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34章 新的發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4章 新的發明

第534章 新的發明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曹操掌權之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以獻寶為由試圖接近曹操。·首·發

有真才實學的,或者言之有物的,曹操都會不吝賞賜,對于招搖撞騙的那些,曹操一樣毫不手軟。

事實證明,李賢的不拘一格收人才的方式很是有效,因而,曹操有樣學樣,也在自己轄區施行招賢令。

劉會將馬蹄鐵獻給曹操之后,很快就獲得曹操的褒獎:“這馬蹄上的鐵片著實有效,你想要什么賞賜?”

劉會訕笑著,嘴里道:“聽說曹使君知人善用,我想在使君麾下謀個一官半職,不知可否?”

曹操鋝須笑道:“這卻簡單,以后便由你負責督造馬蹄上的鐵皮,如何?”

劉會知道自己一無所長,能夠督造馬蹄鐵已經算是格外優待了,當下他急忙叩首,道:“多謝主公,小人必定兢兢業業,盡忠職守”。

曹操虛扶了一記,道:“起來吧,我且問你,這馬蹄上的鐵片從何而來?”

劉會不敢隱瞞:“這鐵片名喚馬蹄鐵,是小人從徐州得來的”。

“喔?”

“徐州騎軍早就裝備了這馬蹄鐵,不過一直控制消息,未曾泄漏,小人也是機緣巧合在山崖下發現了一匹死馬,這才發現了上頭的東西”

曹操心中很是不爽,怪不得趙云麾下騎軍能夠縱橫近千里,感情都是這馬蹄鐵的功勞。

想到之前青州騎軍從兗州從容過境的經歷,曹操陰沉著臉,道:“你能發現這馬蹄鐵,這便有功,記著,這馬蹄鐵定要保密,不可泄漏出去”。

劉會連連頜首:“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好了,你且退下吧,我會讓匠工配合你行事”

“喏!”

劉會辭別之后,曹操深吁了口氣,不無憂慮地說道:“李賢似乎總能鼓搗出這種行之有效的東西,先是水車,現在又是馬蹄鐵,我兗州何時才能有這樣的人才?”

郭嘉勸慰道:“主公勿憂,李賢能有今日,招賢令功不可沒,如今主公依樣施為,無需多久,兗州便可招攬到真正的人才”。

“希望如此吧,李賢有天子做招牌,卻是我不能比的”

“聽說天子跟李賢起了間隙,使君只要好生謀劃,未嘗沒有漁翁得利的可能”

曹操來了興致:“李賢不過是個亂臣賊子罷了,天子能夠辨清忠奸,倒也算是件好事,對了,郭汜、李戰果如何?他們奪了幾座城池?”

郭嘉微微搖頭,道:“剛剛接到急報,郭汜、李都敗了”。

曹操一驚而起:“什么?都敗了?郭汜、李現在何處?李賢動用了多少精銳?探馬不是言之鑿鑿,說下邳沒有重兵的嗎?”

“臧霸的開陽軍出其不意,殺了郭汜一個措手不及,郭汜、李都死了”

曹操只覺得心驚肉跳:“怎么會這樣?郭汜兵敗也就罷了,李麾下俱是騎軍,怎么也敗了?連性命都丟了?”

曹操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郭嘉同樣吃驚不已:“使君,李賢實力深不可測,汝南還需從長計議呀”。

曹操很不甘心:“退出汝南容易,重新奪回就難了”。

“李賢在汝南有神策軍、背矛軍、背嵬軍、丹陽軍,敵之不易呀”

“不是還有劉辟他們嗎?”

“區區黃巾流寇,難擋徐州大軍一擊”

曹操嘆了口氣,道:“數年前,誰能想到一介鹽丁會有今日?李賢的實力膨脹的也太快了些”。

“袁本初、劉景升都對李賢恨之入骨,使君何不聯劉拉袁,共討李賢?”

“李賢挾持天子,我等師出無名呀”

“只要想法設法,何愁師出無名?”

“矯詔?”曹操覺得這注意不錯。

只要有一個討伐的名頭,誰去在乎真假?

郭嘉不置可否。

與此同時,汝南境內,徐州軍勢如破竹,黃巾連連敗退。

緊要關頭,黃巾渠帥何儀、劉辟、黃邵與何曼一道聯絡孫策,流露出投靠之意。

孫策大喜過望,急忙召集群臣議事。

“諸位,汝南黃巾想投奔于我,你們覺得如何?”

周瑜很清醒:“我聽說李賢揮軍直入汝南,周倉、徐盛勢如破竹,何曼、劉辟該不是走投無路了吧?”

好端端的一場棄暗投明之舉,到了周瑜嘴中就變了樣。

孫策強忍住心頭的不爽,他告慰自己,忠言逆耳,不能嫉恨周瑜。

黃蓋性子直爽,嘴里道:“劉辟能來投靠,這對江東而言是件好事,主公還猶豫什么?盡數收下便是”。

周瑜張了張嘴,本欲反駁,可是看到黃蓋那志得意滿的模樣,他當即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是否接納黃巾,從根本上說還需要孫策一言而決。

只要孫策下定決心,誰也不會與他較真。

趁著孫策還在猶豫,張昭環顧四周,嘴里道:“使君,黃巾是國之大賊,若是江東將其收入麾下,豈不是會引起非議?”

“口碑是作出來的,我江東軍行得正,坐得直,何曾怕過誰?”

孫策很是高興:“好,此言甚得我心,一伙賊軍而已,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誰敢亂嚼舌根?”

周瑜明白,看這模樣,孫策是打算收降劉辟他們了。

黃巾麾下足有數萬兵馬,就算去繁存簡,汰除老弱,也可以得到近萬精銳。

江東實在是太缺兵馬了,為了彌補這一點,孫策甚至不再去考慮李賢的想法。

身為軍師,周瑜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孫策,“使君,李賢卯足了力氣要平定黃巾,如果我們收取劉辟,總要派人知會他們一聲”。

黃蓋大怒:“李賢又不是皇帝,我們何必多此一舉,向他通稟?”

“只是知會一聲而已,畢竟,汝南是徐州軍打下的”

“那又怎樣?”

“江東未出一兵一卒便得了數萬部眾,于情于理,都應該通知徐州,如果李賢念及往事,多半不會在意,他們得了土地,我們得了部眾,雙方皆大歡喜”

黃蓋還待多言,孫策已經有了決斷:“公瑾言之有理,李賢畢竟是我們的盟友,我們得了好處,不能把人家置于千里之外”。

“黃巾反復無常,使君須得多加小心,勿受其害”

“放心吧,我已經有了萬全之策”

“嗯?”

“嚴白虎桀驁不馴,就讓劉辟出馬,試試他的斤兩”

“使君高見”

吳郡嚴白虎糾集萬余兵馬,企圖在會稽郡內稱王稱霸,對此,孫策自然不答應。

會稽郡可是孫策的禁臠,誰都不能去碰。

之前,江東軍正打算征討嚴白虎,誰曾想,劉辟來投。

讓黃巾攻打嚴白虎,既可以借刀殺人,坐收漁翁之利,又可以試探出嚴白虎的虛實。

劉辟勝也好,敗也罷,對孫策而言都有不同的作用。

汝南郡,劉辟、何曼等賊將聚在一處,商議對策。

“昨日,部眾又逃了數千人,再這么下去,即便徐州軍不出馬,我們自己的人馬也要逃光了”

“劉渠帥勿憂,他們逃他們的,軍中糧秣還夠三五日之用,少些人手,糧秣還能多用些日子,再者,只要孫策肯收留我們,那便萬事大吉”

“他娘地,這幫青州軍著實可恨,老子自打闖蕩以來,還未遇到這般難纏的兵馬”

“你們都忘了,李賢是靠什么起家的”

“靠什么?”

“殺我同道兄弟!張饒、卞喜、管亥都有不小的名氣,可到頭來都敗在李賢手下,李賢能有今日,都是建立在我黃巾兄弟的累累白骨上”

“李賊可恨,若有可能,我一定要將他扒皮抽筋”

“那是后話,當務之急是等到孫策的回信”

“孫策不是與李賢相交莫逆嗎?孫策敢收留我們?”

“正因為孫策與李賢關系頗佳,我們才能投奔孫策,否則的話,就算我們到了天涯海角,也逃不掉李賢的追殺”

“這是為何?”

“李賢麾下兵多將廣,又有當今天子做幌子,他缺少的正是一個由頭,而我們是賊,官軍拿賊天經地義,無論我們到了哪里,只要李賢冠之以捉賊的名義窮追不舍,誰也無法指責他”

“你的意思是說,這汝南已經是李賢的了?”

“曹操已經知難而退,汝南是李賢的囊中之物”

何曼吸了口冷氣,他啐了口,道:“依我看,李賢這家伙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

黃邵鋝著胡須,嘴里道:“我只問一點,如果孫策不收留我們,我們又該如何是好?”

“只能退而求其次,投奔劉表了”

“為何不是曹操?”

“曹軍已然退卻,我們若想投靠,頗有些舍近求遠之意”

“劉表會收留我們嗎?”

“錦帆賊甘寧在襄陽鬧得不可開交,可最后,李賢還不是將其收入麾下?依我看來,只要是能給李賢添堵的事情,劉表一定回去做”

“聽起來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再等等吧”

“好!”

一行人左等右等,終于等到了孫策的使者。

聽聞江東愿意收留,黃邵等人都覺得大喜過望。

黃巾雖好,可是,天下皆敵,再想席卷天下,改朝換代已經不可能了。

與其墨守成規,倒不如早些用手中的資本牟取晉身之資。

雙方各取所需,可謂一拍即合。

消息傳到徐州軍中,胡庸勃然大怒:“什么?孫策接受了劉辟他們?”

江東使者屹然不懼:“不錯,劉辟幾人已經決定歸順江東,我家使君已經同意了”。

“該死,我們拼死拼活在汝南廝殺,倒讓孫策撿了個便宜”

江東使者置若罔聞。

周倉出身尷尬,不好多言,可是徐盛不同了。

此次出行,李賢有言在先,要以徐盛為主。

眼下,胡庸情緒暴躁,徐盛當即寬慰道:“胡庸,你且稍安勿躁,只要我們奪了汝南,那便有功,具體事宜,應有李使君決斷”。

胡庸深吸幾口氣,道:“也罷,哼,江東坐收漁翁之利,倒是打的好算盤”。

于情于理,江東確實有些理虧,使者聽罷并不多言。

從汝南到下邳,飛鴿傳書也需要兩日的功夫。

初夏時節,正是農閑的時候。

李賢出城閑逛,冷不丁冒出一個念頭:搞出曲轅犁!

穿越前,李賢可是歷史專業的愛好者,他記得很清楚,以曲轅犁為代表的農具技術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唐時的生產力。

現在,漢時的木犁李賢已經見識到了,著實簡陋的很。

與其說是犁耙,倒不如說是巨大的榔頭。

這種簡陋的木犁耗時耗力,遠遠不如曲轅犁。

鄉下人有鄉下人的好處,穿越前,李賢家住農村,成年后也曾見過完整的木犁,相對比唐時的曲轅犁,后世的木犁只不過把犁鏟的材料從鐵制換成了鋼制的罷了。

從整體造型上講,兩者并沒有太懸殊的變動。

也就是說,曲轅犁的制造工藝先進無比,即便過了一千多年,依舊沿用!

想到做到,李賢靈光乍現,急忙運筆如飛,將曲轅犁的造型畫了出來。

喚來幾名匠工營中的匠工,李賢取出圖紙拿給他們看。

幾名木匠看得嘖嘖稱奇,這時候民間用的木犁是一種長直轅犁,耕牛在回頭轉彎的時候不夠靈活,費時費力,可要是把轅犁制成這副模樣,真的就能省力了嗎?

李賢沒有太多廢話:“你們幾日的功夫可以做出曲轅犁?”

木匠相互對視一眼,他們面對位高權重的州牧不敢搪塞,稍一遲疑便道:“就地取材的話,一日足矣!”

李賢露出贊許之意:“好,做出曲轅犁之后到村中尋一頭耕牛試一試效果,有什么想法的話都可以再行改進。”

幾名匠工都是心潮澎湃,如果這種曲轅犁真的利民生產,那日后朝廷賞賜起來也定然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這時一位匠工忍不住低聲贊道:“使君真是聰慧,不但精于兵事,竟然對農事也有研究。”

另外一人喝斥道:“廢話,你莫忘了,水車也是使君想出來的!”

眾人恍然大悟,數年來,青州、徐州的水車改造了無數良田,多少百姓因此獲得了豐收。

有的鄉民家中甚至為李賢燒香祈福。

中國的匠工從來不缺乏創意,也從來不缺乏努力,唯一欠缺的興許就是動力。

李賢將曲轅犁的圖紙交給工匠的時候,他特意提點過,只要日落之前造出木犁,他會重重有賞。

如今動力也有了,匠工們按圖索驥,只耗費了一個時辰就造出了木犁。

不過想到李賢的叮囑,一個年輕的木匠忍不住嘀咕道:“我咋感覺這木犁的犁頭應該改的小些?”

另外幾名年長些的木匠頓時喝斥道:“三兒,使君給了我們圖紙,我們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出來就是有功無過,難不成你還真把使君的客套當旨令了呀。”

被喚作三兒的木匠不敢作聲,身旁的幾位都是匠工營有數的匠工前輩,說是他的師傅也不為過,被他們喝斥,三兒只能耷拉著腦袋,不吭聲。

幾個中年木匠商議一番,決定借著村落里的耕牛試驗一下。

反正日頭還早的很,要是木犁真的好用,到了使君那里也好交差呀。

長輩們興高采烈地走了,匠棚里的三兒卻沒有跟著出去,他專注地盯著圖紙上的木犁,嘴里喃喃作聲:“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家的犁頭太大,拉起來吃力的很,要是再改一改,只要再改一下興許就好多了。”

說罷,三兒好像魔癥了一般,他環顧四周,裁切好的木料正整整齊齊在碼放在一旁。

剛才那番觀摩,讓三兒對木犁的制作了新的認識,此番雖是一人動手,可速度不曾慢上半分。

等到外出試驗木犁的匠工回來,三兒已經獨自造出了一柄木犁。

李賢畢竟不是設計大師,他也不可能記住木犁的每一個細節,因而,他繪制給匠工的圖紙只是隱約地繪出了木犁的輪廓,以及各個部件的作用。

至于具體部件的形狀卻是全憑匠工發揮了。

三兒的木犁就是在李賢圖紙基礎上進行略微改動的,比起原版,他這把木犁不但輕巧了些,而且還可以加裝把手,改成由人力拉動的木犁。

耕牛在村落中都是稀缺品,一個幾百戶的人家,往往連十頭牛都沒有。

這個時候,人力拉犁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見了三兒的木犁,幾個匠工的臉色都變了,他們沒想到陳三竟然獨自一人造出了木犁,這讓他們幾個長輩情何以堪?

不過身為長輩,提攜后進的這點氣度還是要有了。

幾個匠工對視一眼,沒好氣地對惴惴不安的陳三喝道:“還愣著干嘛?天色不早了,把你的木犁一并拿給使君看看,讓他瞧瞧哪里還需要改動!”

陳三大喜,他連連頜首,道:“好,幾位叔伯好生歇著,這兩把木犁我來扛,我來扛。”

幾個木匠不置可否,如果不是陳三往日里知情知趣,行事乖巧,今日里他們幾人說什么也不會讓陳三同行。

剛才木犁套著耕牛已經在田地了試驗了一番,比起之前的直犁,如今的曲轅犁翻的土更深,同樣的氣力,耕出不同的深度,這就是極大的革新了。

陳三的改動看在匠工眼里,雖說有幾分生澀之處,可比起之前那柄,看上去好像完善了不少。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