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

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劉協封禪泰山,又在沛縣詔告天下,對相應官員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褒獎,唯獨對李賢,劉協沒有任何表示。

m.訪問:.reads;。

這并不是劉協吝嗇,而是李賢自己要求的。

將天子接到徐州,這已經惹人嫉妒,倘若李賢加官進爵,只會給人留下吃相難看的觀感。

反正劉協就在徐州,日后想要封賞還不是簡單至極的事情!

李賢身兼青、徐兩州刺史,已經足夠行事了,沒必要再去橫生事端。

已然是冬日了,李賢披了件狐皮外套,盤膝坐在屋中,面前,一個火盆正熊熊燃燒。

火盆內燃燒的物事正是煤炭。

與木炭相比,煤炭燃燒時間更久,而且煙味極少。

每到寒冬臘月,煤炭便成為富貴人家的首選。

劉協身為天子,自然缺不了煤炭的用度。

在市間,煤炭已經成為緊俏貨,單是這一項的利潤,已經不次于高粱酒所帶來的盈利了。

有時候李賢琢磨著,要不要再搞出幾樣小發明,多攢一些銀錢才是要緊事。

想歸想,李賢一直沒時間去做。

最近,成功接到了皇后,朐縣港口的諸般事宜已經步入正軌,李賢烤著火,心情極佳。

只不過,剛剛在蒲團上坐了沒多久,屁股還沒焐熱,李賢就聽到內‘侍’傳召。

“陛下有旨,宣青、徐刺史李賢覲見!”

小黃‘門’宣完口諭之后對著李賢笑道:“使君,請吧”。

小黃‘門’不敢催促,只是謙卑地行禮。

李賢微微頜首,“勞煩頭前帶路!”

“應當的,應當的”,小黃‘門’可不敢在李賢跟前擺架子。

能夠‘混’跡宮廷的小黃‘門’,眼界力絕對超人一等,什么人可以惹,什么人需要當祖宗一樣供奉著,他們全都心中有數reads;。

顯然,李賢就是小黃‘門’眼中需要小心‘侍’奉的人物。

行了沒多久,李賢便見到了劉協。

許是夫妻團聚,劉協的臉上多了幾分紅潤之‘色’。

“李卿來了,來人吶,賜座”

李賢行禮叩見,并不推辭。

劉協眼皮微微一跳,嘴里道:“今日請李卿前來,卻是為了一表謝意,朕能與皇后在徐州團聚,李卿居功甚偉”。

李賢微微起身,謙辭道:“份內事而已,陛下何足掛齒”。

伏皇后這時候笑道:“李卿不必過謙,若沒有你,天子與我說不定還在郭汜、李傕手中”。小說75x.

李賢正‘色’道:“君有難,臣自當竭力相助,這是君臣之道”。

如此謙恭,哪里像是桀驁不馴的‘亂’臣?

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伏皇后沒有放松警惕,她嘴里道:“從關中到徐州,青州軍威之盛,讓我記憶猶新”。

“青州軍也好,徐州軍也罷,皆是陛下之軍”

劉協眼前一亮,他迫不及待地說道:“朕左右無事,想訓練一軍,不知李卿意下如何?”

身為大漢天子,訓練兵馬卻要征詢臣下的意見,這對于劉協來說已經很是難堪了。

如果李賢拒絕,劉協連翻臉的心思都有。

幸好,李賢遲疑片刻,便輕笑道:“陛下乃一國之君,重武事,難免會荒廢文事,非長久之道,不過,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既然陛下有此興趣,臣自當從命”。

這就成了?

幸福來的太突然,一時之間,劉協甚至覺得李賢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

伏皇后卻冷靜的很,“郡府內沒有校場,若是訓練新卒,只怕要擇一空地才成”。

李賢微微頜首,“臣自會安排妥當,只是不知陛下‘欲’編練多少新卒?”

劉協迫不及待:“五千足矣!”

伏皇后臉‘色’大變,她補充道:“陛下,編練新卒絕非等閑,五千兵馬卻是有些多了”。

劉協不是傻子,他自然明白伏皇后是在為他解圍,否則的話,如果李賢因為軍卒數目過多而搪塞拒絕,劉協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下,劉協尷尬地笑道:“不錯,一千足矣”。

從五千降到一千,看來,劉協是狠下心要練兵了。

對此,李賢不置可否,沒有良將統領,便是五千兵馬又有何懼?

李賢雖然不知道劉協這一招是誰教的,可他卻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可是,討要軍將卻是一個也沒有!

劉協不是要練新卒嗎,自己練去吧!

“城北有塊演武場,陛下可去演武場‘操’演軍士”

雖然不能出城,可是,總歸是有了掌軍的機會。

劉協受夠了沒有軍權的日子,如今李賢甫一應答,他便覺得前景十分美好。

畢竟是紙上談兵的帝王,劉協只經歷過幾場廝殺便天真地以為:李賢能練出‘精’兵,他劉協為何不能!

“如此倒也妥當,只是,軍械、糧秣不知該往何處取?”

“陛下寬心,臣自會安置周全”

“李卿做事,朕自然是放心的”,劉協眉開眼笑,很是高興。

李賢不置可否。

趁著時機恰當,伏皇后再度出言,嘴里道:“聽聞李使君麾下趙云趙子龍有萬夫不當之勇,不知可否暫借一些時日,以做新卒教頭?”

李賢忍不住看了伏皇后一眼,對方所言可謂直指要害。

如果李賢松口,說不定真會讓劉協訓出一支‘精’兵出來。

只是,李賢絕不能容忍徐州出現一支不受自己掌控的軍馬。

一群烏合之眾也就罷了,倘若真是百戰‘精’銳,李賢一定會第一時間將其抹殺。

槍桿子里出政權,偉人說過的話,李賢自然銘記在心。

好不容易一步一個腳印在青、徐兩州站穩了腳跟,李賢哪能讓他人分潤?

什么時候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李賢心中有譜。

劉協原本就占據天子大義,只是麾下沒有強援,所以才會任由李賢拿捏,可是,一旦劉協有了靠山,有了兵馬,李賢再想控制他就會難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何挾?

臣強主弱才是正經事,倘若天子強大了,李賢只會成為下場堪憂的“權臣”。

從關中請到天子,李賢是打算用上一段時間的,可不想讓到嘴的鴨子飛走。

心中早有決斷,李賢不打算在軍將上頭松口,“皇后明鑒,天子詔告天下,只有遼東公孫度、江東孫策遣使而來,河北袁紹、兗州曹‘操’、荊州劉表都在觀望之中,青州、徐州地域狹長,與后者多處‘交’界,不得不防,趙子龍為我軍中第一騎將,他怕是‘抽’不開身”。

這才是真正的李賢!

如果說之前的應允只是假象,那么,直到現在,李賢才‘露’出了真正的想法reads;。

練兵可以,隨便你怎么玩,但是,想要練出一支‘精’兵卻是萬萬不能的。

伏皇后甚至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便不讓劉協練兵了。

就算練出一千兵馬又能如何?

李賢麾下可是有近十萬大軍,單是下邳便有一萬兵馬,伏皇后對劉協了解深刻,他不認為天子有統兵的天賦。

有些話不用說的很清楚,伏皇后明白,就算他討要另外一人,李賢也不會允許。

當下,氣氛有些凝重起來。

劉協的心情瞬間差到了極點,沒有軍將,誰去練軍?

該死的李賢,這才‘露’出了狐貍尾巴。

劉協自己有幾把刷子他還是很明白的,看來,李賢是不會松口的,那么,只能從董承那里想想辦法了。

只可惜,張濟與楊奉下落不明,否則的話,有他們相助,劉協絕不會如此為難。

正廳中擺放著兩個火盆,熾熱的火焰從煤炭中冒了出來,驅走了室內的嚴寒。

李賢知道,自己這番決斷定然會得罪劉協,甚至觸怒與他。

可是,與應允的后果相比,得罪劉協,壓根算不得什么大事。

有道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劉協沒能討要到良將,心情不佳,就連宮殿一事都沒了問詢的興致。

伏皇后對郡府沒有多大不滿,只要能與劉協在一起,住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天子變臉之快,完全出乎李賢之意料,再留下來,反倒受氣,還不如趁早離開。

想到這里,李賢告辭離去。

劉協未做挽留,伏皇后倒想留下寬慰幾句,可是,看劉協這模樣,顯然已經是不耐煩了。

果不其然,等到李賢遠去之后,劉協咆哮道:“看到了嗎?他竟然不讓我挑選軍將,趙云確實忙,可他麾下百十員將軍就沒有一人得閑嗎?好個賊子,好深重的心機,不行,朕一定要煉出強軍,讓他后悔,讓他為今日的選擇后悔!”

伏皇后很理解劉協的狀態,這就好比溺水之人剛剛爬上了河岸,卻陡然間發現,河岸已經沒容身之地一樣。

心理上的落差,體現在劉協的行為上。

如果劉協沒有遭遇這么多坎坷,他絕不會把一切看的那么重。

現在倒好,劉協一心練軍,一心想要掌握大權。

長此以往,李賢與劉協的關系只會越來越差。

“陛下,李賢已經松了口,咱們練咱們的,大不了讓列侯董承辛苦一番”

董承可以說是劉協唯一信得過的人了。

“皇后,你覺得董承有辦法嗎?”

“如果董承都沒有辦法,那便說明真的沒有辦法可想了”

劉協吸了口氣,頜首道:“宣董承”。

“宣董承覲見!”

天子要見一個人,只能由內‘侍’傳召。

董承‘精’神矍鑠,接詔之后急忙見了天子。

無需寒暄,劉協徑自說道:“我打算編練一千新卒,李賢已經答應了,只是,練兵的場所在城北,而且李賢不會‘抽’調軍將相助,董卿,你有什么辦法?”

董承沒想到李賢竟會允下這么危險的事情,他就不怕劉協在新卒的護衛下遠走高飛嗎?

“陛下,軍將一事包在我身上,我會尋一良將,絕不會誤了陛下的大事”

劉協大喜:“如此甚好!董卿知我!”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