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58章 守住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8章 守住了

第558章 守住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文/秀才會武術

c_t;將為兵之膽,冀州軍一路沖到現在,靠的就是軍將一心。推薦百度/棋子*小/說/網閱讀[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倘若軍將乏力,冀州軍早就敗了。

城門未破的時候,冀州軍上下齊心,誓要破門奪城。

一番竭力拼殺,搖搖欲墜的城門終于崩塌了,可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來臨,

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重裝步卒,冀州軍有些手足無措,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在武備上壓制對手,何曾像今日這般被人比下去?

殺,殺,殺,一眾軍卒竭力廝殺,然而,他們卻悲哀地發現,無論己方人馬如何拼命,對方的傷亡都微乎其微。

盔甲上的巨大差距漸漸磨滅了先鋒軍的銳氣,眼瞅著先鋒軍城內遇阻,進退維谷,千鈞一發之際,張引領生力軍殺了過來。

陳武統御重甲兵,正愁著手下無一合之眾,張的出現,恰好點燃了他的戰火。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鏗鏗鏗”,天雷地火般的搏殺在張與陳武之間爆發了。

張經驗豐富,而陳武武藝嫻熟,兩人相遇,一時之間不分勝敗。

對于守軍而言,不敗便是勝!

守軍的第一要務是殺傷地方的有生力量,盡可能地拖延時間。

陳武對上張之后,完全鎖死了冀州軍的進攻強點。

沒有張引軍破陣,冀州軍舉步維艱。

太史慈麾下的這數百名重甲步卒俱是身高體壯之輩,他們體力、耐力都是上上之選,對上冀州軍,這伙重甲兵完全不落下風,哪怕落入重圍,重甲兵依舊可以憑借完整的陣形,完備的盔甲殺出重圍。

兩側的城墻上,間或有青州弓手偷襲冷箭,射殺冀州軍卒。

青州軍身著重甲,不懼流矢,即便誤射,也很難對他們造成傷害。

可是,冀州軍就不同了,沖入城中之后,他們已經筋疲力盡,即便手中有盾,身上有甲,可是,面對陰狠歹毒的冷箭,他們根本防不勝防。

天色漸晚,澤幕城內外的廝殺聲卻沒有半點止歇的意思。

青州軍與冀州軍兵對兵,將對將,袁紹力求速戰速決,為此,他不惜代價,派出張親自上陣,可是事與愿違,張也罷,穴攻也好,都未能取得設想中的戰果。

有心繼續增派兵馬,可是,小小的城門口已經人滿為患。

敵我雙方足有四五千兵馬,全都擁堵在城門內外。

這時候,倘若袁紹繼續增兵,只會完全堵死己方人馬的活動空間。

戰場上,并不是簡單的數量比拼,軍卒的精銳程度也很是重要。

趙云已經離開城頭,他尋到自己麾下騎軍,大聲寬慰了幾句,然后便領軍前行,直往北門而去。

太史慈微瞇著雙眼,一切都與他設想中的一致:袁紹忍不住誘惑,抽調精兵破門,而陳武統領的重甲步卒不負厚望,死死頂住了張所部數千兵馬。

故意留下的城門已經成為誘餌,不斷引誘袁軍進攻。

為了搶奪城池,冀州軍已經付出了巨大代價,袁紹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哪怕明知是錯,也只能將錯就錯,否則的話,袁紹將顏面無存。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地道如何?可有消息傳來?”局面遲遲無法打開,袁紹心急如焚。

“使君,地道暴露了,道中的兄弟都死了”

“什么?怎么會這樣?青州軍是怎么發現的?”

“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突然間地道就進了水”

“那些人呢?”

“通道坍陷了,他們都在地道中”

袁紹半晌無語,毫無疑問,那千余人八成是沒命了。《棋子www.qii奉獻》

一時之間,氣氛凝固住了。

世事難料,冀州,袁紹氣勢洶洶而來,本想借助澤幕城立威,誰曾想,竟然在澤幕城撞了個頭破血流,損失慘重。

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張始終未能攻破守軍的防線。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了,無奈之下,袁紹只得鳴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鳴金聲響起,冀州軍全都松了一口大氣。

從開戰至今,張所部人馬已經折損了三成reads;。

久戰無果,軍卒身心疲憊。

之所以未曾潰逃,已經是張統兵得力的緣故了。

冀州軍狼狽退走,青州軍只是漫無目的地攢射了一陣子,并未派兵攻擊。

太史慈并不傻,張雖未取勝,可是,城外依舊有袁紹的數萬兵馬,若是守軍不知進退,貿然出擊,很有可能落入冀州軍的圈套之中。

守軍的優勢在于城池,一旦離開城池,所謂的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夜風習習,吹的大旗獵獵作響。

城外,火光聯營。

太史慈不無遺憾地說道:“如果使君在這里,今天夜里,一定讓袁紹再敗一陣”。

趙云不置可否,白日間,騎軍雖未出戰,可是,他們卻見識到了太史慈的手段。

覆手為云反手雨,完全將袁紹玩弄于鼓掌之間,這等手段豈是等閑?

對了,城門壞了,不知道今夜袁軍會不會來襲。

想到這里,趙云忍不住說道:“城門已經沒法用了,今天夜里一定得多加小心”。

太史慈高深莫測地笑道:“城門之事我早有準備,不過,防患于未然總是對的”。

趙云忍不住有些目,“你早有準備?”

從澤幕城易手到現在,太史慈掌權不過七八日的功夫,他哪來的時間準備?

然而,事實證明太史慈沒有撒謊。

沒多久,趙云就聽到了一陣“叮叮叮叮”的響動聲。

毫無疑問,這是裝卸城門的青壯在挑燈工作。

趙云徹底服了,這等運籌幄之功,就算李賢在此,也不可能做的更好了。

看來,李賢讓太史慈做青州都尉,并不是毫無道理的。

澤幕城北門的動靜很快傳到袁紹耳中。

“使君,須得早做決斷呀,若是遲上一步,白日間那么多兄弟們的折損就白白浪費了”

“主公,我軍利在速戰,今夜攻城,一定可以出其不意”

此類種種,袁紹覺得雙耳嗡嗡作響,他忍不住咆哮道:“都他娘的閉嘴”。

主將發怒,眾人再不敢言。

環顧四周,確定沒有人竊竊私語,袁紹冷著臉,道:“今夜不必攻城,白日間,軍卒們都勞累了一整日,是該好生休息休息了”。

“可是……”

“沒有可是,白日間,我給你們那么多人手,你們都不能破城,現在這時候,誰能保證破城?”

眾人無言。

袁紹不屑道:“傳我軍令,無論今夜如何,務必謹守大營,不得出營,有膽敢不遵號令者,殺無赦”。

“喏!”

須臾,有人忍不住問了一句:“若是青州軍出城夜襲,那該如何是好?”

袁紹“哼”了聲,道:“我不是說了嗎?謹守大營,不得妄動”。

那人再不多言。

當天夜里,袁紹并未輕易睡去,他在腦子不停思索,該不該繞道而行。

南下的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趁著李賢大軍未至,袁紹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可是,繞道而行,意味著袁紹要忍受失敗,十萬大軍接連攻城,最終卻無功而返,這種說法對袁紹的聲望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如何選擇?

翌日一早,袁紹沒有退軍,他思來想去,不甘心就此退卻reads;。

時間還有,袁紹決定再戰一日,如果一日之后未能破城,那再離開。

五架投石機盡數損壞后,冀州軍沒了超遠程武器。

十多名匠工在袁紹的威逼利誘下緊急修繕,力圖恢復一二,可是,弩箭破壞的部件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更換的,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奇襲不成,硬攻又要折損兵力,等候匠工修繕投石機的時候,袁紹在城下大聲罵陣,可是,城頭守軍置若罔聞。

守軍射程之外,袁紹幾十名特意選出來的罵將一字排開,他們或是坐倒在地,或是對著城頭撒尿,俱是作出羞辱守軍的舉動。

青州軍有心射殺這些可惡的混賬,可他們卻都立在射程之外,除了寥寥幾員神射之外,其他人只能干瞪眼。

床弩倒是可以將其射殺,然而,弩箭有限,如果將這種大殺器用到這些人身上,只會是大材小用。

“都尉,出城吧,教訓教訓這幫殺才!”

守軍何曾受過這等辱罵?他們都覺得這是奇恥大辱,當下忍不住請纓出戰。

太史慈搖了搖頭,道:“還沒到你們出城的時機”。

“什么時候才是時機?”

“援軍抵達的時候”

“在此之前我們只能做縮頭烏龜?”

“放屁,你大可以派人罵回去呀?誰讓你做烏龜了?”

軍將漲紅了臉,不敢反駁。

“切記,沒我軍令,誰也不可出城”,過后,太史慈便折返了府衙。

憋屈,實在是太過憋屈了。

昨夜冀州軍退的匆忙,連自家軍將的尸首都沒來得及收斂,可謂狼狽至極。

罵戰的時候,冀州軍仿佛將所有的怨氣都宣泄而出。

各種方言土話你來我往,很是熱鬧。

可是,除此之外,守軍就是按兵不動,不肯出城一戰。

等到后來,連袁紹都打不起精神了。

青州,臨近的縣令原本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他暗地里通知豪門大族,讓他們準備私兵,時刻防備袁軍來襲,如果情況不對,改旗易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接近二十萬大軍呀,小小的澤幕城是定然守不住的,至于太史慈,勇則勇矣,在袁紹的襲擊下,定然支撐不了多久。

在眾人想來,如果太史慈知道好歹的話,興許損兵折將,還能逃得性命,若是太史慈一味的硬沖蠻干,定然逃脫不了一個死字。

然而,兩日后傳來的消息卻讓人大吃一驚,太史慈竟然守住了澤幕城,袁紹攻城兩日,徒勞無功,竟是棄城而去。

澤幕城保住了,青州軍順利在冀州釘下一根釘子。

消息傳出,舉郡皆驚。

誰都知道袁紹此番來勢洶洶,等閑官軍定然是攔不住的,便是太史慈的先鋒軍只怕也討不了好處,誰讓他們只有萬余兵馬呢?機靈些的家伙甚至已經開始大張旗鼓的轉移財物,準備到山中躲避戰禍,可最后的結局卻讓人瞪大了眼睛。

先鋒軍竟然勝了!

先是李賢,現在又是太史慈,難道青州軍將真的有神鬼莫測之功?不然怎么有如此扭轉乾坤之力?

那些早早把家中子弟送往軍中參軍的人家個個喜上眉梢,聽聞青州軍戰后犒賞起來最是大方不過,此番大勝,說不定家中又可以多得些賞賜,置辦些家具物事了。

澤幕城,慘烈的廝殺味道漸漸在風中逝去,數日前的那場血腥的搏殺似乎已經漸行漸遠,然而家中有丁口折損的那些人家卻依舊披素執白,舉城望去,滿城素縞,讓人心情沉悶,生不起半點興奮之態。

守城之日,太史慈強令城中男丁參與,雖然時候守住了城池,可是城中的民夫也折損了不少。

縣令宮房身受重傷,此時依舊臥榻不起,那日里,若不是太史慈及時趕到,宮房絕難幸免。

清醒過來的時候,宮房雖然未曾多言,可太史慈在他的眼中還是看到了一股說不出口的恭順之意。

很顯然,生死存亡之際,宮房恨透了袁紹的坐視不管。

明明是自家城池,可是,攻城的時候,袁紹卻無所不用其極。

投石機呀,那么大的石塊落入城中,會砸毀多少民舍?砸傷多少百姓?

宮房忙著疏散百姓,卻被碎石擊傷,要不是太史慈及時救援,說不定宮房就死了。

戰后,袁紹棄城而走,趙云率領騎軍尾隨而行,不過,先鋒軍卻是留在了城中。

三兩日的功夫,太史慈一刻也沒有閑下來,后續的輜重兵也已經趕到了澤幕城,帶來了最新的物資糧秣。

得了補給,更換了武器,太史慈麾下的人馬又恢復了戰力。

趙云出城之前曾經派人回稟,說袁紹麾下騎軍不知去向。

這幾日的功夫,出外哨探的軍卒在獵犬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袁紹騎軍的蹤影。

原來這兩千精騎竟然全部躲入了樹林之中,要不是獵犬味道靈敏,險些被他們躲了過去。

袁紹眼見事情敗露,急忙將騎卒轉移了出來,而這時候,太史慈派來縱火的人手才剛剛行至半途。

得知事情的經過之后,太史慈悔之莫及,若是他賦予哨探臨機應變之權,當場縱火焚林,又哪會讓袁軍精騎躲過這一劫?

經此一役,太史慈當即放權下去,若是哨探發現敵情,可自行選擇處置方式,不一定非得回轉候命!

...(../27/27751/)

(/87/87117/)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

棋子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本站作品由網友搜集整理于網絡,作品及評論屬作者與注冊會員個人行為,與在本站立場無關。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