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14章 正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4章 正道

第614章 正道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計劃總沒有變化快,李賢可以在數百之外運籌帷幄,指點江山,卻完全沒有想到,鮮卑人破關而入之后,并沒有且戰且走,而是選擇了駐城而守。[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中·文·蛧·首·發

毫無疑問,這定然是張揚的主意。

若是鮮卑騎軍四處劫掠,青州軍要想聚而殲之的話,還得費上不少周折,此番,鮮卑人出人意表的行動當即給了太史慈可乘之機!

鮮卑人的長處在于騎戰,分兵把守,‘精’騎游離在外,表面上看,有利于伏擊青州軍,可實際上,這卻是一種極大的冒險。

如果扶羅韓能夠擊敗趙云,亦或者攻破青州軍的左右兩翼,隱藏在城中的鮮卑騎軍便可以迸發出絕強的力量,那時候,內外夾擊之下,青州軍想不敗都難。

然而,世上不如意之事十如**。

扶羅韓的一萬‘精’騎非但沒能取得任何戰果,反而陷入了持久戰。

最令人意外的是,緊要關頭,鮮卑單于步度根陣斬舒克哈,收兵急退。

陳武所在方陣俱是步卒,追之不及,只能任由騎軍退卻。

“報,都尉,鮮卑人退了”

太史慈頗為訝異:“嗯?這是為何?”

“適才鮮卑人起了內哄,死了兩名鮮卑大將”

太史慈眸子‘精’光一閃,道:“原來如此,看來,是步度根發難了”。

“都尉,這也許是鮮卑人的‘奸’計”

太史慈微微一滯,道:“也罷,傳令下去,陳武不可冒然追擊,徐盛、張飛一定要嚴防守軍出城”。

“喏!”

“兀楊部余里耶何在?”

“余里耶在此,將軍有何吩咐”

“鮮卑頭領扶羅韓正與我軍廝殺,你速領本部兵馬前去參戰”

“喏!”

為了寬慰余里耶之心,太史慈又多說了一句:“你且放心,鮮卑人出了‘亂’子,扶羅韓、步度根很快就會自相殘殺!”

余里耶眼睛一亮,他抱拳高呼:“都尉寬心便是,余里耶必效死力”。

“嗯,此戰若是贏了,我會上奏朝廷,許你赤旗旗主一位”

余里耶大喜,他顫抖著嘴‘唇’,道:“多謝都尉!”

“不必謝我,這都是使君的恩典”

“余里耶沒齒難忘”

“好了,快些去吧”

“喏!”

余里耶心情極佳,若能成為一旗之主,兀楊部便可抬旗入籍,成為大漢八旗中的第一旗!

這可是往日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數月以來,余里耶已經嘗到了八旗制度的妙處,他食髓知味,誓要立下不世之功!

青州有功必賞,余里耶相信,太史慈也好,李賢也罷,絕不會虧待了他!

兀楊部有這樣的自信。

一刻鐘之前,渾源城下有三處戰場。

步度根突下殺手,領軍退卻,使得戰場只剩下兩處:徐盛攻渾源、趙云戰扶羅韓reads;。

攻城戰,張飛身先士卒,磐石營頂著滾木石,搏命前沖,戰線一度推進到了城頭。

若非張揚誓死反擊,城樓已然易手。

騎戰,趙云所向披靡,扶羅韓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阻擋趙云的腳步。[]

五千對五千,青州騎軍有先進的馬鐙、完備的馬具、盔甲,這些裝備成為他們鏖戰的憑仗。

時間拖的越久,扶羅韓越是心寒,再這樣下去,說不定敗的會是鮮卑人!

騎軍對戰,鮮卑人怎么會敗!

扶羅韓覺得難以置信。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騎術也好,武藝也罷,這伙青州騎軍完全不落下風,更令人心寒的是,他們配合默契,裝備‘精’良!

該死,扶羅韓只盼著舒克哈能夠早些擊破守軍,放出城中的兵馬,這樣以來,鮮卑騎軍雙面夾擊,一定可以擊敗趙云!

不知不覺間,扶羅韓已經收起了所有的小覷心理,甚至覺得單憑自己無法獲勝,這對于他而言,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慘烈的廝殺一直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步度根收齊兵馬之后并沒有貿然加入戰團,而是擺出一副隔岸觀火的樣子。

每時每刻都有鮮卑騎軍落馬墜亡。

步度根眼皮急跳,這樣的對手如果被他遇上了,只怕己方人馬會兇多吉少。

“殺,殺,殺!”

就在步度根以為騎戰還會持續下去的時候,余里耶率領三千部眾趕到了。

生力軍的加入,瞬間改變了戰局。

青州軍、烏桓旗軍聯手,鮮卑人抵擋不住reads;。

聯軍摧古拉朽,鮮卑人一敗涂地。

危急間,扶羅韓收兵逃竄,趙云有心斬賊,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無奈之下,只能看著扶羅韓的身影越來越遠。

就這么逃了?

不知不覺間,步度根皺起眉頭。

倘若扶羅韓不死,鮮卑西部由誰當家作主?

不成,扶羅韓必須死!

在權勢面前,哪怕是親兄弟也無可阻擋!

步度根下定決心,一不做二不休,只要除了兄長扶羅韓,他便是單于!

“追,莫走了扶羅韓!”

兀楊部眾殺氣凜然,風水輪流轉,往日里,扶羅韓仗著實力強勁,很是欺負了兀楊部落幾次,如今,余里耶大仇得報,自然分外賣力。

兵敗如山倒,扶羅韓須發皆‘亂’,左右俱是潰卒,若非麾下親衛誓死護佑,扶羅韓早已經被人奪了馬。

如果堂堂的鮮卑頭領死于‘亂’馬蹄下,想必會成為一個笑話!

南方,曹‘操’三征張繡。

李賢擴張以來,曹‘操’明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若不能盡快收服張繡,等到李賢騰出手來,一定不會放過他。

這一次,劉表沒有‘插’手,曹‘操’已經付出了足夠的代價,荊州不愿為了一個張繡得罪兗州。

在李賢勢不可擋的情況下,兗州的地位不可替代,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兗州、荊州便要攜手對敵……

徐州,下邳,一臉平靜的李賢正泰然自若地坐著,手中的戰報只有寥寥幾句,然而,卻給李賢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緩了片刻,李賢方才用一種異常平緩的語調說道:“扶羅韓死了?步度根逃了?夫‘蒙’部出現的恰到好處,該賞reads;!”

若非夫‘蒙’部及時出手,扶羅韓絕不會輕易死去。

緊要關頭,夫‘蒙’部的騎軍陡然殺出,愣是給了鮮卑人雷霆一擊。

扶羅韓一死,早已躍躍‘欲’試的步度根再無戰意,鮮卑人退兵三舍。

渾源城已經落入青州軍之手!

此役過后,青州軍將成為幽州、并州、冀州名正言順的統治者。

遼東公孫度雖然占了幾座城池,卻沒有太過貪婪,貿然與青州軍發生沖突。

李賢思來想去,決定暫緩戰事。

青州軍的敵人已經夠多了,既然公孫度知道好歹,那便給他一些好處!

于是乎,李賢默認了公孫度的勢力范圍!

建安二年,夏,人來人往的下邳城中到處流傳著兩個消息“鮮卑敗了”、“官府開了個制造局。

前者與百姓干系不大,可是后者卻關系到百姓的生計。

聽說制造局重金招聘各類匠師,不管你是鐵匠、木匠還是瓦匠,也不看你是否年輕力壯,只要過了官府的驗收,那么第一天報道就會有五貫銀錢的報酬!”

聽了這消息,大部分的外地人都有些不敢相信,畢竟這五貫銀錢就跟天下掉餡餅一樣,誰他娘的知道這是不是陷阱呢?

跟那幫外來人不同,徐州土生土長的當地百姓對李賢都是信服有加,這消息一出衙‘門’,徐州百姓就開始四處呼朋喚友,將這一天大的好處分享給自己人,至于那幫外地佬,愛信不信!

天氣燥熱的很,但下邳城東的那處“制造局”莊園卻熱鬧非凡,不說那里里外外七八層、數百堆的圍觀群眾,就說莊園里頭當值的那些主考官吧,由于前來面試的人兒實在太多,這些臨時選拔的官兒很有些應接不暇的勢頭,雖然身后有人執扇、面前有碗涼茶,但好漢也架不住人多呀,若不是李賢及時增派了輪值的人兒,只怕這制造局開‘門’的第一天就要有幾個官員中暑,來個開‘門’見“喜”reads;。

幾日之后,經過層層選拔,技術水平高些的,年紀輕些還有進修價值的,都被主管馬鈞重點聚到了一處,他們是制造局未來的中心骨干;至于那些水平馬馬虎虎的,馬鈞打算把他們培養成“加工師”,嗯,說是流水線作業上的某一環也行,技術含量不高,但也需要熟悉這一行業……

總之,徐州制造局接連五日的收人行動在李賢治下掀起了一股風‘潮’,不少被當地官府壓迫過甚的匠人攜家帶口、拖兒帶‘女’,就那么長途跋涉,踏過千山萬水,直朝著徐州奔赴而來。

在制造局開業的這幾日,李賢也一刻都沒閑著,他一方面與當地的幾大商人世家聯絡溝通,唆使這幫豪客參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只有眾人聯手,徐州才能發揮出更強的實力;另一方面李賢又命人正式在徐州建立一所軍事學堂,并為其制定了八字校訓“榮耀、忠誠、紀律、親愛”。

榮耀說的是學員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自信心,敢于直面挫折的勇者之心,同時要為自己身為大漢民族的一員而感到榮耀;忠誠說的自然是要對李賢忠誠了,這條旨在培訓出一支對李賢絕對忠誠的軍官;紀律,說的是“凍死不拆漢家屋,餓死不拿路邊果”的漢家風范,同時強調三斬三不赦(一斬投敵賊,二斬強‘奸’犯,三斬畏戰不前;三不赦:不忠不孝不義),畢竟,學堂里培訓的是未來的軍官,而不是低級軍士,嚴密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是十分重要的;親愛,說的自然是同窗、同堂的學員要友愛互助,不計較個人得失……

科舉制度尚未施行,孝廉選官制度依舊在茍延殘喘,李賢決定從武官入手,著手改制。

徐州軍事學堂開學典禮那一天,近千名來自各地、各個軍隊的少年郎以年紀大小為水準,齊整的排成了六個梯隊,梯隊正面對著的是李賢的點校臺。

“咚咚咚”嶄新的牛皮大鼓在幾個赤著上身的壯漢轟擊下,發出陣陣動人心魄的聲響,就在眾人覺得鐵馬兵戈撲面而來,渾身熱血沸騰的時候,鼓聲立止,然后便是嗚嗚的牛角號響。

只是鼓聲便讓人熱血沸騰,端的是員猛士!

號聲一響,校臺下的少年就望見一個黑盔黑甲的將軍手握兵刃,大步往臺上跨去,在這黑亮刺眼的將軍身后,又見到一個身高八尺有余的巨漢。

巨漢手擎一柄黑底金字大旗,六丈高、手腕粗細的大旗在這巨漢手里宛若玩物,君不見他面不紅氣不喘?而且還不急不緩的緊跟在黑甲軍將身后?

“嘶”臺下頓時響起了一片吸氣聲,但卻無人敢與大聲喧嘩,畢竟軍規里有這么一條“未得上官之命,肆意喧嘩者,鞭笞三十!”那可是浸了水的牛皮鞭呀,想想就讓人渾身發冷的大殺器。

“驃騎將軍!”旗上四個鎏金大字迎風飄揚,這可是李賢剛升的官職。

未及而立之年便榮登驃騎將軍之位,李賢能有今日,著實令人驚嘆。

高居點將臺,李賢“嗆啷”一聲‘抽’出佩劍,嘴里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臺下少年面面相覷,都不敢隨便應答,但近千人的隊伍中總歸有幾個膽氣足的,他們憋了半天沒憋住,便扯著嗓子吼道“劍!”

“不錯,劍是兵中王者,王者之氣又在于正道,那我再問你們,當今天下的正道什么?”李賢揮劍做了幾個“劈、斬、刺、擋的姿勢再度發問。

臺下一片寂靜,“正道?”對于數月之前的少年郎來說,他們只想吃飽喝足,舒服的跟著爹娘過日子,嗯,要是家中的‘雞’能多下幾個蛋,圈里的豬羊能多下幾窩小崽,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他們不太懂得正道是什么。

真的沒有人能答出來嗎?李賢環顧四周,被他注視到的少年都是慌忙低下了腦袋,少有幾個敢于和他直視的也都是一臉茫然,心中暗嘆一口氣,李賢正‘欲’自問自答,卻聽到臺下傳來一陣清脆的聲響“奴寇犯我邊疆,殺我百姓,擊殺奴寇,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這便是正道!”

心中歡喜的砰砰砰直跳,李賢面上都笑出了一朵‘花’兒,雖說戴了盔甲,底下的少年都看不透徹,但靈敏的少年還是從他的笑聲中聽出了那份歡喜:“哈哈哈,答得好!對,當今天下正道就在于揮劍驅韃虜!而我建立這個學堂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們培養成我大漢民族手中的利劍,為我大漢‘蕩’盡世間一切不平之事!”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