是將不利的局勢硬生生扭轉過來。[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http:///

雖說,短時間之內,青州軍沒有徹底擊敗兗州軍的把握,卻讓各地的百姓重新過了舒坦的日子。

比如說:燒殺劫掠的賊人銷聲匿跡了。

聰慧之人都明白,所謂的賊人都是曹軍假扮的,他們的目的便是擾‘亂’民心,破壞兗州的根基。

眼下,太史慈見招拆招,將兗州軍一網打盡,終于為飽受匪患之害的鄉民出了一口惡氣。

青州百姓身心俱爽。

不過,在兗州,曹‘操’的心情卻很是不爽。

明招、暗招兩招并用,眼瞅著已經取得成效,誰曾想就在大功告成之際,形勢竟然逆轉。

這就好比溺水之人本已經抓住了一根繩索,狂喜過后卻憤怒地發現繩子的另一頭已經徹底斷裂了一樣。

大喜過后,曹‘操’只覺得無窮無盡的怒火涌上心頭,哪怕擊殺張燕,都不能將怒意削減半分reads;。

“李賢小兒,真以為我殺不了你嗎?”

諾大的廳堂內,曹‘操’咬牙切齒。

兗州,“嘭”,只見一陣火光從張遼手中騰空而起,“啪”,火光在空中炸裂,陡然出現的巨大聲響駭得人大驚失‘色’,連正在捉對廝殺的敵我雙方都下意識地停下了動作,時間在這一刻好像凝滯了起來。

晴空萬里,雷鳴炸響,這難道是上天的警示?

原本就心中有鬼的兗州軍將們相顧駭然,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事到如今,突然鬧出這么大的聲響出來,要想再遮掩住已然是不可能的。

用不了多久,大將軍身邊的親軍就會前來過問,若是在其來臨之前,倘若未能搞定一切,那今日參與此事的所有人都討不了好處。

惟有搶先將張遼擊傷,這一次甕中捉鱉的計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

“快,殺過去!擒賊先擒王!”

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再起響起,參與圍攻的軍卒們在自家軍主的喝斥下只得收斂心思,再度廝殺起來。

然而,下馬作戰的兩百名軍卒又豈是等閑之輩?

任你攻勢如‘潮’,我自屹然不動。

張遼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固守待援,他相信,對方的所作所為,李賢應該一無所知,而且看對方這么急躁的模樣,也是信心不足,心中有鬼的樣子。

只要耗住時間,事情定會向有利于李賢的方面發展。

適才那爆竹是李賢令人秘密研制出來的傳令工具,這次接令前來,負責后勤補給的‘精’銳便‘交’給張遼一根爆竹,以做傳令之用。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誰也不知道這里會發生些什么。

沒曾想,原本防患于未然的準備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場reads;。

來自青州軍中的那兩百騎軍也就罷了,在青州的時候,他們也曾在山中見識過這等“晴空霹雷”的景象,因而,此時并未顯得太過吃驚,而那些來自兗州的軍馬就不一樣了,即便有軍主、上司在身后脅迫威脅,可他們心中的那股畏懼卻怎么也揮之不去。(

時間在一點一滴的過去,參與圍攻的軍卒卻連張遼的毫‘毛’都沒有傷到一根。

張遼在察覺到對方“斬首”的意圖之后便狡猾地躲入了軍陣之中,弓矢冷箭是‘射’不到他的,要想傷到他,唯有破開軍陣,用最野蠻、直接的手段。

然而,李賢的軍馬來的比意料中的還要快。

在兗州軍將大呼小叫著的當口兒,“轟隆隆”一陣鐵蹄轟鳴的聲音震住了廝殺的雙方。

軍將們臉‘色’青白一片,他們知道消息走漏了,不然李賢絕對不可能來的這么快,而且四下里哨探的軍卒竟然沒有一人前來回報,看來應該都是被兗州軍囚禁或者砍殺了……

相對于驚慌失措的兗州人馬,張遼的表情就顯得鎮定多了,當那桿碩大的將旗出現在視野之中的時候,他就知道,一切都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嘩嘩嘩”,一陣弓弦響動聲充斥在眾人耳中,驚異地放眼放去,不知道何時,四周竟然出現了大批的弓箭手。

一根根寒光閃爍的箭矢殺氣彌漫,即便眾人皆披甲在身,可在這種密集的箭雨攢‘射’之下,幾乎很難有人能夠活下來。

除非李賢能夠重演一次勇奪郡城的奇跡。

好在此番,箭手針對的對象不是李賢,而是心懷叵測的那些人。

心灰若死,兗州軍將們只得狠狠地往李賢的方向瞪了幾眼,可卻再也無心廝殺。

事情怎么會演變成這幅模樣,是李賢麾下的軍卒太強悍?還是那晴空炸雷出現的太過突然?

原本只是因為張遼風頭太盛,奪取了太多戰功,讓眾人又嫉又恨之下才想出這么一個擊傷戰將,趁隙奪取軍權的法子,可他娘的誰能夠想到竟然會冒出這么多的變數出來reads;!

當大股騎軍出現的時候,敵我雙方都是不由自主地后退幾步,涇渭分明。

張遼清晰地看到,一個粗壯如山的軍將胯下夾著匹彪悍健壯的棗紅馬,這威風凜凜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青州都尉太史慈。

甫一出現,張遼便怒喝道:“全部拿下!”

“將軍!且容我等辯解!”

“手下留情,我等只是前來維持軍紀,并未有其他出格之事呀!”

“將軍……”

太史慈怒目圓睜:“都給老子閉嘴,你們以為我是瞎子、聾子嗎?不要以為你們是青州子弟,老子就不敢動你們,明著告訴你們吧,我他娘的早就看你們不順眼了,這一次,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眾人大驚失‘色’,他們沒想到太史慈竟然積怨已久,都說太史慈脾氣乖戾,一旦發作起來,就是天子親臨也要避讓三分。

現在可怎么辦?要是太史慈真的痛下狠手,在這兗州,又有誰能夠出手相救?

這些青州軍將雖然家族顯赫,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并不受到家族重視,有的甚至是庶出子弟,這種情況下,即使太史慈殺了幾個人,想必各大‘門’閥也拿他無可奈何。

畢竟,家族真正的核心子弟都在富貴榮華之地,又哪里舍得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鍍金?

也正是因為這幫不受重視的庶出子弟太過立功心切,所以才惹出這么一件天大的麻煩!

四面涌來的悍卒沒多久便把各地的軍將分頭看押了起來,至于青州軍的人馬,他們沒有動上分毫。

青州軍先勝一陣,接著,在誰也沒想到的時候,青州軍一鼓作氣,圍了谷陽城。

駐守在谷陽城的守軍只有五千多人,守將名叫高雅。

遠遠地望見漫山遍野的火紅‘色’旗幟之后,整個谷陽城都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reads;。

誰也沒想到青州軍竟然來得如此突然,不是說青州軍自顧不暇嗎?怎么又有敵軍出現在谷陽城下?

等到守將好不容易收攏人心,讓軍卒各司其職的時候,太史慈麾下的一萬一千人馬已經把谷陽城團團圍住。

在守軍驚恐的目光中,一長溜衣衫襤褸,身形消瘦,連雙臂都被人捆縛在一起的人群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熟悉的鄉音,恐慌至際的叫喊,讓谷陽城的守軍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來人是他們的同胞,有些人甚至就住在附近。

當日,谷陽城城主高雅便是帶著附近的鄉民子弟踏上了征伐青州的路程。

如今,昔日的同伴已經成了青州軍手中的階下囚,那谷陽城的城主高雅呢?

那浩浩‘蕩’‘蕩’一望無際的三萬大軍呢?

哭哭啼啼的三千多俘虜很快跑到了谷陽城守軍的‘射’程之內,這個時候,守軍高舉的弓矢顫抖不已,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把箭雨‘射’向窮兇極惡的漢人,但卻無法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鄉人下死手。

太史慈知道自己的手段有些卑劣,不夠光明正大,可只要能夠擊敗兗州曹‘操’,便是做一次‘陰’險小人又如何?

慘呼連連的俘虜,一旦停下腳步,其后的弓手就會穩穩地‘射’出一支冷箭,取了他們的‘性’命。

在生與死之間,俘虜都選擇了服從。

谷陽城的守將發現,四下里守卒的士氣一落千丈,要是再讓那些俘虜在城下哭喊一陣子,這城也就守不下去了。

無心作戰的軍士怎么可能打勝仗?

“開弓‘射’箭!”守將雖然算不上一員良將,可也知道當下把俘虜全盤殺光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養‘精’蓄銳的青州軍只需要靜靜等候,便可以輕易攻取谷陽城。

“將主,那可是我們的同鄉呀,我們手中的弓箭是為隋人準備的,怎么能夠把他們‘射’向自己人?”

有人向守將提出質疑。

對此,守將只是揮刀梟了那人的頭顱,冷言喝道:“都醒醒吧,城主高雅已經敗了,看見城下他們的慘狀了嗎?要是谷陽城破了,你也會落到那般下場,再猶豫下去,等到青州軍攻城,你們拿什么來抵擋?”

“可將主,我們下不了手……”

“我說放箭!”

在守將的威脅之下,城頭的守軍顫顫巍巍地‘射’出了力道打了折扣的弓矢。

饒是如此,三三兩兩的箭矢還是給城下的俘虜帶來了傷亡。

陡然受襲,原本為“生”而來的俘虜們當即破口大罵,他們肆意問候著守軍的十八代祖宗,渾然沒有察覺到,十八代之前,興許他們都是一個祖宗。

城頭的守軍在城下俘虜的喝罵下,也漸漸地被‘激’出了火氣。

一來二去的功夫,城頭‘射’下的箭矢越來越多,力道也漸漸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三千多俘虜,有一多半人死在了前進的道路上,另有八百人死在了青州軍的箭矢之下,只有三五百人成功抵達了谷陽城‘門’。

僥幸存活下來的降卒大聲拍打著城‘門’,試圖讓守軍開‘門’。

生與死之間的距離如此之近,開‘門’入城,他們就可以逃出生天!

危急關頭,俘虜把城‘門’拍的震天響,那絕望的呼喊也直沖天際。

守軍又是一陣動搖:“將主,開‘門’讓他們入城吧!那可都是自家人!”

“閉嘴,再嗦,我就讓你下去陪他們一同遭罪!”

鐵石心腸的守將沒有開‘門’,可城上城下的士氣都已經跌落到了谷底reads;。

俘虜們在大罵守軍的絕情,而太史慈卻在馬上表情生冷。

出此下策,也是為了保存實力,只是沒想到守將竟然狠下心腸,愣是下令一箭一箭‘射’死了自己的同胞族人。

不過這樣一來,太史慈預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谷陽城內的‘精’銳早已隨著高雅的死去灰飛煙滅,如今駐城而守的人馬多是些放下農具的民夫鄉民。

當三千多名同胞慘死在己方箭雨之下的時候,城頭的守軍便出現了躁動,兔死狐悲,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淪落到那種地步,可他們卻希望當那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有,城頭的守軍會冒險為他們打開城‘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冷血地拋‘射’箭雨。

隔閡,其實在守將下令‘射’箭的那一刻就已經出現了。

當最后一名俘虜死絕了之后,青州軍中的戰鼓“咚咚”響起,大群大群的長弓手在刀盾兵的掩護下行進到一箭之地。

這個時候,城頭的守將卻沒有貿然發令,而是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質問道:“你們是哪部人馬,為何攻我城池?”

太史慈冷笑數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奉天子之命討伐叛逆!”

城頭的守將聽到太史慈所言之后猶自不肯放棄,他大聲喝道:“這時候你部人馬若是再起戰端,可要承擔妄起戰事的罪名!”

這就是威脅了,若是換成他人,說不定會被這妄起戰事罪名嚇跑,可太史慈是誰?他能夠想出孤軍深入的主意,從實質上說就已經坐實了欺君罔上的罪名,他會懼怕威脅嗎?

若是勝了也就罷了,說不定李賢高興之下不予追究,可若是敗了,也根本不用李賢追究了,因為兗州的軍馬會斷絕太史慈的退路。

孤軍深入,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太史慈又哪里會怕一個妄起戰事的罪名?

谷陽守軍不了解太史慈,不了解青州軍。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