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60章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0章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第560章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c_t;高唐城下劍拔弩張,縣令張文尚壓根沒想到意圖闖關的竟然是李賢本人,當李賢點破自己的身份之后,青州軍人人憤慨,而高唐守軍都有些驚呆了,哪怕張文尚大呼小叫,依舊沒有多少軍卒從命。[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天子御駕親征,刺史李賢隨駕同行,這個消息在平原郡已經傳遍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種節骨眼上,只有活膩歪了的人才會出冒充州牧。

往日里,張文尚頤指氣使,對郡兵多有壓榨,這時候,他想讓軍卒涉險,除了寥寥無幾的死忠之外,其余郡兵都打算冷眼旁觀。

開什么玩笑?享樂的時候想不到大家,遇到事情了卻想讓他人沖鋒陷陣,真拿大家當傻子嗎?

李賢一行軍卒雖然風塵仆仆,可是,他們身上的裝備看上去便精良無比,而且,這幫家伙身高體壯,俱是精壯的漢子。

整個青州,除了太史慈麾下兵馬也只有李賢才有這等精銳了!

之前,摸不清李賢身份的時候,無禮阻撓也就罷了,正所謂不知者不為罪,料想李賢不至于事后報復,可是,現在李賢已經表明了身份,這時候再去指鹿為馬、裝瘋賣傻就是傻子了。

要知道,李賢此番可是帶了兩萬大軍!

高唐城總共有多少兵馬?滿打滿算不過一千人。

靠著一千郡兵就想跟李賢抗衡,也只有張文尚這等瘋子才干的出來。

張文尚投靠袁紹畢竟是暗中操作的事情,眼下多數郡兵壓根不曾知曉。

什么情況?

張文尚等了許久不見郡兵動彈,他不禁怒上心頭,當下拔劍往前一指,道:“給老子殺!出了事老子一力承擔。”

高唐兵丁猶豫了,對方畢竟已經亮明了身份,這時候真要沖殺過去,說不定連腦袋都得搬家。

“怕個鳥,老子是縣令,誰敢不從,殺無赦”,張文尚猶在鼓動著麾下兵勇,這時候他腦子嗡嗡作響,額頭青筋直跳。

李賢等這句話已經等的很久了,只要張文尚暴露出這種挑釁的態度,那么大義就占到了他這一邊。悄無聲息地打了個眼色,臧霸瞬間了然,隨行的四百人馬再度擺出一副廝殺的陣勢。

“殺!”

“殺!”

張文尚的幾個親信聒噪著,領著人馬往前殺去。

相對狹小的城門口根本擺不開過多的人馬,高唐兵丁揮舞著鋼刀毫無陣勢可言,而臧霸的人馬卻擺出了長槍陣。

這時候,李賢縮回了大陣之中。

“鏗鏗”金鐵交鳴聲響起,高唐兵勇兵器過短,沒有討到一點好處,而青州軍仰仗長槍之力,很是刺傷了幾個家伙reads;。

郡兵出工不出力,觀望者居多,臧霸瞅準了機會,一個沖鋒便將突入軍中,將大呼小叫的張文尚拿捏住。

張文尚大驚失色,他怎么也沒想到李賢麾下竟有如此人物。

“快些放了我,如若不然,我平原張氏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李賢翻身下馬,走到張文尚身前好整以暇地打量了一番,忽地一巴掌抽了過去。

“啪”,響亮的巴掌抽的張文尚左臉紅腫。[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所有人都驚呆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打臉了,而是羞辱。

青州軍看得十分爽快,平原張氏又如何?還不是要挨一嘴巴!

張文尚半晌沒反應過來,他沒想到在眾目睽睽之下李賢真敢下手,他狀若瘋虎,道:“啊,你敢打我,你敢打我,我要殺了你,我要殺了你啊。”

李賢故作不屑,“啪”,又是一巴掌抽過去,嘴里還道:“老子打你怎么著了?我打的就是你,我找的是你們高唐縣令,跟你這賊子有何干系?”

如果說第一巴掌眾人只是驚呆了,那么第二巴掌過后,所有人都明白了,李賢這是想裝蒜呀,他擺出一副不認識縣令的樣子,這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的最高境界呀。

張文尚一口血憋在胸口,險些悶死,最終,他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叫了起來:“我就是高唐縣令。”

哪曾想,“啪”,李賢又是一巴掌抽了過去,只聽他罵道:“放屁,高唐乃我大漢重鎮,其縣令必定是人中豪杰,你這殺才冒充縣令到底是何居心reads;!快說!”

高唐軍卒看的面容抽搐,從來都有張縣令打人的份兒,今兒個卻是風水輪流轉了。

終于,幾名護主心切的軍卒叫道:“他就是張文尚張縣尊!”

李賢故作猶疑,道:“什么?”

張文尚已經快絕望了,對方的折辱已經讓他萌生了恐懼,他真怕對方一刀殺了自己,那時候就算張家能為自己報仇,自己也是看不到了。

活下去,必須活下去。

張文尚不敢再大聲咆哮,他只是連聲叫道:“快去把縣內的長者喚來,快去。”

為今之計,只有把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喚來,當面對質,面前這白臉小賊才好借坡下驢。

幾名軍卒快速離去,沒多久,城中的頭面人物沒請到,卻來了近百名家丁。

這些家伙都是張文尚豢養的私兵,此番,聽聞張文尚失手被擒,他們躍躍欲試,打算反搶回來。

眼瞅著沖突一觸即發,忽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李賢驀然回首,卻發現來的竟然是一名哨探。

發生了什么事情?哨探怎么會來?

“報,使君,急報”

“何事?”

“我部人馬于二十外發現袁紹大軍先鋒”

李賢吸了口氣,道:“來得好,來人吶,速速持我軍令遣散城外鄉民百姓,袁軍遠道而來,糧秣消耗極大,莫讓百姓口糧變成袁紹的軍糧”。

“喏!”

“讓胡庸多加防備,即刻趕來”

“喏!”

李賢施施然發號施令,壓根沒將高唐郡兵放在眼中,張文尚心急如焚,時間拖的越久,對他越是不利reads;。

不行,必須速做決斷。

看模樣,李賢麾下大軍主力就在附近,若是一味的硬頂,只會鬧得不可開交,在袁紹抵達之前,須得低調行事!

想到這里,張文尚忽而變了臉色,他對李賢呲牙笑道:“足下便是李使君?”

李賢不知道這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微微頜首,道:“不錯,我就是李賢”。

張文尚一輯到地,道:“使君大人大量,下官有眼無珠,不識廬山真面目,請使君責罰”。

李賢似笑非笑:“喔?適才我記得你好像說我是個賊寇?”

張文尚漲紅了臉,好在他煉就了一副厚臉皮,當下腆著臉,道:“是下官的錯,是下官的錯,下官認打認罰”。

面對這種滑如泥鰍的人物,李賢不好再度下手。

有心一棍打死,卻又怕人言可畏。

已經是午時一刻了,正是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

兩丈寬的城門洞處六七百名軍卒將這里堵得死死的,汗水浸透了衣盔,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郁的汗臭味兒。

等待的時候是漫長的,對峙的雙方難得的沒有作出任何舉動,四周只有大口喘氣的聲音。

臉上的痛處被汗水一泡,頓時火辣辣的痛,可張文尚學精了,他不敢再叫喚,而是老老實實的耷拉著腦袋,等著證明人的到來。

李賢苦思冥想,難下決斷,這時候城中的頭面人物終于來了。

一名頭發花白的長者與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聯袂而來。

還沒到近前,便聽那男子說道:“敢問可是李賢李使君當面?”

“不錯,正是我”

“哎呀呀,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李使君,那位確實是我們高唐縣令張文尚”

“喔?竟有此事?”

李賢故意裝蒜,反正之前已經抽了三巴掌,這時候只能揣著明白裝糊涂了。

張家勢力盤根錯節,若非如此,張文尚早就被人暗算了,又哪能囂張到今天?

正所謂惡人還需惡人磨,李賢的所作所為完全震住了臨近的郡兵。

張文尚訕笑道:“使君?不如我們入城詳談?”

李賢似笑非笑,道:“這一次準我入城了?”

“準,自然準!”

張文尚其實很是不爽,只是畏懼李賢的實力,所以才忍氣吞聲。

“嗯,也罷,天太熱了,軍卒們是得休整一番”

張文尚心頭一跳,道:“還請使君為我除縛,下官愿效犬馬之勞”。

證明人一到,李賢不好再去裝蒜,只得使了個眼色,讓臧霸放人。

活動一番筋骨之后,張文尚熱情地將李賢一行引入城中,仿佛之前的一切并沒有發生一樣。

李賢不是傻子,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之前,張文尚那副趾高氣揚,唯我獨尊的模樣著實令人討厭,現在,陡然變得謙虛起來,其中一定另有隱情。

吩咐陳宮多加查探之后,李賢在軍營之間來回游走。

沿途間,無論青州軍來自何方,都對李賢恭敬地低下了頭顱。

縣衙,張文尚鐵青著臉,心情很差:“這么說來,袁紹想讓我做內應,打開城門?”

“不錯,我家使君正有此意,其實,此舉一舉兩得,既可以取信于袁使君,又可以對付李賢,何樂而不為呢?”

張文尚沒好氣地叫道:“李賢麾下有精兵數萬,我有什么?”

“縣尊有我們呀,冀州十萬大軍都是縣尊的后盾,其實此事不難,只要出其不意,一定可以大功告成”

張文尚吸了口氣,他知道,自己一旦有了決定,日后再想回頭就難了。

可是,想到白日間李賢對自己的折辱,張文尚當即咬緊牙關,道:“回去轉告你家使君,便說我答應了”。

“啊?好,好,好,張縣尊拭目以待,冀州軍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張文尚不置可否。

袁紹兵馬雖多,可是一直未能在李賢身上討得好處,聽說前陣子剛剛在澤幕城碰了釘子,這一次,不知又會怎樣。

賭就賭了,張文尚畢竟是地頭蛇,讓他充作內衣,可謂駕輕就熟。

當務之急是麻痹李賢,尋求擒拿他的機會。

張文尚臉上的指印在火辣辣地疼,他誓要對付李賢,報仇雪恨。

當天夜里,張文尚將城中所有的酒水集中送到李賢軍中。

軍卒們酒蟲饞動,可惜,沒有李賢的軍令,所有人不敢妄動。

“張縣尊的心意我已然明白,不過,這酒水嘛,軍營還是不能收下,否則,便是犯了酒禁”

“使君寬心,高唐城穩如泰山,絕無賊人滋擾,再者,青州軍跋涉而來,很是辛苦,理應犒勞一番”

李賢依舊沒上當,誰知道這幫家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張文尚再三勸說,李賢終于答應留下二十壇酒水。

離開的時候,張文尚心情很好,似乎做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李賢很是疑惑:“這混賬縣令想要做什么?”

“猜不透,不過使君多加小心卻是沒錯的”

“嗯?你可有什么消息?”

“暗衛回稟,說最近張文尚多與生人來往”

李賢微微頜首,他有些明白了,張文尚怕是有了異心reads;!

高唐城十里開外,袁紹召集麾下文武議事。

“諸位,可靠消息,李賢已經到了高唐城”

“高唐不過是座小城,大軍破之易如反掌,唯一可慮的便是李賢,萬一李賢溜了,勝利可就大打折扣了”

袁紹深以為然:“說的不錯,據悉,李賢在城中只有三千兵馬,其余兵馬都在城外,只要我們出其不意,完全可以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賢麾下俱是精銳,很容易打草驚蛇呀”

袁紹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不妨事,山人自有妙計,諸位,子時便見分曉”。

“使君的意思是?”

“子時之前,各部軍馬可以養精蓄銳,好生休整一番,子時一道,必須即刻開赴高唐,不得有誤”

眾人吸了口冷氣,大軍夜間行軍,這是兵家大忌,萬一提前暴露行蹤,很容易被人設伏。

想到這里,許攸提出反對意見:“此處畢竟是青州,李賢眼線極多,一旦行蹤暴露,豈不是置于危險之中?”

袁紹不以為意:“不妨事,李賢所部人馬都在城外,等到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許攸還想再勸,可是他看到袁紹已經露出了不耐煩的模樣,當下嘆了口氣,不再多言。

“諸位,破城之后,先擒李賢,再救天子,日后,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

大漢的功臣?大漢都要沒了,所謂的功臣又有什么用?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