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71章 別無選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1章 別無選擇

第571章 別無選擇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歡迎訪問舞若,!

正文

作者:秀才會武術

冀州軍大舉南下之后,趙云統領的青州精騎已經成為青州唯一一支機動力量。舞若

太史慈駐守澤幕城,難以分神,開陽軍、背矛軍鎮守高唐,抽身不得;田楷雖未參戰,然而,偌大的青州需要他查缺補漏。

當袁紹定下三路齊進的計策之后,田楷早已經在袁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伏擊點。對于田楷而言,不求立功受賞,只求無功無過。

并非田楷不求上進,而是因為田楷麾下多為新卒,新卒上陣,難以要求太多。

賬面上,李賢麾下實力不菲,可是,由于青州、徐州與四方勢力交界的緣故,李賢在青州至多能夠投放五萬人,再多的話,勢必會影響徐州的戰略布局,曹操可不是等閑之輩,若是徐州空虛,他定會趁火打劫。

各路兵馬各司其職,不敢輕舉妄動,唯有趙云的騎軍擁有最大限度的作戰自主權。

是戰還是避,趙云可以一言而決!

兩千精騎,聽上去人數并不多,可是,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真正的精銳,在戰場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哪怕未曾參戰,也會讓敵軍。

擊殺韓猛之后,趙云所部騎軍牽制了數倍于己的冀州軍。

相梁躍躍欲試,試圖李賢更多功勛,可是,趙云卻有自己的考慮。

若非十拿九穩,青州鐵騎絕不會輕易出擊。

七年以來,李賢好不容易樹立一個所向披靡的名頭,趙云可不想讓其在自己身上破例。

冀州張南避戰求穩,趙云也不著急,反正缺糧的是冀州軍,只要拖下去,最終受不了的一定是冀州軍!

趙云猜的沒錯,袁紹真的缺糧了。

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涿郡淪陷之前,后軍總能按時運來糧秣,可是,涿郡失陷之后,積攢多年的軍糧焚之一炬,冀州真的缺糧了。

袁紹南征北戰,好不容易積攢下一批糧秣,本以為可以支撐三個月,誰曾想,只過了半個月,糧秣就毀掉了。

沒有糧秣,袁紹做什么都沒有底氣。

許攸前往兗州,在袁紹看來,不過是盡人事知天命罷了。

如果曹操愿意出兵,又怎么會等到現在?

高唐城下,冀州軍盡顯疲態。

為了奪取城池,袁紹手段盡出,什么地下穴攻,城外水攻,可是,無一例外,青州軍總能見招拆招。

又過了三日,軍中糧秣即將見底,袁紹陰沉著臉,四下里搜刮糧秣的隊伍杯水車薪,僅僅能夠滿足本部所需。

漢末這時候的生產力極為低下,一畝地產糧也不過百十來斤而已。

這百十斤的收獲在交完賦稅之后,留給百姓的只有兩三成,甚至更少。

就算李賢沒有堅壁清野,袁紹大軍也難以搜刮到足夠的糧秣,除了真正的豪族之外,百姓的存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米粟填飽肚子,無論是軍卒還是鄉民,都難以保持絕佳的戰斗力。

冀州軍卒也就罷了,他們跟著袁紹南征北戰,忠誠度無可挑剔,可那些鄉民營中的鄉民就差的遠了,他們之所以愿意拋家棄口,多半是受到大軍裹挾,不得不從。

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東西,鄉民們滿腹怨言,可是,四下里俱是冀州大軍,鄉民們根本不敢反抗。

只要有一絲活路,鄉民便不會鋌而走險。

可是,如果連一口飯食都沒有呢?要是在青州軍填不飽肚子,只怕鄉民長久以來受到的壓抑會在一朝迸發出來。

自古以來鄉民愚昧,他們從來不會有什么遠見的卓識,他們只計較眼前的利益,只要能夠填飽肚子,那么一切都好說,反之,若是讓他們食不果腹,只怕揭竿而反是早晚的事情。

袁紹帳下計有五萬鄉民,這些人擔負著大軍的日常運轉,不可或缺。

麾下鄉民的秉性袁紹早已經有所了解,正是為了防止愚民壞事,所以他才令麾下密切關注鄉民營的動向,確保第一時間掌握任何的風吹草動。

此時,麴義將青州軍的動向匯報完畢之后,話音一轉,又提到了鄉民營中的消息。

“這幾日不知道誰將營中缺糧的消息散布了出去,冀州的鄉民還好些,他們覺得使君有能力帶領他們渡過難關,到沒有傳出什么流言蜚語,可那些幽州降卒就有些蠢蠢欲動了,不過我已經命暗衛嚴加監視,絕不會讓他們生出事端”

袁紹咬牙切齒,嘴里道:“如果有必要,我給予你殺一儆百的權利!”

什么叫殺一儆百,就是說,只要麴義認為鄉民營中有人威脅到了鄉民營和睦穩定的局面,便可以無需奏報,當場擊殺。

換言之,就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袁紹從來不是個婦人之仁的人物,眼下他雖然留有后手,可面臨的局面依舊險峻無比,一著不慎就是全盤皆輸的局面。

這時候心慈手軟,那就是將十萬大軍置身于危險境地。

幽州降卒俱是公孫瓚麾下兵馬,坑殺他們,袁紹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從一城之地,到如今兩郡之地,袁紹好不容易歷經坎坷,才有今日之輝煌,他可不想前功盡棄!

麴義是個聰明人,他沒有多言語,只是低聲應諾:“使君寬心,末將定不負所托!”

袁紹微微頜首,又道:“我讓你聯系的那些客商什么時候能夠趕來。”

“有了使君的印信,那些糧商一定可以在五日之內趕到”

袁紹站起身來,深吁了口氣,道:“青州、徐州的世家豪族視我為仇寇,從他們那里,我怕是得不到一粒糧食,兗州、冀州的客商雖然能解的我一時之需,但卻不是長久之計,況且,商人逐利,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他們身上,到頭來只怕會是一場空。”

麴義眸子精光閃爍,他聽懂了袁紹的意思,必須盡快找到另外一條補充糧粟的法子,不然要是運糧的客商被扣了下來,那袁紹的十萬人馬就真的只能坐吃山空了。

可是,糧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時之間,要去哪里找這么些糧粟供大軍食用?

眼看著數萬大軍就要餓肚子,忽有一名信使快馬而來。

“報,使君,兗州來使”

袁紹一個激靈,“使者在哪里?快快有請!”

宛若溺水之人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袁紹將曹操當成了最后的希望。

來者是個面相英武的軍將,甫一見面,他便直入主題,道:“奉曹使君之名押解五萬石糧秣至此,請使君勘驗”。

“啊?多少?”

“五萬石”

袁紹仰天大笑:“哈哈,許子遠真乃棟梁之材也!”

毫無疑問,若非許攸之故,曹操決不可能在這時候出兵

“許子遠呢?”

“我部人馬先行一步,許先生隨后就到”

袁紹連連頜首,雖說,他已經使人聯絡各地糧商,購買糧秣,可是,糧食一日不到手,那便是空話。

有道是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到手。

只要能夠緩過當務之急,袁紹就有信心轉危為安。

說到底,冀州軍并非大敗,只不過是因為取糧的謠言才亂了軍心而已。

一旦糧秣出現,冀州軍便可重新恢復戰力。

高唐城,天子劉協心情極差。

冀州軍圍城以來,劉協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嚴密的監視。

應對袁紹的大舉進犯,雙方都已經到了圖窮匕見,手段盡出的時候。

李賢不能容忍劉協在背后給他捅刀子,因而,哪怕劉協一無是處,李賢也會將他帶在身邊,為的就是防止劉協勾結他人,玩出什么花樣。

事實證明,李賢的考慮不無道理。

出征之后,劉協表現的百依百順,可是,某一次,趁著護衛不慎,劉協差點逃出去!

李賢好不容易才虎口奪食,將劉協“請”到青州去,哪里能夠容忍天子離開?

幸好,在外圍巡弋的陳武及時發現,這才制止了劉協的“越獄”行為。

董承得知之后嚇的三魂出竅,若是劉協跑了,他這個天子近臣一定逃不脫干系,肯定會被李賢報復。

此番天子出征,董承作為衛將軍隨行護駕。

名義上是陪同天子,實際上,卻也是李賢在限制董承。

自從天子移駕青州之后,董承便是劉協對外聯絡的第一人。

只要掐斷董承這根線,劉協便喪失了攪動風雨的能力。

不過,劉協總歸是坐不住的,這一日,他看著空中的飛鳥,突發奇想,道:“若是我手書一封,用風箏傳信呼救,不知可否成功?”

董承搖了搖頭,道:“陛下,萬一變幻風勢,風箏為李賢所部人馬捕獲,那又如何是好?”

劉協鐵青著臉,嘴硬道:“我佯作不知便是,李賢能奈我何?”

“陛下切莫沖動,據說城外冀州軍業已斷糧,想必再過幾日,戰爭便可以分出勝負”

劉協厭倦了這一場與他無關的戰事,雖說他心里迫切希望袁紹能夠獲勝,可是,長期與李賢耳讀目染,他明白,以袁紹的實力,難以擊敗李賢。

“衛將軍以為誰勝誰敗?”

董承略一沉吟,道:“袁本初兵馬雖多,可是,一開始就上了李賢的大當,所以,我不看好冀州軍”。

劉協很是好奇:“袁本初上了什么當?”

“如果一開始袁紹便直搗青州腹地,不去管什么澤幕、高唐,那么,一定是冀州軍占據戰略主動權”

劉協恍然大悟,想來也是,若非袁紹在澤幕城、高唐城下磨光了棱角,十萬大軍又怎么會寸功未立?

“如此說來,衛將軍是看好李賢取勝了?”

董承不置可否:“如果沒有變數,當是李賢獲勝”。

“何為變數?”

“兗州曹操、遼東公孫度,他們都是變數”

“曹操會出兵嗎?”

“曹孟德與李賢素有仇怨,我若是曹操,那便不會放過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為何曹孟德按兵不動?”

“不過是想坐山觀虎斗,漁翁得利罷了”

“荊州劉表呢?”同為劉氏血脈,劉協更在意劉表的表現。

誰曾想,董承直接評價了一句:“劉表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了”。

“為何?”

“荊州門閥實力龐大,劉景升難以放手施為”

劉協嘆了口氣,如果讓他選擇,他寧愿前往劉表的荊州去!

可是,現在荊州置身事外,以劉協如今的實力,根本到不了荊州!

思慮片刻,劉協正色道:“如果曹孟德與袁本初聯手,李賢還有幾分勝算?”

董承微微一怔,道:“兗州足以抽出四萬大軍,算上袁紹的十萬大軍,這就是十四萬人馬,縱使李賢用兵如神,只怕也難有勝算”。

劉協躍躍欲試:“袁本初、曹孟德,誰可托付大事?”

毫無疑問,劉協是想另尋他處了。

董承嘆了口氣,道:“袁本初剛愎自用,空有四世三公之名望,難成大事,反倒是曹孟德,虛懷納諫,帳下人才濟濟”。

劉協有些想不通:“曹孟德三番兩次敗于李賢之手,只怕早已經傷筋動骨了吧?”

“不妨事,曹孟德最是堅韌,兵將折損雖多,可他一紙招賢令,當可引無數軍將來投”

“如此說來,我該與曹孟德聯絡?”

董承覺得劉協太過冒險了,“陛下須得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這都到了什么時候,你還讓我從長計議!”

“陛下息怒,李賢戰敗與否,不日即將分曉,陛下何必冒險呢?”

劉協仔細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曹操是否會參戰,李賢是勝還是敗,很快就會揭曉答案了,與其冒險,倒不如老老實實等待結果。

反正對于劉協而言,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劉協聽勸,董承松了一口氣,他琢磨片刻,嘴里道:“微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直說便是”

“陛下,天下烏鴉一般黑,李賢剛愎,曹操、袁紹只怕也非良善之輩,與其將希望寄托到他們身上,倒不如自食其力”

說的輕巧,可是,劉協無錢無地,只有兩千兵馬,靠什么來養兵?

劉協無奈,嘴里道:“并非我愿意,實在是別無選擇”。

版權聲明版權所有舞若皖ICP備11027355號1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