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64章 渡海而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4章 渡海而來

第564章 渡海而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冀州軍河北幾無對手,自然有過硬的本領。[燃文書庫][](.訪問:.。

李賢處心積慮設了一個圈套,本以為可以重創袁紹,誰曾想,除了進城的千余兵卒之外,并無收獲。

看模樣,澤幕城之敗已經讓袁紹認清了青州軍的實力,否則的話,以袁紹好大喜功的嗜好,早在蔣奇入城之處便調派兵馬增援了,又哪里會觀望至今?

事實上,蔣奇、朱靈率軍入城之后,顏良等人一直在蠢蠢‘欲’動,他們試圖躥啜袁紹動用大軍主力,誰曾想,一直缺乏主見的袁紹難得固執了一次,他強硬地拒絕了所有過于冒失的舉措,硬是要等到蔣奇奪取城‘門’之后再行增援。

袁紹的小心謹慎救了他一次,否則的話,冀州軍折損的數字將攀升十倍!

蔣奇戰死,朱靈僥幸存活,先期入城的一千人馬只有百余人僥幸存活。

血淋淋的慘狀讓袁紹又驚又怒,“李賢小兒太過狡詐,蔣奇之死,袁某難辭其咎”。

“主公”

“袁公!”

顏良、許攸等人沒想到袁紹竟然會自責,這還是那個自視甚高的袁紹袁本初嗎?

看來,青州軍給袁紹帶來的壓力太大了,也只有這樣才可以解釋袁紹的變化。

不過,無論如何,袁紹能夠承擔責任,這對于河北軍將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一時之間,河北文武官員心情甚好,一點也沒有初戰受挫的無力感。

不少人甚至很是期待,他們想看看袁紹到底還有什么改變。

在眾人的矚目中,袁紹深吸一口氣,他瞪著高唐城下的青州軍方陣,惡狠狠地說道:“我打算拿下高唐城,為蔣奇,為我冀州兒郎報仇,諸位何以教我?”

許攸環顧四周,發現其余人要么眼觀鼻鼻觀心,要么便是瞪大眼睛,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樣。

看來,這出頭鳥還是得自己來做,想到這里,許攸說道:“主公,請恕臣下多言,這高唐城,不奪也罷”。

袁紹勃然大怒:“你說什么?”

如果高唐城可有可無,那豈不是說,袁紹一開始就犯了錯誤?蔣奇與他麾下軍士死的毫無意義?

適才,袁紹雖然擺出一副勇于承擔的模樣,可實際上,袁紹還是那個袁紹,只不過形勢所迫而已。

許攸心中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一言一行肯定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說不定還有觸怒袁紹的可能。

可是,許攸終究是許攸,他不會過多勉強自己,話到嘴邊,那就一定要說出來,哪怕又引火燒身的嫌疑,許攸也不會后悔,“袁公,據我所知,李賢麾下有‘精’兵近十萬,不下于河北”。

袁紹微微頜首,示意許攸說下去。

“太史慈所領萬余兵馬屯兵澤幕城,李賢親領臧霸、胡庸留守高唐,另外,徐和、田楷尚在青州,粗略打算,李賢在青州有兵五萬!若是高唐城久攻不下,一旦各路青州軍分路來援,我冀州軍豈不是成了眾矢之的?”

袁紹瞇縫著眼,不咸不淡地說道:“你有什么打算?”

“與其滯留高唐,倒不如揮軍南下,直搗青州腹地,只要斷絕青州大軍糧秣,太史慈、李賢所部將不攻自破”

袁紹尚未說話,審配已經提出了不同意見:“子遠此言差矣,高唐為青州樞紐,不可不攻,若是大軍避而不戰,李賢豈會放過腹背進攻的機會?”

顏良也連連頜首,道:“不錯,澤幕城圍而不攻,軍卒已經多有怨言,如果再錯過高唐城,只怕軍心難測”reads;。

許攸苦口婆心:“開陽軍、背矛軍俱是李賢‘精’銳,強攻高唐,我方人馬必將損失慘重,即便順利奪城,下一步,冀州軍又該何去何從?”

最后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

明面上,袁紹號稱二十萬大軍,可實際上,能征敢戰之士不過八萬人。

若是高唐城一攻而下,軍卒自然可以好生休整一番,可是,如果高唐城像澤幕城一般是快難啃的硬骨頭呢?

損兵折將之后,冀州軍談何報復?

事關重大,袁紹再一次陷入猶豫之中。

所謂報仇雪恨不過是明面上的幌子而已,袁紹真正想要的是借此機會除掉李賢,進而吞并青州,。

可是,如果冀州軍折損過多,就算事后多有補充,也會影響到袁紹的下一步舉措。

冀州軍進退維谷,袁紹難下決斷,對面的青州軍卻井然有序地撤入城中。

大軍出城,為的是趁機突襲冀州軍。

眼下,袁軍絲毫未‘亂’,強行突擊只會徒增傷亡,因而,與麾下商議過后,李賢決定固守高唐。

李賢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他耗得起!

別忘了,河水以北,青州軍還有太史慈、趙云這么一顆釘子在。

只要騎軍發揮作用,袁紹的后路將永無寧日。

袁紹確實沒有多少考慮時間,適才輜重營來報,大軍糧秣只夠三日所用,如果三日之后糧隊不曾抵達,那么,除了劫掠之外,袁軍只剩下餓肚子這么一條選擇了。

劫掠?

想到這里,袁紹就忍不住破口大罵,該死的李賢竟然將方圓百里的村落遷徙一空!

空‘蕩’‘蕩’的屋舍內空無一人,至于糧秣,更是一粒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任何試圖從青州獲取糧秣的想法都是可笑的。

不過,為了填飽肚子,袁紹只能讓軍卒去嘗試。

地窖、枯井、草垛,所有可能隱藏糧秣的地方,袁軍都不會放過。

只可惜,除了寥寥無幾的數袋糧秣之外,大軍一無所獲。

缺糧的‘陰’影籠罩在袁紹腦中,有時候,他忍不住勸慰自己,運糧的護衛兵強馬壯,青州軍絕對奈何不得。

真的是這樣嗎?

就在蔣奇陣亡之后,一個噩耗傳來:運糧的馬隊再度遇襲,護糧軍殊死搏殺,竭力擊退了對方的進擊,可是,運送糧秣的隊伍卻因為缺少騾馬人手耽擱了行程。

就算護糧隊及時補充糧秣,他們最快也要到三日之后抵達。

聽聞消息,袁紹不得不下達全力攻城的旨令。

事已至此,留給袁紹的選擇根本不多,與其灰溜溜地離開,倒不如在糧秣寬裕之前戰他個昏天暗地!

智取已然不能,冀州軍只能選擇最費力氣的強攻!

強攻,需要打造攻城器械,這一次,袁紹不會倉促進攻了。

高唐城下,袁軍大營星羅棋布,他們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

與此同時,‘艷’陽高照的涿郡城外,黃銅‘色’的金鑼、淡金‘色’的大鼓響聲震天,數不清的人兒擠擠攘攘的靠在一起,當真是個鑼鼓喧天,人頭攢動的場面。

仔細看去,這幾千人馬人人身高臂長,各執刀槍,領頭模樣的男子身披重甲,頭頂紅櫻盔,這顯然是冀州軍的裝束。在這群刀槍齊整的軍馬后頭,被官軍強征的各‘色’民夫壯丁苦著臉‘色’,或是手推獨輪車、或是身挑肩背,從空中看去,這浩浩‘蕩’‘蕩’的人群宛若數量驚人的蟻群,在某種因素的制約下,不知辛苦的勞作著。

“高蕃,我走了,這涿郡城就‘交’給你了”翻身上馬,頭領模樣的冀州將領正‘色’說道。

“三公子寬心,只要有我一日,必保涿郡無憂!”答話的是名濃眉大眼的漢子,這漢子五短身材,個子不高,但渾身上下卻透著‘精’明。

袁尚,也就是高蕃口中的三公子單手甩出馬鞭,嘴里道:“遼東公孫度乃守家之犬,不足為懼,真正可慮之人乃青州李賢,此番,我領‘精’銳出征,助我父親一臂之力,我這一走,河北空虛,你可萬萬懈怠不得!要記得數萬大軍糧草全都屯留在此,若有一個閃失,只怕你掉腦袋都是小事,說不定父親大怒之下,懲治你全家都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高蕃雙手作揖,道:“三公子放心便是,我絕不會辜負公子所托!”

“嗯,好生去做,只要平定李賢,我會在父親跟前替你美言幾句!”

高蕃大喜過望,誰不知道袁紹最喜歡袁尚?

若是袁尚多多美言,高蕃一定可以升官發財!

“三公子知遇之恩,末將沒齒難忘!”

緩緩的點了點頭,袁尚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多心了,眼下李賢自顧不暇又哪來的力氣能夠威脅到涿郡的安全?至于遼東公孫度,這個守成有余進取不足的家伙有膽子進犯涿郡?哼,不屑的冷哼一聲,袁尚換了副臉‘色’,嘴上道:“烏桓那里多派些人手,一旦有變,即刻來報!”

“喏!”

送走了袁尚的大隊人馬,心有定計的高蕃立刻下令全城戒嚴,閑雜人等不得隨意進出,在他想來,只要挨過五個日子,等到押送糧草的后軍來到,這涿郡城想必就不需要如此草木皆兵了。

與此同時,在一片寂靜的海面上,甘寧正帶著船隊急速趕來。

自打水軍獨立成軍以來,甘寧一直想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只可惜,陸上廝殺一向沒水軍什么事情,這讓甘寧空有一身武力卻無用武之地。

直到袁紹大舉南下,事情才有了轉機。

李賢在御駕親征之前,特意見了甘寧一面。

時候,甘寧身上多了一張海圖,以及一張軍令。

懷揣軍令,甘寧只覺得‘激’動不已。

使君的計劃可謂大膽至極,可是,成功的可能‘性’卻也大的很。

水軍奔襲涿郡,于冀州腹地滋擾!

數千里的路程呀,在此之前,甘寧從未想過水軍也可以執行這樣重要的計劃。

最重要的是,一旦成功,甘寧必將名聲大噪。

功成名就的愿望不停‘激’勵著甘寧,他不知疲倦地謀劃籌備。

先是從糜氏海船上獲得了想要的海風規律,接著,甘寧又在船上準備了大量易于保存的食物。

萬事俱備,三十只大船從朐縣海港揚帆,直奔涿郡而來。

海上航行,雖無大股海寇出現,可是,為了防止以為,在船隊的四個方向都有警戒的哨船在來回游走!

沿途間,由于準備充分的緣故,水軍并未出現大規模減員的情況,不過,饒是如此,前前后后還是耗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

終于,在一個萬里無云的下午,船隊抵達泉州(天津)城外。

用作哨探的小船已經派了出去,甘寧往陸地的方向看了看,接近海面的地方似乎有些漁船,但那都不是重點,甘寧有把握在鄉民擴散消息之前將他們控制住!

唯一可慮的便是冀州軍的規模!

這時代,除了李賢之外,從未有跨海攻擊的先例。

等到甘寧派出前鋒占了沿海的一個小村落之后,當地的百姓雖然極度惶恐,可還是心驚膽顫的送來了‘雞’鴨鵝羊,甘寧笑瞇瞇的接見了當地的族長,那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和顏瑞‘色’的勸慰了幾句,無非是什么大軍身負要命,切不可胡言‘亂’語,若泄漏軍機,‘雞’犬不留!

老者一口地道的北地方言,甘寧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聽得明白。

看模樣,對方對于從天而降的大軍很是畏懼,他們畏畏縮縮,不敢多言。

老邁的族長更是再三表示,絕不會多言多事。

對此,甘寧不置可否,在大軍完成任務之前,他會派人封鎖村落,絕不給人通稟消息的機會!

嚇走了顫顫巍巍的老村長,甘寧的水軍開始了大規模的登陸行動,幸好,水軍中的沿海子弟要占一半,長途遠襲之下,大多數人還能勉強存留這一定的體力。

若是換成平原人士,這般大規模的渡海行動早就榨干了他們的‘精’力。

夜‘色’降臨,甘寧決定在這地方暫停一夜,只等大軍休整之后便開赴泉州城,而此處距離泉州只有不到一個時辰的路程。

先奪泉州,再奪涿郡,這是李賢之前制定的計劃。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慢慢的灑向大地的時候,泉州城外的曠野上一片肅殺,不知何時,在那往日平靜寧和的土地上竟然冒出了黑壓壓的一大片軍隊!沒錯,就是軍隊,這支軍隊整齊的分成了三個陣列,在陣列最前端的是手持刀盾、身披重甲的步卒,在這步卒的后面,隱約可見近千名手持長弓利弩的箭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