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58章 黑山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8章 黑山軍

第658章 黑山軍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您可以按“CRTLD”將“紅五”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下一頁

將為兵之膽,關羽的鎮定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人心。一直以來,勇不可擋的關羽表現的很是驚人,能夠在這時候判斷形勢,奮勇殺敵,這說明關羽懂得審時度勢。

以關羽為中心,越來越多的荊州軍竭力死戰。

制造混亂的火牛傷亡殆盡,沖入厚重的陣勢之后,喪失速度優勢的火牛逐漸敗下陣來。

荊州軍人多勢眾,雖說多數人馬陷入混亂,自顧不暇,可是,相對于出城的兩千兵馬而言,荊州軍依舊占據數量優勢。

關羽浴血奮戰,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大軍的潰敗,否則的話,張繡有七成的把握可以大獲全勝。

趁亂夜襲,拼的就是膽色。

能夠在夜間出城廝殺,以少擊多,張繡麾下俱是有膽之輩。

只可惜,運氣與膽色同樣重要。

關羽宛若定海神針,硬是將數萬荊州軍從崩潰的邊緣拯救出來。

張繡與廖化捉對廝殺,廖化不敵張繡,卻也支撐了數百個回合。

眼瞅著張繡就要將廖化一槍刺傷,忽而,城中傳來了鳴金聲。

鳴金收兵,這是自古以來定下的規矩,張繡不敢不從。

適才那番廝殺,青州軍已經鑿穿了荊州大營,此時,收兵的號令響起,青州軍當即調頭歸返。

廝殺到了這個時候,青州軍早已經又累又疲,之前未曾顯露。只不過是不想墜了己方的威風罷了。

眼下,徐盛見好就收,青州軍在穩定戰果的同時確保了己方的安危。

荊州軍有心攔阻,卻苦無軍將統領。

沒多久,九成青州軍便脫離戰斗,往城池而來。

關羽鐵青著臉,他身邊已經聚齊了兩千人馬,如果硬要留下張繡,成功的可能性有七成,然而,關羽并沒有這么做。

相對于滅殺青州精銳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卻是收斂殘卒,穩定人心。

適才那番廝殺,荊州軍自相踐踏者無數,不少人更是逃離了營地不知去向。

倘若時間耽擱太久,荊州軍的戰力只怕會出現永久性的損傷。

兩相權衡,關羽還是從大局考慮,放棄了追殺青州軍的舉動,將全部精力放到了穩控大軍方面。

沒多久,新野城,張繡凱旋。

兩千兵馬出征,殺敵人數數倍于己,己方傷亡卻不過三百人。

如此戰果,足以載入史冊。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張繡卻有些不依不饒,他找到徐盛唾沫橫飛:“東方文學網.east330.向,為什么要鳴金收兵,賊人已經抵不住了呀,只要半柱香的功夫,我定能斬殺廖化,大獲全勝”

徐盛表情平淡,看不出息怒,只是嘴里道:“廖化不死,確實有些可惜,但是,此役已經取得了既定目標,倘若拖延下去,等到荊州軍緩過陣來,你的兩千兵馬可就危險了”。

張繡不置可否,道:“城中為何不曾增援兵馬,大軍壓上,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徐盛嘆了口氣,道:“沒這么簡單,適才我遠觀敵人軍陣,雖有變動退卻,然而卻沒有發生潰散,這說明他們士氣尚存,而且必有大將坐陣,若是你強行突破,反倒有可能激起他們的必死之心”。

張繡悶悶不樂:“關羽再強,也只是一個人,東方文學網.east330.向,這時候出兵還來得及,擊鼓出兵吧,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徐盛搖了搖頭,“今夜不宜再戰,擊敗關羽不在乎這一時片刻,明日也來得及!”

張繡疑惑不解:“這又是什么道理?”

徐盛無奈,只好繼續解釋起來:“火牛一出,荊州軍已經亂了軍心,可是,由于關羽的緣故,荊州軍主力猶存,不過,荊州軍卒已經是身心疲憊,如果我猜的沒錯,今夜他們注定難以入眠,此消彼長,只要我方養精蓄銳,明日主動進攻,他們必定膽寒不敢戰”。

聽上去有幾分道理,張繡不再固執己見,“也罷,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多活幾個時辰”。

徐盛不置可否。

張繡又道:“今夜還有啥任務?”

“睡覺!”

張繡很是吃驚:“啥?”

“我不是說了嗎,養精蓄銳,傳令下去,三營人馬輪番休整,眾將若是無事,這就退去吧”

張繡陰笑道:“東方文學網.east330.向,就這么便宜關羽?”

“你有什么妙計?”

“可讓軍士聒噪騷擾,讓他們徹夜難眠?”

徐盛微微頜首,“好,你且好生休整,今夜我定讓荊州軍徹夜難眠!”

張繡很是滿意,今夜他已經出夠了風頭,雖然未曾手刃敵將,卻取得了足夠的戰果。

用不了多久,張繡以寡敵眾,夜闖敵營的戰績將傳遍天下。

這等捷報,只是想一想就美的很。

當天夜里,青州軍硬是滋擾了一夜,荊州軍杯弓蛇影,不敢懈怠,被擾的心煩意亂,包括關羽在內,數萬人馬,能夠沒心沒肺睡著的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都覺得疲憊交加。

翌日,一輪火紅色的朝陽從東方東方文學網.east330.學網.east330.升起,溫軟的陽光照在大地上,荊州軍竟然感覺到分外親切。

無論如何,該死的夜晚終于熬了過去。

新野城中的青州軍經過一夜的休整,損耗的氣力漸漸恢復過來。

煮食的炊煙騰空而起,濃郁的香味傳出了老遠。

荊州大營之中,軍中的口糧多數都被狂奔的火牛焚燒殆盡,即便有些糧秣僥幸留存,對于荊州軍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

無奈之下,不少軍卒只能去火堆中找尋那些沒有燃燒殆盡的米粟用以果腹。

反觀青州軍,他們在城中烹煮的肉湯,即便隔著老遠也能聞到。

香味撲鼻的肉香只會讓人更餓!

鼻尖嗅著若隱若現的味道,嘴里嚼著干澀不已的口糧,荊州軍的士氣頓時一降再降。

廖化心急如焚,再這么下去,人心可就散了,必須想辦法扭轉這種局面。

如何扭轉?

運送糧秣的隊伍短時間內不可能抵達,唯一有可能提振士氣的行為只剩下一個:大勝荊州軍!

如何取勝?

關羽正在琢磨可行之策。

新野城,飽食過后的青州軍卒正在按部就班地打磨氣力。

急脾氣的張繡按耐不住,徑自尋了徐盛,直言道:“東方文學網.east330.向,已經到了這個時辰,為何不兵發賊營?”

徐盛笑道:“不著急”。

張繡反駁道:“怎能不急,昨夜我可是一宿沒睡,就等著今日大開殺戒了!”

“荊州軍就在那里,奪下新野之前,關羽也好,廖化也罷,絕不會輕易退卻”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昨夜荊州軍一夜無眠,正是我方大顯身手的時候,東方文學網.east330.向,你要食言嗎?”

徐盛笑罵道:“不用激我,你放心,今日有你發威的時候”。

張繡大喜:“何時”。

“你且安心等待便是”

張繡無奈,只得繼續等待。

荊州硝煙四起,太行山脈,一直禍亂地方的黑山軍在頭領張燕的統領下出山請降。

為了防備黑山軍,李賢特意在附近建立了一長溜軍寨。

眼下,張燕出山,只能往最近的軍寨行去。

張燕與張遼算是老相識,可是,如今張遼出征在外,張燕聯系不上,只能按部就班。

青州軍的冷箭是出了名的犀利,張燕雖然不怕,可他麾下的親將卻膽寒不已。

無奈之下,一眾黑山軍只得在青州軍寨百步開外的地方安心等待。

相對而言,這個距離很是安全,只不過,張燕覺得很是丟臉。

黑山軍不告而來,寨中的軍卒如臨大敵。

沒多久,警戒的號角聲便響了起來,這是值守的軍卒發現了賊寇的異常,及時示警。

沒多久,一隊隊頂盔荷甲的軍卒便沖出了軍寨,他們在各級軍將的喝令下有條不紊地組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方陣。

其集結之快速完全晃花了營外賊寇的眼睛,之前,這幫黑山軍還有過不服氣的心理,他們以為,官軍之所以能夠取勝,靠的不過是武器優良罷了,換做是他們,如果同樣裝備了這等武器,鹿死誰手還是說不定的事情!

然而,親眼目睹了青州軍嚴明的軍紀、快速的集結之后,所有的賊寇都不得承認一點青州軍確實強軍,黑山軍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

“來者何人,意欲何為?”

隔著老遠,青州軍便盤問起來。

一名賊將赤手空拳地走到了幾十步開外的地方,他舉起雙手,示意自己沒有惡意,嘴里道:“各位官爺,我等并無惡意,此番只為招安一事而來,不知哪位將軍主事?”

“招安?”一種官軍面面相覷,他們沒想到黑山軍竟然真的降了。

設立軍寨之前,李賢李使君便有過推測,他認為黑山軍必會投降,那時候,眾人嗤之以鼻,誰曾想,一語成箴。

“從賊只是無奈之舉,我們早就聽說李賢李使君愛民如子,百姓安居樂業,如今,我們愿意歸降,還請代為稟告”

確認賊寇不像是來詐降賺營的,哨探軍卒哪里還敢怠慢,他急忙應道:“這等大事可不是我一個小小軍卒能夠決定的,這樣罷,若你們誠心乞降,那便放下武器,靜候片刻,我這就為你們通稟!”

賊將自然沒有異議,在山中待的越久,他們越能感受到李賢的能耐。

之前,苛捐雜稅極多,百姓民不聊生,可是,自打李賢掌權之后,百姓的日子安穩多了。

沒有百姓的,黑山軍便成了無根之水,長久不得。

與其等到山窮水盡之日受人嗤笑,倒不如早做決斷,成為梟雄!

張燕親自出山,便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這時候,只要官軍肯納降,便是多等上一會兒又有什么打緊的?

黑山軍乞降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了太史慈這邊,對此,他很是激動:“張燕倒是個聰明人,也好,黑山軍一降,起碼可以抽調出六千兵馬,算上黑山軍,這就是一萬多名老卒,好呀,真是難得的好消息”。

為了表示尊重,太史慈決定親自迎接。

不過,麾下裨將卻表達了憂慮:“都尉,如果這是賊人的詭計,你去迎接,豈不是上了他們的惡當?”

太史慈豪氣萬千:“怕什么?他們人馬齊整的時候我都不曾怕過他們,現如今不過是一群散兵游勇罷了,難道我還會怕了他們?”

裨將這才無言:“說的也是,管他真降還是假降,要是假降的話,正好明日讓俺再練練斧藝!”

太史慈很快與張燕相會。

各自表明身份之后,太史慈將李賢留下的軍令宣讀了一番:夜間不得無故出營,違令者,斬!不得滋擾婦孺百姓,違令者,斬!不得扛令不遵,有抗令不遵者,斬!

三個斬字一出,張燕面色微變。

這時候反悔也來不及了,既然決心歸順,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否則的話,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只是嚴刑峻法自然不能服眾,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的道理太史慈還是明白的,于是他又許之以利:上場殺敵者,殺死三人,月俸三成,殺死九人,可擢升官職,殺死二十人,賞軍牌,可封妻蔭子。

世人皆愛財,賊寇自然不能幸免,給他們留下一個娶妻生子的念想,他們就不會肆意浪費這難得的機會……

果不其然,當張燕將官軍的政策說出之后,部眾大喜。

做賊雖然逍遙,可是,死后卻不能進祖墳,就算賺了銀錢,也只是不義之財,這可是奇恥大辱,然而,成了官軍就不同了,只要賣力廝殺,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消息傳出,只有極少數人馬不愿被人管束,他們悄悄開溜,對此,張燕置若罔聞。

兄弟一場,到了這種關頭,沒必要分個生死。

強扭的瓜不甜,部眾只有真心實意的歸順,才有可能恪守軍規,否則的話,心有怨言之輩早晚會惹出事端。

張燕的黑山軍足有十萬之眾,不過,其中多是老弱,真正敢戰之士不過兩萬。

收編了黑山軍,李賢麾下的人馬已經膨脹到了十五萬人。

兩萬軍卒,取其精銳,又可成立一軍。

歷史上,張燕投靠曹操,為兗州憑添助力。

眼下,李賢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朝廷的話語權,所以張燕在歸降的時候,李賢是首選。

只不過,黑山軍絕不能在青州久留,否則的話,張燕的存在將影響太史慈的地位。

那么,黑山軍要去哪里呢?

紅五感謝您的,下次看本書時記得在百度搜一下紅五或紅五

這就是您給紅五更新的動力(請您記住紅五的網址:)

鄰居小說

紅五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所做之均屬其個人行為,與紅五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