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56章 火鳥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6章 火鳥計

第656章 火鳥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1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第六百五十六章

第六百五十六章

廖化心急如焚,丟了新野城,整個荊州北側將無險可守。

劉備剛剛入主荊州,正是權勢不穩的時候,一旦戰局不利,地方豪族極有可能轉變立場。

廖化將劉備視作恩主,若是劉備有難,他定難置身事外。

新野易守難攻,眾所周知,然而,廖化別無選擇,在增援的大軍抵達之前,他必須嘗試一次,否則的話,廖化覺得他有愧于劉備的信任。

一直以來,為了防備北方可能出現的敵人,劉表在新野城中積攢了海量的糧秣、物資,劉備接手之后,更是進一步增調人馬,加強了防御力量。

誰曾想,新野一朝易手,劉表、劉備準備的諸多軍械物資盡數落入徐盛手中。

此番,廖化強令大軍攻城,徐盛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磨盤大小的圓石投擲完畢之后,青州軍又用箭矢、短矛構建了一條死亡地帶。

密集的箭雨使人寸步難行,哪怕有重盾護身,荊州軍依舊傷亡慘重。

每行一步,荊州軍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風,大風!”

城頭不斷傳來射箭的口令,近千名嚴陣以待的弓手彎弓搭箭,他們調勻了呼吸,用一種最省力的法子射出手中的箭矢。

弓手分工明確,任務簡單,目標就在城下,他們無需瞄準,只要將箭矢拋射而出,那便完成了任務,至于箭矢能否射中目標,并沒有在乎。

箭矢會落空嗎?

千余支箭矢組成了一張巨大的箭網,籠罩在內的荊州軍時刻受到死亡的威脅。

甲退,乙進!

號令響起,第一排的箭手射完一箭之后就利落的后退一步,把位置讓給了身后的同伴,早已蓄勢待發的弓手就這樣周而復始的交替射擊,相互間留下了一個補充體力的機會。

輪替射擊,既確保了箭矢的密度,也保證了軍卒的體力,使得他們有足夠的精力持續作戰。

相對于可以輪番休息的守軍弓手,城下攻城的叛軍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今日風向偏北,更有利于守軍。

箭仗風勢,風給箭威,在風力的助力下,箭矢射得更遠,更有力道。

城下,草草組成的弓手方陣雖然竭力反擊,可是,數量、力量,攻城一方全都不占優勢。

來自城頭的箭雨毫不客氣的射殺著城下的人馬,幾番箭雨過后,荊州的弓手竟然損失了一半!

廖化心痛不已,每一名弓手都是極為寶貴的力量,如今新野城尚未奪下傷亡已經如此慘重,若要奪下城池,又得付出怎樣的代價?

有心召回人馬,等待援軍,廖化卻又覺得心有不甘。

此時,廖化就像一個賭徒,為了賭贏,他不顧一切地壓上了所有籌碼,等到他察覺不妥,打算收手的時候,卻忽然發現,自己已經騎虎難下,進退兩難了。

召回弓手,意味著守軍可以肆無忌憚地發揮地利優勢,沒了弓手的壓制,城下的步卒有死無生。

就算廖化忍著罵名,下達全軍收兵的命令,卻也無法拯救全部人馬。

戰爭不是兒戲,戰場更不是游樂場,軍卒一旦上陣,能否活下去只能聽天由命。

廖化漸漸冷靜下來,這時候,他忍不住有些后悔,早知道新野如此難攻,他又何必自討苦吃?

現在倒好,城池沒攻下,反倒損兵折將,這結果實在是羞煞人也。

“將軍,鳴金收兵吧!”

有名裨將實在忍受不住,出言相勸。

廖化猶豫半天,不肯應答。

那裨將無奈,只得繼續嚷道:“將軍,若是無法退兵,還請速速下來,讓弓手保持距離,切莫靠的太近”。

廖化略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微微頜首,示意軍卒依言照辦。

兩方的弓手在相互傾瀉著箭矢,荊州軍的云梯終于搭到了城頭。

廖化屏住呼吸,大勝呼喝:“傳我軍令,勇奪城池者,賞錢百貫!”

膽大體壯的軍漢緊了緊身上的衣盔,為了賞錢,就那么義務反顧的踏上了云梯。

即便把幾條云梯放到了一起,可相對于攻城的人數來說,這數量還是顯得少了,幾個先行的軍卒剛剛僥幸的躲過了城上射來的冷箭,還沒來得及歡呼,一陣沸騰的熱水就兜頭而來,頓時燙的人慘叫連連。

荊州軍傷亡的數字攀升不止,不知道過了多久,久戰無功的廖化終于下達了收兵的軍令。

此戰明面上看,劉備得到了荊州大族的認可,可實際上呢?

地方豪族在荊州的勢力根深蒂固,他們選擇劉備,拋棄劉琮、劉琦,是因為劉備能夠給他們帶來勝利的希望,若是劉備也敗了,這些以家族利益為先的豪族一定會轉變立場。

指望地方大族與李賢死磕到底?就算蔡氏都不會如此短視。

個人的榮辱恩怨在家族的利益面前只能退避三舍。

廖化未能奪取城池,心中很是悔恨,早知道如此,何必執意強攻?

兩個時辰之后,關羽來了,他帶著八千人馬來到了新野城下。

聽聞援軍到來的消息,自昨夜開始萎靡不振的荊州軍士氣又有所回升。

畢竟,昨日攻城的動靜雖然大了點,但真正死傷的人馬不過一千人,就連大多數逃散的軍卒也都歸攏入陣。

援軍抵達之后,廖化終于松了口氣,他向關羽請罪。

關羽雖然惱怒,卻沒有懲罰廖化。

廖化勇氣可嘉,只是手段欠缺了些。

當日,關羽在中軍大帳召集諸將,商議攻城事宜。

“我欲攻下長安,諸位有何良策?”關羽的聲音冷颼颼的,讓人覺得幽冷無比。

“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我軍數量兩萬上下,而城內的青州軍同樣有兩萬人,若是強行攻城,只怕力有不怠”。

關羽微微頜首,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只有將青州軍引誘出城,圍而殲之,才可順利攻下長安!”

廖化忍不住插了句嘴,道:“青州軍狡猾無比,我曾使人刻意罵陣激將,誰曾想他們竟然不為所動,就算我使人詐敗,青州軍也沒有追擊的意圖。”

關羽不置可否,嘴里道:“諸位有何妙計,誰能將其引出城外,戰后,一定不吝賞賜!”

“某有三策”一名文士伸出三根指頭,閉目不言。

“洗耳恭聽!”關羽微微頜首,示意對方繼續。

“下策是示敵以弱,讓青州軍以為有機可乘,出城襲擊我等;中策是罵將激將,若是關將軍能夠激起他的怒火,那么青州軍必會派兵出城”,謀士緩緩地睜開眼瞼,明亮的眼睛直視關羽。

關羽覺得言之有物,當下顯得興趣十足,“上策呢?”

“邀天兵相助!”那人微微一笑,渾然不覺自己的話語在帳內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天兵?何來天兵?”

那人繼續笑道:“我只問一句,青州軍據城而守,所憑者何?”

“糧草!”關羽斬釘截鐵。

“然!城中糧秣極多,足夠青州軍所用。不過,只要我們對癥下藥,新野必可一戰而下”

關羽沒有那么樂觀,他皺起眉頭,道:“先生的意思是回去糧秣?”

“不錯,將軍以為如何”

“你還是快些說出天兵何在吧!某已等不及了”

“天兵便是那些蠻子!”文士把手一指,目光火熱。

“啊?”

關羽覺得難以置信,那些蠻子是他動用三寸不爛之舌才請來的,他們算哪門子天兵?

“先生定是在開玩笑,一下蠻子能頂什么用”

“讓先生把話說完”,關羽一錘定音,他知道對方不會無的放矢。

果然,等到謀士把計策補充完整之后,大多人都驚呆了。

“原來鳥也有鳥的用處”,眾人瞋目結舌。

就連入帳內一言不發的廖化都不由自主的贊嘆了一句,“妙計”。

關羽興奮地抓起一根令簽,往前一擲的同時,嘴里喝道“廖化”。

“末將在”廖化一把抓起令簽,雙手抱拳,大聲應諾。

“你即可將蠻將請到此處,協助他們依計行事”

“喏!”

一刻鐘之后,關羽點齊兵馬聚于新野北門之外。

此時徐盛早已經立在城頭,耳中聽著荊州大營中的隆隆大鼓聲,視野所及,又見到荊州軍的大纛輕搖,整齊的軍陣各往左右閃開,露出一道可容三人通過的筆直小道。

呼啦啦,當即各有一百多名刀盾手和長槍兵沖出了行列。

張繡嘴角微曬,“來的是關羽吧”。

關羽關云長,這可是劉備帳下第一高手,張繡頓時覺得技癢難耐,有心下城廝殺,卻又怕關羽不肯應戰。

巨大的煎熬讓張繡度日如年。

城下,為首一人頭戴黃銅兜,身著明黃甲,手擎青龍偃月刀,正好整以暇的往城頭打量著,在他身后則是一員四十歲上下的壯漢,這漢子單手持矛,披頭散發,只在身上著了一層黑鐵甲,與前者不同,這壯漢瞪向城頭的目光好像快要瞪出火來。

張繡忽然暴喝出聲“廖化!”

那黑甲壯漢目光也是一縮,“張繡!”

空氣中似乎都可以聽到噼里啪啦的雷電交鳴聲。

張繡與廖化可是老對手了,廖化做黃巾的時候,張繡多次圍剿。

張繡奪城之后,廖化又賣力攻城,只不過灰頭灰臉,未能成功罷了。

眼下,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雙方恨不得真刀真槍再戰一陣。

千鈞一發之際,關羽干咳一聲,廖化這才有所收斂。

“新野乃荊州之地,青州軍不告而取,意欲何為?”

關羽大聲質問。

徐盛卻也不懼,他反唇相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漢天子正在徐州,此番,我等正是奉詔而來,若有抗旨不遵者,殺無赦!”

關羽一陣啞然,不管怎么說,劉協畢竟是大漢天子,就算他是個傀儡,卻也有個天子的名頭。

奉詔出兵?就算關羽明知這份詔書的貓膩,卻也無能為力。

多說無益,手底下見真章吧!

關羽不再多言,他收兵歸返。

關羽認輸了?

并非如此,關羽的計策需要晚間才能生效,此時,時間尚早,他決意讓大軍休養生息,等待大戰。

城中的守軍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卻也不曾畏懼,真刀真槍的廝殺都拼下來了,難道還怕什么幺蛾子不成?

沒有意識到,倦鳥歸巢的時候,捎帶了一些了不得的東西。

等到城中火起的時候,徐盛才意識到,自己中了關羽的毒計。

是誰放的火?

城中嚴防死守,按理說不會有防護死角。

是誰點燃了大火?

幸好,徐盛將軍械糧秣分別堆放,又在物資附近準備了水缸,否則的話,只是這一夜,城中的物資便要損失殆盡。

張繡腳步匆匆而來,他手中提著一只鳥,嘴里道:“文向,你瞧瞧!”

徐盛皺起眉頭,忽而,恍然大悟:“火源是這鳥帶來的?”

張繡微微頜首:“不錯!正是如此,我聽說,城外的荊州軍找來了蠻子,這些南蠻頗懂馴獸之道,城中的飛鳥身上都帶了果殼,果殼中便有火源”。

“好毒的計策”

之前,曹操便使出這樣一條毒計,只不過,李賢謹慎,逃過一劫。

眼下,青州軍先勝了一場,精神難免有些懈怠。

誰曾想,荊州軍就給了當頭棒喝。

若非城中放火得當,守軍救火得力,這一夜,說不定物資要折損大半。

青州軍穿山越嶺而來,軍械物資全靠新野來補充,若是燒了糧秣、軍械,時間一久,青州軍只能原道歸返。

徐盛后怕不已,早知如此,今日就該沖出城去,先與關羽廝殺一陣。

現在倒好,對方不費一兵一卒便擾亂了滿城軍心。

更有甚者,關羽不知道使出了什么法子,一股謠言漸漸在城中傳開了。

謠言說青州軍滅絕人性,是十足的強盜,幫助他們,那就是助紂為虐,若不然,怎么會天降大火,焚毀一切?

百姓愚昧,自然有人深信不疑。謠言說青州軍滅絕人性,是十足的強盜,幫助他們,那就是助紂為虐,若不然,怎么會天降大火,焚毀一切?

百姓愚昧,自然有人深信不疑。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