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46章 大功告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6章 大功告成

第646章 大功告成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正文

青州軍圍城多日,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新羅軍從一開始的膽戰心驚,已經變得無所畏懼。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在新羅人想來,漢軍已經是黔驢技窮,否則的話,青州軍何必圍而不攻?直接攻城便是,何必瞻前顧后,畏畏縮縮。

新羅國小,民生凋敝,他們對于大漢有一種天然的畏懼心理,可是,當預期的恐懼并未來臨之后,新羅人頓時有惱羞成怒的感覺:原來大漢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既然這樣,那還怕什么?

“啪啪啪”,爆竹響起之后,步騖率領大軍后撤三里,留給大軍的時間并不多,因為,江水無情,一旦上游的堤壩攔不住河水,盤桓在城外的青州軍將首當其沖。

上游負責筑壩蓄水的軍將可以以視水情隨時開壩泄洪,這是步騖思慮再三作出的決定。

江水洶涌,誰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若是蓄水的軍將事情緊急,只要再次點燃爆竹即可。

宛若晴空霹靂一般,響徹天際的爆竹足可傳出六里開外,而青州軍所筑的堤壩就在距離新羅王城不過六里的地方。

由于青州軍將穿的都是新羅人的衣甲,因而他們并沒有驚動本地的官軍。

在幾名可靠的“偽軍”指引收買下,一些鄉民甚至主動加入了筑堤的行列當中。

也正是因為這伙鄉民的加入,青州軍才能夠在三日之內完成筑堤的任務。

在鄉民看來,官軍筑成這堤壩定然是為了對付攻城的漢人,既然是對付漢人的兵馬,出把子力氣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誰能夠想到,那個“新羅大將”是個贗品呢?

護城河水位下降的消息過了一夜才傳到新羅王庭之中。

最開始,底層的軍官并沒有當回事兒,在他們想來,水位漲漲停停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一夜醒來,那掌管幾十號人的新羅軍校猛然驚醒,這會不會是漢人的奸計?

“快,快去城外瞧瞧!”

軍校驚出一身冷汗。

當新羅王得知河水水位持續下降的消息之后,已經是第二天了。

這時候,蓄了兩夜一日的水壩早已經滿滿當當的了。

“校尉,這水壩中的水足夠使用了,那新羅王城原本就地勢低洼,這水流自高而下,哪有不破城而入的道理?”

在老卒的提醒下,為防事情有變,青州軍將當機立斷,他點燃了一根爆竹,提醒步騖等人多加小心。

示警過后,幾個身材壯碩的軍漢便合力掘開了大堤的一角。

“轟隆隆!”洶涌的河水像被困在籠中的野獸一般,憤怒地發出了咆哮。

當囚籠破開一角,那滔天的河水便徹底奔騰而出。

堤壩的缺口越來越大,海量的水流第一時間注滿了河道,淹沒了兩岸地勢低洼的地方。

“嘩嘩嘩”,隨著水量的不斷加大,河岸兩旁一里之內的樹木都被席卷著往下奔騰而去。

王都城外的護城河是引自大江中的活水,往日里,憑借寬闊的護城河,新羅王朝挺過了無數次危急。

然而,這一次,河水卻也帶來了巨大的禍患。

新羅王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妥,等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隱約間,他好像已經聽到了呼嘯而來的河水。

河水?

聯想幾日前漢軍反常的舉動,新羅王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快,快上城墻,快通知所有的人馬都站到高處!”

聽到詭異的爆竹聲響過后,新羅王哪里還不知道事情有變?

然而,事出突然,新羅王所下的命令又太過突然,當軍將想明白其中的關竅之后,轟隆隆的河水已經暴虐地襲來了。

變故突生,誰也沒想到會有這等天災。

說是天災,其實更是。

江水入海的那條干流早已經被李賢派人暗中堵住了,如今,無路宣泄的江水在憋屈了幾十個時辰之后便沿著通往新羅王城的引水渠直奔王城而來。

沿岸,巨大的聲勢驚得百姓相顧駭然。

城頭,一個耳朵最靈的兵丁忽然聽到了異樣的聲響,不等他仔細分辨,耳畔就傳來一聲驚恐至極的叫喊:“好大的水!”

嘩嘩!轟轟轟!

奔騰而來的江水終于有發泄的渠道,它們擁擠著,把護城河的水面變得更廣、更闊了,然而,僅僅這些還不夠。

緊隨而至的后來者沒了位置,便收斂了所有的禮貌,它們暴虐地發泄著怒氣,沿著水門,沖刷著古老的城墻。

其中,忽然有水流發現了城門這個最好的去處。

由于城門并不是密封的,所以總是有僥幸的水流可以搶先進入,時間緊迫,越來越多的水流擁擠到此處,它們拍打著城門,瘋狂地咆哮著。

“水!快跑啊,大水淹城了!”

“快,快到房頂,水來了”

“銀錢,我的寶貝,我的書畫……”

洶涌的江水無情地吞噬著一切,不管是人還是物,只要背其卷入其中,都逃脫不了粉身碎骨的下場。

新羅王見機的早,他與一干重臣早早地登上了城墻。

五丈高的城墻下,洶涌而來的河水好像沒有盡頭。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新羅王喃喃自語,王城建城至今,從未有過水淹關城的事情,可今日里,漢軍竟然成功了。

如此大好時機,漢軍會眼睜睜地錯過嗎?

先是毒攻,然后便是示敵以弱,青州軍真是好毒的計策!

新羅王破口大罵,如果辱罵可以殺敵,新羅王早已經殺敵無數。

大水洶涌而來,破壞了新羅王都引以為傲的城防。

早已經蓄勢以待的步騖自然不會放過這等天賜良機。

當爆竹聲響的時候,步騖便興奮地呼喝起來:“聽見沒有?這是攻城的號角,前方的大水是我使人放出來的,快,運著你們的木筏,隨我攻城,俘獲那新羅王。”

丘飛克服對水的恐懼,也扯起嗓子吼起來,“弟兄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朝,隨我沖啊!”

說罷,丘飛獨自扛起木筏便往城池奔去。

幸福來得太突然,在新羅王都城外壓抑了整整六日,誰也沒想到往日里計謀無雙的步騖竟然想出這等水淹王城的主意。

真是天縱奇才,真是奇思妙想!

一個又一個激動的身影興奮地涉水而去。

如果此番大功告成,參與此役之人必將名垂史冊。

步騖軍中的老卒,原本就在海邊長成,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在水中戲耍,而從新羅各地救援出來的老卒也吃慣了各種苦頭,僅僅是渡水而擊罷了,又有木筏可以依靠,如果這樣的話都不能攻入王都,那他們還配做大漢的官軍嗎?

滔滔的河水咆哮不已,沒有半點偃旗息鼓的樣子。

歷經百年的新羅城墻在河水的浸泡下已經有多處地方出現了坍塌,就連往日里堅固無比的城門都被洶涌的河水沖撞開了。

“救命,救命!”

到處都是起起伏伏的新羅軍卒,他們驚恐地撲打著水面,試圖獲救。

可是,這時候沒有人顧及他人,自己能夠活著,那便是最大的幸運。

當步騖引領人馬來到王都的時候,原本高山仰止一般的城墻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馬平川的河水,期間,間雜著散亂的樹木,以及漂浮的尸首。

在五尺見高的城墻上,密密麻麻的新羅軍卒正瑟瑟發抖。

這還是幾日前耀武揚威,洋洋自得的新羅兵馬嗎?

真他娘的爽快!

強烈的反差讓丘飛收斂了所有的不快,“哈哈哈”,他放聲大笑起來。

前幾日,新羅的守軍是何等的傲慢,他們憑借高大的城墻,對漢軍作出了種種無禮的挑釁動作。

丘飛雖然使人射出了幾箭,可顯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自打青州軍成軍一來,他們百戰百勝,從無一敗,可如今滿滿當當的數萬大軍卻在新羅城下吃了苦頭,進退維谷,憋屈了五六日。

這一次,陡然見到往日里的死對頭吃了一個大苦頭,青州軍的將士們哪有不興高采烈的道理。

好在丘飛知道軍情緊急,這底下的河水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退去了,要是不能在河水退去之前破城的話,一切都還在未知之間。

因而,抓緊時間殺敵入城才是王道。

“快,兄弟們,還等什么?殺他娘的呀!”

丘飛鼓舞著士氣,一馬當先地踏上城墻。

其實,丘飛也怕的要死,可是,殺敵獲勝的蓋過了一切。

四下里的新羅軍卒全無戰心,可在軍將的聒噪下,還是不得不圍攏過來。

然而,隨著水勢的高漲,城墻已經失去了原本城防利器的作用,只能勉強讓守軍不受水淹之害罷了。

“快,攔住他們,莫讓漢人入城!”

“殺呀!”

新羅軍勉力而戰。

可是,當踏著木筏而來的漢軍大肆砍殺的時候,士氣低落的新羅軍卒已經再也提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了。

即便軍將們把嗓子都喊破了,可是,這突如其來的大水還是沖垮了守軍的士氣。

難道說,上天拋棄了新羅王?那元皓才是天命之子?

不然的話,為何這水來得全無征兆?

新羅王立在城樓上,他歇斯底里地呼喊起來,試圖讓軍卒們重新振作,然而,四下里的軍卒卻像個木偶人一般,全無動靜。

新羅王憤怒地咆哮著:“還愣著干什么?你們,你,你,還有你,快,快去殺敵啊!還愣著干什么?”

“來人吶,殺敵一人者,賞,重賞!”

“富貴榮華,金銀美女,你們要什么,我便給你們什么!”

新羅王就像演繹獨角戲的主角,在高高的舞臺上上下翻騰著,然而,卻沒有一人響應。

此時,跟隨新羅王成功逃到城樓的臣屬們只有朝堂總數的三分之一,就是這三分之一當中的一多半,還有不少人抱著別樣的心思。

不是說漢人扶持元皓大王以后已經不再殺俘了嗎?

等到漢人攻來的時候,大不了投降就是了,哪里還用得著廝殺?

新羅王不是蠢人,當發覺氣氛詭異的時候,哪里還不知道眾人的想法,他當即瘋狂地咆哮起來:“你,你們想背叛我?哈哈,我知道,你們害怕這幫漢人,可笑,我怎么會敗在一個無名小卒手中?哈哈哈,殺,殺,殺!”

說罷,新羅王抽劍在手,竟是一劍刺入了內侍的喉嚨,下一刻,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去了一名文臣的頭顱。

“大王瘋了”

“快,離他遠些”

新羅王一邊殺人,一邊在瘋狂地大笑,“眾人皆可殺!”

這時候,眾人才反應過來,“快,止住大王,大王瘋癲了!”

“來人吶,莫要讓他過來,奪了他的武器!”

“大王,你要振作呀!”

或真或假的呼喝聲中,忠于新羅王的侍衛與意圖不明的軍將們廝殺到了一處。

等到步騖領兵趕來的時候,戰事已經結束了。

發髻皆亂的新羅臣屬羈押著一個披肩散發的黃臉漢子,這人身著黑袍,雖然被人限制了自由,可精神卻矍鑠的很。

此時,依舊可以聽到一陣刺耳的罵聲從老者口中傳出:“叛逆!數典忘祖!我要誅爾九族!”

控制住新羅之后,新羅的文臣武將們相顧一笑,總算去掉了心腹之患。

如果說,漢軍未曾破城,興許他們還不會冒天下之大不為,干出弒君的勾當,可是,當王都名存實亡之后,所有人都明白,新羅變天了。

不遠處,密密麻麻的漢軍正疾沖而來。

為了防止漢軍誤傷,城樓眾人急忙放下武器,道:“元皓大王在何處?步騖將軍在何處?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步騖笑而不語,他示意麾下的軍卒暫停放箭,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話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我便是步騖,誰是話事者,還請前來一敘”

派出幾名軍士了解清楚狀況之后,步騖更是笑出了聲。

這時候,城頭的守軍早已經丟棄了手中的武器。

新羅王的剛愎自用早已經讓民眾感到厭煩了,之所以無人敢反,卻是因為金成麾下的精兵強將,可是,釜山一役,金成戰死,新羅王沒了忠心的將軍,對軍隊漸漸失去了控制權。

其他書友在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