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51章 密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1章 密謀

第551章 密謀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戲志才病死之后,智計無雙的郭嘉逐漸成為曹‘操’身邊地位最高的謀士。.訪問:.。

內事不決問荀,外事不決尋郭嘉,這是曹‘操’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

此番,事關青州李賢,曹‘操’難下決斷,決定向郭嘉詢計問策。

郭嘉沒讓曹‘操’失望,他好整以暇地笑道:“主公,放眼天下,夠資格成為主公對手的人寥寥無幾,而袁紹與李賢恰恰都是那少之又少的人物”。

曹‘操’微微頜首,深以為然。

郭嘉又道:“無論袁紹還是李賢,他們都有著絕強的實力,正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們為什么不能坐山觀虎斗?”

曹洪覺得很詫異:“李賢可是我們的仇人,趁著他無暇回顧的時候,痛打落水狗豈不是來得更痛快?”

郭嘉搖了搖頭,道:“子廉將軍,就算李賢兵敗身死,對我們而言又能有什么好處?一個強大的袁紹?”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曹‘操’深深地明白這一點。

也許李賢沒死的時候,袁紹與曹‘操’的關系還能夠保持友好,可是,一旦李賢死去,沒了共同的敵人,幽州一定會與兗州發生爭斗。

想明白這一點,曹‘操’有些明白郭嘉的想法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郭嘉便好整以暇地說道:“李賢也好,袁紹也罷,都非良善之輩,與其吃力不討好,不如等到塵埃落定之際再做決斷,那時候,才可以利益最大化”reads;。

郭嘉說的中肯、有理,就算是曹洪這種主戰派都沒了反駁的理由。

去了一樁心事,曹‘操’松了一口大氣,道:“奉孝所言極是,我意已決,在雙方分出勝負之前,兗州不動一兵一卒,不過,曹洪、曹真,你二人時刻磨礪兵馬,李賢與袁紹分出勝負之后便是你們出兵之日”。

曹洪、曹真對視了一眼,全都抱拳作揖,道:“喏!”。

定下決策之后,曹‘操’再不理睬袁紹的使者。

哪怕使者一日求見三次,曹‘操’全都置若罔聞。

之前還信誓旦旦,一副鐵定出兵的模樣,怎么轉眼間便像換了個人似的。

曹‘操’的變化,使者看在眼中,他有一種感覺:自己失敗了。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對付李賢,幽州的兵力足夠了!

之所以扯著曹‘操’東拉西扯,除了多‘浪’費一些時間之外,便是確定曹‘操’的立場。

雖說曹‘操’與李賢有深仇大恨,可是,誰也不知道曹‘操’會不會突然間一笑泯恩仇,于是,最大可能的增添雙方的恨意就成了最有效的方式。

曹‘操’不肯出兵,對使者而言,是一件不好不壞的事情。

泰山郡,張遼正與高順商議。

“袁紹傾巢來襲,高伯平,你認為誰會獲勝?”

高順冷著臉,一字一句地說道:“李賢”。

“這是為何?聽說太史慈跨河攻城,沒了地理之便,李賢想要以少勝多,怕的很難”

“拭目以待便是”

張遼緩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說辭:“那邊又來信了”。

高順皺起眉頭:“一伙流賊而已,理他們作甚”。

張遼有些猶豫:“李賢雖強,可袁紹這一關卻不容易過,一旦青州兵敗,曹‘操’定會大舉入侵,那時候,以我們手中的這點兵馬,一定抵擋不住,高伯平,難道我們就這樣坐以待斃嗎?”

高順反駁起來:“其一,李賢并沒有敗,恰恰相反,我很看好李賢獲勝;其二,黑山軍也好,袁紹也罷,除非主母頜首同意,否則的話我不會投靠任何人!”

張遼覺得高順太過固執,不過,如果離開高順的支持,僅僅憑借他手中一支兵馬,無論到哪里,籌碼都有些小了。

“高伯平,你該不會是拿主母當借口,真的想為李賢效力吧?”

高順嗤之以鼻:“那又如何?別忘了,溫侯臨別之際是如何吩咐的?”

張遼默然。

高順自顧自地重復起來:“世間可信者唯有李賢一人!”

張遼有心反駁,可他明白,在高順心中,只要是溫侯呂布說的,那就一定是對的。

與高順爭辯?只會讓兩者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差。

張遼在心中斟酌說辭,半晌不曾吭聲。

須臾,反倒是高順出言說道:“張文遠,我不管你會走哪一條路,我只想告訴你,如果有一天,你的所作所為威脅到了主母的安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殺了你”。

張遼惱羞成怒:“高伯平,你這個蠢材!”

高順拂袖而去,甚至不跟張遼爭辯。

張遼明白,這是高順怒到極處的表現。

想到二人在呂布帳下并肩作戰的情景,張遼嘆了口氣,他說道:“來人吶,將那人帶來”reads;。

不多久,一名皮膚黝黑,身材壯碩的男子出現在張遼身前。

“轉告你家渠帥,就說我張遼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會做對不起徐州的事情!”

那人欠了欠身,道:“如此說來,卻是遺憾了”。

張遼笑道:“其實你家渠帥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我的想法,我們的敵人都是袁紹,黑山軍更應該與我們聯手”。

黑山軍將緩了片刻,道:“我會如實向我假渠帥轉告,多謝將軍款待,告辭!”

“不送!”

自打袁紹、曹‘操’合力剿匪以來,盤踞在太行山脈的黑山軍便沒了好日子。

雖說主力猶存,可生存空間急劇縮小。

不得已之下,首領張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往泰山派遣一支人馬,試圖創造第二個巢‘穴’。

誰曾想,黑山軍剛到,就被高順的人馬發現了。

若不是張遼阻止,數千名黑山軍早就成為陷陣營軍士軍功薄上的戰績了。

圍繞是剿還是撫,張遼與高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一開始,高順以為張遼只是想壯大實力,等到后來,高順才發現,張遼是有了別樣的心思。

李賢揮軍北上,下邳空虛,若是張遼反戈一擊,破城的把握極大!

顯然,張遼有些意動了。

不過,僅靠麾下數千兵馬顯然難以成事,若是能夠說動陷陣營共同出兵,成事的把握無疑更大一些!

只可惜,高順是一個恪守原則之人,他不會輕易改變初衷,哪怕‘誘’‘惑’再大,對他而言也毫無效用。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